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與法治
⑴ 簡述法治與和諧的關系
法律是和諧社會法治的基礎與保障,和諧社會法治是法律的發展。
和諧社會法治的本質是法治,法治的根本在法律。法律為和諧法治提供條文闡釋,制度基礎與執行保障。
法律的理念與原則是和諧社會法治條文訂立的理念與原則。當代法律公平正義的原則,也是和諧社會的法治的原則。更是和諧社會的發展建設目標。和諧社會法律條文的制定離不開現代法律,正因為和諧社會法治的訂立是依據法律所以法律可以對其條文進行闡釋。保證其合法性、正確性、統一性。
法制是制度,法治為理念。法制的實體性是法治理念形成的基礎,正確的法治理念形成,離不開法制的客觀性。沒有法制為制度的法治便是空中樓閣。法治需要法制,法制在該法制基礎上,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為原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不懈的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任務。
目的法治。達成和諧社會法治的目標必須要一個成熟的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
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個社會各體系間對立事物的相同相成、相輔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補、共同發展的關系。事物間的協調統一,需要人類道德的自我修正,也需要社會法律的外界調節。因此,法律對調節社會間對立事物的關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諧社會法治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要手段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
和諧社會法治是法律的發展。是法律的升華,是人類歷史上最完善,最適應中國社會的法律。是以中國的基本國情為基礎發展的
⑵ 和諧的內涵是什麼和諧與法治的關系
和諧屬於社會道德及文化范疇,而法制屬於社會制度的一種。在法制社會的今天,強調社會和諧更多的是基於文化和思想上。
⑶ 如何理解法治建設與社會和諧的關系
社會和諧離不開法治,和諧社會對法治有一種內在的、本能的、必然的要求,法治專是支撐和諧社會大廈的基本屬支柱,是判斷社會是否公正與和諧的基本標志。如果法治本身不和諧,實體上是惡法而非良法、善法,形式上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那就無法實現法治應有的價值與功能。當然,以促進社會的各方面、各領域的關系和諧來達到和諧社會,以逐步完善的法治來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減慢法治發展速度與進度,我們盡可能地、及時地矯正法治建設進展中的錯、漏、偏、差,彌補不足,以健全和完善法治的和諧。社會和諧需要法治支撐,以法治為基礎、為前提、為標准、為調諧器。同時,社會和諧也要求法治和諧,即法治各領域內部的自我和諧與各領域之間的相互和諧,以和諧的法治去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這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⑷ 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這段話是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的,簡單明了的指出今後我國社會發展的方向,也蘊含著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新認識。然而,社會和諧絕不會自發生成,也不會自然實現,只有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六條基本特徵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有機結合下才能實現。
在這個意義上,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社會;和諧社會是公平正義的社會;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和諧社會是誠信友愛的社會;和諧社會是安定有序的社會;和諧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其中,社會主義法治應該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只有以法律手段來治國理政,使國家權力的行使和社會成員的活動處於嚴格依法辦事的狀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個社會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易言之,法治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調控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依法治國,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貫徹落實。
一、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是社會安定有序的基本保障。
理念是一種觀念,是行動的指導,也是為人民群眾普遍認同的一種價值取向。理念的偏差直接導致行為的偏差。我們要厲行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作為指導,這就是要堅持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依法治國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尊重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世界潮流,體現人民意願,落實執政為民理念的最佳方略。
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體現了一種高層次的政治文明,是已經被人類歷史所證明的一種進步的治國方式,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必須將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納入法治的軌道,用法治的權威來保障國家政治和社會秩序的安定。
二、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為協調各種社會利益關系和矛盾創造有利條件。
社會公正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取向。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關鍵在於妥善處理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在全社會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我國利益主體和利益需求的多樣化,使得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如果各種利益關系和矛盾不能及時有效地得以調整和解決,就會在各個社會階層和群體之間造成對立,甚至引發社會不穩定。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通過在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法律法規,確定利益主體、界定利益范圍、指導利益分配、協調利益關系,並對生活困難群眾給予救助,就能維護社會公正,避免社會利益之爭的激化,使各個階層實現共贏共榮,共享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
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為人們之間的誠信友愛創造良好環境。沒有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就沒有相互的合作和普遍的社會認同,也就沒有社會和諧。和諧社會要求社會成員之間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法治社會可以創造誠信友愛所需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培養人們內心的寬容、謙讓和互助友愛地相處。
三、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為激發社會活力創造寬松氛圍。
社會活力不斷增強,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也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揮各方面的創造活力。依法治國通過法律的形式確認和維護勞動者的創業動力、經濟利益和創造成果,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鼓勵人們創新的良好氛圍,營造平等競爭和共謀發展的社會環境。
