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孔子

道德經孔子

發布時間: 2020-12-17 03:56:20

① 老子的道德經與孔子等的論語哪個更具哲理

嘿嘿
你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中國有句古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老子回和孔子,都答是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同時代的人。也許有人會說孔子曾經問道於老子,來說明他們學問有高低,但這不能說老子高於孔子。不過我個人的看法是:老子的思想更深。因為從他們的思想范疇來說,老子重求道,孔子重修身,一個是方向,一個是方法。
從學習的角度,我建議先學孔子《論語》,再度老子《道德經》。這樣容易理解他們的思想。

② 孔子」道德經「

《道德經》譯文

道」是自然規律抽象的反映。「德」是先天的資質,它如同天平的支點,起著協調作用。它與智慧不同之處就在於,智慧是運用的過程反映,而老子的 「德」是先天的反映,這個「德」就是天德,是神化的「德」,屬於天地的理性。老子認為,人的智慧只有同神化的「德」相呼應,才體現出智慧來。概言之,道德二字的意思是規律與調節的結合,德是本質,智是表象。其實,天不存在理性問題,因為天地的運動是恆定不變的,不具備調節功能。它的所謂調節,均在運動中體現出來,如四季的變化,日夜的更替。今天讀老子,一定要用歷史的眼光批判的認識。對前九章進行了初略認識。
關鍵詞:道德經
《道德經》之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運動法則,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抽象運動規律。根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名稱,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這種面貌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名稱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稱是區別萬物的基礎。因此,人類常常假借抽象的無來達到了解萬物的奧妙,通過具象之有來達到認識微妙的道。這兩方面是同時產生的,然而名稱又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的學說,這種神秘而深邃的理論,是各種學說的基礎。
——「常有,欲以觀其徼」,說明「道」屬於形而上的學問。「有」為原始之「有」,「無」在此基礎上得以認識。萬物之有是新的物質形式之有,要認識這個「有」,得以整體之道為依據。
《道德經》之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稱道的,這是由於有丑惡的區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貴的,這是由於有邪惡的區分和存在。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等,這些對立關系正是自然法則的再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是永恆的真理。因此,聖人為了實現有為的理想,採取無為的方式來看待當前的事業,推行一些道的教育。萬物生長不會逆向發展,生長過程總是不斷變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總是不會停留在已有的功勞上。只有不甘於已有的功勞,才會有新的成就。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對立的運動形式。這里的「無為」是覺得眼下無為,屬於君子自強不息的心態。只有這樣,才有新的成就。
《道德經》之三章 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對國家的統治而言,要讓國家安定,就得讓民心純朴,要使民心純朴,就得讓民眾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會使民眾不至於形成爭強好勝之心。也不要讓民眾嚮往珍物稀寶,社會上才不會出現偷扒現象。更不要讓民眾產生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亂。因此,聖人治理國家的方針就是:讓國民思想空虛而能填飽肚子,淡化民眾的理想而又能使身體強壯。總之,經常讓民眾保持既無知識又無慾望的狀態,而讓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又不敢不替國家效力,這樣的話, 國家就一定會治理好。
——從國家的穩定認識,要一切聽從我的意志,才好治理,於是後來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將這種認識擴大了,沒有注意領域的區分。
《道德經》之四章 原文: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對立形式產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滿天體萬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會過剩。它深奧莫測,最難領會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萬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緩和銳氣,解決紛爭,調和明暗,容納污垢。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靜的。它有時好像又有客觀的實在,我不知道她是從何而來,它的形成好像還在「帝」的前面。
——有天體的運動,就有「道」的的存在,現在稱之為環境對局部事物的影響,老子將環境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認識,這也是一切科學研究所運用的方法。不過,他對這種認識還比較朦朧。至於「挫其銳,解其紛」,屬於「德」的范疇,屬於運動中的自然調節。
