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秩序與道德

秩序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19 21:17:56

㈠ 秩序和道德怎麼樣

㈡ 怎麼看待法律與道德兩種力量在社會秩序維持中的意義

法律與道德一種靠強制力,一種靠社會約束力(包括養成),二者不可偏廢。簡言內之,道容德規范就像中葯,治本但見效慢,法律就像西葯,見效快但很難根治,所以必須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應用到社會秩序維持中。當然,法律一遍遍體現出自身的強制力,日久天成就會變成人們的自覺行為,也就慢慢轉化為道德的力量,因為法律所規范的行為已經自然的融入到社會規范中。這需要一個過程,具體長短要看不同社會群體的素質以及歷史。

㈢ 如何理解和諧文明的社會秩序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共同推動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都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版秩序的重要手段權。思想道德和法律雖然在調節領域、調節方式、調節目標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服務於一定的經濟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供價值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供製度保障。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強調對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國就是通過在全社會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
法治和德治對社會成員都具有約束作用。但法治發揮作用要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而德治則通過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社會輿論對公民和社會組織加以教化,提升公民的道德意識。
法治和德治的實現方式和實施載體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實施法律規范的形式來推進和實施。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揚道德等途徑來推進和實施。

㈣ 民眾信仰對傳統中國的社會秩序與道德規范的確立有什麼作用

正確引導廣大民眾有一定抄的信仰,對社會秩序和道德規范還是有很大幫助作用,但一定要去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認清什麼是正確的信仰,什麼是迷信,什麼是反動的道會門,什麼是邪教,我們傳統的信仰是代代相承的,因此正確引導非常重要。,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和事件。

㈤ 急!!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法律還是道德的二三辯問題

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法律的提問:

1、道德教化的還是那些有良心的人,可是對那些沒良心的惡棍怎麼辦呢?

2、「法律」不等於「法制」,「法律制度」也不等於「法律治理」。法律當然不等於道德。請問對方同學,一個社會風氣差的社會是一個秩序社會嗎?

3、一個人今天作奉公守法,究竟是怕法律懲治你呢,還是出於你內心約束呢?

4、只有法律才能夠保護有道德的人,請問當有人破壞社會秩序的時候,你的道德如何來懲戒惡行呢?

5、如果沒有香港人奉公守法的道德觀念,《基本法》又如何切實落行呢?

(5)秩序與道德擴展閱讀:

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法律的論據:

1、法律和道德各司其職,日月同輝、道德分善惡,辨美醜,告訴人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法律定規則劃界限,更告訴人們如何去做。我們熱愛道德,崇尚道德。講道德可以改善民風、民情,影響社會風尚。但要維系社會秩序主要還是靠法律。可以說,道德與社會風尚息息相關,而法律與社會秩序唇齒相依。

2、法律作為他律和自律的統一,法律的作用是最為一種行為標准和尺度,既有判斷、衡量人們的行為的作用。法不僅具有判斷行為合法與否的作用,而且由於法是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的,所以也能衡量人們的行為是善良的,正確的還是邪惡的、錯誤的。發通過這種評價,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是非標准,從而達到指引人們行為的效果。

㈥ 民眾信仰對傳統中國,的社會秩序與道德規范的確立有什麼作業

明星心中對中國傳統的車位車系和道德規定兩個月了,民眾信仰中國傳統美德社會道德核心規范傳統美德,中國的傳統美德不能變。

㈦ 社會秩序是靠法律維護還是道德辯論材料

容提要: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有限制的道德法律化不但具有相當的可行性,而且可以成為提升我國國民的整體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徑。重大道德義務應當成為我國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

