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二十一

道德經二十一

發布時間: 2020-12-19 21:57:17

⑴ 老子 二十一章的主旨是什麼

老子 二十一章的主旨:大「德」之形態,只遵循「道」的規則。「道」做為一種存在,是可知而不可感的。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各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釋義:「孔」:大。「容」:貌,亦指形態、形狀。「恍惚」:指可知而不可感的形態。「象」:物象。可感者為形,不可感者為象,形而上者也。「物」, 此處亦指可知而不可感之物象。「窈」「冥」,深遠幽暗之謂也,引申為不可感之物象。「精」:有細微之意,亦有事物內在本原之意。今所言「精、氣、神」即其含義。「信」:驗證、規律,直接意思可理解為可相信。「閱」:覽。引申為觀察、認識。「眾」,指萬物。「甫」:父也。萬物產生之原因。無知依據為「母」,形態依據為「父」。陽為父,陰為母,陰陽結合,化生萬物。亦言「道」也。「道」為父,亦為母。「母」生萬物之體,「父」定萬物之象。
譯文:大「德」之形態,只遵循「道」的規則。「道」做為一種存在,是可知而不可感的。(雖然)可知而不可感,啊,它的內在存有物象。(雖然)可知而不可感啊,其內在存有真實的物。深奧莫測啊,其內在包含著細微的本原。這種細微的本原是十分真實的,其內在包含著可驗證的規律。從古到今,它的概括和描述不會丟去,(一直用來)觀察、認識萬物,產生的原由。我怎麼知道產生萬物的本原的形態呢?根據上述的道理。
評析:「德」是對「道」的尊崇,因此,要了解「德」先必須認識「道」。「道」是萬物的本原,是萬物產生的母體和依據。其隱含的意思就是「德」應該遵循「道」的一切特性,才可以稱為「大德」。同理,只有了解、認識了「道」的原理,才能正確地認識萬物的形態及其規律。
本章來用反復論證的邏輯。用同構的語言方式,對相似的特性進行描述,各項之間相互為證,互為依據,符合中國情理邏輯的同理互證原理,和可逆性原理。也就是說,各項之間沒有必然的先後順序,只有前後的語式變化。
德者,得也,得道為德。所謂得道,並不是指知曉了道的性狀,而是獲得了應遵行的規則坐標。讓我們知道了如何符合道,如何踐行道。道,即使在人的內心,也還是一個玄妙的存在,知其在而不知其狀。但道的存在卻是可以驗證的,甚至是驗證了一切,世界萬物無有例外。人通常會受到一時一事的迷惑,感到事物的變幻莫測。如果我們放開眼界,從更長久、更廣大的視角看待事物,它們還是在道的規則中運行。春天會有「倒春寒」,但總體是逐漸溫暖的;秋天會有「秋老虎」,但總體是逐漸寒冷的。所以,看待萬物,只要採用「自古及今」的態度,期間雖有消長,但基本上還是「其名不去」的,總是符合規律的。人之所以受到迷惑,皆因為視野太狹,一個人也許有一事的成功,但置於天地之間就是渺小的;人也許有一時的成就,但置於歷史當中只能是滄海一粟。所以,人能夠與自然一樣廣闊的只有自己的胸懷,而不是「戰勝自然」的能力。與自然為敵的結果,最終註定是失敗。當今的人類,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候,更應該謹記著一點。我們似乎還沒有從自然的懲戒中醒悟過來,這就是人去適應自然還是讓自然適應人的問題。人們似乎更願意讓後者成為現實。而這個方向上的努力總是伴隨著災難,只不過我們不願意承認,或視而不見罷了。看來,人們還是應該具有「以閱眾父」的智慧,在自然的面前盡量少犯錯誤。用宏觀的眼光來對待微觀的事物,眼界與胸懷一體。不僅僅去謀一隅、謀一事,懷「孔德」,為天下計。
人們並不是不在現實面前有所覺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特殊場合發表人生感慨的人,一旦回到日常生活就身不由己似地一如既往了。所以說,真正真實的東西反而是恍惚的,變化無常的現象卻讓人感到更加真實。但無常的真實總和起來是虛幻的,而持久如初的恍惚最終是真實的。恰如音樂,看似虛幻的樂音是真實的,看似真實的形象是虛幻的。此種感悟與禪有相似之處,但老子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而禪更似一種生活體驗。