四、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製度支持。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物質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獲得空前發展,但面臨著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以法律的形成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基本原則,抑制和制裁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是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社會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社會應當堅持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是因為和諧社會同時也是一個法治社會。和諧社會的建立必須以法治為中心,構建一個秩序井然、公平公正、人民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夠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社會,可以說和諧社會就是法治社會,只有加強法治,才能保障社會有秩序的運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人民享有殷實安康的生活。所以,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目標是一致的,二者都追求在規則和秩序范圍內的社會和諧與進步。
⑸ 什麼是和諧的社會主義法制國家
按照來馬克思主義關於自民主法治的基本原理來看,它應當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法治國家,以人民民主專政和共產黨領導為基本政治特徵,與資本主義的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有本質的區別;它應當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具有中國優良傳統和文化特色的法治國家,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國家或者前蘇聯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模式;它應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法治國家,並隨著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發展而不斷發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建設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當體現並堅持五項原則。
⑹ 我國和諧社會建設與法治建設的核心目標是以人為本嗎
和諧社會建設與法治建設的核心目標是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建設與法治建設作為內科學容發展觀的一部分,其核心同樣是以人為本。
它之所以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
第二,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
第三,以人為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6)和諧與法治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含義包括: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中共十六大報告進一步貫穿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如在闡述「三個代表」時提出了要「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又如,在闡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時,最終明確要求落實到人民、人的身上,即「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民安居樂業」、「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直至整個報告的結束語「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⑺ cctv4和諧法制網合法嗎
CCTV4,和諧法制網是合法的,是中央電視台四台相關網上的一個網站。
該中心專為個人獨資專企業,經屬營范圍法屬律咨詢(不含中介服務)、經濟貿易咨詢;市場調查;企業策劃;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棋牌);技術推廣;計算機技術培訓;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
(7)和諧與法治擴展閱讀:
cctv4和諧法制網該網站由北京中和順法律咨詢中心負責運營維護。該網站並非政府或事業單位主辦,直接點說是個人出資辦的網站。
和諧法制網依託和諧法制網遍布全國的采編網路,每天24小時面向廣大網民和網路媒體,快速、准確地提供文字、圖片、視頻等多樣化的資訊服務。
⑻ 法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法治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賴以建立的必要手段和途徑。政法機關是社會主義法治重要實踐者和推動力量。本文從維護穩定、社會管理、打擊保護、公正執法等方面的職責職能角度出發,提出政法機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應當積極履職盡責,嚴格公正執法,有效發揮法治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保障和推動作用,並詳細闡述了其肩負的重點工作任務,以更好地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
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依法治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安定有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無疑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脊樑
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無法制則無和諧社會。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需要採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整解決。在眾多的社會調整措施中,法律調整最為重要。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硬性」的社會功能和規范功能。要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和諧,就必須依靠法製作保障。
依法治國是促進和諧社會構建的法寶。實踐證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越高,對法治的要求程度就越高。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法治,也就沒有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依法治國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而和諧社會的構建又能為依法治國注入新的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我國法治建設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加強法律建設,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要完善法律,確保構建和諧社會有法可依,現代社會維持社會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制度,沒有對法律制度的充分尊重,就沒有和諧的社會。要增強全體公民守法的自覺性。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弘揚法治精神,踐行法律規范,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與檢察機關的關系