關鍵詞:不作為犯罪;重大道德義務;謙抑原則;立法技術

一、概述

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負有積極實施某種特定行為的法律義務,並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構成不作為犯罪的前提條件是存在特定的作為義務,只有具備特定的作為義務的人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所謂特定的作為義務,是指法律要求行為人必須實施一定行為的義務。對於作為義務的來源,學者持不同觀點,這些不同觀點的主要分歧在於:道德義務能否作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 我國實踐界對此持否定態度,而國外卻往往將它作為不作為義務的來源之一,如:《德國刑法典》第323條規定了拒不救助罪:「行為人在發生不幸事故成公共的危險或者緊急危難時,盡管要求和根據狀況能夠期待他進行救助,特別是不存在顯著的自己的危險和不侵害其他重要義務,卻不予救助的,處一年以下自由刑或者金錢刑。」《法國刑法典》第225條規定:「任何人能夠立即採取行動阻止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輕罪發生,且這樣做對其本人或第三人並無危險,而故意放棄採取此種行動的,處5年監禁並科50萬法郎罰金。」另外,義大利、加拿大、美國等也有類似的規定。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只有法律性質的義務才可成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單純的道德義務不能成為作為義務的發生根據。但也有學者認為:「在一般場合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處於危險狀態,只要不是在場的人的行為所引起的,刑法便不要求它履行排除和採取措施避免危險的義務;但是在特定的場合、關系和條件下,刑法則要求其履行這種義務,在不損害自己較大利益且有能力履行的基礎上,它不履行這種義務造成嚴重後果的,也應認為是犯罪的不作為。」(1)筆者較為贊同後一種看法。筆者認為:重大道德義務應作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

二、對主要反對觀點的評述

目前,尚有許多學者反對將道德義務作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並持不同的理由,筆者列舉主要理由並對之加以評述:

1、根據刑法的價值取向和我國的具體國情,我國刑法應當嚴格貫徹法益侵害說而不是倫理維持說。

在刑法的任務上,理論上存在著法益侵害說與倫理維持說之對立。法益侵害說認為犯罪是嚴重侵害或威脅法益的行為,刑法的任務在於保護法益免受犯罪的侵害;只有對嚴重侵害或威脅法益的行為才能運用國家刑罰權,倫理秩序的維持應靠刑法以外的其他社會機制。例如,日本刑法學者平野龍一認為:刑罰是一種重大的痛苦,並非維持社會倫理的適當手段,而且在現代社會中,何種倫理正確只是相對的,將維持社會倫理作為刑法的任務,不僅是對刑法的過分要求,而且容易在刑法的名義下強制他人服從自己的價值觀。而倫理維持說則認為犯罪是對社會倫理的嚴重違反,刑法的任務在於維護社會倫理。刑法是倫理、道德的最低限度, 刑法的目的是維持道義秩序、道德規范。例如,日本學者小野清一郎認為,刑法維持和發展國民的人倫文化秩序即道德秩序;團藤重光也認為,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最小限度的道德規范,必須由法律強制推行,在此限度內,道德規范就歸化為法律規范。筆者認為刑法對法益的保護與對社會倫理的維持並非絕對對立的,而是可以相結合並統一起來的:

(1)法益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利益,而社會倫理秩序可以成為社會利益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經法律規定,便上升為法益。

(2)對法益的侵害行為大部分也是為社會倫理所不能相容的。

(3)刑法所規定的犯罪,有的並沒有直接侵害法益,如賭博罪。它們的設立是基於刑法對社會倫理維護的需要而產生的。

刑法的任務不僅在於保護法益,還在於維持一定的社會倫理秩序。完全否認刑法對一定社會倫理秩序的維持不僅是不現實的,而且也忽視了刑法作為一種文化的人文精神。

2、刑罰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社會控制手段,我們應該嚴格貫徹刑法謙抑原則。

刑法謙抑原則強調刑法對人們生活的有限介入,強調刑法的自治,提倡輕刑,是基於防止權力異化和專制而生產的,體現的是刑法的自由價值。但是,必須認識到的是有限的介入並非不介入,刑法追求並體現的價值也並非只有自由價值。從應然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法律必須包含並體現著正義與秩序,具體地說,應該體現平等、自由、安全和公共福利,任何一種價值都不能偏廢。「如果我們從正義的角度出發,決定承認對自由權利的要求乃是植根於人的自然傾向之中的,那麼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把這種權利看作是一種毫無忌憚的個人和群體所濫用,因此為了社會福利,自由就必須受到某些限制,這就是自由社會的經驗。」過分強調自由,便會導致無政府主義,法律生活將會失去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筆者以為:刑法的謙抑主義應該體現「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原則,對最基本的重大的道德倫理秩序的維持,當是其應有之義。同時必須注意的是,刑法的介入面不能太廣,否則也會傷害到刑法的自由價值。

