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和司法
廣義上
立法抄 法律制度襲的確立
司法 法律制度在社會生活中的事件或行為的合法性判定程序
執法 事件或行為判定後的結果執行
狹義上
立法 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法律草案 或 行政機關審議通過的行政法規的法律內容
司法 檢察院 法院 警察刑事機構進行的對社會生活的管理
執法 行政機關及其派出機構依法進行行政行為的活動
三者關系立法是司法執法的基礎前提,司法執法對立法具有實踐檢驗的反射效果,促進立法的科學理論性的回歸,使立法行為更貼近社會生活,從而增進立法的合理性。
⑵ 什麼叫「司法」和「立法」兩者的區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立法就是制定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司法就是執行法律,立法是司法的前提,司法是立法的保障。有法不依,立法形同虛設。
⑶ 立法與司法的關系
在我國,全國各級人名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享有立法權。
立法工作進行由全國各級人名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進行,包括對現行法律的修訂與增刪、制立新法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享有最高立法權。各級人大有權通過民主集中制(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決定是否通過各個代表的立法提案,從而制訂本級行政單位(如河北省、上海市、海淀區等)內部通行的法律。
而我國政府享有行政立法權,可制訂行政法規,不是法律。即只能在一定地區內和本地區執法(公安、城管等機關出動)時使用、生效的規章制度。
根據我國憲法,享有司法權的國家機關為各級人民法院與各級檢察院(公安機關屬於執法機關,行政機構)。我國司法機關享有獨立司法權。這一點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有本質差別。在我國,即使是身為權力最大的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也無權干涉司法進程。
我國司法機關不受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立法機關(權力機關)——全國各級人大與行政機關——中國人民政府及其各級地方政府的制約。
中國共產黨可以通過法定程序向人大進行立法申請,人大討論修改後可通過、立法,將黨的意志上升為受我國法律保障的國家意志。即全國各級人大主持立法,享有立法權。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工作,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立法范圍,但中國共產黨不享有立法權,立法權為我國各級權利機關——各級人大獨有。
⑷ 立法與司法有什麼不同
三者的區別是: 1、主體不同 1,司法是由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適用法律的活動。 2,執法是由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來執行法律的活動。 2、內容不同 1,司法活動的對象是案件,主要內容是裁決涉及法律問題的糾紛和爭議及對有關案件進行處理。 2,執法是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執法的內容遠比司法廣泛。 3、程序性要求不同 1,司法活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 2,執法活動也有程序規定,但由於本身的特點,特別是基於執法效能的要求,其程序性規定沒有司法活動那樣嚴格和細致。 4、主動性不同 1,司法活動具有被動性,案件的發生是引起司法活動的前提,司法機關(尤其是審判機關)不能主動去實施法律,只有在受理案件後才能進行應用法律的專門活動。 2,執法則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對社會進行行政管理的職責要求行政機關應積極主動地去實施法律,而並不基於相對人的意志引起和發動。立法是人大,司法是法院,執法是公安和監獄。立法就是制定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司法就是執行法律,立法是司法的前提,司法是立法的保障。有法不依,立法形同虛設。 1、立法保障就是法律對某種權利以法律規定的形式予以保護,是一種立法行為。 2、司法保障,就是公民的權利受到侵犯時,司法機關通過司法活動予以保障,是一種實踐行為。 3、反家暴法是立法對家暴受害者的保護,應是立法保護。
⑸ 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的效力有什麼區別
1、解釋主體不同
全國人大常委會屬於立法機關,其作出的解釋屬於立法解釋;而「兩高」屬於最高司法機關,其作出的解釋屬於司法解釋。
2、解釋效力不同
作為立法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而「兩高」的解釋屬於司法解釋,是工作層面的,其解釋效力要低於立法解釋,不能與立法解釋相沖突。
3、解釋情況不同
根據立法法第42條第2款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只針對以下兩種情況進行解釋: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而「兩高」只針對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解釋。
4、解釋程序不同
根據立法法第43、46條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可以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而「兩高」的司法解釋主要由其內部的業務部門或者其他相關單位或者個人提出,並分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通過。
⑹ 司法,和立法有什麼根本區別
司法:
1.古代官名抄、星官名
2.現指檢襲察機關或法院依照法律對民事、刑事案件進行偵察、審判。
3.司法,又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中國當今法學中,對「立法」一詞有四種理解。
從狹義的解釋來看,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立法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制定和變動法律這種特定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從廣義來看,立法是指從中央到地方一切國家機關制定和變動各種不同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兩者之間的解釋,立法是指一切有權主體制定和變動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北大教科書解釋:立法是由特定的主體,依據一定職權和程序,運用一定技術,制定、認可和變動法這種特定規范的活動。
⑺ 司法,和立法有什麼根本區別
立法保護是對某一法律關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定,對人們的行為加以指引,評價等
司法保護是司法機關,我國指法院和檢察院,通過審判,公訴等形式,對違反法律的行為加以懲罰,合法行為加以保護。
⑻ 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怎麼區分和聯系
1.制定主體不同,一個是司法機關,一個是立法機關。
2.針對性不同。前者是對法律法規的具體應用做了解釋,後者是針對術語概念進行解釋。
3解.釋效力不同。一般來說,立法解釋效力更高。當司法解釋與立法解釋相抵觸時,以立法解釋為准。
兩者的聯系是:都是對我國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解釋。
司法解釋指司法機關對法律、法規的具體應用問題所做的說明。對某一案件在適用法律上所作的解釋,只對該案件有效,沒有普遍約束力。最高法院所作的解釋,對下級法院通常具有約束力。違背憲法與法律的司法解釋無效。
立法解釋又稱法律解釋,是立法機關根據立法原意,對法律規范具體條文的含義以及所使用的概念、術語、定義所作的說明。作出法律解釋的目的是為了更准確地理解和適用法律。
(8)立法和司法擴展閱讀
立法解釋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法律草案在審議通過,立法機關所作的起草說明或者對法律草案的修改說明,當法律草案通過後,其「說明」也視為一並通過,「說明」中有關適用法律的具體解釋也自然就屬於立法解釋的范疇;
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正在施行的法律的有關條款的具體含義等問題所作的解釋;三是在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法律規范的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出現原則分歧或者對有關法律適用的理解不一致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處理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立法解釋。
實踐證明,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對法律規范的具體含義進行立法解釋活動在國家的法律實施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徒法不能自行」,必須要經過司法機關的活動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但法律規范基於其自身的特點不可能過於具體和明確,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就可能出現在理解和適用上的偏差(如農村村、社基層組織人員能否視為「國家工作人員」而成為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體等)。
此外,由於「最高兩院」都是「司法機關」而不是立法機關,它們在各自具體的司法活動中對所適用的法律規范在理解和掌握時難免沒有局限性,因此,這時就特別需要相對獨立於司法機關之上的立法者自己對立法進行客觀公正的解釋,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司法解釋可以分解為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分別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行使。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1981年6月《關於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的規定,「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
根據立法機關的授權,「兩高」在審判、檢察工作中,針對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相繼制定了大量的司法解釋及其他具有司法解釋性質的規范性文件(如批復、答復、復函等),這對正確、及時、有效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令,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國家立法也起著拾遺補缺、舉足輕重的作用,司法解釋不僅成為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重要淵源,在我國法律解釋體系中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