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五十
⑴ 給我解釋一下道德經的第五十章的學習感悟是什麼
解釋一下學習感悟,我覺得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對待生活以及對待各種情況突發的一個反應能力所以說多學習對自己有一定的幫助
⑵ 道德經第五十章中"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怎麼理解
其實老子在五十章的前半段已經提出一個概率問題「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後面衍生的在字面上可以解釋為:「所聞善於養生者,行路不會遭遇猛獸的攻擊,入戰場不披戰甲,犀牛都不願用其角,猛虎都不用其爪,敵兵無法向他下刀。這是為什麼呢?因他未處死地。」
但顯然老子所要表達的並不只是字面所指,而是更深層的含義,這里就要回到更早的幾章去綜合理解,比如四十四章的「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三十一章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第八章的「上善若水」等等,這些章句無不是在告訴和提醒我們行走世間所要時刻注意的。
路行不遇兕虎,其實人行路有多少概率會遇到猛獸呢?猛獸又怎會平白無故跑到大路上襲擊人?個人認為老子這里所指的應該是那些懂得不去走歧途,並懂得遵循道去解決問題的人,這些人即使遇到困難危險,也能夠化險為夷。
入軍不被甲兵,真的上戰場誰能不穿盔甲不帶兵刃呢?又不是有金剛不壞之身,顯然老子並不是想提出那麼玄乎的建議,只是在告訴世人應該保持善性,如果能夠減少戰爭,那有多少百姓士兵能安享人生啊!就算真的無法規避戰爭,也不應該製造過多殺戮,因果中,行善的人總是令人崇敬的,史上有不少因仁善於人,從而避免了殺身之禍的例子。
以其無死地,一個人沒有招惹危險和製造危險殺戮的禍心,當然也不容易被捲入是非中,自然安泰~
⑶ 道德經五十八章中心思想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其政悶悶,其民淳淳。領導者待人寬厚,政治環境清明,人民就淳樸忠實。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領導者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過於嚴厲,人們就會變得投機取巧、不務實生活;過於苛刻,人們就會抱怨。是禍是福都是人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結果。禍兮,福之所倚;注意啊,災禍,幸福伴隨著;福兮,禍之所伏。幸福,災禍潛藏著。孰知其極?究竟是災禍,還是幸福,誰又能知道最終的結果呢?其無正也。因為世間的任何事情,除了正面看得見的作用外,都還具反面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是相生共存、相互轉化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正可能隨時轉變為邪,善可能隨時轉變為惡。人之迷,其日固久。禍與福互相依存,善惡互相轉化的復雜關系,讓人們迷惑,已經很久了。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因此,有修養的人怎樣趨利避害,實現自身的幸福呢?堅持原則卻不生硬。廉而不劌。為人清廉,有個性,卻不刺傷人。直而不肆。為人坦率正直,卻不放肆,不任意行事。光而不耀。光芒四射,溫暖了別人,幫助了他人,卻不炫耀。做到以上所說的,就可以趨利避害,獲得幸福人生了。
⑷ 道德經五十二章翻譯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④,終身不勤⑤。開其兌,濟其事⑥,終身不救。見小曰明⑦,守柔曰強⑧。用其光,復歸其明⑨,無遺身殃⑩;是為襲常⑾。
[譯文]
天地萬物本身都有起始,這個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麼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塞住慾念的孔穴,閉起慾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慾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注釋]
1、始:本始,此處指「道」。
2、母:根源,此處指「道」。
3、子:派生物,指由「母」所產生的萬物。
4、塞其兌,閉其門:兌,指口,引伸為孔穴;門,指門徑。此句意為:塞住嗜欲的孔穴,閉上慾念的門徑。
5、勤:勞作。
6、開其兌,濟其事:打開嗜欲的孔穴,增加紛雜的事件。
7、見小曰明:小,細微。能察見細微,才叫做「明」
8、強:強健,自強不息。
9、用其光,復歸其明:光向外照射,明向內透亮。發光體本身為「明」,照向外物為光。
10、無遺身殃:不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災禍。
11、襲常:襲承常道。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⑸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的啟示
懂得了怎麼做,才是真正智慧的道理。即:什麼事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回而決非是誇誇其談地急於表答現自己
懂得了怎麼做,才是在冥默中與道混同為一的道理。即:排除外界的任何干擾,收斂自己的一切鋒芒,解脫自己的一切紛擾,蘊藏自己的任何光彩,將自己混同於污垢之中
懂得了怎麼做,才是讓天下人重視的道理。即:既能做到不使自己受害,又能做到不使自己尊貴,還能做到不使自己卑賤
⑹ 道德經 五十八章 版本
