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於立法

於立法

發布時間: 2020-12-19 21:12:27

1. 立法解釋相當於立法么

是的、冇錯、

立法解釋本身就是同時出現在法律條文當中,對有關的概念名詞進

行的最直接,最明確的釐定,如何不叫法律?

舉個例子:刑法

「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這就

是在立法的時候直接對什麼是「共同犯罪」所做的解釋,當然具有法

律效力的,因為它本身就是法律。

2. 請解釋下出處和意思唄,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張版居正
就是說立法並權不難,難得是有法必依,依照所立的法辦事,聽別人的話也不難,難得是依照別人的話辦事。
意思大致差不多,足夠你看懂了吧?

3. 什麼是獨立於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權力

新聞媒體是近代國際社會大眾政治的產物。在當代西方,在法理上,新聞媒體獨立於三權之外。通過對其他三種權力監督和制約,實現其他三種權力的有效使用,所以媒體是獨立於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外的第四種權利。

4. 行政權相對於立法權、司法權而言,具有下列屬性

這題我個人覺得應該是b執行性
不知道對不對
(1)主動性來說,行政權和立法權都具有主動性,而司法權是被動的。
因為行政權的任務在於執行立法權所創設的規則來實現對社會事務的組織和管理,因此具有主動性;而立法機關通常被要求隨時洞見社會的客觀需要,按照人類理性的要求,主動地創立新的法律規則。而只有司法權必須被動地行使。司法權並不自動地來裁判案件,只有在它被當事人請求時,它才能啟動。
(2)執行性來說,行政權相對於立法和司法權是有很明顯的執行性的。
因為享有行政權的機關被稱為執行機關,而享有立法權的被稱為權利機關,司法權就成為司法機關。
相對於立法權,行政權具有執行性是毋庸置疑的,而相對於司法權而言,法官做出裁決、判決後,往往有執行機關進行執行。所以我認為相對司法權而言。其是具有執行性的。
(3)消極性
更是談不上了
(4)廣泛性
從享有的主體來說,具有廣泛性的很明顯立法權,盧梭從其人民主權的理論出發,強調「立法權是屬於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屬於人民的」,它作為一種普遍性的權力,屬於主權者;而不像行政權那樣只限於個別的行為。馬克思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同時,也對法的問題作過深入地研究。他認為立法就是「在議會中,國民將自己的普遍意志提升為法律,即將統治階級的法律提升為國民的普遍意志」,「立法權是組織普遍事物的權力」。
立法權是近代分權制衡理論與實踐的產物,是國家權力體系中一種相對獨立的權力,是具有政治性質的一種重要國家權力,是特定國家機關享有的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等規范性文件的權力,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意志,包括國家立法權和地方立法權等,是各種立法權的總和。立法主體不僅包括代議機構,在一定程度上還包括有權頒布具有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
所以,我認為這題選b吧……
不過也不是特別的肯定。。呵呵~希望有所幫助

5.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什麼意思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張居正
就是說立法並不難,難得是有法必依,依照所立的法辦事,聽別人的話也不難,難得是依照別人的話辦事。

6.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這句話出自哪裡意思是什麼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這句話出自明朝張居正的《張居正奏疏集》。

原文:」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

譯文:公正和清廉是從政的要領;儉朴和勤勞是持家的方法,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並不困難,難的是認真切實地貫徹執行;聽取群眾意見也不算難,難的是讓群眾的意見實際生效。

張居正一生倡奉變法,尊崇實學,以救時治國為己任,故其為文注重「直寫胸臆」, 力求有「閎衍深沉之思」。

(6)於立法擴展閱讀:

張居正一生倡奉變法,尊崇實學,以救時治國為己任,故其為文注重「直寫胸臆」, 力求有「閎衍深沉之思」。 《文忠公張太岳先生文集》最集中地彰顯了其事功與學術。該文集凡四十七卷,四十餘萬字,主要是張居正從政後的奏疏、書牘、札記和詩文的匯編,可以說是其三十餘年政治生活的實録。

本書通過核實《萬曆起居注》、《明實録》等文獻,確定各篇奏疏成書時間,於疑難字詞、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作簡明注釋。 《張居正奏疏集》可謂張居正三十餘年從政最重要的實録,既有深邃的政治見解,也體現了其倡奉變法、救時治國的政治抱負,更彰顯了大明第一首輔「紀綱修明,功在社稷」的巨大政治功業。

《張太岳文集》在後世屢經整理刊行,流布廣泛,版本主要有:道光初年江陵鄧氏覆刻本;道光八年(1827)江蘇巡撫陶澍主持刊印的《重刻張太岳先生文集》; 光緒二十七年(1901)荊宜施道奭良主持並以「紅藤碧樹山館」名義刊印的《明張文忠公全集》;

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編印的《張江陵全集》校點本; 民國二十四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張文忠公全集》萬有文庫校點本; 1987-1994年張舜徽主編,荊楚書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居正集》校點本。

7. 請解釋下出處和意思唄,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

意思是: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並不困難,難的是認真切實地貫徹執行;聽取群眾意見也不算難,難的是讓群眾的意見實際生救。

出處: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張居正的《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

原文: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考成法中考是考察,考核的意思,成是成效的意思,所以考成法顧名思義就是考察成效的法則。「張居正這里借「考成」二字以明其法之要旨。

作為有經驗的政冶家張居正,他深知有法必依的重要性和實行當中的困難。他前後當國十年,其時軍政敗壞,財政破產,危機嚴重。他在全國范圍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政府財政有所改善,但因為政令難於完全貫徹,他的改革受阻,不能全部生效。

(7)於立法擴展閱讀:

萬曆元年(1573年)六月,張居正上疏「請隨時考成」,十一月,庚辰,立章奏考成法,等候神宗皇帝批復,很快聖旨回復:「這所奏,都依議行。」考成法於此時正式生效了。張居正擠倒了高拱,成為內閣首輔,於是一項有利於提高官員辦事效率為主要內容的法令出台了。

明朝自武宗以後政治就比較腐敗,先有宦官劉瑾亂政,嘉靖中期之後又是內閣渾斗,紛爭不斷,嚴嵩父子專權。這些都嚴重的削弱了國家的實力,同時也破壞了明王朝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官吏辦事更是欺上瞞下。

對此為此早在隆慶四年他曾上疏強調「掃無用之詞,求躬行之實效。」但當時他位微言輕,沒能引起朝廷的足夠重視。張居正當權之後立即針對這一吏治不行,官員辦事效率低下的現象進行了整飭,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推行考成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居正奏疏集

8.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張居正
就是說立法並不難,難得是有法必依,依照所立的法辦事,聽別人的話也不難,難得是依照別人的話辦事.

9.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治必行.在哪一頁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的意思是國家的事,制定法律規章版政策並不權難,難的是有法必遵,難的是聽到之後去遵守。法律能不能貫徹實施,能不能將依法治國落到實處,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法令行則國治國興,法令弛則國亂國衰的古訓是說一個國家只有嚴格執法,法令能夠貫徹執行,國家才能治理整頓好,才能興旺繁榮。否則,如果法律松馳,無法執行,則國家一定會有動亂,國力也會越來越衰弱。

熱點內容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