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2-19 22:58:35

A. 為什麼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A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為什麼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這既是在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勢下,對深化改革開放、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的新要求,也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新起點上,對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新要求。

目前,中國的改革步入「深水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就需要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法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思想共識、價值共識、制度共識和行為共識,為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礎、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以憲法和法律為至高行為准則的良法之治。與道德規范、宗教倫理、政治說教、行政強制、社會習俗等方式相比,由於法治具有明確的社會價值的主導性、社會行為的規范性、社會利益的包容性、公共權威的至上性、國家意志的強制性等特徵,由於現代法治是與現代民主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共為一體的,因此,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通過法定程序等來表達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體現民利,同時規范制約公權力,防止公權力的腐敗和濫用,這樣更有利於構建社會共識的民意和法理的基礎,更有利於發揮法治價值對社會共識的引領與整合作用。

改革共識是當下中國社會共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試驗性改革,必然會挑戰既有的法治秩序和法治權威,出現所謂「良性違憲、良性違法」的改革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凝聚改革共識。一方面,全社會應當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盡可能達成為什麼要改革、改革什麼和怎樣改革等的共識,從而為深化改革、突破改革難關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和合理性前提;另一方面,全社會與立法機關以及立法機關內部應當努力達成改革共識,減少改革「個識」和反對意見,及時通過法定程序推進相關法律的立改廢,從而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與合法性保障。

如何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重視發揮法治的引導功能和教化作用。通過依法治國和法治的全面實施,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人們中國改革的性質、方向、原則、目標、底線、邊界、方式等等,提示人們在改革過程中哪些合法權益應當去依法爭取,哪些法定義務和責任應當自覺去承擔,哪些非法行為和方式應當避免,進而為凝聚改革共識提供指引、提出要求。在重大利益調整的改革過程中,人們表達或主張這些概念的相關訴求時,可以也應當遵從法治的指引,符合法律的規定,做出法律上的預測和評估,在法治的框架下求大同、存小異,努力達成改革共識,依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重視發揮實體法治「分配正義」的作用。推行實體法治的分配正義來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注意把握以下原則:一是自由原則。立法所要分配的利益涉及全體人民、部分群眾或者某些群體時,應當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和訴求,尊重他們選擇自己利益的方式和結果,變立法的「為民作主」為「由民作主」,保障人民意志得以充分自由地表達。二是兼顧原則。當不同改革涉及的利益出現一定矛盾時,立法者的價值選擇應當兼顧平衡利益分配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盡管其中應當有輕重、主次、先後之別,但都應對各種利益給予合理的兼顧和平衡。三是公正原則。立法者應當努力在價值選擇的方式和結果中給予公平地對待,既維護法治的形式公正,也維護法治的結果公正。四是必要的差別原則。在價值選擇的分配中,如果確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如為了國家安全而限制公民的某些自由,也可以適用差別對待的原則。但在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的同時,要對利益受損的處於少數的一方予以適當救濟。只有通過法治對各種利益做出合法、公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和處置,才有可能在法治的基礎上真正達成改革認同,凝聚改革共識。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重視發揮程序法治的「游戲規則」作用。在一個不斷深化改革的多元利益的社會中,利益的沖突或者失衡在所難免。在利益博弈過程中,利益各方代表有時會相持不下、難以達成利益妥協或者讓步,在這種僵持的情況下,如果利害關系人認同程序法治的規則,通過論證、聽證、協商、調解、仲裁最後是投票表決等方式,一般就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仍然不能形成多數意見、達成改革共識,還可以選擇暫時擱置、冷處理或者繼續協商調解等方式。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註重培養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中國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區、進入攻堅期。矛盾凸顯如何妥善處理?利益多元如何實現公平?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維認識問題、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我們黨是執政黨,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努力培養並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執政能力,努力掌握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的執政本領。尤其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努力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培養法治能力,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通過法治程序去凝聚全社會、全民族的改革共識,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B. 試述全面改革開放與全面依法治國之間的辯證關系

