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需要道德

需要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20 01:46:26

1.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說,網路交往仍然是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內,因而也必須遵守容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應當正確使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鑒別力,積極運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面對網路生活,不僅遵守道德規范,也應當自覺學習和遵守有關互聯網的法律規定,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也是遵守網路道德的要求。

2. 倫理道德的基本要求

「倫理」或「道德」之謂(Ethics or Morality),在中文與西文中均可作兩個層面上的解釋,即:內在的價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為規范。而在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實際碰撞中,由於「至簡、至圓」、「陰助教化」的本土傳統之引導,這兩個層面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就其總體情況而言,行為規范意義上的 「倫理化」或者「道德化」始終是漢語基督教的主要路向。這種「單向度」的闡釋框架,使「倫理化」的漢語基督教與基督教所應當包含的倫理資源之間,常常存有一定程度的錯位。不解決這一問題,基督教倫理便無法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實現其潛在的可能性。[1]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范
堯新瑜在《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論。
區域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會的政治、法律、倫理的支配和約束。為了使人真正成為人,社會成為真正的理性社會,就必須有道德的自覺規范。作為社會調控體系的重要手段,倫理道德與法律規定共同構成人們的行為規范內容。

倫理道德 偽劣商品
本專題包括四個主要內容:倫理規范與道德傳統、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以及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
本專題的教學目的在於:通過對道德傳統與倫理規范的學習,對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的知識的掌握,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道德品質和民事法律,引導學生自覺錘煉道德品質、恪守德行規范。
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誠信的當代價值、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與聯系。
規范
本專題的教學要求是以道德、倫理與法律相結合,探討社會的德行規范。
倫理與道德
總的來說,本節主要闡述了道德和倫理的含義、范疇、道德與倫理的異同;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中西方論理淵源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本節介紹了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倫理,從本質而言,是關於人性、人倫關系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與道德是有著顯著區別的兩個概念,倫理范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系以及維持人倫關系所必須遵循的規則,道德范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
本節闡述了應用倫理學的目的在於探討如何使道德要求通過社會整體的行為規范與行為程序得以實現。應用倫理學包括生命倫理、環境倫理、網路倫理、休閑倫理等。中國傳統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為主,西方倫理道德觀則以個人主義為核心。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倫理道德
本節目標:讓學生掌握道德和倫理的含義和范疇,分清道德與倫理的異同,認識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倫理的淵源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深化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道德建設的認識,提高學生道德水平。重點和難點是道德與倫理的區別與聯系。

3.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1、要自律自守。職業人要有自律意識,要自覺地認同社內會道德規容範,遵照道德准則自覺按照規范的行為標准行事,自覺維護公正原則和社會秩序。

2、要具有抗拒各種不正當慾望的能力,放棄自己的不良習慣,見利不貪,潔身自愛,自律自守,清白做人。在思想上,要做到心誠意正,逐漸糾正自己不正確的行為動機;在行為上,做到以堅定的信念指導行為,自覺與動機保持一致。在無人注目的情況下,能做到符合道德要求。

3、自尊自重。在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自重包含自省和自愛,自省就是經常主動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找出不足,改正缺點,端正行為,完善自己。自愛就是使自己內外兼修,外表形象質朴莊重、文明、內在心靈良好,道德情操高尚等。

(3)需要道德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4. 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

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

人類要生存,就需要物質生產,就需要相互合作,就需要建立社會。要使社會有序的運轉,就需要立很多規范。規范一部分表現為硬性的法律制度,一部分則表現為無形的行為規則。其中就有道德規范,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5. 道德的重要性

