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

發布時間: 2020-12-19 23:54:32

Ⅰ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能否統一

你拿金錢來做善事,不要為富不仁,不要不擇手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樣,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就統一了……

Ⅱ 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的矛盾

金錢的追求和道德的追求的矛盾要看金錢是怎麼追求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通過正當的渠道掙的良心錢和道德的追求沒有什麼矛盾,反之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掙的昧著良心的錢是道德的淪喪和道德的追求是矛盾的。

Ⅲ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為什麼啊!

中國人常說「有得必有失」,也就是說,有所得就必然會有所失,因為天理是公平的,盡管人能不能認識到,這個天理它總是不變的。你追求金錢,如果你得到的越多,那麼你就必須在其它方面失去相應的一些物質,而這些物質就是中國古人通常所說的德,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道德的德。當然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在今天道德低下的社會,人們為了追求金錢,就會去不擇手段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方式,去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麼天理這時怎麼體現公平公正呢?那就只有用得到一方的德去交換,中國人就說是損德了。實際上就是他用自己珍貴的德作為交換條件與受損的一方去作交換了,而這個德是提升自己生命境界,尤其是事關自己生命的問題。當然通過正當努力而又不損害他人的利益而獲得的是不會損德的,雖然不損德,但卻要多消耗自己的心力與體力,其實這也是在加快消耗自己的生命。那麼道德的追求就不一樣了,你想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你就不能把金錢、權力看得過重,你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善心、悲憫之心,當你的善心、悲憫之心一出來時,你就會很自然想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那麼這時你還會去把追求金錢及權勢看得這么重要嗎?現在官場上口頭上講為人民服務,實際上做的全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這種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行為完全是道德扭曲了的現代人的真實寫照。現代人不相信真正有道德高尚的人,認為那是虛構的,只不過是人的一種美好願望,因為這些人喜歡用自己的道德水準去衡量他人,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好人好事也總是用懷疑的眼光去審視,是因為這樣的人,人性的東西丟的太多了,不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現在的媒體也總是這樣,總想去采訪一些做好事的人當時心裡是怎麼想的,結果得到的回答是當時什麼也沒有想。其實人在什麼念頭都沒有動的時候所做的事才是人性真實的表露,而一動念便往往帶有私心,不帶私心的念頭,說明此人的道德境界已經是相當高了。大多不修煉的凡夫俗子是不可能達到此境界的,於是人們對此不理解,這其實也很正常。對世人來說,道德的水準和境界是無止境的,正因為如此,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就不會是一致的,因為道德境界不同。

Ⅳ 辯論賽: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不能統一 有么有一些不能

當然不能統一了。追求金錢是一種索取的行為,而所有的索取行為都讓道德滑坡,那內么為了容防止道德滑坡,所以在追求金錢的同時我們要付出,讓道德有上行。當付出和取得一致時,道德剛剛好,不好不壞,付出多一些,我們認為道德高,索取多,我們認為道德低。比如,做好事不求回報,這就是付出多而沒有索取,所以是道德高尚,而坑蒙拐騙是索取多,而沒有付出,所以是道德低下甚至是違法犯罪。
可見追求金錢和追求道德是背道而馳的,並不是統一的。