「四個全面」從目標任務、重點要求的統一上對治國理政方略予以更為明確的展示。「四個全面」不僅存在有相互聯系、互為促進的內在關系,同時也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在發展目標、任務、重點要求等方面具體推進的路線圖。要如期實現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有6年時間。在6年發展中,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總量目標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發展任務來衡量,除了GDP和人均收入都需要有年均7%左右的增速外,處於經濟社會新常態發展下的各區域、各領域和各部門,都存在有完成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重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發展要求的重點,在發展進程上,「十二五」剩餘時間和整個「十三五」時期就成為極為重要的發展時期,能不能抓住機遇、戰勝各種困難與風險,這一時期將成為至關緊要的發展節點;在突出任務上,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反映了破解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深層次矛盾與風險的最為突出與最為現實的要求,能不能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和依法治國實踐的全面發展,就成為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的症結性問題;在根本要求上,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我們黨,肩負著光榮而偉大的歷史使命,也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這種挑戰和風險,有的來自國際,有的來自國內,但最根本的來自黨內。執政黨自身建設的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黨能否不辱使命、戰勝挑戰,帶領廣大群眾完成既定的目標。從這樣幾方面的意義上看,「四個全面」從目標要求、任務要求和實踐發展重點要求的統一上,對治國理政方略以予更為明確的展示。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0b1cad0102v7fa.html