檢察制度是根據我國憲法而設置的一項重要的國家法律監督機制。檢察制度的本質屬性是法律監督,有國家性、專門性、廣泛性、強制性等特徵。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很長,封建專制主義的傳統根深蒂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現象嚴重存在,尤其在我國改革開放期間,腐敗已構成對執政黨的政治挑戰。而檢察制度的根本意義,在於保障人民民主專政任務的實現,維護法制的統一實施和國家統一,懲治腐敗和防止國家工作人員權力濫用,調節各種社會關系,平衡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檢察工作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法律環節。各級人民檢察院通過依法行使的偵查權來懲治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通過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對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刑事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民事行政審判監督、行政執法監督以及內部執法活動監督,從而維護國家法治的統一正確實施,促進依法治國方針的貫徹落實。
執法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負有重大使命。維護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穩定,恰恰是檢察機關神聖的職責。執法機關通過正確履行檢察職能,確保國家法律正確統一實施,維護公平與正義,保持社會穩定。一方面通過打擊犯罪來修補已經遭破壞的社會關系,使其恢復平衡,一方面通過各種預防和保護措施來維護平衡的各種社會關系,促使其和諧。
三、執法機關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全面履行職能
必須樹立全新執法理念,服務工作大局,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檢察機關應及時調整執法理念,始終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正確執法觀的同時,更加自覺地把自身所從事的檢察工作放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中再認識,再定位,再把握,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規范執法行為,依法行使檢察權,確保司法公正。當前,我們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力度、質量、水平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工作機制還不夠科學,執行得還不夠規范,導致對訴訟活動中的一些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不願監督、不會監督、不敢監督。檢察機關要更好地肩負起法律監督職責,維護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建立公正高效的運行機制,規范自身的執法行為。以規范執法來提高我們的法律監督能力。
必須積極發揮職能,創造一流業績,樹立檢察機關形象。一是充分發揮「打擊」功能,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要圍繞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全面履行檢察職能,始終突出打擊重點,嚴厲打擊社會危害性大、群眾反映強烈、影響人們安全感、擾亂和破壞經濟發展的各類刑事犯罪活動,消除不和諧因素,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二是不斷強化「監督」職能,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檢察機關要不斷強化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屏障作用,公平合理高效地運用法律規則,滿足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三是積極開展綜合治理,不斷凈化社會風氣。檢察機關要按照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認真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特別是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大力開展特色預防活動。
⑼ 法治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
美好、和諧的社會,始終是全人類追求的夢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認識的新發展。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關於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和諧社會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為首,清楚地表明執政黨抓住了解決當前社會轉型期種種矛盾和問題的突破口。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同志也指出,和諧社會一定是法治社會,法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將起到至關重要和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 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
所謂法冶,即「法律的統治」,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一種發達的政治文明和先進的治國方式,它強調法律在實現社會治理和國家管理中的權威性。法冶作為社會關系的調整器,以實現社會正義為價值追求,通過法律的具體實施,調整社會關系,平衡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秩序,從而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古希臘政治學家柏拉圖曾提出,正義存在於社會有機體各個部分間的和諧關系之中。而體現正義的法治,按照美國法哲學家博登海默的說法就是「旨在創設一種正義的社會秩序」。一個對社會生活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必須服從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必須在運動與靜止、保守與變革、經久不變與變化無常這些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間謀求某種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始終以社會正義為價值目標的法治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石,失去這個基石,社會就會陷入混亂,秩序便會盪然不存,人類就會倒退到類人猿的初始社會中。
二、 法治社會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整體文明的社會。如果說物質文明建設體現了人們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不懈追求,精神文明建設體現了人們對主觀精神世界的追求的話,政治文明建設則體現了人們對和諧的社會關系、理想的社會制度的追求。三者相互聯系,互為條件,共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法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我國著名的法理學家徐顯明曾指出:「文明的最主要標志是社會法治化。其中所有的人都能有尊嚴地進行生活和交往,尊重人、愛護人和無差別地對待入的觀念和行為成為社會主流道德,這種文明依賴於法治狀態下的制度設計和保障」。人類政治發展的歷史表明,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沒有法冶,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政治,也不可能有社會的和諧。
三、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途徑。
和諧社會的綱領,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為首,最為清楚地表明執政黨抓住了當前社會種種矛盾與沖突的根源,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入手處。
民主意味著,民眾擁有平等的權利,政府給不同群體平等地提供與政府溝通的渠道,讓各個群體都可以參與政府的立法和決策過程,表達自己的訴求。它也要求,政府應當通過民主的程序,為不同群體之間的博弈提供平台,由此制定出為整個社會所認可的公平、公正的規則體系。
法冶意味著,清晰地界定政府活動的范圍,政府的一切權力均須具有法律依據。法治另一層重要的含義是,民眾與政府在法律上處於平等地位,一旦個人和企業的權利與利益受到政府部門及其官員的侵犯,他們可以到公正的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獲得及時而有效的法律支持。民主的欠缺與法治的不完善,必然會損害公平正義,而造成社會不和諧。
法治政府,恰;哈就是權力有限的政府。在法治政府下,民眾自由地創造財富,安排自己的私人生活;民眾又可以自願合作起來治理自己的大部分事務。至於政府,則一方面為市場和社會的發育提供製度框架;另一方面,彌補這兩者的不足,通過公共服務和公共財政政策,支持民眾的自我治理。沒有民主法治,就沒有公平正義;沒有這兩者,也就沒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探究以民主來約束政府行為之道,必須探索以司法改革為民眾提供法律救助之道。