Ⅳ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能否統一

正反都有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可以統一(第二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正方:輔仁大學隊 反方:新南威爾士大學隊 辯詞: 正一:主席,各位評委,大家好!讓我們先對這個題目下個完整的定義.第一、「金錢追求」就是為滿足慾望而所為的一種財富創造與利益積累的功夫。第二、「道德追求」是指本著良知與理性去為大家創造幸福。誠如馬克思論理學裡面所闡述的,追求道德就是增進群體利益。第三、談到這個統一嘛,也許有點敏感。但是,我們從辨證的角度出發,統一應該是指事物在時間和空間內矛盾運動融合,既有矛盾雙方的各自揚棄和毀滅,又有雙方的吸納和保留。第四、「可以統一」指的是有希望、有機會、有途徑的統一。而反方所說的不能統一,就根本否認了這樣的所有可能性。接下來,讓我方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兩者可以統一的階段與過程。首先,依照中國傳統而言,孔夫子曾經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富而可求也,雖置鞭之士,吾亦為之」。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曾經告訴我們:「眾終日做買賣,義不在己為聖賢。」這就證明了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其次,就西方思想而言,偉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目的在於追求幸福,而幸福的來源基礎就在於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滿足。」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一書中也指出:「要達到自我實現,就要使得資本能與其傳統倫理互相配合。」再者,我方將從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來論證兩者其實是可以統一的。第一、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之下,「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四個堅持」是立國之本,而兩者的辨證統一都建構在所謂的經濟建設這樣的中心之下。這不正說明了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是同樣重要的嗎?第二、鄧小平先生也說過:「不能有窮的共產主義,也不能有窮的所謂社會主義。」今天致福並不是罪過啊!綜上所述,我方已成功地論證,今天不管在個人人生追求方面,或者是在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方面,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其實都是可以統一的。如果說兩者不能統一,那不就是誘導沒金錢成不了事,沒道德有金錢准會壞事嘛!因此,只有在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可以統一的情況之下,我們才能創建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也就是「全國上下皆經商,齊心合力創富強」。謝謝大家! 主席:…… 反一:謝謝主席!觀眾們,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好!首先要澄清的是,今天我在這里談的不是金錢與道德能不能統一,也不是有金錢有道德能不能統一,我們要說的是「追求金錢與追求道德不能統一。首先我們來看看怎樣理解這句話。」追求「就是極力的探求和尋求,「統一」就是一致的意思,「金錢」是貨幣是財富的象徵,「道德」是一定的社會調整人與人、社會與個人之間關系的欣慰規范的總和,它的表現形式是對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尊重和維護。「金錢追求」就是把對財富的佔有放在首位,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回報,最大可能的斂聚財富。這顯然不同於對方同學所說的物質文明的建設。「道德追求」就是對善、正義、公正、誠實的高尚境界的努力探求。這就不僅意味著對惡的、非正義的、偏私的和虛偽的追求金錢手段的屏棄,更意味著把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作到最多的奉賢和最少的索取。這顯然也不同於對方同學所說的精神文明建設。這樣,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的矛盾不是顯而易見嗎?我們不是說遵守道德的人就不能獲取金錢了,因為我們都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遵守道德的前提下以理智和體力合理地獲取金錢,但是這種遵守和獲取並不等於我們今天談的追求,因為追求顯然是一種更專一、更投入的狀態。正是因為對金錢或道德的追求,意味著對另一種追求的放棄。所以大多數人都在遵循道德和獲取金錢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沒有成為聖人或惡魔。世界上有許多擁有大量財富又樂善好施善助的人,那麼是不是他們就找到了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的統一呢?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是大量獲取財富,就不是最多的奉獻,最少的獲取。既然他們樂施善助,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所以,他們也是在獲取金錢和道德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他們有什麼特殊之處的話,那就在於他們用什麼手段以什麼樣的心態獲取金錢,也無從知道他們的善行義舉是否完全為了發揚道德,所以我們不宜枉加評論。我方將從理論、事實、價值方面論證我方的觀點,即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欲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席:…… 正二:謝謝主席!在座的評委,在座的各位,大家好!對方辯友友好好象試圖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當一個人

Ⅵ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能統一

首先你要明白什麼是道德,參考《道德經》。
道德的本質,就是道幻化萬物,功成而不居,帶有無限的愛意,同時允許人們存在私心,即擁有無限的寬容。相當於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虛幻的,任何事物、生靈,都是道所幻化而成,本質上都是一體的。
所以道永恆存在,一切事物、生靈要想長久,就必須契合大道,擁有道的品德就可以獲得大道的能量,這是一種永不枯竭的能量與源泉,擁有這種能量的人,就可以向上天祈求金錢、壽命、子嗣、因緣,參見《了凡四訓》。
所以一個有道德的人, 必然是一個能夠積極修復自身、他人與周圍事物的人,並且功成而不居,充分借鑒傻嗶的同時,依舊愛惜這些傻嗶。
說白了就是默默填坑。
其次你要了解賺錢的本質,賺錢的本質就是兩種,一個是損害他人,一個是幫助他人。一切生產活動、經濟活動都是這兩種模式,或者介於兩者之間的陰陽平衡狀態。
通過幫助他人獲得的金錢的這個路線,實現起來會比較慢一些,但就如同修煉正道功法,一旦功成天下無敵。
通過損害他人獲得金錢,例如犯罪活動,則是經濟效益立竿見影,但卻損害一個人的功德,當一個人的功德被透支的時候,報應就會到來,這個人就會被天道剝離能量。
道盡管寬容,允許人們擁有私心。但如何使用這個私心,就成了最關鍵的地方。這個世界的一切快樂,都是建立在某種痛苦之上的。這種痛苦是可以建立在別人身上的,這就有了犯罪、欺詐、戰爭等等負面的行為。但這種行為卻不契合大道,就會被道所懲戒,如果持續下去,就會被徹底淘汰、拋棄。
但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游戲,本質上來說也沒有所謂的對錯。所以有道德和沒有道德,只是自己的選擇。
選擇道德的人,是在走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選擇不道德的人,則是為了一時之快惘顧未來。
世間的一切,皆在於選擇。
如何通過擁抱道德來賺到更多的錢?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這個世界上擁有道德的人很多,特別是中國這種文化,整個國家都是靠無數擁有道德,默默填坑的人努力支撐起來的,才讓這個國家沒有被投降派整垮。但是這些人,未必會將自己的功德,去祈求金錢的回報,這種能量在很多人身上轉變成了壽命、子嗣、因緣等等福報。有些人甚至是不用這些功德,留著下輩子投胎的時候用。
所以一個擁有道德人要賺到錢,首先要對金錢有較大的渴望,天道就會在這方面對你進行回報。
其次就是效率問題,一個農民辛苦耕種,幫助別人解決糧食問題,那麼這個農民實際上就是在持續的積累功德。但個人生產效率上不去,積累功德的效率就比較低了。在實現自己的目標的時候,就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
這個時候學習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一個人通過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學識,其最大的意義就是提高自己的積累功德的做功效率。例如別人只能解決一百個人的吃飯問題,而某個人卻可以解決一萬個、十萬個人的吃飯問題,這效率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幫助他人的效率越高,對金錢的渴望越大,就能賺到很多錢。但用功德換取金錢,個人覺得還是應該適可而止,因為金錢會貶值,而功德卻不會貶值。功德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貨幣。
當然錢用得好就是功德,用不好就是罪惡。功德換成錢,再去投資賺取更多的功德,進入滾雪球模式,這種操作模式也是可以採用的,看各人的條件、能力。
總結:成功的方式,實際上非常簡單!
別人都說做生意先把人做好,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

