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從屬性立法

從屬性立法

發布時間: 2020-12-20 02:03:29

㈠ 什麼叫授權性法規

授權性法律規范,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授權性法規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授權性法規稱為任意性規范。

例:

1、我國《憲法》第二章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授權性法規。

2、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這是遵循的受權性法規的任意性。

與授權性法規相對應的是「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也叫強制性規范。

(1)從屬性立法擴展閱讀:

「授權立法」制度是在資產階級國家成立,制定了憲法,出現了近現代意義上的分權後才作為法律上的專門術語而使用。

授權立法制度是國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成為各國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自19世紀30年代由英國開始的,自產生後它就伴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政府職能的擴張而逐步發展起來。

授權立法有如下特徵:

1、從屬性,即授權立法來源於享有職權立法權機構的授權,從屬於職權立法,是由職權立法派生出來的。

2、有限性,即授權立法不僅受到憲法限制,還直接受到授權法限制,受到授權機關的監督和制約。

3、靈活性,授權立法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及時制定或修改法律實施細則、處理突發事件,它是在憲法高度穩定性、分權原則權威性與社會對政府職能靈活性需要之間的一種平衡。

㈡ 法律優先原則的在行政法

「法律優先」一詞,源自德國行政法鼻祖奧托.邁耶之首創,他認為,法律為國家意志中法律效力最強者。到目前為止,德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的學者在論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素時,也大都把法律優先作為其中的一項。只不過,在他們那裡,法律優先的含義相當寬泛。法律優先(法律優位)這一概念被引人我國行政法學時,多數學者則將其內涵相對限制在法律與行政立法的關繫上,認為法律優先的基本涵義是指法律優先於行政立法,即強調法律對於行政立法(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優越地位。
在各種社會活動中,法律優先原則還應包括司法活動優先於其他活動,以體現社會對法律的遵從和敬畏。對於一個公民。但參與司法活動和其他活動出現時間沖突時,應當優先參與司法活動,使司法活動得到優先的保障。 在我國行政法學中引入法律優先這一概念是必要的,但沒有必要象德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學者那樣寬泛地使用這一概念。因為他們所使用的廣義上的法律優先一詞,實際上從一個側面表述了依法行政的全面涵義。而目前,我國行政法學明確而公認的概念——「職權法定」已經表述了依法行政的表層涵義,即「任何行政都必須具有法定依據,而不得與之相違反」。只是作為依法行政所依之「法」的關系,尤其是法律和行政立法之間的關系卻一直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概念來表述。法律優先一詞則能夠准確而明快的概括出法律與行政立法的關系。
同時,在這種意義上使用法律優先一詞,也表明在這里,「法律」僅限於狹義上,即僅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因而與其字面含義相一致。並且,德、日學者所使用的法律優先一詞,只是說「行政」是廣義上的,即法律優越於一切行政活動,而其中的「法律」在本意上則僅限於狹義上使用。因此,將法律優先的基本涵義限定在法律與行政立法的關繫上是適當的。這樣,法律優先原則與法律保留原則一起分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共同說明法律與行政立法的關系,進而與職權法定原則一起共同構成了行政法定原則或者依法行政原則的完整內容。
據此,法律優先原則的基本涵義是指法律對於行政立法幾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優越地位。從這個角度而言,法律優先實質上強調的是法律的位階體系。所謂法律位階,是指「一部法律在一個國家法律體系中的縱向地位。」
在我國,權力機關的立法權居於立法活動的主導與核心地位,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立法權的依據和基礎。行政立法為從屬性立法,是在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權保留之外的立法,並要受權力機關的監督。
法律優先原則作為法律位階的行政立法中具體作用的客觀要求,在強調國家立法許可權與行政立法許可權劃分的同時,側重於要求低位階法律規范的制定必須以高位階的法律規范為依據,前者必須服從於後者,並不得與之相抵觸。
據此,法律優先原則又可具體導出「根據(法律)」和「不相抵觸」兩個派生性原則:
一是「根據(法律)」原則。該原則是指行政立法應服從法律位階的要求,以上位法作為行政立法的根據。「根據(法律)」原則理清了立法權在不同地位的國家機關的許可權劃分標准,保障了國家立法體系的統一性和有序性,同時也是對行政立法內容的一種限定,使行政立法遵循上位法的規定,符合內容合法有效的成立要件。
二是「不抵觸」原則。所謂「不抵觸」,是指在法律位階的層級結構中,下位階的法律不得與上位階的法律相沖突,凡有沖突應以上位階的法律為准繩。與「根據(法律)」原則相比,「不抵觸」原則主要側重於行政立法的內容不得與法律相抵觸。行政機關為了執行法律而進行行政立法,必須嚴格依照法律的規定和原則,其立法內容不得與法律相悖。