3、我國與西方國家國情不同,我國不應該效仿西方國家推行法律道德化。

該觀點的持有者認為:「整個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所形成的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資本主義道德體系本身這塊土壤是無法使'社會本位'的利他主義思想在其中生根發芽的。但是社會的發展又需社會本位的思想,於是資產階級只好通過法律來強制推行社會需要的道德。」而「社會主義道德,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以社會本位為主,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強調'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利他思想」。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見危不救的現象,但「與整個社會中'團結互助'的普遍社會風氣相比,見危不救的現象只是極少數」,所以我國不必效仿西方推行道德法制化。筆者認為,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實行道德刑法化確實是基於推行「社會本位」觀念的需要,是彌補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種下的道德惡果的補丁;但是見義勇為,救死扶傷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積淀。西方國家的立法目的在於推行道德,而我國立法的目的則在於維持最基本的道德倫理秩序。並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受到外來思潮的影響,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又相對滯後,人際關系異化現象嚴重,自私自利的觀念還有進一步擴展之勢。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應當「有所為」, 「將本來屬於道德層次的要求部分的變成法律規范,變成人們的強制義務,這是提高國民精神文明的一種途徑。」(2) 法律往往滲透一定的道德,同時又是鞏固道德的武器,而道德是法律的重要精神支柱,違反重大道德義務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在不斷地加大,如果對這種社會現象的處罰還只是停留在道德譴責的層面上,是難以遏制這種現象蔓延的。

4、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社會保障體系不發達,救助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有時會因救助而使自己反遭誣陷。(3)

當前中國社會沒有一套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來保證救助者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甚至救助者反受其害,致使英雄流血又流淚,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基於此,筆者在文中強調,這里的重大(特殊)道德義務並非廣泛的道德義務,它之所以重大(特殊)在於它是基礎性的,是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法律不強人所難。法律對人們生活介入過多必將招致限制公民自由。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形(見下文)下人們才必須施行救助義務,並且這種義務的履行不能使實施救助者面臨危險。

5、犯罪主體范圍及處罰范圍難以確定。(4)

這是一個有關立法技術性的問題。筆者認為,雖然有關重大道德義務的限定和主體范圍的確認以及處罰范圍的規定都比較難以把握,但困難並不應該成為拒絕正義的理由,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努力解決好這個問題。對於該問題,筆者將會在下文中予以詳細論述。

三、對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關系的闡述

對於道德義務能否作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的問題之所以存在爭論,原因之一恐怕還在於人們對於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的關系的迷惑。弄清楚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從一定程度來說是解決上述爭議的理論前提。

從社會的觀點出發,道德是社會對個人行為的制裁力,以合乎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道德是人與人價值關系的一個領域、一個層面,它主要是指人的行為對於人倫社會關系的意義,即在人的一切活動中,人的思想感情、言論行動是否符合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定結構、秩序和規則的要求,是否有助於它的合理、穩定和發展。

道德與法律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域,道德義務與法律義務存在著區別,如康德所言:義務,特別是根據法律立法確定的義務,只能是外在的義務,倫理的立法則相反,它使得內在的行為也成為義務,但是它並不排除外在的東西,因為它擁有一切屬於義務性質的東西。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的區別在於:法律義務較之道德義務更明確,它是承擔法律責任的根據,而道德上的義務則不具有這種功能。另外,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都具有強制性,不同的是法律義務的強制性是依靠國家強制力強加給公民或法人的,而道德上的義務則是靠廣大公民的輿論或道義譴責作為懲罰方式。

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之間盡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區別,但它們之間卻同時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道德價值的等級體系中,第一類等級包括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而法律本質上是一種規范,強調的是秩序,當然也應該體現社會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法律與道德價值等級體系中的第一類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時代、觀念和形勢的變化和發展,法律和道德相交叉的邊緣地帶總是隨之而上下浮動。有時表現為部分道德歸化為法律,有時又表現為部分法律回歸於道德。因此,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它們聯系緊密,猶如一條河流的兩個分支。這是一種信仰的兩個體系,這種信仰就是「正義」。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與道德上的義務,必須相互彌補才能維系文明社會。
四、對道德入律必要性的闡釋

