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觀念

法治觀念

發布時間: 2020-12-19 19:45:59

『壹』 如何理解和區分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法治觀念

觀念既是來人們對事物重要性的自認識,也是支配人的行為的重要認識。

1、概念的變遷

法治觀念一詞是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報告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之後開始流行的,以前的提法是「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十五大報告尚有「法制觀念」一詞。

法制經常相對於民主而言;法治一般相對於「人治」而言。「人治」的特徵是:⑴個人擁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⑵個人可以隨意制定和廢除法律。

法制和法治是密切相關的:

①法制是法治的基礎: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制,有法可依是法制的基本特徵;

②法治是法制的升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精神。

一般說來,法治觀念可以囊括法制觀念。因此,黨的十五大之後,人們經常使用法治觀念一詞,很少再用法制觀念一詞。

2、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基本內容

①民主法治觀念;

②自由平等觀念;

③公平正義觀念;

④權利義務觀念。

『貳』 如何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律權威

(一)全民法治觀念的培育是法治社會建設的先決條件。法治觀念反映出社會成員對法律的信任和依賴程度,影響著法律規范轉化為現實制度的范圍及程度,決定著一個國家法律制度建設的進程及成效。加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用法律來保障、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進程,讓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在法治觀念的指引下積極參與到改革中並能夠分享改革的紅利,既是改革進一步深化和改革成果得以鞏固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的現實需求。
(二)法治觀念深入民心是法治社會建設的根基。法治在本質上是「法律至上」之治,根基在於全民守法。法治的直接目標是規范公民的行為、管理社會事務、維持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終極目標是保護公民自由、平等、公正等基本的政治權利。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通過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能夠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能夠引導全民強化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將法律制度內化於心,逐步形成崇法守信的社會風尚,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打下牢固的根基。
(三)法治觀念是建設法治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國家的法治化,既要有公民社會的參與,又不能脫離社會的法治化。法治觀念不僅僅是執政黨和政府的信念,同時應該成為全體公民的信念;不僅應該融於執政黨依法執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實踐中,也同時應該融於每一個國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中。法治社會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普及法治精神,喚起民眾對法治的認同,讓民眾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讓法律銘刻在每個人的心裡;只有每個公民都自覺遵紀守法,才能真正實現法治社會。
(四)樹立法治觀念,讓法治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利器。在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進程中,應當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讓法治精神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法律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終極武器,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內涵。在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加強法治基礎建設,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平安建設現代化水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五)樹立法治觀念,讓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成為法治社會建設的助推劑。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備要素。法治社會建設需要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不斷提高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讓廣大群眾感受到「法律在我身邊」,逐步建立「有事找律師、有事找法官」的法律自信,在遇到法律問題或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在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培育的過程中應當讓廣大群眾更加深刻體會到法治社會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的精神,讓人們普遍感知法律,促進全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贏得廣大群眾對依法治省的擁護和支持。

『叄』 關於我的法治觀念作文600字.

每當我們隨意地翻開報紙,輕松的心情總會被一些沉重的新聞所打破。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危險、傷害事故在我們身邊頻頻發生,威脅著我們的生命,這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鍾:生命誠可貴。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學們,我們一樣擁有美好的未來,一樣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法制」這一基礎上,都需要我們時刻尊敬法制,對法制問題嚴肅。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法制在我心,我們就會擁有愛,當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想做的事。

法制在我心,爸爸、媽媽就不再擔心我們放學的路上遇到壞人;我們的美麗的家裡就可以不再象金絲鳥住的鳥籠,四處都安有防盜窗;我們就可以廣交朋友,不再害怕上當受騙。

法律是一種至高的信仰,我們都生活在有秩序的法制時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應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犯罪為恥。慘痛的事故時有發生,家人撕裂肺的哭叫,親朋好友痛哭流淚,自己傷心欲絕。可是,親人的痛哭能挽回那不可替代的生命嗎?自身的悔恨能換回昔日健康活潑的身體嗎?遵守能維護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規真的就那麼為難勉強嗎?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制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家無法制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學生,還是一個集體,都要以法為重。法制並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枷鎖,而是制定、保護和維持國民生活秩序的有利工具。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法制在我心中,生活一片晴空。

