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改革法治

改革法治

發布時間: 2020-12-17 03:54:32

1. 當代中國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有相當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具有法律 效力的政策,是與計劃經濟相聯系的,是適應計劃經濟的需要而制定的,是在人 治因素非常濃的體制下形成的。 改革開放以來制定的法律和法規,由於他們是在 計劃經濟向有計劃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過渡時期制定的, 也帶有計劃經濟的色 彩或痕跡。 這些法律和法規與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需要,尤其是與中國已 經加入 WTO 因而在我國社會的許多領域和社會事務中必須充分地與 WTO 規則相銜 接的現實需求很不協調。對這樣的法律體系,必須以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方法 廢舊立新,興利除弊。
其次,全面改革的進行離不開法制改革。法律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其 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制度形式,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其他社會生活和社 會關系是其內容。內容的變化要求形式的變化。但是,由於法律一旦形成體系就 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滯後性,或者說僵化性與保守性。須知,建國以來曾經起到 積極作用, 而現在弊端叢生的各種體制都為與之相適應的舊法律所固定。從我國 已有的情況來看,對滯後於社會生活的法律僅僅通過常規的立、改、廢進行更新 協調往往形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法律應急」慣例,更容易造成法律 制度在整體的制度體系和結構上的更大的矛盾和沖突, 法律對於社會發展要求的 滯後性反而更嚴重。 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解決法律制度滯後性的較好的方法可 能就是施行大膽的法制改革。 法制改革是使法律適應社會生活、與社會生活發展 同步的必要的制度創新機制。這樣我們的全面發展才能進行。
再次,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場深 刻的社會變革,與此相應,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民主政治體制相適應 的法律體系也就不是一般的法制建設,更不是簡單的立法,而是具有變法意義的 一場深刻的法治變革。正如一些著名的法學家強調的「應該著重指出,今天正當 我國改革的宏偉事業進入關鍵時刻之際,隨著我國改革宏偉事業的發展,只提健 全社會主義法制,不僅是適應中國改革實踐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 而且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走過恢復、 重建為主的階段之後登上了一個更 高的階梯,標志著我國實現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法治國進程的加速。 」
最後,法制改革是中國深化改革的客觀要求,是改革最終勝利的保障。在當 代中國,法律演進、法律發展與法制現代化是等值的概念,法制現代化意味著法 制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 這樣一個轉型沒有改革的推動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在 歷史上,有所作為的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不僅十分重視法律的常規性的立、改、 廢活動,而且十分重視法制改革或「變法」 。我國戰國時期的商鞅在秦國進行的 法制改革,漢初文、景二帝領導的法制改革,唐初李世民對法制的改革,王安石 變法,戊戌變法,都富有歷史意義地推動了封建法律制度的發展,適應了當時的 社會狀況和需要,在極大的程度上和廣泛的范圍內保證了封建法律制度的發展。 在外國歷史上,30 年代的美國羅斯福新政,戰後日本的政治經濟民主化,當今 蘇聯政治經濟體制改革, 不也都是伴隨著與之相適應的法制改革嗎?他們都加速 了各自國家的法制現代化進程,從而適應了迅速變化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需要。

2. 法治改革的必要性是哪幾點

首先,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有相當多法律、法規、規章和具有回法律效力的政策答,是 與計劃經濟相聯系的,是在人治因素非常濃重的體制下形成的。這些法律和法規與改革開放 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需要很不協調。對這樣的法律體系,必須以改革的精神、用改革的方式廢舊立新,興利除弊。
其次,法律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制度形式,社會經濟、 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是其內容。對滯後於社會生活的法律僅僅通過常規的 立、改、廢是不行的,而必須實行大膽改革。
復次,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 革。與此相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和民主政治法律體系也就不是一般的法制建 設,更不是簡單的立法,而是具有變法意義的一場深刻的法制改革。
最後,在當代中國,法律發展與法制現代化是等值的概念。現代化意味著法制從傳統到 現代的轉型。這樣一個轉型沒有改革的推動是絕不可能成功的。

3. 春秋戰國時期法治改革的代表人物

韓非子是戰國復末期製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用嚴厲的刑罰鎮壓人民的反抗,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深受秦國國君的賞識.秦朝開創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就是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理論的.
故選D.