㈢ 行政立法的區別

1,立法主體不同,行政立法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而權力機關立法的立法主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以及特定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2,立法的調整對象不同,行政立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較為具體的行政事務,而權力機關立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項。
3,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較低 行政立法的內容包括: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法律規范;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的法律規范;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不同等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
行政立法的程序依立法機關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立法主要是指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省會市人民政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活動。全國性行政法律草案,多數都由國務院提出,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地方性行政法規草案多由同級人民政府提出。行政法規和規章一般由政府業務部門起草。如涉及幾個部門,則需共同協商起草,並經有關法制機構審查批准。全國性的行政法規經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由國務院總理簽署發布。部、委規章經部務或委務會議討論通過。地方政府規章經該級政府常務會議或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由部長、主任或省長、市長簽署。重要的部門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須報上級機關審批,然後公布,一般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報國務院備案。 行政立法的生效要件:①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或經授權制定的法律規范;②行政立法的內容不得與憲法、法律及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相抵觸,必須符合法定程序;③行政立法的內容須採用書面表示,註明制定、批准機關的名稱,以及首長簽署和發布時間等。
行政立法較之權力機關的立法,是一種從屬性的立法,不得與憲法、法律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它是一種較法律更具體、更明確、更細致的立法,是法律、法規的具體化;它還是一種適應性較強,比法律的穩定性較差的立法;由於行政管理的復雜和多層次性,使行政立法也在內容、效力和形式方面具有多樣性。
行政立法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和健全行政法制、使國家行政管理法制化和嚴格依法行政的基礎和前提。

㈣ 為什麼要做好立法工作

立法,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國家和人民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政府立法,通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起草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活動。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於2000年3月15日通過的《立法法》,是規范立法活動的基本法律,對政府立法活動作了原則規定。國務院根據《立法法》於2001年11月16日制定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專門就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這些法律、行政法規的根本要求,就是明確立法許可權,規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維護法制統一。
明確政府立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做好政府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而准確把握政府立法的特點,則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質量的前提條件。
政府立法,除了具有一般立法活動的特點如普遍性、確定性、公開性、平等性、規范性、不溯及既往性等之外,還有其自身固有的特點。
一是,從權力來源上看,政府立法包括職權性立法和授權性立法。
二是,從依據、許可權和效力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從屬性。根據我國的政治體制,政府由人大選舉產生並對人大負責;下級政府必須服從上級政府的領導。與我國的政治體制相適應,政府立法具有從屬性的特點
三是,從程序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及時性、靈活性。一般來說,權力機關的立法程序比政府的立法程序更加嚴格。
四是,從內容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執行性、補充性。
改進政府立法工作方法,創新政府立法工作機制,是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

㈤ 票據保證的從屬性

民法上的保證,是指第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第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一種擔保方式和法律制度。根據傳統民法理論,保證制度設置的目的就是擔保主債務的履行,因此從屬性是保證的本質特性,即保證債務與主債務休戚與共,同其命運。這種從屬性根據中國學者的歸納,主要表現為:保證以主債務的有效存在為前提;保證的范圍與強度原則上以主債務為限,不得大於或強於主債務,各國民法一般都有此要求;保證債權隨主債權的移轉而移轉;保證債務隨主債務變更、消滅而變更、消滅,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民法一般都有此規定。
票據保證作為一種特殊的保證行為,設置的目的既為追加票據的信用,擔保票據債務的履行。票據保證債務相對於被擔保的票據債務而言,也應具有從屬性。但有關民法上的保證從屬性的法律效果在票據保證中是否皆能得以體現呢?其實並非如此。從中國《票據法》有關票據保證的規定來看,其從屬性體現的並不明顯。除「保證」一詞的含義因在民法上已予界定,從而其從屬性由此有所體現外。從屬的特性僅能從《票據法》第49條、50條的規定中隱約顯現出來。第50條規定:「被保證的匯票,保證人應當與被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對該條規定,學者多認為這是票據保證從屬性的體現之一,即所謂保證人的債務與被保證人的債務在性質上是完全相同的。持票人可以向被保證人行使權利時,也可以向保證人行使,保證人不擁有先訴抗辯權。至於有的學者認為保證人的債務在種類上和數量上決定於被保證人的債務也是票據保證從屬性的體現。認為這一體現形式並非自中國《票據法》的規定所能必然得出,而是學者自國外有關立法例和學說推至的。從國外有關立法例來看,有關票據保證的國際公約及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立法例皆規定,「保證人與被保證人負同一責任」。許多學者正是以上述規定作為票據保證從屬性立法依據的。中國《票據法》雖說無同樣的規定,但從其與國外立法例的相通性來講,作同樣的解釋當無問題。不過,中國《票據法》既然是在充分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而又不作同樣的規定,當有弱化票據保證從屬性的立法意圖。基於票據保證的從屬性,產生法律效果有:被保證的票據債務消滅,票據保證債務也歸於消滅;持票人怠於為權利保全手續,致使被保證人因而免責的,保證人的責任也隨之免除;票據保證人不得援引民法上保證的先訴抗辯權,這已如上所述;被保證的票據債務人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的,其免除的記載對票據保證人也發生效力。