『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樹立法治觀念

在日常生活中應當相信法律、信奉法律,樹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牢固觀念,增強對法律的信任感、認同感。對法律常懷敬畏之心,常思敬重之情。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

『伍』 社會主義法治觀念主要有哪些

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答: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家與法的理論同中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實踐經驗的總結。其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是依法治國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法制觀念,堅持嚴格執法,模範遵守法律,自覺接受監督,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二是執法為民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公平正義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政法幹警必須秉公執法、維護公益、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堅持合法合理原則、平等對待原則、及時高效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是服務大局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致力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五是黨的領導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陸』 法制觀念和法治觀念有什麼區別

1、意義抄不同。

法制一詞通常是指襲一國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執法和守法的總稱。在這個意義上,任何國家有法律和制度,就有法制。

法治是指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它是相對於「人治」這個治國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而言的。

2、方式不同。

法治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採用什麼原則和方法對國家進行治理和統治。

法制是指統治階級實現其「法治」的一種重要工具和手段。

3、重點不同。

法治強調的是一切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法律,一切活動必須依法辦事。

法制則強調的是完備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執法和守法的總和。

4、范圍不同。

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即都有自己的法制。

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全都實行法治,有的國家實行的是專制、人治。法治同民主相聯系,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法制,才能真正實現「法治」。

5、用處不同。

法制是為政治服務的,法律和制度是治國的手段。

法治則是治理政治的。一個國家的政治需要正確的「法治」理論來指導。

『柒』 樹立法治觀念有什麼用

重要性:
1、樹立法治觀念是文明社會對公民最起碼的素質要求。
2、增強公民回的法治觀念是答實行依法治國的重要條件。
3、只有人人樹立法治觀念,養成守法習慣,善於用法維權,才能有效地保護社會穩定,才能維護國家、集體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一個重要環節。
基本要求:
1、學法,懂法,樹立法治觀念。
2、自覺守法,法律規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3、學會用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自覺護法,敢於和善於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捌』 什麼是法治觀念,如何增強全社會的法制觀念

一、加強法治建設,提升整體法制觀念。推進法治建設,首先是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引導公民自覺學法用法,使公民在參與法制實踐中堅定法治信仰,學會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國家和個人的合法權利。經過多年的普法、宣傳等法治文化建設,廣大公民的法制觀念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強,但是法治理念的具體精神還沒有深入骨髓、深入民心。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處於文化層次低、公民法治理念舊的傳統模式,固有觀念限制了公民只注重「守法」,而忽略了「維權」,加上一些法律法規和執法部門工作的嚴重滯後,導致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阻礙了工作的正常開展,使人們對法律的公正性和可行性產生了片面消極的認識。因此,我們必須在做好普法宣傳的前提下,兼顧抓好法治文化建設,既要抓公務員隊伍,又要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法治建設的范圍,通過法律講堂、模擬鄉村法庭等宣傳教育載體,搭建法律直通車、法律宣傳周等渠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實踐活動。讓廣大公務員和人民群眾在參與法制實踐中學會法律,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同時,根據不同對象、人群的需求,大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單位」的法律「六進」活動,建立「城市法治顧問團」、「農村法律援助站」等機制,進一步拓展法律知識普及的覆蓋面,提高整體法制觀念。
二、改進形式方法,完善執法法治意識。公務員隊伍的法治理念、法制方式的改進,是解決當前「民事糾紛、社會治安」的關鍵所在。然而當前公務員隊伍不懂法、工作方式因循守舊、知法犯法者不在少數,一些執法者在行政執法中主觀臆斷、方式簡單粗暴,面對這樣的窘境,法治建設這張大網如何發揮實效,值得我們廣大公務員共勉。一是要加強執法隊伍,培養法治思維和法制方式能力。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完善廣大公務員執法隊伍學法制度。通過集中學習、法制講座、區別指導等形式組織學習行政法規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知識,定期開設執法培訓班、執法知識競賽、執法專題討論會,並將學習成績作為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切實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法治素養。二是要做到以法治法,完善領導幹部執法法治意識。通過強化法治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制軌道,切實使群眾「信法不信權」、「信法不信訪」、「信法不信關系」,杜絕社會上輕視、無視法治和 「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等無理情況的滋長,真正做到政府懂法、公平執法,百姓知法、自覺守法,形成法律至上的良好氛圍。
三、推動管理創新,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完善相關法規和機制是政府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的可靠保障,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的重要前提,我們必須推動管理創新改革,建立健全有效機制。一是強化行政監督與問責,促進行政公開透明。推行政務公開,把政府的決策、立法、行政和執法過程向公眾開放,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網路、廣大人民群眾和紀委進行監督和制約,建立與民聯系溝通的公共事務平台,尤其是社會轉型期人民群眾所關心環保、醫療、養老、拆遷等熱點問題,積極推動公民參與,使他們的合理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法訴求得到充分體現。二是規范工作機制與流程,深化執法行政問責。通過實踐,完善政府決策運行的法規體系,及時修正與實際不符的政策法規,維護政策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避免「越權行政引起的不合理現象」和「粗暴執法引起的群體性事件」,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觀念,對違法行政導致群眾利益受損的,從嚴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社會主義新時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開展和不斷完善法治建設,多管齊下,才能促成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公務員作為黨的一面旗幟,我們更應樹立宗旨意識,充分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執法為民、真心為民。