四、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努力方向與理想目標。
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法治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和要素,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終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法治的秩序,使整個社會的運轉服從於法治的權威,從而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
在法治原則下,一切權力來源於憲法和法律,離開憲法和法律的權力是沒有根據和效力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社會各階層的地位和利益關系都在發生深刻變動,各種主體的訴求需要充分表達,使各級政府面臨著大量新問題、新矛盾、新情況。為此,要依法開辟和疏通各種渠道,引導各種利益主體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和沖突。和諧社會以法治精神為基本理念,政府在行使公共權力,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過程中,應該強調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並以個體的生活幸福為終極目的。
⑽ 論和諧社會也法制構建
要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必須明確什麼是和諧社會,和諧社會這個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是什麼,和諧社會的組成要素有哪些。
1,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和諧社會提出定義和解釋,但是,所有的專家都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一個大多數人能夠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社會。
高尚全教授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從理論上說,是社會各個階層和睦相處,社會各級成員各盡所能,使人民的聰明才智得到全面發揮;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協調的社會。簡言之,和諧社會是一個穩定的系統,有效的系統。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把和諧社會劃分為三個層次,即:第一,和諧社會以人為中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第二,和諧社會是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約束來實現的;第三,和諧社會的實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定時期公共治理的實現。汪玉凱認為,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必須滿足以上三個層次的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諧社會的三個角度。第一,貧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會公眾的社會共識角度;第三,可持續發展角度,即積極的和諧社會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洪大用認為,社會現在非常關注第一個角度的理解,即從利益分配角度來講述和諧社會,但是,和諧社會更重要的在於第二和第三個角度,即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必須有廣泛的社會共識;必須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張大平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過程。因為「和諧」是沒有上限的,達到和諧以後還可以再和諧,這是一個過程。但是和諧社會卻有底限,如果社會的不和諧突破了這個底限,社會將發生動盪。因此,理解和諧社會首先必須找到和諧社會的底限在什麼地方,通過構建社會安全網等措施保證社會和諧的底限不被突破,進而在此基礎上追求更和諧的社會。
2,和諧社會的提出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央提出「和諧社會」這個理念,適應了時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高尚全認為,和諧社會理論的出現是科學發展觀的進一步深化。他指出,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開始強調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以往人們對小康社會的理解主要體現在數量方面,而和諧社會的提出則強調了質量方面。這表明我們開始重視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質量,而不僅僅是重視經濟指標的增長。中央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要求,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的利益根本所在。
李連仲則認為,「和諧社會」的提出解決了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即「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的問題。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們逐步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麼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大問題。「和諧社會」的提出解決了第三個重大問題:社會主義要想鞏固,黨要繼續執政,社會就必須和諧,我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目標就是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因此,和諧社會的提出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
遲福林認為,目前我國社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重大利益的重新調整。但是調整到什麼程度並以什麼標准來衡量調整的成敗,這個問題以往並沒有得到重視。和諧社會的提出事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國改革利益調整必須以和諧為目標,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各種改革措施是否有利,可以用「是否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這個標准來判斷。
其他專家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提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孫立平指出,和諧社會這個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我們這個社會開始從單一中心的時代逐步過渡到一個多元中心的時代。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全社會都忙於階級斗爭;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社會都忙於經濟建設。孫立平認為,一個只有單一中心的社會不可能是和諧的社會。而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我國社會逐步形成多元化中心,不同的社會群體有不同的中心任務。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單一的中心時代的理論必然具有不足之處。和諧社會的提出正好適應了多元化社會的需要,是多元化社會背景下,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演化出來的一個具有很強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理論。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丁元竹研究員認為,提出和諧社會這個理論具有三重意義。第一,實踐意義:解決和應對當前我們面對的各種社會矛盾;第二、理論意義:一方面,從全面建設小康的理論到全面發展的理論,最後演化到和諧社會理論,這是理論的不斷深化過程;另一方面,和諧社會理論突破了單純重視經濟指標,逐步重視社會事業和社會發展,最後擴展到重視文化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和諧社會包括了社會責任、社會信任和社會誠信等內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第三,戰略意義:中央把建設和諧社會作為一項政策提出來,不僅對提升國內的經濟硬實力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提升國內的軟實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適應了全球化趨勢下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需要。