Ⅶ 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能否統一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可以統一(第二屆國際大專辯論會)
正方:輔仁大學隊
反方:新南威爾士大學隊

辯詞:
正一:主席,各位評委,大家好!讓我們先對這個題目下個完整的定義.第一、「金錢追求」就是為滿足慾望而所為的一種財富創造與利益積累的功夫。第二、「道德追求」是指本著良知與理性去為大家創造幸福。誠如馬克思論理學裡面所闡述的,追求道德就是增進群體利益。第三、談到這個統一嘛,也許有點敏感。但是,我們從辨證的角度出發,統一應該是指事物在時間和空間內矛盾運動融合,既有矛盾雙方的各自揚棄和毀滅,又有雙方的吸納和保留。第四、「可以統一」指的是有希望、有機會、有途徑的統一。而反方所說的不能統一,就根本否認了這樣的所有可能性。接下來,讓我方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兩者可以統一的階段與過程。首先,依照中國傳統而言,孔夫子曾經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富而可求也,雖置鞭之士,吾亦為之」。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曾經告訴我們:「眾終日做買賣,義不在己為聖賢。」這就證明了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其次,就西方思想而言,偉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目的在於追求幸福,而幸福的來源基礎就在於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滿足。」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一書中也指出:「要達到自我實現,就要使得資本能與其傳統倫理互相配合。」再者,我方將從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來論證兩者其實是可以統一的。第一、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之下,「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四個堅持」是立國之本,而兩者的辨證統一都建構在所謂的經濟建設這樣的中心之下。這不正說明了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是同樣重要的嗎?第二、鄧小平先生也說過:「不能有窮的共產主義,也不能有窮的所謂社會主義。」今天致福並不是罪過啊!綜上所述,我方已成功地論證,今天不管在個人人生追求方面,或者是在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方面,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其實都是可以統一的。如果說兩者不能統一,那不就是誘導沒金錢成不了事,沒道德有金錢准會壞事嘛!因此,只有在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可以統一的情況之下,我們才能創建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也就是「全國上下皆經商,齊心合力創富強」。謝謝大家!

主席:……

反一:謝謝主席!觀眾們,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好!首先要澄清的是,今天我在這里談的不是金錢與道德能不能統一,也不是有金錢有道德能不能統一,我們要說的是「追求金錢與追求道德不能統一。首先我們來看看怎樣理解這句話。」追求「就是極力的探求和尋求,「統一」就是一致的意思,「金錢」是貨幣是財富的象徵,「道德」是一定的社會調整人與人、社會與個人之間關系的欣慰規范的總和,它的表現形式是對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尊重和維護。「金錢追求」就是把對財富的佔有放在首位,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回報,最大可能的斂聚財富。這顯然不同於對方同學所說的物質文明的建設。「道德追求」就是對善、正義、公正、誠實的高尚境界的努力探求。這就不僅意味著對惡的、非正義的、偏私的和虛偽的追求金錢手段的屏棄,更意味著把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作到最多的奉賢和最少的索取。這顯然也不同於對方同學所說的精神文明建設。這樣,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的矛盾不是顯而易見嗎?我們不是說遵守道德的人就不能獲取金錢了,因為我們都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遵守道德的前提下以理智和體力合理地獲取金錢,但是這種遵守和獲取並不等於我們今天談的追求,因為追求顯然是一種更專一、更投入的狀態。正是因為對金錢或道德的追求,意味著對另一種追求的放棄。所以大多數人都在遵循道德和獲取金錢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沒有成為聖人或惡魔。世界上有許多擁有大量財富又樂善好施善助的人,那麼是不是他們就找到了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的統一呢?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是大量獲取財富,就不是最多的奉獻,最少的獲取。既然他們樂施善助,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所以,他們也是在獲取金錢和道德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他們有什麼特殊之處的話,那就在於他們用什麼手段以什麼樣的心態獲取金錢,也無從知道他們的善行義舉是否完全為了發揚道德,所以我們不宜枉加評論。我方將從理論、事實、價值方面論證我方的觀點,即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欲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席:……