『玖』 如何培育法治觀念

1 要重視法治課程的開設 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專門課程始終在思想教育類課程中佔次要地位,這是因為,我們始終有這樣一種認識:只要加強了對學生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及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人們的法治觀念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因而,在學校教育中,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哲學教育、道德教育,而對法治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縱觀世界當代各國,法治已經成為治國的主要手段,各國普遍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課程已成為各國對學生進行社會教育的主要課程。我國黨和政府順應時代潮流,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張。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要加強對公民的法治教育,加強對公民的法治教育應首先從學生開始。實際上,在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法律就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是每一個公民都應當普遍遵守的、明確的、強制性的行為規則。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法治課程的開設,通過法治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現行的主要的法律法規,以增強他們守法的自覺性。學生不學法律,何來法治觀念?國家的年輕一代沒有法治觀念,何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以說:重視法治課程的開設,是培養學生法治觀念,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首先應做好的一項工作,在未來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中,法治課程應當成為最主要的課程。2 法治教育要注重實效 對青年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必須充分發揮課堂這一主渠道的作用。目前的法律教材編寫存在著很大的一個不足就是:過分偏重於理論,理論聯系實際較差,應用性不強。翻開教材,充斥其間的是概念、特點、區別、聯系、作用、意義等內容,這些枯燥的內容讓學生望而生畏。法律教學中,廣泛被人們稱道的「案例教學法」應當成為課堂教學中經常採用的教學方法。據我所知,「案例教學法」在美國是最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被廣泛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在於它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對各種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夠比較容易地掌握法律的具體規定。通過案例教學,某一典型案例與其所反映的法律規定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系,這十分有助於把外在的法律規定轉化為學生的內心信念,進而變成支配其行動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法治教育中要十分重視「案例教學法」的運用。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花大力氣去積累一些典型案例,並做到隨時更新,以保持其時效性,以便用生動有趣並具有時代特點的事例來說明抽象的道理。例如:大家比較愛看的一些電視節目,象中央電視台的《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社會經緯》、《新聞調查》,山東電視台的《金劍之光》、《評案說法》、《道德與法制》等欄目,它們並沒有採用非常先進的講解方法,但人們非常喜歡看,人們之所以願意去看,主要就在於這些欄目學會了「用事實說話」,這種法治教育的方法非常值得教師們學習。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感覺到,應當要求學生少背一些無用的概念,多樹立一些有用的觀念。每一次課,教師都要仔細想一想,這次課要讓學生樹立哪幾個觀念,教師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的。隨著青年學生法律知識的不斷增加,他們的法治觀念就會得到不斷的增強。 3 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 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要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行為規則,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養成的規則意識直接影響著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因此,學校應當通過一切可能的途徑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首先,學校應當全面檢查一下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尤其是與學生緊密相關的規章制度,看一看有沒有違背法律的地方。