C. 論述依法治國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

政治體制改革面臨雙重挑戰
當今所討論的政治體制改革主要涉及到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制度層面如何來打造,二是從文化的層面如何發展。制度層面因其具有可見性,又被稱之為「顯性的層面」,與之對應的文化層面又被稱之為「隱性的層面。」
華東政法大學蔣德海教授從三個方面對「頂層設計」概念進行分析和質疑:一是從內容上看,按照頂層設計的提法,凡涉及國家機構和政治體制的都是頂層設計問題。但是,憲法是對民主事實的確認,憲法憲政不屬於設計問題,它本身就是一個民主的過程,民主成熟了就形成了憲法憲政。所以是先有憲政,後有憲法,憲法是對民主實施的確認。因此,他認為憲法憲政不是設計出來的。二是從主體上看,我們不可能把建設國家的重大任務推給頂層的某些人,將改革定位為從上到下的實行過程是行不通的,自動放權不現實,一定要互動。三是頂層設計不一定科學。頂層設計不是科學問題,而是一個民主博弈的過程,是公平正義問題,人民群眾要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張明軍在談到危機問題時說,當今社會抗爭事件不少見,且呈現出繞開法律、直接進行體制外抗爭的特點,政府部門的態度一般是盡量滿足,以消除抗爭、維護穩定,但這也在一定程度導致群眾的效仿。其原因是利益訴求渠道的阻滯與政治文化的阻力,政治文化的阻力說到底主要還是人的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鄧少嶺副研究員指出,制度的不足導致風險的出現,並提出「歷史性風險」概念,現在正是歷史風險的多發階段,來自政治社會的風險對社會進程有著重要影響。
依憲治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根本路徑
上海大學李清偉教授認為,依法治國與政治體制改革歸結到一點就是依法治國。在權利格局中,不走三權分立,要按照法制的結構規范權力的運行。鄧少嶺副研究員從歷史風險性的角度出發,提出歷史性問題需要共識性解決,現在歷史性風險多發,我們可以通過法制進行化解,並提出了有五種化解歷史性風險的機制,即權威替代機制、合法化機制、新的反思機制、對重大糾紛的裁判機制和共識形成機制。通過這些機制,可以對歷史性風險進行化解,法制在當中起很大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所長殷嘯虎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培養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提出了建議,首先是樹立憲法思維和行憲、護憲的意識,就是運用憲法思維指導工作,做到依憲執政;其次在程序方面要遵守憲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程序,用憲法法律規范自己的工作。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蔣傳光表示,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要形成一些共識,從實現路徑來說,政治體制改革形成共識就是要全面推進和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從思維方式來說,就是要確立法治思維;從方式方法來說,就是要確立法律的方法。全面推進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既是全面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和目標,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路徑的切入點就是全面實施憲法,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實施憲法既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框架,同時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因為目前我國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與目標,都已有明確的憲法依據,所以政治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藍圖,不需要另立爐灶,只需要實施憲法就夠了。
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高奇琦認為,政治體制改革要強調三方面內容:一要強調「依法治黨」,黨要在憲法范圍內活動,並加強對黨內法規的研究;二要強調「黨群協商」,黨和群眾之間制度化的協商很重要;三要強調選舉制度。為了應對未來選舉,他提出「學習型選舉」,一方面在選舉方面我們黨要嘗試著開放一些,黨要在實踐中獲得選舉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界要提前做研究准備。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法學所所長葉青指出,作為領導核心力量的共產黨不僅要善於把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法律,而且要帶領人民推進依法治國,特別是共產黨的領導幹部要帶頭講法,要有法治思維,要用法治的方式來治國理政。為了使我們國家長治久安,不能拋開法治的手段去維穩,那樣只能越維越不穩。同濟大學法學院蔣曉偉教授認為,改革的重點是黨的領導的法制化,中國共產黨必須要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要實現黨的領導的法制化,第一,必須在今後所有的法律關系中明確黨的領導的主體地位;第二,要明確黨的權利和義務。
尋找文化共同點,發揮自己的特色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馬長山認為,十八大後我們應該採取包容策略,走包容和普適性道路。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國,不是與世隔絕的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們要尋找文化共同點,並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我國的包容策略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法治建設中,要強調多元互動。2.要強調協作認同。過去採取的是一種對抗的思路,當下中國合作認同方式更加合適。3.要強調構建理性秩序,包括「意識形態的包容」和「社會體制的包容」兩個方面。改革時只有放棄極左的口號,包容不同社會的力量、不同的群體、不同的理念,才能更穩定地推進國家各方面的發展。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李建勇認為,文化既有普遍性,也表現出特殊性。我們不能因為普遍性而否認特殊性,也不能因為特殊性而否認文化的普適價值。在對待文化之間的差異時,要相互尊重,保證跨文化的平等交流。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反對西方列強把他們的文化標准來套用到我們身上。張明軍教授也認為,文化的問題是推進依法治國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要從思想啟蒙和有序民主參與這兩方面進行培養,通過政治參與,讓民眾懂得政治是什麼,法律是什麼,政治是如何運作的,法律是如何實行的。只有培養出這樣的文化之後,依法治國理念的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才有了動力和實施的基礎。
華東政法大學吳新葉教授認為,從組織、制度設計到「以人為本」的價值關懷體現了政治體制改革戰略轉型,公民權進入政治體制同我國的改革策略契合,符合現行改革的方向,能夠達成全社會共識;從國家權力與治理能力看,我國也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國家建構基礎。理論上,公民權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是一種範式轉型;強調公民權不是要毀壞國家及其制度,相反,它需要國家的強大功能作保障,這是公民權利得以伸展和保護的基礎性條件;以公民權為導向的政治體制改革設計,是國家整合和吸納社會運動的有效方式。公民權為內容的政治體制改革是兼顧依法治國與民主發展的策略性制度安排。華東理工大學李瑜青教授將與會學者的觀點總結為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制度層面如何打造的問題,二是文化層面推進的問題。他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需要注意兩點內容:第一,我們的法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是建立在中國土地上的,必須研究中國,吸取歷史教訓,在借鑒西方國家的經驗的時候需謹慎;第二,國家是一個活生生的實體,要重視人的研究,最關鍵的就是要重視誠信。我們的法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從基礎做起,誠信法治建設應當成為我們政治體制建設的一個基礎。