你說的五十八章那應該就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後。道德經有三個重要版本 晉王弼的簡稱王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簡本。
王本最為常見,在帛書本未被發掘出來是,王本是佔主要地位的。王本道篇在前德篇在後,道可道非常道。
帛書本出土推翻了王本的道篇在前。帛文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以德進道的思想。內容對比王本簡化了帛本的一些字,和改變了一些字: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簡本是至今發現最早的老子抄寫本,但是殘缺不全,無法整理出最初的文本。
所有道德經版本都抄寫演變本,主要是道德經作家老子李耳,沒有留下任何原本,留下道德經的都是對萬物的悟,後來學著根據老子傳授加自己領悟所寫下的道德經。道德經主題思想其實就是以德進道,全在一個空字一個悟字。例如帛文中: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之心為心~得一~道生一三生萬物~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其實讀那個版本都一樣,王本比較靠近近代文交為好理解一點,但有些字改了省了有些意思就有了一定變化,建議王本和帛文可以交換著讀,其實道德經是不需要去翻譯的,這本書怎麼翻譯怎麼注釋都是不對的,因為道德經裡面已說明:上士聞道堇能行,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對於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現在的解釋只是你的學識去理解的,你再反復去讀,又會有不同層次的見解了,所以其它注釋都只可做參考,包括我說的亦是如此。竹簡本不全,待以後能復原再讀不遲。最後希望你能讀出屬於自己的道德經。
⑺ 道德經第五十章中"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怎麼理解
這句話,講的正是道教的真人。就像佛教里講的修行達到阿羅漢或大菩薩層次,就沒有分段生死了。當然不會被虎狼兵刀傷害。
從理來講,這個「以其無死地」,其實是講的真如自性,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
⑻ 道德經 五十八章 版本
你說的五十八章那應該就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後。道德經有三個重要版本 晉王弼的簡稱王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簡本。王本最為常見,在帛書本未被發掘出來是,王本是佔主要地位的。王本道篇在前德篇在後,道可道非常道。帛書本出土推翻了王本的道篇在前。帛文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以德進道的思想。內容對比王本簡化了帛本的一些字,和改變了一些字: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簡本是至今發現最早的老子抄寫本,但是殘缺不全,無法整理出最初的文本。所有道德經版本都抄寫演變本,主要是道德經作家老子李耳,沒有留下任何原本,留下道德經的都是對萬物的悟,後來學著根據老子傳授加自己領悟所寫下的道德經。道德經主題思想其實就是以德進道,全在一個空字一個悟字。例如帛文中: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之心為心~得一~道生一三生萬物~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其實讀那個版本都一樣,王本比較靠近近代文交為好理解一點,但有些字改了省了有些意思就有了一定變化,建議王本和帛文可以交換著讀,其實道德經是不需要去翻譯的,這本書怎麼翻譯怎麼注釋都是不對的,因為道德經裡面已說明:上士聞道堇能行,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對於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現在的解釋只是你的學識去理解的,你再反復去讀,又會有不同層次的見解了,所以其它注釋都只可做參考,包括我說的亦是如此。竹簡本不全,待以後能復原再讀不遲。最後希望你能讀出屬於自己的道德經。
⑼ 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譯文】
聖人總是沒有自私的意念,常以百姓的意念為自己的意念。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行善。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使人人守信。聖人治理天下的時候,總是收斂慾念,使天下人的心思歸於渾朴。百姓本都專注於使用自己的感官、聰明、智巧,聖人使他們全都回歸嬰孩般純真的狀態。
【解讀】
本章是老子「虛心」、「渾君」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慈」的原則的具體貫徹
河上公:聖人重改更,貴因循,若自無心。百姓心之所便,因而從之。百姓雖有不善者,聖人化之使善也。百姓為不信,聖人化之使信也。
王弼:夫以明察物,物亦競以其明應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競以其不信應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應,不敢異則莫肯用其情矣。無所察焉,百姓何避,無所求焉,百姓何應,無避無應,則莫不用其情矣。皆使和而無欲,如嬰兒也。
朱元璋:聽其美污之聲,目乃觀其善惡,所以聖人觀其所以,不欲身民如是,務秉之以道,常以心似乎小兒之無知,特守無為之道,故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