其次,在有關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要通過全體學生表決的辦法來決定其是否應付諸實施。再次,在學生幹部的使用上,應貫徹民主選舉的原則,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避免教師越俎代庖。學生在一個民主氣氛濃厚,法律得到尊重的環境里生活,就容易形成良好的法治觀念。相反的話,學生的思想行為容易走向兩個極端,或者是唯唯諾諾、缺乏主見,或者是我行我素、獨斷專行。在學生管理中,很多教師在學生面前喜歡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兵來管理,這實際上是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這種做法不利於學生法治觀念的培養。由於整個社會對法治教育普遍重視的不夠,也使得一些教師的法治觀念比較淡薄,以至於經常出現個別教師侵害學生合法權益的事情。就象新聞媒體報道過的,有的教師因懷疑學生偷錢在學生臉上刺「賊」字,有的教師因學生「損害」了班級形象讓學生自己用小刀刮破自己的臉皮。這類極端的事情盡管很少見,但教師在教學或管理中不知不覺的侵害學生合法權益的事情卻常有發生。如果教師本人就沒有法治觀念,那他就不可能培養出具有良好法治觀念的學生來。現在,人們一談到教育,就講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多少多少人才,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多麼多麼大的貢獻,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那麼多的青年罪犯,有幾個不是從學校里走出去的,難道學校對此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可以這樣講,正是由於我們忽視了法治教育以及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把許多本來可以有所作為的青年推向了犯罪的深淵,這是所有教育者都應該深刻反思的一個問題。 4 通過教育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現象培養青年學生的法治觀念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對他們的行為和思想都有著巨大的影響。青年學生社會閱歷淺,是非辨別能力比較差,行為模仿能力強,如果不教育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現象,學校正面教育的作用會在很大程度上被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所抵消。教育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現象,單靠空洞的說教是不夠的,必須密切聯系實際,採用平等對話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這樣做,才能使人心服口服。當今社會上的兩類現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比較大,一是國家幹部的腐敗行為,二是流氓惡勢力的犯罪行為。這兩類現象不斷地被新聞媒體報道出來,對青年學生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由於青年學生看問題比較容易產生片面性,他們可能會因此得出一個結論:現代社會一團糟,哪有什麼法治。一談到幹部腐敗,學生往往義憤填膺,並提出為了懲治腐敗要大開殺戒,實際上,問題遠遠不是那麼簡單。腐敗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痼疾,確實難以解決。當年朱元璋為了懲治貪官,就規定官員貪污六十兩銀子就應梟首示眾,甚至對貪官可以採取「剝皮實草」的酷刑,但最後明朝還是滅亡在了貪官身上。懲治腐敗,最根本的手段還是靠法治,就象有的學者指出的一樣,對法治的威脅和危害主要不是來自公民個人,而是來自公共權力和官員,依法治國首先是治權、治吏。如果官員的產生、評價、罷免的權利真正掌握在群眾手中,腐敗現象就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現在,新聞媒體常說某某拿著「人民賦予的權利」怎樣怎樣,實際上,一些官員很明白,他是在拿著「上級賦予的權力」怎樣怎樣。針對學生面對社會現象產生的一些片面認識,教師應當正確的加以引導,首先要求學生從自我做起,自己不要危害社會,同時教育學生,要使我們這個社會變的更加美好,最有效的手段還是依靠法治,並要鼓勵學生做一個法治的實踐者、維護者、宣傳者。 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法治觀念如何直接決定著將來社會的法治水平,而學校對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又決定著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了青年的健康成長,為了使我們的社會變的更加美好,希望每一個有識之士都關心青年學生法治觀念的培養,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增強他們的法治觀念做出貢獻。

熱點內容
用拖鞋打法官 發布:2025-01-11 06:53:26 瀏覽:644
法院存案年限 發布:2025-01-11 05:23:12 瀏覽:134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