正二:謝謝主席!在座的評委,在座的各位,大家好!對方辯友友好好象試圖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當一個人遵守誠實信用的時候,他就是沒有道德的,就不算是道德追求。如果我在享有天倫之樂的時候,我又在外面奉公守法地賺取金錢,請問如果把享有天倫之樂擺在第一位的時候,金錢追求是不是就應該被拋棄呢?好的,我方將從三個方面論證「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是一種錯誤的概念。第一,就金錢與道德的關系來說,如果只追求道德,沒有金錢是窮的,是荒謬的。因此,如果追求道德,「人人求道德,人人餓肚皮」呀!這樣的社會是亂的。所以說在對方的立論之下,社會必然是窮的、亂的。這里我要問對方辯友的是,難道我們的社會全部都是窮,全然都是亂嗎?第二,就實際的情況而言.如果金錢追求跟道德追求真的不能統一,我就請問對方辯友,難道認真本著良心奉公守法追求金錢的人民都是不存在的嗎?最後,我們就中國大陸的現狀來看.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建設是整個中國的首要工作.如果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可以統一的話,我要問一問對方辯友,中國想要過度到道德完美經濟富足的共產主義社會,豈不是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嗎?好了,我方已從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的關系\時政的狀況\中國的現狀三個方面成功的證明了」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是一錯誤的思想.不論古代的貨殖三賢到現今的優秀企業家;不論昔日的販夫走卒到今天的市井小民;不管是西方的資本主義福利國家原則,還是社會主義天下的均富天下的思想概念,都一再告訴了我們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應該是可以統一的。最後我想請各位摸摸自己的良心跟理性來問自己,如果我們以誠實信用、童叟無欺的、循規蹈矩的方法,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來賺取金錢的時候,有誰能夠污衊我們?我不能,相信各位也不能!謝謝大家!

主席:……
反二:謝謝主席!大家好!好象對方二辯聽錯了我方一辯的立場,我方並沒有說賺錢的人沒有道德,我們的立場只是:一個人不能同時追求金錢又追求道德.毛澤東同志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方要說:「追求道德使人進步,追求金錢使人落後。」下面我將從理論的層面來說明為什麼道德追求與金錢追求不能統一。第一,早在18世紀,保守主義的創始人埃蒙博克以及其他學者就已經認為,快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打亂了固有的穩定的社會秩序,摧毀了人們判斷善惡的道德標准,取而代之的卻是狂熱的拜金主義以及利慾熏心的爭奪與佔有。第二,我們要看一看自由主義理論家的看法。市場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認為:「對物質享受的追求不能成為知道人類道德社會的基礎。」他告訴我們:「財富常常是人慾與虛榮心的產物,而人類謀求財富的慾望常常是一發不可收,所以私慾的膨脹可以破壞社會的和諧,而且,會阻止人類道德的追求.」第三,激進主義理論家一針見血地指出:」金錢追求能帶來道德淪喪.」瑞士經濟學家基斯蒙地認為:「在殘酷的自由競爭世界裡,為所欲為的只是那些敗壞一切社會綱紀,沒有廉恥,沒有原則,沒有德行,沒有實體心靈的空虛的金錢拐騙者,他們就是一個拐、一個誆,能拐就拐,能誆就誆啊!」第四,馬克思更進一步揭示出金錢的追求與道德追求的內在矛盾.他說:「金錢是一種顛倒黑白的力量。它把堅貞變成背叛;把愛變成恨,把恨變成愛;把善行變成惡行,惡行變成善行;把主人變成奴隸,把奴隸變成主人;把愚蠢變成明智,把明智變成愚蠢。」從保守主義到自由主義,再到激進主義,各學派的學者雖然對世界的看法大相徑庭,但是對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的對立關系卻有驚人相似的觀點。對方辯友在這些先哲們面前還要說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嗎?謝謝大家!

主席:

正三:大家好!首先必須指出對方辯友犯的第一個大錯誤。這個大錯誤就是對方辯友將「追求」定義為「極力地探求」,而且 必須擺在第一位去不擇手段的獲取。請大家想想,如果這樣的追求才叫追求的話,是不是每個人的生命只能有一個目標呢?當有人工作第一,家庭第二,是不是他為了工作全然不顧家庭呢?在對方辯友邏輯下,似乎導出這樣荒謬的結果。請大家仔細地想一想,如果我們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賺錢,我每天就是為了拚命奉公守法去賺錢,這個時候是不是對金錢道德統一的拚命追求?是不是將這個「追求」擺在第一位,難道它們是不能統一的嗎?接下來,我方將從三個方面來給各位論證金錢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首先從理論的層面來看。對方有3位同學是從中國到澳洲去求學的,不知道他們信奉的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在資本主義的條件之下,富蘭克林早就說過:「只要行動合法,道德就是美德的結果和職業能力的表現。」近代的資本主義受到社會主義刺激之後已經開始致力於社會福利,社會公平增進了。這已經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單純追求利潤和剝削剩餘價值,它反而比較接近社會主義講求的平等和正義的主張。在資本主義,這樣的命題是可以成立的。再就社會主義來看。在座的各位都應該比我方四位更清楚,1987年中共十三大中所提出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如果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一種經濟追求的話,那麼這種追求就已經是完全合乎社會主義道德的一種追求啊!再就實際來看。古代的范仲淹他「位崇祿厚設義田造福族人,以其所入濟其所簍」。這難道不是一種追求統一的例子嗎?各位比我方還清楚,中國牡丹電子集團公司除了以誠實信用受人肯定之外,更捐助了「希望工程」以及「亞運會」,對方辯友難道說她是「假仁假義」?難道說她是「沽名釣譽」嗎?第三點,從價值取向上必須告訴大家的是,只有金錢沒有道德是人吃人的社會,只有道德沒有金錢是餓死人的社會。在對方辯友的架構之下,究竟我們是要餓死,還是要去吃人呢?請對方辯友正面回答我方要如何建構這樣的社會?最後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認識和透過金錢與道德的統一,才能滿足物質與精神的需求,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成功,人類的社會才得以綿延不絕……謝謝大家!