4.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

你好,參考如下: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寫進十八大報告是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理念的具體體現。依法治國作為我國理政的一個重要規則、理念,隨著近年來的推進,正在成為從基層到中央上下一體遵循的基本規則,這意味執政黨要依法執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在工作的時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開。「法治思維」首先是一種法治理念,從思想上認識到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等對於中國的重要性。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的,一個平時沒有法治理念的公職人員、領導幹部,遇到問題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維。其次是領導幹部或者是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一種法律規則的意識,堅持法律至上,堅持法律規則的運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等法治精神和原則。此外,「法治思維」還表現為一種行為選擇,面臨多種問題的解決方式、手段時,領導幹部能夠首先研判處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法治精神等。
理論需要聯系實際。我們就發生在廣東的「烏坎事件」來說,事後有諸多評論認為正是後期地方政府在處理問題時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轉變,才使得這起備受關注的突發事件得以完善解決。那麼在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體現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呢,我們不妨作一概括:
第一,發生社會矛盾,政府首先積極主動介入,不逃避,不推諉,勇於承擔責任,與公眾溝通;
第二,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依據相關的法律分析公眾的訴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對於合法訴求應依法展開調查,在調查中公眾的參與很重要,確保調查的客觀、中立;
第四,調查情況清楚後,行政決策或者決定採取和公眾民主協商的方式進行,吸納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採納的應說明理由,避免行政專斷;
第五,信息及時有效的公開,事件調查情況等相關信息通過發布公告的形式公之於眾,確保信息的權威和准確,避免虛假信息擴散,掌握信息主動權;
第六,對於違法行為,不姑息,不放縱,應追究法律責任的依法進行,行政權力不幹預司法行為;
第七,依法維護村民自治的權利。
法治思維四大評判標准
在法治成為治國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維」、學會「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實的步驟是什麼?
從內部環境看:需要通過更多的法律知識的普及、法律知識的培訓來讓公務人員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麼,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常態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職的、調任的公務人員在內的具有整體性的法治培訓,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離破碎的。在公務員的任職期間,每年都應該有相應的法治課程。
從外部環境來看:首先是要不斷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促進已建立起來的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能夠在監督合力和實效上不斷增強。其次是加強問責制度的完善與實施工作,如不斷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保證對各級領導幹部的監督有力有效。同時,在公務員的晉升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對他們的法治意識、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如果在這方面有突出表現的,甚至可以作為提拔的條件。
只有將「法治狀況」引入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標准之中,並且應該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讓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
那麼,對於領導幹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運用應如何評判呢?
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樹立。雖然我們處在轉型時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法治的發展方向是不能動搖的。其次是法律意識,應該成為領導幹部甚至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時的一個價值選擇。此外,領導幹部在處理問題時是否堅持了一些判斷標准——第一是職權的運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決策時是否體現了民主參與、是否進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審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在行政裁量的時候是否體現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體現了平等的規則。 可適當刪減,增加自己的語言, 望採納~~

5. 全面深化改革,正確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可以考慮從哪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並行不悖專的,黨的十八屬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四中全會決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戰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 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6. 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黨的十復八屆四中全會制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專門就法治建設問題作出決定,在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這個《決定》深刻總結新中國法治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面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法治保障要求,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重大舉措,是指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7. 全面深化改革 為什麼需要法治思維

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內,要求改革必須依法容進行。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必須規范政府行為,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實現市場主體自主決策、分散決策;必須保護財產權利與人身自由,保證市場主體平等地位,實現公平競爭;必須貫徹誠實信用原則,降低交易成本;必須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有效解決爭議,維護市場秩序。法治的規范性與權威性,可以有效規范與制約政府行為,防止權力被濫用,可以使全社會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風氣,維護市場秩序與社會秩序。法治保護權利與自由的基本價值,與市場經濟自由交換的內在要求高度契合,能夠使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社會發展。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或者說是法治的市場經濟。沒有法治保障,市場經濟難以持續發展;沒有市場經濟作為基礎,法治也會因為缺少內在的價值和靈魂而很難確立權威。

8. 如何理解法治與改革的關系

法治與改革是當下中國最突出的主題。然而,對於社會秩序的形成來說,法治與改革是存在沖突的兩種思維路徑。如果不能協調好相互關系,兩者對社會和諧發展的積極功能很可能相互抵消。改革與法治之間的協調關系不僅涉及政治局面的穩定,還牽涉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在政治掛帥的前提下,以往奉行的是改革與法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思路。這對三十多年的改革與法治事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形勢下,需要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識,用法治來統合改革與法治的關系,因而需要重新詮釋法治與改革的關系。法治方式不僅是指立法手段,還包括了各種法律方法的綜合運用。在協調改革與法治關系的過程中,需要把法治放到優先建設的位置,即不僅把法治當成手段,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而且還應把法治當成目標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9. 當代中國法制改革的內容

(一)確立法律至上的原則
(二)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
(三)法律必須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四)法律必須切實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五)建立對權力的制衡機制,保證司法獨立
(六)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10. 為什麼要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A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為什麼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這既是在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勢下,對深化改革開放、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的新要求,也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的新起點上,對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新要求。