1、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

6. 人為什麼需要道德

人為什麼要有道德,首先是人的自身利益的自覺。無論如何,在一個社會中,行善總比作惡好,當個好人總是比做個壞人更受人尊敬。人出於自身利益的需求,一般遵循當下的道德規范行事。人正是通過在社會中的道德體驗逐漸認識到道德的價值和意義,並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具有個人特色的道德觀往往是符合當下大潮流的道德觀的,這便於在社會生活中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
2、人為什麼要有道德,其次是基於傳統和法律。經過長時間確立的傳統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人的行為,這些傳統和法律激勵人們要有道德,那些不道德的人往往會遭受傳統的批判甚至法律的制裁,這一正一反的道德刺激,形成或修正了人的道德認識,反過來又成為傳統和法律的延續者。
3、人為什麼要有道德,其實是人的共同需要。根據生活經驗和一般理智來考察人性,我們不難發現,人都有許多共同的需要、慾望和目的等。比如,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生活和諧、家庭和睦,我們追求自由、幸福,我們樂於享受愛和友情、親情。為了滿足這些需要,必須確立和遵守某些道德原則(底線),使我們免於恐懼、孤獨,免於被欺騙、被管制、被殘害。
4、說到底,我們學會合乎道德地生活,是為了改善生活質量、改善周圍人的生活質量,還有什麼比這各有意義嗎?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的最有價值的努力是為我們行為的道德化而奮斗。我們內心平衡,甚至我們的生存本身都取決於道德。唯有我們行為的道德化才能賦予生命以美好和尊嚴。」

7. 職業道德有哪些要求

職業道德主要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忠於職守,樂於奉獻;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依法行事,嚴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務社會。

拓展資料:

1、職業道德具有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每種職業都擔負著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由於各種職業的職業責任和義務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

2、職業道德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由於職業具有不斷發展和世代延續的特徵,不僅其技術世代延續,其管理員工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歷史繼承性。如「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始終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3、職業道德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由於各種職業道德的要求都較為具體、細致,因此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4、職業道德兼有強烈的紀律性。

紀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但它是介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規范。它既要求人們能自覺遵守,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後者而言,又帶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說,一方面遵守紀律是一種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紀律又帶有強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須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軍人要有嚴明的紀律等等。因此,職業道德有時又以制度、章程、條例的形式表達,讓從業人員認識到職業道德又具有紀律的規范性。

(參考資料:職業道德-網路)

8. 人為什麼需要道德

因為道德的話就是衡量一個人的好壞的,如果你沒有道德的話,你就不一定是個好人,而且社會的話肯定是需要道德的。

9. 人為什麼需要道德

1、人為什麼要有道德,首先是人的自身利益的自覺。無論如何,在一個社會中,行善總比作惡好,當個好人總是比做個壞人更受人尊敬。人出於自身利益的需求,一般遵循當下的道德規范行事。人正是通過在社會中的道德體驗逐漸認識到道德的價值和意義,並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具有個人特色的道德觀往往是符合當下大潮流的道德觀的,這便於在社會生活中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
2、人為什麼要有道德,其次是基於傳統和法律。經過長時間確立的傳統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人的行為,這些傳統和法律激勵人們要有道德,那些不道德的人往往會遭受傳統的批判甚至法律的制裁,這一正一反的道德刺激,形成或修正了人的道德認識,反過來又成為傳統和法律的延續者。
3、人為什麼要有道德,其實是人的共同需要。根據生活經驗和一般理智來考察人性,我們不難發現,人都有許多共同的需要、慾望和目的等。比如,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生活和諧、家庭和睦,我們追求自由、幸福,我們樂於享受愛和友情、親情。為了滿足這些需要,必須確立和遵守某些道德原則(底線),使我們免於恐懼、孤獨,免於被欺騙、被管制、被殘害。
4、說到底,我們學會合乎道德地生活,是為了改善生活質量、改善周圍人的生活質量,還有什麼比這各有意義嗎?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的最有價值的努力是為我們行為的道德化而奮斗。我們內心平衡,甚至我們的生存本身都取決於道德。唯有我們行為的道德化才能賦予生命以美好和尊嚴。」

熱點內容
政府規章縣級 發布:2024-11-17 07:31:28 瀏覽:794
葛鵬起律師 發布:2024-11-17 06:44:25 瀏覽:393
工商法中是否有試業期 發布:2024-11-17 05:47:28 瀏覽:560
企業法律顧問公示 發布:2024-11-17 05:37:34 瀏覽:986
經濟法基礎教材電子書非廣告 發布:2024-11-17 05:22:41 瀏覽:101
參與傳銷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7 05:21:48 瀏覽:149
工廠寢室規章 發布:2024-11-17 04:54:42 瀏覽:179
幼兒園職業道德 發布:2024-11-17 04:30:51 瀏覽:37
新婚姻法課件免費 發布:2024-11-17 04:25:02 瀏覽:725
法律責任的比喻句 發布:2024-11-17 04:24:12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