3,關於和諧社會的要素。盡管專家們分析和諧社會組成要素的角度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一致認為,和諧社會必須以人為基本要素,實行機會均等,形成自動解決沖突的機制。
丁元竹認為,一個和諧社會必須要有三個要素,即:機會、責任、社會組織。首先,一個和諧社會應該給這個社會的成員提供參與、分享的平等機會、公正的機會。其次,一個和諧社會是一個有責任的社會。政府有政府的社會責任,公民有公民的社會責任,企業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只有各個組成部門都負責任的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最後,如果社會組織發育不完全,和諧社會的構建是比較困難的。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積極作用。
汪玉凱則指出,和諧社會有三個層次的和諧。第一個層次是人和自然的和諧,這包括:崇尚自然規律、愛護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資源、保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第二層面體現了人和社會的和諧。第三個層面,公共治理和諧,即政府公共治理必須達到和諧。這個內涵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政府、市場、第三部門三者之間的有效發展;第二,政府與公民的合作、政府與社會的合作;第三,社會公平以及政府的管理體現正義。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李曉西教授認為,和諧社會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但我們要正確、全面理解「人」的本質含義。李曉西指出,對「以人為本」有六個方面的理解,即:「以人為本」對公務員是一種管理目標的要求,即以人民群眾為本;「以人為本」是對現實矛盾的一種反思,即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以人為本」是一種對後代人的代際負責,即以後代人為本;「以人為本」對社會制度而言是文明的體現,即以所有人為本;「以人為本」對強者而言是對弱者給予幫助的呼喚,即以自己和他人平等為本;「以人為本」對公民是一種基本的理念,即以他人和自己同等為本。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趙曉指出,和諧社會有許多要素,但是如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和諧解決沖突的機制。趙曉認為,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沖突,而是有一種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沖突,能夠使這個沖突最後回歸到一種和諧當中去。他以美國為例,美國這個國家有很多問題,但是它的政治框架有一種強大的能力,可以把這些矛盾和沖突有效地解決掉、消化掉,使這個社會最後的結構能夠達到比較和諧的狀態。
孫立平認為,構成和諧社會的要素主要有三個,即結構多元化、職能多元化和價值多元化。孫立平指出,一個和諧的社會必須有多元化的結構,分化的結構履行不同的職能,不同的職能體現不同的價值。在各個結構不同的分工與合作之下,形成一個穩定的、和諧的社會。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在書面發言中提出,在近來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中,需要防止狹隘化的傾向,即把和諧社會僅僅歸結為一個社會組織的協調問題。常修澤認為,和諧社會內部蘊含了三個有機的統一體,即民主和法治的統一、活力和秩序的統一、多元與公正的統一。
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一個大多數人能夠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社會。
從字面上簡單地說,和諧是指"配合得適當和勻稱",社會是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體,也叫社會形態".因此,所謂和諧社會,就是指構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按照這樣的標准來衡量,所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的協調,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穩定有序的社會.具體說,就是一種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點,第一,通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第二,通過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來維護社會公平;第三,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來形成良好的人際環境;第四,通過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來維護社會穩定;第五,通過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來保證可持續的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均GDP已經達到1000美元的同時,中國社會內部各種利益關系的多元化,人際關系的復雜化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化也日趨明顯,由此而產生的矛盾和沖突也越來越多,社會風險也越來越大.換言之,中國社會的各種不和諧現象越來越突出.所有這些不僅影響著小康社會的建設,更有悖於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的性質.不難看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際上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這也說明我們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深化,即社會主義不僅是民主的和富裕的社會,而且還是各方面協調發展的社會.
高尚全教授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從理論上說,是社會各個階層和睦相處,社會各級成員各盡所能,使人民的聰明才智得到全面發揮;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協調的社會。簡言之,和諧社會是一個穩定的系統,有效的系統。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把和諧社會劃分為三個層次,即:第一,和諧社會以人為中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第二,和諧社會是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約束來實現的;第三,和諧社會的實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定時期公共治理的實現。汪玉凱認為,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必須滿足以上三個層次的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諧社會的三個角度。第一,貧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會公眾的社會共識角度;第三,可持續發展角度,即積極的和諧社會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洪大用認為,社會現在非常關注第一個角度的理解,即從利益分配角度來講述和諧社會,但是,和諧社會更重要的在於第二和第三個角度,即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必須有廣泛的社會共識;必須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張大平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過程。因為「和諧」是沒有上限的,達到和諧以後還可以再和諧,這是一個過程。但是和諧社會卻有底限,如果社會的不和諧突破了這個底限,社會將發生動盪。因此,理解和諧社會首先必須找到和諧社會的底限在什麼地方,通過構建社會安全網等措施保證社會和諧的底限不被突破,進而在此基礎上追求更和諧的社會。
參考資料:http://www.cqwi.com/happy/shwx/bgth/200605/3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