主席:……

反三:謝謝主席!大家好!對方辯友一再堅持「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那你可能還沒有聽過這句順口溜吧,叫做;「男人有錢必學壞,女人學壞必有錢」吶。下面我將從現實的層面上來再次論證我方觀點。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 的矛盾其實自古早有定論。儒家思想認為:「君子憂道不憂貧。」孟子也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孟子為追求道德不惜放棄生命。假如真如對方辯友所說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而孟子又真的為追求真理而捨生取義,那他聽了今天對方辯友的這番見解,一定是「死不瞑目」了。被唾棄了上千年的陳世美假如不是為了追求自己對金錢名利的無限慾望的話,假如不是一心想當駙馬爺的話,那麼他至少也可以回老家當個縣太爺吧.但是,正是因為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根本上是不能統一的,所以他選擇了榮華富貴,而拋棄了賢惠善良的秦香蓮,結果不但掉了腦袋,落了碗那麼大個疤,還背了一個千古罵名.再回到紅塵滾滾物慾滿流的現實中來吧.請問對方辯友,這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行賄受賄、偷稅漏稅層出不窮;搶劫盜竊、車匪路霸日見猖獗;賣淫行娼、走私販毒沉渣泛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無所不在;見義不為、見難不助、見死不救、見暴不除時有發生。棉隊如此一幅景象,請問對方辯友,你們真的還要我們說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嗎?眼下令北京市民氣憤的事莫過於賣假葯的了。人類發明葯物原本是為了治病救人,但是,那些拜金者卻靠賣假葯來坑害無辜百姓,被人們視為職業殺人犯。其實這些人在台灣也不乏知音。比如一位台灣名醫,他因為收受賄賂而鋃鐺入獄,真可謂「手術刀與紅包齊飛,拜金狂與鐵窗一色」呀!與醫者父母心的高尚醫德相比,難道對方辯友還要說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嗎?以上事實無不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一段名言。馬克思說:「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甚至走上斷頭台」的呀。可對方辯友卻盲目樂觀地告訴我們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原本是可以統一的。假如人人都是如此盲目樂觀的話,那麼請問匡扶世風的重任將由誰來完成?宏揚道義的重擔又將落在誰人的肩上呢?謝謝大家!

自由辯論階段

正方:孟子所說:「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也」,那是指當二者一定發生沖突的時候,但是孟子並沒有說「二者總是沖突,捨生取義者也」。對方辯友請教您第一個問題,請您告訴在座的各位,當您認為道德追求跟金錢追求不能統一的時候,你到底希望的社會是追求金錢的社會,還是追求道德的社會?請正面回答,謝謝!

反方:我們希望的是一個又有金錢又有道德的禮樂之邦啊,我們在上面辯論的時候,不是已經告訴你們了嗎?

正方:《論語·泰伯篇》告訴我們:「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如果金錢和道德一定對立的話,那麼在座的外籍選手以及在座的各位國家不是都已經受到恥辱嗎?《燈小平文選》告訴我們說: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提高,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不正是有邦有道而富且貴的藍圖嗎?

反方:對方還是說金錢與道德可以統一,但是沒有聽到極力追求金錢與極力追求道德卻不能統一。對方三辯剛才不承認追求是極力追求,卻說可以是拚命追求,如果我為了金錢,拚命追求,殺人放火,算不算也是追求道德呢?

正方:對方辯友,如果我為了追求金錢而拼了老命去奉公守法賺錢的話,對方辯友,這個時候為什麼不是「統一」?

反方:耶酥說:「富人進天堂好比駱駝穿過針眼一樣困難。」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西方的文化最偉大的流派都認為對金錢的追求與對道德的追求是不可以統一的,對方怎麼認為啊?

方:孔子曾經告訴我們:「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才,吾亦為之。」空子認為只要是符合義理,只要能夠追求這樣的財富,即使是作為一個卑賤的人,也要去做啊。對方辯友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問題?

反方:孔子也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方辯友是不是認為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君子」,又同時做「小人」呢?

正方:對方辯友要來講遠的,我們就來講遠的。在孔子講這句話的時候,他是一個事實的判斷,這「君子」指的上在上位的統治者。他告訴在上位的統治者既要追求道德,又不能夠太過火地來追求金錢。換句話說,他這里指的君子應該是在上的統治者,應該要追求金錢與追求道德的統一來治理人民使人民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啊!所以對方辯友引用錯誤。

反方:對方辯友,將追求金錢與按勞分配獲得的生產資料混為一談,按此邏輯通過不擇手段牟取暴利的爆發戶和一個按勞報酬的普通工人還有什麼差別呢?

正方:對方辯友您不要忘記,社會上或許有這樣的人存在,但社會上有更多奉公守法誠實納稅的人民,不然的話,還有哪一個國家能夠靠人民的稅捐來維持他們自己國家的運作呢?