筆者認為,將重大道德義務納入到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之列的理由主要有如下幾點:

1、是維護法律尊嚴,實現刑法功能的需要。維護社會秩序和善良風俗是法律(包括刑法)的重要任務之一。對有損於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的行為,不僅要從道義上加以斥責,更要從法律上給予懲罰。因此,對某些重要的道德義務,有必要將其上升為法律義務。

2、是順應國際的立法趨勢的需要。如文首所述,公序良俗和社會公德要求履行的作為義務成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國外已經有相關的立法例。德國、義大利、法國、奧地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國的刑法典中都有關於「見危不救罪」的規定。

3、具有實踐上的可行性。將重大道德義務上升為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其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對那些違反重大道德義務的行為施以處罰,更重要則在於促進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的形成發展從總體上看是一個自發的過程,但是道德觀念作為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發生作用,同法律一樣都是要求人們在合乎規定的形式下行事,不同的只是在對人的制裁力上,道德的強制性要遠遠小於法律的強制性。因此,將某些道德義務法律化,強制遵守某些道德觀念在實踐中是可行的。

五、對「重大道德義務」中「重大」之理解

如上文所述,法律不強人所難。法律對人們生活介入過多必將招致限制公民自由。履行救助義務只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存在,對這種「特定情形」的正確限定事關義務主體范圍與處罰范圍的確認,其意義也就十分昭然了。筆者認為,「重大道德義務」之「重大」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明顯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社會客觀上十分需要有人去履行這種道德上的義務,否則就會明顯傷害社會道德感。

這是一個原則性的要求。在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公序良俗是一個道德范疇的概念,對其認定及評判所依據的標准可能不一,因而其內容的不確定性成為其重要特徵;而罪刑法定又是近現代刑法的一個不可動搖的原則,因此,就產生了公序良俗內容的不確定性與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矛盾。但這對矛盾並非是無法調和的:首先,公序良俗的理論已經被納入到法律的領域中,並且眾多的學者都對其含義進行了研究,如日本學者我妻榮先生認為,公序是指國家社會一般的利益,良俗是指社會一般的道德觀念。(5)我國的民事立法也已經引入了公序良俗的概念,因此其不確定性特徵已經有所改觀。在刑事立法中,可以對因公序良俗原則所產生的特定義務的內容加以嚴格限定,使其具體化。

2、履行義務的必要性。履行義務的必要性是重大道德義務成為不作為犯罪義務來源的前提條件,可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特定危險狀態的存在,即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處於危險狀態之中,否則作為義務無從談起。所謂特定危險狀態,是指行為自身所蘊涵的使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遭受實際損害的一種現實可能性。這種特定的危險狀態必須是現實的、可能的、正在發生的。所謂特定的危險狀態正在發生,是指危險已經出現而又尚未結束的狀態。危險已經出現,是指危險已經對一定的合法權益形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脅。危險尚未結束,是指危險繼續威脅著公共安全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給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安全造成更大損害的狀態。

2、危險程度具體的緊迫性。所謂具體的迫切的危險,是指危險狀態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的趨勢是無疑的,而非可能的、或然的。如果危險狀態尚未發生,直接威脅合法權益的事實狀態尚未出現,或者危險狀態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現實、無法挽回,都無特定義務可言。能使重大道德義務成為不作為義務的來源,危險的程度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的緊迫性,而且這種緊迫的程度勢必要比其它的義務所要求的危險的緊迫程度強得多。例如有人溺水,生命危在旦夕,有能力救助且無危險而不救助,從而造成溺水人死亡的情況下,不作為人(當然這里又涉及到如何確定主體范圍的問題)就應當負刑事責任。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講的緊迫性是指一個人的生命權或其它重要權利處於即將遭到剝奪的狀態。

3、 履行義務的可能性。這是對履行義務主體的要求。義務主體首先必須是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法律不可能要求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履行其不可能履行的義務。其次必須在當時的情況下有能力去履行該義務,這就要結合當時的具體條件認定。再次,要求只有行為人才能排除危險狀態,即主體的特定性。主體可以不限於一個人,可以是數人。但是主體必須具有排他性。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限制行為能力人在其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范圍內能否成為該履行義務的主體?譬如,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其可以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范圍之內,或間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病未發作期間,遇到落水人而不救助致落水人死亡的情況,能不能承擔刑事責任?筆者認為,雖然上述兩種情況下,行為人都具有辨認控制能力,似乎應當成為不作為義務的主體,但鑒於道德義務的特殊性,它對主體的要求特別嚴格,即使是一個完全健全的人都難以認定在當時的情況下有無可能履行義務,更何況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所以從刑法的人本主義出發,以不承擔刑事責任為宜。