《道德經》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為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為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不聞不問。 天地之間就如同一個容器,裡面越空虛,所盛東西就越不會出來(屈與出相呼應) , 若是經常去搬弄它,即便沒有多少東西,也很容易讓其中東西掉出來。 百姓一旦見多識廣,君主對付的辦法就會越來越少,不如讓百姓安守現狀,君主也安守現狀,就能使國家太平。
——自然界無所謂感情,你這能順應自然,聖人所操勞的是天下大事,對百姓的個別事務沒有精力去關注,聖人追求的是大仁大義。第二層意思與「烹小鮮」的意思是相同的。這一章實際是告訴人們君主的治國方略,不要顧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勞,用一個比喻,形象地表明了這個意思。
《道德經》之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淵深的神道,它與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問題,這即是所謂玄妙的陰道運行。這些道學理論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綿綿不絕,似有似無。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來還是不能嫻熟。
《道德經》之七章 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於世,就在於它不顧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於大智慧的聖人也能做到這一點,對自身顧及得少,反而有利於自己,考慮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達到長久。正因為他們具備無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觀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類比,就像石頭不能與昆蟲比一樣。其實,人的價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於他們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道德經》之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級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與眾人積極向上、謀求發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所處地位就如同無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個優良的環境居住,要善於去研究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善於講求仁道,當政要善於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辦大事要善於選擇好的時機。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
——眾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平時善於注重信譽,注重團結他人,不入俗氣,生活中,「讓」的概率是較大的。但他們善於把握最佳的時機來發展事業,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味地強調「不爭」,也是錯誤的。「爭」需要協調,沒有協調的爭,就會國將不國。
《道德經》之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當一旦得到的東西已經很豐富了,就不要貪得無厭,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地位多了,別人就會眼紅,終究是不能「長保」 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往往會驕傲自大,這樣反給自己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則。
——平時所說「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這其實是安全與名望的對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為他的安全系數差。老子強調的是知足,這有一個對自身能力的理智認識問題,超越了能力范圍,才是「盈」,這時,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選擇。
《道德經》之十章 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人類的行為和思想總是承載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後天的精神相連),二者又可能分離,這是因為現實行為與思維有時總是會背道而馳。一味崇尚陰柔,也不可像嬰兒一樣軟弱。即便人類的理論成果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但現實中還是可能出現問題。愛民與治國的關系要處理好需要智慧。自然之理就在於一開一合的對立之中,不能光強調「陰」的一個方面。要深諳這些道理,就需要知識與智慧。要根據這些道理生發出應對方略,不斷地積累經驗,所生發出的應對方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別人現成的經驗。一旦成為經驗,它可以長久應用,但也不能一成不變。這就是與自然相呼應的深奧的智慧學問