反方:我方早已承認,很多人在遵循道德情況下用合理的手段去獲取金錢,這並不代表著一味地追求其中之一。正方:遵循道德方式去追求金錢,這不就是一種統一嗎?鄧小平先生不就告訴我們說:如果只談精神而不去談論物質生活,這根本就是唯心論啊!

反方:對方辯友把立論的統一建立在辨證統一上面。對方辯友可能不知道,按照辨證法,善與惡也是辨證統一的,對方辯友是不是認為善與惡也是統一的呢?

正方:對方辯友,難道要各位相信金錢和道德在這個社會中是沒有辦法相互融合互相揚棄之後能有一個統一的局面嗎?這樣的社會怎樣走向前進呢?對方辯友應該也知道,鄧小平先生在回答美國記者麥克·華爾士的時候,他曾經說:不能有窮的共產主義,同樣也不能有窮的社會主義,致富不是罪過。那麼在你們的立論之下,哎呀!改革開放那不就是「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了嗎?

反方:我們還把辯論從鄧小平先生身上回到對方辯友身上吧!我很喜歡輔仁大學的校訓「真、善、美、聖」,如果對方辯友真的認為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話,那你不介意我把輔仁大學的校訓改成「「真、善、美、聖」和「錢」吧!

正方:對不起,對方辯友,輔仁大學校訓是「聖、美、善、真」,你念反了。對方辯友,接著進一步請教你的是……啊,第二次問您,到底希望在您的社會當中人民去追求金錢還是追求道德?第二次請問您,請您正面告訴大家。

反方:剛才我們早已經說過,我們贊成所有的人用合乎道德手段獲取金錢,對方把獲取、得到等同於追求,那追求的專一性和主動性在哪裡了呢?

正方:對方辯友說得好,您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您今天希望大家能夠奉公守法,能夠遵循道德去追求金錢。那我再問您一次,如果一個人拼了命去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錢。這個時候兩個目的是等狀的,為什麼那不叫「統一」,如果那不叫「統一」,那叫什麼?請您告訴大家。

反方:追求金錢就是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我要讀給對方兩句話看是不是能夠統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和另外一句話「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追求金錢當中去」——是不是能夠統一呢?

正方:原來對方辯友是要告訴在座的各位,當你們奉公守法克勤克儉地賺錢養家糊口的時候,對方辯友竟然指著你的鼻子說:「面對物質誘惑,你必然被私慾所蒙蔽。」如果這樣的話,人何異於禽獸呢?如果人是禽獸,我們寧願是一群螞蟻,因為他們至少懂得互助合作。

反方:對方對我們一再說的話還是充耳不聞,我們說「合理」地獲取不等於「不擇手段」地獲取。

正方:對方辯友,如果「不擇手段」才叫「追求」的話,那麼「合理」叫做追什麼?到底是追什麼?請您告訴大家。

反方:不是有個比較合適例子嗎?反方都理解追求是什麼東西。我們這里有5位都是學法律的,如果我們要真正的追求成功和錢,我們必須幫助壞人嗎?

正方:對方辯友還是沒有回答我方的問題。我方真的不知道對方上刻意的迴避還是聽不懂?再請問對方辯友,如果我以「合理的」而不是「不擇手段」的,這不叫追求,那可不可以叫「追夢」呢?請您說吧!

反方:那麼請問,你在賭場里賭錢,如果也是你們下定義的話,那麼那些輸了錢找不著南北,贏了錢就兩眼發光的人,是不是你們所稱贊的那種人呢?

正方: 所以我們會對那種人加以排斥、加以非難,所以我們才會說:「莫伸手,莫伸手,伸手就被抓。」

反方:對方辯友是否認為不擇手段的一個暴發戶和雷鋒可以統一在一人身上呢?

正方:對方辯友,我們今天辯論的重點是,我們的廣大群眾可不可用他們的精神和精力奉公守法的努力追求金錢?對方辯友,我不擇手段的奉公守法不叫做追求道德嗎?我不擇手段的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錢不叫做追求金錢嗎?對方辯友,如果今天按照您所說的追求的話,那麼平平淡淡、平平實實的追求叫做什麼?再一次問您,請您告訴大家。

反方:對方辯友混淆了道德追求與合乎道德的差別。合乎道德知識合乎社會規范,而道德追求是比合乎規范高得多的一種價值,它意味著要以最大的奉獻以換取最小的索取。謝謝大家。

正方:我們追求法律,我們去合乎社會的規范,這不就是一種追求嗎?當我在奉公守法的情況之下,我不就是合乎法律去追求法律公正、公平、正義了嗎!

反方:我們剛才一再說追求不等於合法,對方同學一再要說,不叫追叫什麼?為什麼一定要用「追」老組詞呢?詞語怎麼那麼貧乏呢?

正方:我們不知道對方辯友究竟要建構什麼樣的社會,對方一直不敢告訴我們,如果按照國家的法律合理的追求利益,這不是「統一」,這是什麼?

反方:如果追求金錢與追求道德可以統一的話,那為什麼中國有這種說法——「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啊!