第二,以什麼標准判斷行為人在當時的環境下以其能力可以履行義務?是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還是從客觀的角度,或是主客觀相統一的角度。筆者認為,應以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來認定。一方面,行為人要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履行義務,另一方面,在客觀上行為人也的確具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僅僅是行為人確實具有救助的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認識到確有能力救助,否則也不應該承擔義務。

4、 履行義務人或者第三人履行重大道德義務沒有顯著危險且不違反其它重要義務。這里的「沒有顯著危險」是指通過社會上一般人的評價。實施重大道德義務所要求的行為不會使行為人自身或者第三人置於危險境地,或者造成顯著傷害。「其它重要義務」是指對行為人而言不能違背或即使違背也不可能造成行為人重傷、死亡或其它重大合法權益損失的危險的義務。這里牽涉到法益衡量的問題,能不能犧牲一個人的健康或生命去救助其他人的生命,能不能犧牲一個人的重要義務去救助其他人的生命?如何衡量這些利益價值的大小?「法律不強人所難」的刑法格言的含義是法律不能命令人們實施不可能實施的行為,也不能禁止人們實施不可避免的行為。如果履行義務對行為人而言有重大顯著危險或者違反其它重要義務,那麼對行為人而言該履行義務的行為就是對行為人而言不可能實施的行為。這也是期待可能性理論所要求的。期待可能性理論要求如果根據當時的具體環境不能期待行為人實施合法行為,就不能認為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罪過,因而不能令他承擔刑事責任。

5、 未履行作為義務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這里所說的後果通常是指重傷、死亡後果或造成國家、集體財產特別嚴重的後果。輕傷後果或一般的財產損失不能達到令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程度。重大道德義務成為不作為犯罪作為義務的來源,必須要求違反這種義務的不作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結果。

將重要道德義務法律化不僅是當今世界各國的立法趨勢,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宏觀體制的客觀需求。但將道德上的義務轉化為法律上的義務必須設有嚴格的條件限制,這是法律因素與社會因素的合力。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勢必造成道德義務與法律義務的混淆。同時,准確、及時地「引德入法」對立法技術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們去時刻關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啟發人們去洞察法律的追求和道德的真諦,昭示人們明悉公平正義的來之不易。

參考文獻:
(1)馬克昌著:《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范忠信:《國民冷漠、怠責與怯懦的法律治療》,載《中國法學》,1997第4期。
(3)李健、任成璽:《道德義務不應成為我國不作為犯罪中作為義務的來源》,載《刑事法學》,2002年第4期,第12頁。
(4)張明楷著:《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5)趙萬一:《契約自由與公序良俗》,載《現代法學》,2004年第1期。

㈧ 社會秩序的維護更需要法律~~而不是道德~~辯論的觀點和例子

首先明確法律和道德各自的含義。法律與道德都是人類社會特定經濟關系的產物,法律屬於社會制度范疇,道德屬於意識形態范疇。兩者都是調控社會關系和人們行為的重要機制。法律是由國家制定並強制實施的行為規范,道德是依靠
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思想教育調整行為的規范。
其次是2者之間的關系,明確維護社會秩序需要法律與道德。因為你的辯題是更需要啊,所以2者都需要,只是比較而言更需要法律。你在論述的過程自己也要注意別老是說沒有法律怎樣怎樣沒有道德怎麼怎麼,記得辯題是更需要,這里就必須先承認2者都存在的時候誰是被更需要的,而不是爭論誰比誰更應該存在。這兩方面你可以上網查到很多資料。
最後就是論述為什麼比起道德更需要法律。
這里就要深入論述兩者的區別。什麼法律的強制性是道德無法比擬的,這方面你也可以上網找關於法律強制性的資料;還有法律的其他一系列優點啊,如可預測性,嚴厲性和國家強制性等都是道德不可比及的。
其實你方的觀點很有利。
最後就是需要知道法律有滯後性等缺點。然後對方以此證明己方觀點的時候你可以承認法律的這些缺點,因為道德本來就是用來彌補法律的這些不足啊,但是道德可以彌補法律的這些不足不代表可以代替法律的功能啊,維護社會秩序還是需要以法律為主道德為輔。
例子的話,說明更需要法律的例子你可以上網找些案例是法律和道德矛盾的,而按法律來做更加能讓社會秩序穩定的。例如為了救患病的母親兒子去搶劫銀行的案例,我記得有過這樣的真實案例的,你找找看。兒子為救母親去搶劫是合符道德要求的,但是在法律來說是不合法的是受懲罰的,因為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困境,如果每個人都用這樣的方法解決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毫無秩序可言。反正類似這些吧!案例是蠻好找的。
ps希望幫到你吧!