目前,中國的改革步入「深水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就需要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法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思想共識、價值共識、制度共識和行為共識,為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礎、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價值、以憲法和法律為至高行為准則的良法之治。與道德規范、宗教倫理、政治說教、行政強制、社會習俗等方式相比,由於法治具有明確的社會價值的主導性、社會行為的規范性、社會利益的包容性、公共權威的至上性、國家意志的強制性等特徵,由於現代法治是與現代民主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共為一體的,因此,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通過法定程序等來表達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體現民利,同時規范制約公權力,防止公權力的腐敗和濫用,這樣更有利於構建社會共識的民意和法理的基礎,更有利於發揮法治價值對社會共識的引領與整合作用。

改革共識是當下中國社會共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試驗性改革,必然會挑戰既有的法治秩序和法治權威,出現所謂「良性違憲、良性違法」的改革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凝聚改革共識。一方面,全社會應當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盡可能達成為什麼要改革、改革什麼和怎樣改革等的共識,從而為深化改革、突破改革難關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和合理性前提;另一方面,全社會與立法機關以及立法機關內部應當努力達成改革共識,減少改革「個識」和反對意見,及時通過法定程序推進相關法律的立改廢,從而為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與合法性保障。

如何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重視發揮法治的引導功能和教化作用。通過依法治國和法治的全面實施,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人們中國改革的性質、方向、原則、目標、底線、邊界、方式等等,提示人們在改革過程中哪些合法權益應當去依法爭取,哪些法定義務和責任應當自覺去承擔,哪些非法行為和方式應當避免,進而為凝聚改革共識提供指引、提出要求。在重大利益調整的改革過程中,人們表達或主張這些概念的相關訴求時,可以也應當遵從法治的指引,符合法律的規定,做出法律上的預測和評估,在法治的框架下求大同、存小異,努力達成改革共識,依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重視發揮實體法治「分配正義」的作用。推行實體法治的分配正義來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注意把握以下原則:一是自由原則。立法所要分配的利益涉及全體人民、部分群眾或者某些群體時,應當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和訴求,尊重他們選擇自己利益的方式和結果,變立法的「為民作主」為「由民作主」,保障人民意志得以充分自由地表達。二是兼顧原則。當不同改革涉及的利益出現一定矛盾時,立法者的價值選擇應當兼顧平衡利益分配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盡管其中應當有輕重、主次、先後之別,但都應對各種利益給予合理的兼顧和平衡。三是公正原則。立法者應當努力在價值選擇的方式和結果中給予公平地對待,既維護法治的形式公正,也維護法治的結果公正。四是必要的差別原則。在價值選擇的分配中,如果確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如為了國家安全而限制公民的某些自由,也可以適用差別對待的原則。但在保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的同時,要對利益受損的處於少數的一方予以適當救濟。只有通過法治對各種利益做出合法、公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和處置,才有可能在法治的基礎上真正達成改革認同,凝聚改革共識。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重視發揮程序法治的「游戲規則」作用。在一個不斷深化改革的多元利益的社會中,利益的沖突或者失衡在所難免。在利益博弈過程中,利益各方代表有時會相持不下、難以達成利益妥協或者讓步,在這種僵持的情況下,如果利害關系人認同程序法治的規則,通過論證、聽證、協商、調解、仲裁最後是投票表決等方式,一般就能夠解決問題。如果仍然不能形成多數意見、達成改革共識,還可以選擇暫時擱置、冷處理或者繼續協商調解等方式。

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應當更加註重培養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中國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區、進入攻堅期。矛盾凸顯如何妥善處理?利益多元如何實現公平?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維認識問題、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我們黨是執政黨,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努力培養並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執政能力,努力掌握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的執政本領。尤其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努力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培養法治能力,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通過法治程序去凝聚全社會、全民族的改革共識,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熱點內容
朱曉東法院 發布:2024-09-19 09:57:08 瀏覽:789
逃犯條例駁回 發布:2024-09-19 09:11:26 瀏覽:80
公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9-19 08:56:11 瀏覽:734
法是社會本質的要求 發布:2024-09-19 06:17:07 瀏覽:637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2024-09-19 06:12:16 瀏覽:245
社會與法2017迷情 發布:2024-09-19 05:44:15 瀏覽:648
勞動法職工必要的休息時間 發布:2024-09-19 05:32:04 瀏覽:31
律師合同交底法律服務 發布:2024-09-19 05:19:35 瀏覽:887
廣告發律師 發布:2024-09-19 05:05:36 瀏覽:110
法社會學譯叢 發布:2024-09-19 03:39:33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