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五個原則

依法治國五個原則

發布時間: 2020-12-19 17:06:48

1. 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明確這一根本性問題,有利於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和歷史任務,有利於統一思想、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識,排除和澄清各種模糊認識,保障依法治國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1)依法治國五個原則擴展閱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切實解決好制度模式的選擇問題。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麼樣的法治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國體政體、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功實踐雄辯地證明,我們已經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條道路的核心要義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這一核心要義的提出,彰顯了我們黨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從根本上劃清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與西方所謂「憲政」的本質區別。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必須沿著這條正確道路前進。

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既是我國法治的特色,也是我國法治的特有優勢。沒有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落空,全面依法治國也難以實現;不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就會失去政治和社會基礎;不推進依法治國,黨就難以對國家實現有效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失去基本保障。

2、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規范公權力與促使公權力機關積極有效履職有機統一

我國法治強調公權力執掌者必須合法、積極、有效履職盡責,確保人民所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福祉,不得消極無為。同時,又強化制約和監督,合理分解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做到控權和促進積極履職雙管齊下,防止權力濫用與預防庸政、懶政、怠政同時發力,從而將尊重和保障人權落到實處。

3、堅持平等、自由、秩序等法治基本價值有機統一

我國法治強調自由與平等、秩序的有機統一。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和遵守憲法法律,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黨和政府不斷創造物質條件和制度條件,充分保障憲法法律所賦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各種權利和自由的實現。

4、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有機統一

我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從而實現執政黨依法執政、公權力機關依法行權、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依法辦事三者的有機統一。

(2)依法治國五個原則擴展閱讀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效路徑。法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涵和基本載體,已經成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徑。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必須依靠法治,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礎上由成熟而定型,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不斷完善發展。

3. 依法治國的主要原則是什麼

從當代中國的法治實踐出發,應該遵守的法治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法律應具有至上性:任何社會都存在法律,但未必有法治。作為與人治相對立的概念,法治意味著法律擁有至上的權威,是為所有人、組織與國家機構所應遵循的。
第一,政黨應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第二,政府行為要與法律相一致。
第三,須有確保政府行為與憲法和法律相一致的制度機制。
二 、法律應具有普遍性與一致性:一般來說,法律的普遍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它是針對立法而言的,要求法律調整的對象應具有普遍性,不應因人立法、因事設法。
其次,法律的普遍性也體現在法律的適用上。
最後,法律的普遍性意味著法律制度的統一性。
三 、法律應公開、明確和可預期:從純粹規范功能的視角來說,法律公開的基本目的是使法律為人們所知曉,以指引人們的行為。然而,法律的公開性還來自其他的非功能性價值,如服務於共同體的民眾對所立之法的公共審思與批判。法律應當是明確的。如果法律要想指引人們的生活,那麼就需要被人們所理解,其規定應當清晰,而不是模糊不清或晦澀難懂。法律應具有預期性,即法律應面向未來,而不是面向過去。追溯性法律是對法治硬生生地違反。
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是我國憲法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則,是中國法治的重要原則之一。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五條第五款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按照這一原則,任何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約束,不允許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權。
五、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第一,司法審判活動應忠於法律,不受政府、公共輿論等的支配,無論是受理私人間還是政府與普通群眾之間的糾紛。
第二,要建立保障司法人員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的制度條件。這就涉及到任命法官的方法、任期制度、工資保障和其他服務條件,其目的是確保他們在行使司法權時,不受外來壓力的干擾,除了服從法律的權威外,不服從於任何權威。
第三,司法既然是糾紛解決的最基本機制,那麼就應該是民眾易於接近的。
六 、正當法律程序的遵守:就正確適用法律及法律指引行為的能力而言,正當法律程序的遵守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適用於司法領域,而且也適用於行政決策、行政執法行為等領域。它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首先,它要求程序規則公開以及案件的公開審理。其次,任何人不得自己做自己的法官。最後,行政、司法機關在作出對當事人不利的決定或判決時,任何人都應有獲得告知、說明理由和提出申辯的機會。

4. 十八大提出的關於依法治國的五項基本原則是什麼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主體,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5.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原則

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必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必須使人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

6. 全面推進依發治國5個堅持基本原則是什麼

全面推進依發治國5個堅持基本原則是:

  1.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內

  3. 堅持法律面前人容人平等。

  4.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5.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拓展資料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

7. 試論述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五項基本原則

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必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必須使人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全黨同志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更加扎實地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向著建設法治中國不斷前進。

8.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五大原則是什麼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必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必須使人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

9. 十八大提出全國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原則是什麼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的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堅持已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10. 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什麼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五個原則」,其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區別於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二者共同發揮作用是國家和社會治理的需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10)依法治國五個原則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熱點內容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