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西方道德

西方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19 21:18:08

Ⅰ 為什麼說西方古代道德是公德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是私德文化

然後又有人說中國古代法律是公法化,西方古代法律是私法化,這是缺什麼補什麼嗎?

Ⅱ 古代中國與近代西方道德價值觀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中國的文化教育注重集群主義,從古至今,中國人處理個人與家族,集體,以及國家的利益關系方面,提倡集體主義原則。因此,在中國數千年的發展中,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同時,這種集體主義原則和精神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是中國的道德觀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同時也被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所借鑒吸取。

在西方國家,自從資本主義產生以來,個人主義道德觀普遍開展,極其強調個性的發揮,在注重個人主義道德教育的培養的同時,更注重個體的發展與完善。當然,這種情況只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初期,適應當時的競爭形勢,隨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的發展,西方道德教育逐漸借鑒了中國道德理論的相關精華,注重個人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高度統一。

西方的以個人為本位的道德取向和中國的以家國為本位的道德取向的不同和甚至對立,使得中西方的倫理體系和道德規范具有不同的特點。

1.中國注重人倫,西方注重契約。中國傳統的倫理思想注重的是人倫情誼關系。是以家族為本位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忠」「孝」為核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有序、親疏有別的宗法倫理思想體系。而西方注重契約,對西方道德觀影響深遠的基督教,在聖經中貫穿著倫理關系中的契約精神。其聖經《舊約》、《新約》均是神與人的契約。《舊約》可以說是基督降臨前神與人訂的契約,而《新約》則是基督降臨後神與人訂的契約。

2.中國注重道義,西方注重功利。中國儒家把追求倫理作為最高價值原則,儒家這種義利觀是建立在道德理性和感情慾望對立的基礎上的,強調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感情慾望,使義和利、整體和個人的關系得到調節和調制;西方注重功利,西方的基督教的人和神的關系完全是建立在平等交換的基礎上的,由於基督教把這種功利主義價值觀宗教化,就使西方人形成了「人惟求新,物惟求新「的社會心理。

3中國強調性善論,西方強調性惡論。中國的儒家思想從性善論出發,」人之初,性本善「,以個人道德為起點,強調個人的正心、誠意,強調在內心上下功夫來完善人格。強調「自天子及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的個人「內省」。西方的性惡論主要來源於基督教的「原罪說」。由於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禁不住蛇的誘惑,偷吃了智慧果實而犯了「原罪」,因而亞當和夏娃的子子孫孫也有犯罪的內因,也要為自己的祖先承擔責任。西方道德觀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響,基本上是宗教道德決定世俗的理論,由於西方宗教認為人生來就有罪,

Ⅲ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中西方道德傳統

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這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如果探究其原因,也許只能從文化中找尋。
傳統文化常常是精華與糟粕並存。傳統道德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瑕玉並現、積極與消極並存的復合體系。因此,學習借鑒傳統道德,必須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辯證地分析,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是一個總的原則,即強調繼承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指導下,有批判、有選擇、有目的的繼承。如忠孝,古代的忠孝是為帝王服務的,統治者提倡為國盡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報國盡忠就是忠於君王。今天,我們應當去除「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思想,同時要鼓勵和提倡忠於祖國、報效祖國的崇高志向和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首先要堅持「四個」有利於的標准,即是否有利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有利於建設和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是否有利於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於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標准。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工作,努力踐行借鑒積極內容。其次,要堅持反對文化復古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兩種錯誤思潮。文化復古主義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就是因為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傳統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恢復中國「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的道德體系,並通過這種傳統道德的復興中止和取代近代以來的科學發展模式和民主社會制度。歷史虛無主義認為,中國傳統道德從整體上來說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價值和意義,不能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從整體上予以全盤否定。這兩種思潮都割裂了人類道德傳承與創新辯證統一的關系,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虎工港繼蕃荒歌維攻哩唯物主義原則,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道德文明和當前中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都具有嚴重的消極影響,我們應當旗幟鮮明地抵制和反對。

Ⅳ 關於生命道德理論,中西方有什麼區別

這個區別很大,西方的「道德」理念主要是指社會性的行為規范;
中國的道德理念是兩個層面;天道和人德,天人一體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Ⅳ 中西方的道德差異在哪裡

中國人受儒家影響極大,喜歡溫文儒雅,強調君子,愛好和平。 而西方人受宗教影響極大,認為強權才是真理,武力才是一切,因此崇尚戰爭,強調英雄。 中國的你可以想下孔子,西方就想下拿破崙。

Ⅵ 中西方傳統道德比較:中西方的傳統道德差異 及其原因的探究

只是個人的看法和想法:
中國人是講道德的,是讓別人有道德,是用版道德來約束別人。權
西方人是講標準的,是用標准來衡量所有人所做的事。
西方人先講標准,定標准,按標准做事,做事要有標准,一旦養成習慣,做人也要有標准。
中國人是講道德的,但對道德的理解有問題,稀里糊塗,做人沒做好,養成了稀里糊塗的習慣;又要做事,做事又沒有標准,結果做事也是稀里糊塗。
道德就是標准,標准就是道德。用人做人上就是道德,用在做事上就是標准。

Ⅶ 古代西方思想家怎樣論述道德的

早期智者學派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拋棄了超自然的解釋而訴諸自然的解釋。其蘊含的思想:法律、正義只是人所約定的習俗 和 個人利益是服從法律的唯一動機,服從法律的條件只限於法律符合個人利益 曾一度造成希臘的道德之風敗壞。

蘇格拉底出現後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建立了一種知識即道德的倫理思想體系,其中心是探討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強調人們應該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和「認識自己」,認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各種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規范都是相對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絕對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識,才是人們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蘇格拉底認為,一個人要有道德就必須有道德的知識,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無知的結果。人們只有擺脫物慾的誘惑和後天經驗的局限,獲得概念的知識,才會有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等美德。他認為道德只能憑心靈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認識心靈和神,聽從神靈的訓示。這種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倫理思想,後來被安提斯泰尼繼承和發展,形成以強調禁慾為特徵的犬儒學派;而蘇格拉底倫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樂論思想 ,則被亞里斯提卜繼承和發展,形成主張享樂的居勒尼學派 。柏拉圖全面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倫理思想體系,並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蘇格拉底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倫理道德要由理智來決定,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在以後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中,起了積極作用。

柏拉圖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有影響的人,而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柏拉圖對於後代所起的影響尤其來得大。柏拉圖著書以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口表述說,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師承柏拉圖,主張教育是國家的職能,學校應由國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思想;贊成雅典健美體格、和諧發展的教育,主張把天然素質,養成習慣、發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個源泉,但他反對女子教育,主張「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務於閑暇。

Ⅷ 中西方的道德差異在哪裡

西方沒有道之思想,德之思想。何談道德!

熱點內容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
道德在利益面前是 發布:2024-11-16 16:43:00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