③ 孔子跟老子學習是《道德經》裡面杜撰的

老子:「孔丘啊,當今之世王綱失序,禮樂紛亂,你還要一意孤行推行禮樂仁義嗎」

孔子版:「丘慚權愧,一無所成。」

老子:「那就索性放棄吧,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孔子:「那弟子畢竟不能像葫蘆一樣掛在門楣上無用於世。」

老子:「無用,安知不是大用,柔則生,弱則存,天下莫若與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上善若水啊。」

孔子:「先生微言大義,吾道一以貫之,先生的道是大道無形,不限於世間萬物,而我的道則只在人間。」

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誤解吧,富者增人以金,我沒有金子,就送你這幾句話吧。」

以上是二位聖賢的對話,這幾句對話充分體現了儒道的異同,二者都是有道之人,對道都有深刻的見解,思想深度也差不多,但是二者有不同的人生態度,孔子的儒家提倡入世,而老子的道家提倡避世,孔子曾問道於老子,既然「問道」一事被記錄下來,那麼就說明孔子很可能不是僅僅問一次道,而是多次問道,所以可以說老子是孔子的師尊。我個人認為以上的幾句話是《孔子》整部電影之中最大的亮點,是影響孔子思維的轉折點。

④ 孔子與道德經

《論語》

⑤ 孔子、孟子、道德經中的名言警句50句

1、道,可道,非常道。 2、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4、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 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7、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8、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9、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10、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1、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上善若水。 1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15、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16、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17、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8、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9、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20、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21、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2、致虛極,守靜篤。 2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24、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25、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26、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28、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32、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33、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 34、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35、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36、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3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8、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3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0、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4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43、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44、柔弱勝剛強。 45、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 4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48、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49、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5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⑥ 老子的"道德經"和孔子的"論語",哪一更值得一看

都是經典,都挺值得看的
比較而言,論語是儒家經典,裡面的內容是儒家專處事原則、道德標屬准
道德經是百家之源,諸子百家的很多觀點都可以在道德經里找到相應的東西
語言角度而言,道德經是韻文,讀起來朗朗上口;論語則是對話為主。

個人而言,我更喜歡道德經

⑦ 為何老子的《道德經》沒有孔子的《論語》影響力大呢

首先,道教和道家是兩碼事,老子是道家創始人,和道教沒關系。其回次,從某種角度來講道德答經有些深奧,很多認識理解不了的;而論語,文字簡練,淺顯易懂,是一般人的理解層面....再次,儒家最興盛的時期,是在漢代興盛的,漢代在漢武帝時期最為昌盛,而漢武帝恰恰是獨尊儒術,廢除了黃老之學...這也是儒家遠比道家傳播廣泛的一點原因....

⑧ 《道德經》:「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論語》中,子路問孔子:「誰比較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意思是:一個人無專所顧忌,則充滿凶險,有所屬顧忌,則穩妥靈活。事實上,古往今來,成大事者,都是既勇敢同時又勇於「不敢」的。
《論語》中,子路問孔子:「誰比較適合帶兵打仗?」孔子答:「我。」子路反問道:「我不是很勇敢嗎?」孔子說:「可我不僅勇敢,而且還勇於不敢呀!」孔子的「勇於不敢」,不失為金玉良言。

⑨ 孟子、老子、孔子之間的關系

1、老子和孔子同是春秋末期,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孔子和孟子不是一個時期專的人,孟子是孔屬子的再傳弟子。孔子、老子的時代還沒有儒家和道家之分,諸子門派對立是發生在孔老逝世之後,諸子崛起各執師之一端互相非難的百家爭鳴之時。

2、孔子是至聖先師,而孟子只算是他的徒孫,如果論輩分,孟子要叫他師公。兩人在學術上的主張不同,孔子主張「仁愛」,而孟子主要思想是「義」。論成就,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是「亞聖」,除了主張不同之外,孔子在學術上的成就遠遠超過孟子。


(9)道德經孔子擴展閱讀

孔子和老子:孔子見老子是指歷史上春秋末期孔子見老子之事。其記載的壁畫屢屢發現於包括山東、江蘇、河南、陝西和四川在內的黃河中下游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其為證實發生於春秋末期的孔子問禮於老子這一中國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確實存在。

從歷史文物方面提供了有力地證據。同時,《孔子見老子》亦為研究儒道思想之關系的發展脈絡,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歷史信息。 其中以儒家發源地最為集中。

⑩ 孔子的道德經

不謝 是老子的道德經 沒啥意思 老莊哲學與現代人出如很大 要想研究明白得好多年呢

熱點內容
逃犯條例駁回 發布:2024-09-19 09:11:26 瀏覽:80
公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9-19 08:56:11 瀏覽:734
法是社會本質的要求 發布:2024-09-19 06:17:07 瀏覽:637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2024-09-19 06:12:16 瀏覽:245
社會與法2017迷情 發布:2024-09-19 05:44:15 瀏覽:648
勞動法職工必要的休息時間 發布:2024-09-19 05:32:04 瀏覽:31
律師合同交底法律服務 發布:2024-09-19 05:19:35 瀏覽:887
廣告發律師 發布:2024-09-19 05:05:36 瀏覽:110
法社會學譯叢 發布:2024-09-19 03:39:33 瀏覽:996
江州區法院 發布:2024-09-19 03:31:18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