正方:對方辯友還是在逃避這樣的問題,在對方辯友的概念之下,請對方辯友告訴大家,你們怎麼去建構這樣的社會呀!

反方:我們好象也多次回答了這個問題,在我們的概念之下遵紀守法的合理地去獲取金錢,能達到富足和樂的禮樂之邦。

正方:如果真的是「無商不奸」的話,那麼我想請問一下對方辯友,每兩年頒發一次的優秀企業家獎,難道這是沒有道德的嗎?

Ⅷ 辯論賽: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可以統一.

首先應該說金復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根制本是兩碼事。它們互相有區別有聯系,但根本上是不矛盾的兩種追求,並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對立情況。可能是現在多數人對於追求金錢的態度很曖昧,認為錢這個東西很俗,故而假清高,說追求金錢不是道德高尚的人,這無非是虛偽的內心掙扎。

Ⅸ 求!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可以統一觀點

不可以統一現代社會就是金錢的社會,每個人都在追求著,那句話也說,有了錢就是萬能的而沒有錢就是萬萬不能的,而每個人追求金錢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那些惟利是圖的他們只能無顧於道德的許可權而去強烈的追求金錢,馬克思說道德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崇拜金錢,追求享受,法律觀念淡薄,道德觀念失范; ,而對物質利益過度追求會導致道德行為失范,出現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他們最終為道德所譴責 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遵守道德的前提下以理智和體力合理地獲取金錢,但是這種遵守和獲取並不等於我們今天談的追求,因為追求顯然是一種更專一、更投入的狀態。正是因為對金錢或道德的追求,意味著對另一種追求的放棄。所以大多數人都在遵循道德和獲取金錢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沒有成為聖人或惡魔。世界上有許多擁有大量財富又樂善好施善助的人,那麼是不是他們就找到了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的統一呢?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是大量獲取財富,就不是最多的奉獻,最少的獲取。既然他們樂施善助,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所以,他們也是在獲取金錢和道德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他們有什麼特殊之處的話,那就在於他們用什麼手段以什麼樣的心態獲取金錢,也無從知道他們的善行義舉是否完全為了發揚道德,所以我們不宜枉加評論。現下也有好多乞丐,落魄的人,他們之所以落魄是因為他們過於追求金錢,把道德拋於腦後,而正是因為金錢和道德追求不能統一,才導致了他們向行人招手,而被鄙視。還有那些無視自己道德的犯罪分子,他們為了金錢甚至可以去搶劫殺戮,成為階下囚他們更是無視道德,這更充分證實了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不可以統一。

Ⅹ 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能統一三辯

正方:《論語·泰伯篇》告訴我們:「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如果金錢和道德一定對立的話,那麼在座的外籍選手以及在座的各位國家不是都已經受到恥辱嗎?《燈小平文選》告訴我們說: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提高,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不正是有邦有道而富且貴的藍圖嗎?

反方:對方還是說金錢與道德可以統一,但是沒有聽到極力追求金錢與極力追求道德卻不能統一。對方三辯剛才不承認追求是極力追求,卻說可以是拚命追求,如果我為了金錢,拚命追求,殺人放火,算不算也是追求道德呢?

正方:對方辯友,如果我為了追求金錢而拼了老命去奉公守法賺錢的話,對方辯友,這個時候為什麼不是「統一」?

反方:耶酥說:「富人進天堂好比駱駝穿過針眼一樣困難。」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西方的文化最偉大的流派都認為對金錢的追求與對道德的追求是不可以統一的,對方怎麼認為啊?

方:孔子曾經告訴我們:「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才,吾亦為之。」空子認為只要是符合義理,只要能夠追求這樣的財富,即使是作為一個卑賤的人,也要去做啊。對方辯友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問題?

反方:孔子也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方辯友是不是認為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君子」,又同時做「小人」呢?

正方:對方辯友要來講遠的,我們就來講遠的。在孔子講這句話的時候,他是一個事實的判斷,這「君子」指的上在上位的統治者。他告訴在上位的統治者既要追求道德,又不能夠太過火地來追求金錢。換句話說,他這里指的君子應該是在上的統治者,應該要追求金錢與追求道德的統一來治理人民使人民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啊!所以對方辯友引用錯誤。

反方:對方辯友,將追求金錢與按勞分配獲得的生產資料混為一談,按此邏輯通過不擇手段牟取暴利的爆發戶和一個按勞報酬的普通工人還有什麼差別呢?

正方:對方辯友您不要忘記,社會上或許有這樣的人存在,但社會上有更多奉公守法誠實納稅的人民,不然的話,還有哪一個國家能夠靠人民的稅捐來維持他們自己國家的運作呢?

反方:我方早已承認,很多人在遵循道德情況下用合理的手段去獲取金錢,這並不代表著一味地追求其中之一。正方:遵循道德方式去追求金錢,這不就是一種統一嗎?鄧小平先生不就告訴我們說:如果只談精神而不去談論物質生活,這根本就是唯心論啊!

反方:對方辯友把立論的統一建立在辨證統一上面。對方辯友可能不知道,按照辨證法,善與惡也是辨證統一的,對方辯友是不是認為善與惡也是統一的呢?