⑵ 哪一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道德金》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原文:

《道德金》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解釋:


大德的形態,與道一致。道這個東西,是恍恍惚惚的沒有固定的形體。惚啊恍啊,惚恍之中卻有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卻有實物;深啊遠啊, 深遠之中卻有精氣,這種精氣是真實可信的。從古到今,它的名字不能廢去,根據它才能認是萬物的開始。我怎麼會知道萬物的開始的情況呢?原因就在於此。

作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⑶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怎麼斷句

孔德來之容,惟道是從源。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
以此。

採用最經典的王弼版斷句,望採納。

⑷ 道德經 二十一章 怎麼打出來

可以使用造字程序造出來,將" 忄"和"勿"兩個偏旁合並

⑸ 《道德經》第二十章<而貴食母>有幾個不認識的字,請教字的正確讀音

轉摘參考: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陳鼓應先生把此句翻譯為:「我卻獨個兒淡泊寧靜啊,沒有形跡,好像不知嬉笑的嬰兒。」(《今譯》)並對「孩」字進行了注釋(目前大部分研究者皆如此注釋):「『孩』、『 咳』古字相同,即嬰兒的笑。」(《今譯》,P.153)筆者認為,「獨泊」應理解為「孤獨地停留(泊)在那裡」,針對的是眾人「享太牢」、「春登台」的「熙熙」(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春心盪漾,為欲奔競),我不為此動心,也沒有行動的徵兆。「未孩」,應理解為渾蒙未開的狀態,並非指「不會笑」或「不知笑」。河上公注為「未能答,偶人時也」幾近老子原意。笑與哭一樣,是嬰兒一生下來就具有的,大凡哺育過、觀察過嬰兒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不會笑的嬰兒還是正常的嬰兒嗎?!《老子》文本中多處提到嬰兒(見第十、第二十、第二十八、第四十九、第五十五等章),有時還以嬰兒喻道,可見,老子曾對嬰兒有過細致深刻的觀察,應該不會犯諸如「嬰兒不會笑」之類的低級錯誤。把此處的「孩」理解為「笑」,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常識,無論有多少條訓詁上的理由,也應堅決舍棄。
嬰兒渾蒙未開,「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而「無所欲」(王弼語)。馬敘倫先生曾提出,「我愚人之心也哉」句後的「沌沌兮」當在「如嬰兒之未孩」句前,「以形容嬰兒渾沌未分」並與「『儽儽兮』對文」。(轉引自《老子全譯》,沙少海等著,貴州人民出版社P.32)「馬說」言之有理,可資採納。
「儽儽」,憔悴頹喪、失魂落魄之意。「有客有客何累累!國破家亡無所歸。」(元·伯顏《七哀》)
「昭昭」,指精於算計;「昏昏」,指昏庸(聵)糊塗。陳鼓應先生把「昭昭」理解為「光耀自炫」、把「昏昏」理解為「暗昧的樣子」(《今譯》),似與本章邏輯不符。
「飂兮若無所止」句,河上公本、廣明本、景福本等皆為「漂兮若無所止」,根據本章邏輯及上下文的意思,應為「漂兮」而非「飂兮」,意指聖人「若無所歸」,似不系之舟,不知何處停泊、靠岸,與有明確目標(「享太牢」、「春登台」)的眾人俗人形成鮮明對照。
在所有分章的《老子》文本中,幾乎都把「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一句作為《老子》第二十一章的首句,這是值得商榷的。《老子》第二十一章除本句談到「德」以外,其他內容所談皆為「道」,且與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等明顯屬於同一主題。若「孔德」一句放在第二十一章,既「孤立無援」,又唐突難解,更顯得不倫不類。
筆者認為,該句應屬於第二十章即本章的內容。「孔德之容」其一是指大德的容貌和狀態,其二是指大德何以具有如此容貌和狀態。得道者的容貌、狀態正是大德之容貌、狀態的真實寫照。本章所談與第十五章屬於同一主題,都是描述得道者的容貌和狀態的:「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第十五章)「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獨昏昏……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第二十章)
我之所以「獨異於人」,是因為「貴食母」;我自所以有如此容貌和狀態,是因為我有「孔德」,而「孔德之容」,是「惟道是從」的,即為道所決定、以道為轉移。從文本實際來看,「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是前後相接、上下相連的兩句話,若把「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移入第二十章放在「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句後,既避免了文字調整的「跨度」問題,又體現了邏輯上的一致性。
基於以上分析,本章的校訂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校訂文:「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譯文:減少私心,抑制慾望,拋棄那些陷人於憂患的所謂「智術」之學。應諾與呵斥相差多少?美善與丑惡又能相差幾多?聖人唯失道是畏,我也不能例外。這種風氣開始於洪荒、延展到現在並指向未來沒有盡頭。眾人興致勃勃,熙熙攘攘,如同享受盛宴,恰如登高賞景。我卻孤獨地停留(泊)在那裡,(不為所動)沒有行動的徵兆(打算)。敦樸無知啊,如嬰兒般渾蒙未開;失魂落魄啊,若無家可歸。眾人收獲有餘,獨我無獲且遺(失)。我有一顆「愚人」之心啊!俗人精於世故,獨我昏庸(聵)糊塗;俗人精明嚴苛,獨我敦樸寬厚。澹泊安然啊,像海面紆緩的水波,又如不系之舟任由漂浮。眾人皆有本領、有作為,獨我愚頑鄙陋、無所事事。我與眾人、俗人的差別是:他們皆注重感官慾望的滿足,而我卻貴重得道的生活。得道意味著擁有大德,而大德之容貌、狀態、動作是為道所決定、以道為轉移的。
(2014年9月3日發表於《文化藝術報》)