㈨ 道德和法律,哪一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主要力

兩者都是主要力量。但法律是強制性力量。

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內間關系的暴力性的行為容規范,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1、區別
①法律是強制性的社會規范;道德是非強制性的社會規范。
②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
2、聯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礎,良法理應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護。

㈩ 社會秩序與道德觀察 求有關論文

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有三種形式:
①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後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駁斥,揭示出謊言同事實、謬論與真理之間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證明與論敵的論點相對立的論點是正確的,以此來證明論敵的論點是錯誤的。
②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論點的根據,是證明論點的。錯誤和反動的論點,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之上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
③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駁其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駁倒了它的論證中關鍵問題,也就把謬論駁倒了。
駁論文的駁法有三種: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反駁論證相對於前兩者更高了一個層次。
議論雖有立論、駁論兩種方式,但兩者不是完全分開的。駁和立是辨證的統一。在立論性的文章中,有時也要批駁錯誤論點;在駁論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駁錯誤論點的同時,闡明正確的觀點。因此,立論和駁論在議論文中常常是結合起來使用的。
直接駁和間接駁的差別
①如果直接以論點出發,那就算是直接駁論
②如果通過各種論據來反駁論點的算間接駁論
③如果從始至終都通過論點論據來論證中心的,就是典型的駁論文,如魯迅先生的《友邦驚詫論》就是典型的駁論文章。
總之,寫駁論性的文章,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對准靶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怎樣樹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並且還要強調出敵論的弊端。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可以引用一些較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加強有力的證明自己的觀點。
②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
論文一般由 題名、 作者、 摘要、 關鍵詞、 正文、 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 附錄)可有可無。
論文題目
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內容提要
是 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1、先確立一個論點。全文圍繞這一論點展開論證。對「開卷有益」這種說法,既不能全盤否定,寫駁論文;也不宜全盤肯定,寫成立論文。因為這種說法既有它正確的一面。又有它不夠全面的地方,所以對這個看法要採取「一分為二」的方法進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從中總結出正確的論點來。只有這樣才能對這一說法作出合乎事實的評價,最終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運用「一分為二」的方法進行分析,要防止出這樣一個毛病:自相矛盾。一會兒說開卷有益,一會兒說開卷有害,令人不知所雲。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文章中還要將二者的聯系點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說透。
3、從論證方法看,如果所讀的書是壞書,則開卷未必有益,這里可以採取例證法,並輔之以引證法和喻證法,用前幾年社會上黃書泛濫成災毒害青少年作為事實論據,用名人名言作為理論論據,充分論證黃書的害處和讀好書的益處。在此基礎上,再把這兩者辯正地統一起來。說明我們中學生既要多讀書,又要慎重地加以選擇、讀好書。這樣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就將問題說得比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導思:這是一篇給材料作文。該題雖然規定了作文題目,但仍給學生思維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從文體來看,寫議論文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可以從是非觀、處世態度、治學精神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要寫好議論文,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1、確定論點。根據命題提供的材料,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出諸多觀點,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選准一個論點充分論證。
2、選好論據。論據能起到充分證明論點的作用,論據選擇要遵循兩個原則:①真實確鑿,不能有虛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說服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組織好論證結構。最常用的結構一般為「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熱點內容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
道德在利益面前是 發布:2024-11-16 16:43:00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