D. 全面深化改革要重點把握和處理好哪幾個重大關系

一、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人民群眾謀求更大福祉。因此必須從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必須從深刻了解中國國情,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規律出發。

推進改革,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都離不開穩定這個大局。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無論是體制改革所涉及的各方面利益關系調整,還是經濟發展成果的形成與分配,都是一個異常錯綜復雜的、動態的系統運動。

如果改革與發展之間關系的調整超出了底線與邊界,就可能引起利益矛盾激化,就可能喪失穩定的大局。一旦各種社會矛盾沖突失控,則維持經濟社會正常運轉的各種秩序就可能盪然無存,多年累積起來的改革發展成果就可能毀於一旦。

因此,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至為重要的是緊密結合體制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密切觀察、正確評估改革的效果與社會的承受能力,努力使改革發展給社會各方面利益增長的效果最大化,努力使可能引起的利益矛盾沖突保持在可承受范圍內。

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要求我們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必須要注意積累越來越豐富的實踐經驗,必須要有越來越高超的策略和方法。

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從當前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看,要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

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三、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的關系

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精神的關系,根本上還是要處理好改革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源自於廣大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百折不撓,不畏犧牲,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實踐。

因此,改革必須依靠人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精神的關系,必須把握好改革依靠人民,為了人民這一基本原則。這也是推進改革最為深厚的力量源泉,是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的指南針。

(4)改革與法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鄧小平曾說過,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改革有困難,不改革會更困難。走過30多年改革歷史的今天,我們對改革理解得更全面也更透徹,改革要更有力度,要上更高台階。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關鍵就關鍵在,改革能夠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我們深信,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標志,啟動的新一輪改革,將會充分釋放改革的紅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國家更加富強、更繁榮,讓人民生活更美滿、更幸福。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總路線圖已經繪就,要把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變為現實,關鍵是靠實干、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落空。

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方向,大膽實踐探索,把精力集中到干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把本領用到謀發展上來。唯有如此,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才能落到實處,也才能續寫好改革新篇章。

E. 如何處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

一、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人民群眾謀求更大福祉。

因此必須從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必須從深刻了解中國國情,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規律出發。改革的目標不是建立某種理論上看似完美的制度模式,更不是照搬照抄西方國家現成的制度模式,而必須要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邏輯、客觀規律出發。

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歷史過程。

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角色也經歷了從直接參與和主導,轉向放開搞活、主要承擔規則制定和市場活動監管。市場的發展恰恰是在政府不斷放權讓利的過程中推進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從當前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看,要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在各項改革任務落實過程中,要注意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注意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

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三、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的關系

目前的頂層設計是基於既有的改革實踐及其形成的認識建立的,既對基層的改革實踐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也需要在新的改革實踐中、在認識進一步深化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因此,著力點還應該放在改革任務的落實上,放在基層推進改革的實踐中。

要堅持根據頂層設計抓好改革任務的落實;在改革任務落實的實踐中,根據具體情況,大膽探索創新,不斷豐富對體制機制建設的認識,不斷推進體制機制的成熟與定型。

(5)改革與法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

(1)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參考資料:正確處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若乾重大關系-光明日報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國政府網

F. 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改革要發展法治完善法治,法治為改革提供重要保障,對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G. 全面深化改革,正確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可以考慮從哪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並行不悖專的,黨的十八屬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四中全會決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戰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 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H.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的關系

■來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自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並行不悖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四中全會決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戰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 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參考自《求是》

I. 淺析司法體制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的關系

依法行政就是來要求各級政府及源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J. 請談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全面深化改來革必須全面推自進依法治國。
1、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2、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3、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二、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共同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相伴而生,將有力地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業向前發展,有力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實現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革和法治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熱點內容
民法中的監護 發布:2025-01-11 18:17:39 瀏覽:606
央視社會與法平安365幾點 發布:2025-01-11 18:01:47 瀏覽:966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