⑹ 下面哪一句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版東西,沒有清楚權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
樓主以空白來形容道的存在,正是21章的精髓,樓主高人,高人啊!

⑺ 老子道德經二十章

「唯」可以來理解為「唯唯源諾諾」的應承;「阿」理解為「阿諛奉承」的諂媚。兩者表面上看有區別,但是本質上卻都是一樣的。所以老子反問「相去幾何?」

「眾人皆有以」這句的關鍵在於「以」字的理解上。一般來說,這里「以」是有所憑借的意思,亦即,眾人(尋常人)都有藉以生活的東西(財富、目標、信仰、自尊…………)。「而我獨頑且鄙」可獨獨只有我不懂變通、性情粗鄙。「而貴食母」,「母」也就是老子遵從的「道」,《道德經》第一章謂「有名萬物之母」。
其實這一章是《道德經》中最長的一章,主要也就是羅列出老子和眾人的對比,藉以進一步說明自己的「道」。用通俗點的話說,也體現了老子「不走尋常路」的自信……雖然老子推崇「卑微」,但仍遮掩不了身為大哲學家、大智慧者的自信。樓主還可以參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⑻ 道德經二十一章

《道德經》而是一張: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專其中屬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本章旨在對【道】作一番說明。【道】是很難用語言說明的。一旦能用語言來說明【道】,那就不是整個的【道】了。所以,老子在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但本章又說:「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我們可千萬不能執著,說【道】中真有什麼東西。因為前面已經說:「復歸於無物」、「是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說其中有「物」、「象」只是因為萬物是從其中創生的罷了。
【道】與【德】:【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示它的功能。【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存在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說的簡單一點:【道】落實到現實層面就是【德】。

⑼ 《道德經》一到二十三章的譯文

請到中財論壇「老子」欄目里查看《白話老子全解選登》,共有40多章,這是目前處於最前沿的《老子》翻譯解注。

⑽ 道德經第二十章中:澹兮其若海,X兮若無止。X那個字怎麼讀及來源,謝謝了!

飂 liù
部首筆畫抄
部首:風 部外筆畫:11 總筆畫:20
五筆86:MTJE 五筆98:WTJE 倉頡:HNSMH
筆順編號:35325121454154134333 四角號碼:772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8C2

基本字義

1. 飄:「~兮若無止。」
2. 古國名,在今中國河南省唐河縣南。
3. 姓。

熱點內容
黨內法規的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16 20:29:18 瀏覽:433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
安徽當塗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6 18:00:21 瀏覽:201
法規教育課件 發布:2024-11-16 17:52:09 瀏覽:183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發布:2024-11-16 17:51:28 瀏覽:287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4-11-16 17:49:38 瀏覽:972
道德具有廣泛 發布:2024-11-16 17:48:15 瀏覽:44
2016年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4-11-16 17:48:10 瀏覽:105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