正方:對方辯友,難道要各位相信金錢和道德在這個社會中是沒有辦法相互融合互相揚棄之後能有一個統一的局面嗎?這樣的社會怎樣走向前進呢?對方辯友應該也知道,鄧小平先生在回答美國記者麥克·華爾士的時候,他曾經說:不能有窮的共產主義,同樣也不能有窮的社會主義,致富不是罪過。那麼在你們的立論之下,哎呀!改革開放那不就是「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了嗎?

反方:我們還把辯論從鄧小平先生身上回到對方辯友身上吧!我很喜歡輔仁大學的校訓「真、善、美、聖」,如果對方辯友真的認為金錢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統一的話,那你不介意我把輔仁大學的校訓改成「「真、善、美、聖」和「錢」吧!

正方:對不起,對方辯友,輔仁大學校訓是「聖、美、善、真」,你念反了。對方辯友,接著進一步請教你的是……啊,第二次問您,到底希望在您的社會當中人民去追求金錢還是追求道德?第二次請問您,請您正面告訴大家。

反方:剛才我們早已經說過,我們贊成所有的人用合乎道德手段獲取金錢,對方把獲取、得到等同於追求,那追求的專一性和主動性在哪裡了呢?

正方:對方辯友說得好,您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您今天希望大家能夠奉公守法,能夠遵循道德去追求金錢。那我再問您一次,如果一個人拼了命去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錢。這個時候兩個目的是等狀的,為什麼那不叫「統一」,如果那不叫「統一」,那叫什麼?請您告訴大家。

反方:追求金錢就是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我要讀給對方兩句話看是不是能夠統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和另外一句話「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追求金錢當中去」——是不是能夠統一呢?

正方:原來對方辯友是要告訴在座的各位,當你們奉公守法克勤克儉地賺錢養家糊口的時候,對方辯友竟然指著你的鼻子說:「面對物質誘惑,你必然被私慾所蒙蔽。」如果這樣的話,人何異於禽獸呢?如果人是禽獸,我們寧願是一群螞蟻,因為他們至少懂得互助合作。

反方:對方對我們一再說的話還是充耳不聞,我們說「合理」地獲取不等於「不擇手段」地獲取。

正方:對方辯友,如果「不擇手段」才叫「追求」的話,那麼「合理」叫做追什麼?到底是追什麼?請您告訴大家。

反方:不是有個比較合適例子嗎?反方都理解追求是什麼東西。我們這里有5位都是學法律的,如果我們要真正的追求成功和錢,我們必須幫助壞人嗎?

正方:對方辯友還是沒有回答我方的問題。我方真的不知道對方上刻意的迴避還是聽不懂?再請問對方辯友,如果我以「合理的」而不是「不擇手段」的,這不叫追求,那可不可以叫「追夢」呢?請您說吧!

反方:那麼請問,你在賭場里賭錢,如果也是你們下定義的話,那麼那些輸了錢找不著南北,贏了錢就兩眼發光的人,是不是你們所稱贊的那種人呢?

正方: 所以我們會對那種人加以排斥、加以非難,所以我們才會說:「莫伸手,莫伸手,伸手就被抓。」

反方:對方辯友是否認為不擇手段的一個暴發戶和雷鋒可以統一在一人身上呢?

正方:對方辯友,我們今天辯論的重點是,我們的廣大群眾可不可用他們的精神和精力奉公守法的努力追求金錢?對方辯友,我不擇手段的奉公守法不叫做追求道德嗎?我不擇手段的奉公守法去追求金錢不叫做追求金錢嗎?對方辯友,如果今天按照您所說的追求的話,那麼平平淡淡、平平實實的追求叫做什麼?再一次問您,請您告訴大家。

反方:對方辯友混淆了道德追求與合乎道德的差別。合乎道德知識合乎社會規范,而道德追求是比合乎規范高得多的一種價值,它意味著要以最大的奉獻以換取最小的索取。謝謝大家。

正方:我們追求法律,我們去合乎社會的規范,這不就是一種追求嗎?當我在奉公守法的情況之下,我不就是合乎法律去追求法律公正、公平、正義了嗎!

反方:我們剛才一再說追求不等於合法,對方同學一再要說,不叫追叫什麼?為什麼一定要用「追」老組詞呢?詞語怎麼那麼貧乏呢?

正方:我們不知道對方辯友究竟要建構什麼樣的社會,對方一直不敢告訴我們,如果按照國家的法律合理的追求利益,這不是「統一」,這是什麼?

反方:如果追求金錢與追求道德可以統一的話,那為什麼中國有這種說法——「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啊!

正方:對方辯友還是在逃避這樣的問題,在對方辯友的概念之下,請對方辯友告訴大家,你們怎麼去建構這樣的社會呀!

反方:我們好象也多次回答了這個問題,在我們的概念之下遵紀守法的合理地去獲取金錢,能達到富足和樂的禮樂之邦。

正方:如果真的是「無商不奸」的話,那麼我想請問一下對方辯友,每兩年頒發一次的優秀企業家獎,難道這是沒有道德的嗎?

熱點內容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
試論述國際商法的基本作用 發布:2025-01-12 00:03:41 瀏覽:725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