㈥ 行政立法有哪些類型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內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容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誠實信用、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㈦ 勞動關系中的從屬性具體指什麼

人格從屬性

該從屬性一般是指如果不遵守一定的規則或限制性要求,將會使其遭受不利益。

勞動關系最根本的屬性為人格上的從屬性,直接體現為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亦即工作時間的強制性規定,包括休假制度等,其中內涵了對勞動者健康保護、人權的基本保障問題。

而經濟從屬性,更明顯地體現為經濟上處於相對弱勢的狀態,比如某個特定行業內某幾家企業處於壟斷地位,而且該壟斷狀態長期無法改變的情況下,這種社會經濟力量的壟斷造成的個人不得不依附於該企業從而獲得經濟收入來源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你不依靠這個特定的一個或者幾個企業,就失去了經濟來源,或者經濟來源不能滿足你的生活所需,從而讓你遭受不利益)

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一個中小公司的員工因為其他原因,例如中獎,獲得了一筆巨款,而這筆巨款的金額甚至高於該公司的資產,即使你辭職,對你來說影響也不大,這時候,很難說,該員工對該公司具有經濟從屬性。

補充:
在德國法上,沒有人格從屬性,但有經濟從屬性的人,一般稱為類似勞動者,把它納入到了社會保險法的范圍之中。
實際上,從屬性中存在一個悖論:就法律體系來說,一般人格權>經濟,按完全的理想化的一般人格權優先而言,根本上不應該存在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但是從目前各國的歷史經驗看來,如果按照一般人格權有限理論,不可能取得有效的社會化大生產或者經濟發展,或者說現代化的社會是很難被期待的。各國曾經做過類似實驗,目前為止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在現今,人民群眾的覺悟沒到到一定程度,高度自治無法實現。所以,用工自主權或者說從屬性的合法性會在很長一個歷史階段被承認。

(以上,由於答主個人學識所限,如有不足或不當之處,望海涵,歡迎私下指正或討論)

㈧ 名詞解釋 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概述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是指有權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制定並頒有關行政管理事項普遍應用的規則的活動。
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行政立法的主體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建立的國家行政機關。由於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干預增多和行政權力的相對擴大,單靠立法機關立法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立法機關以委託立法方式,賦予行政機關以立法權;同時,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也是一種行政立法活動。
行政立法的內容包括: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法律規范;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的法律規范;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不同等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
行政立法的程序依立法機關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立法主要是指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省會市人民政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活動。全國性行政法律草案,多數都由國務院提出,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地方性行政法規草案多由同級人民政府提出。行政法規和規章一般由政府業務部門起草。如涉及幾個部門,則需共同協商起草,並經有關法制機構審查批准。全國性的行政法規經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由國務院總理簽署發布。部、委規章經部務或委務會議討論通過。地方政府規章經該級政府常務會議或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由部長、主任或省長、市長簽署。重要的部門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須報上級機關審批,然後公布,一般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報國務院備案。
行政立法的生效要件:①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或經授權制定的法律規范;②行政立法的內容不得與憲法、法律及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相抵觸,必須符合法定程序;③行政立法的內容須採用書面表示,註明制定、批准機關的名稱,以及首長簽署和發布時間等。
行政立法較之權力機關的立法,是一種從屬性的立法,不得與憲法、法律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它是一種較法律更具體、更明確、更細致的立法,是法律、法規的具體化;它還是一種適應性較強,比法律的穩定性較差的立法;由於行政管理的復雜和多層次性,使行政立法也在內容、效力和形式方面具有多樣性。
行政立法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和健全行政法制、使國家行政管理法制化和嚴格依法行政的基礎和前提。

㈨ 委託立法和授權立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授權立法的特點是:
第一,從屬性,即授權立法來源於享有職權立法權機構的授權,從屬於職權立法,
授權立法是由職權立法派生出來的。
第二,有限性,即授權立法不僅受到憲法限制,還直接受到授權法限制,受到授權機關的監督和制約。
第三,靈活性,授權立法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及時制定或修改法律實施細則、處理突發事件,它是在憲法高度穩定性、分權原則權威性與社會對政府職能靈活性需要之間的一種平衡。
委託立法的特點是,所制定的行政法規、法令、規章等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等級低於立法機關制定的憲法和法律。有些國家還規定,中央政府制定的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政府和部門制定的法規、規章。委託立法一般要通過專門的授權法案,並受授權法案、立法程序和條件、司法審查等的制約。
授權立法是立法機關(議會)在它所制定的一項原則立法(授權法)中,規定將某些具體事項立法授予行政部門,專門設立的機關,司法機關或地方國家機關。不同於授權法,後者指授權立法的整個活動或者過程,包括授權機關制定授權法和被授權的機關根據授權法的立法活動。
委託立法又叫授權法,指議會授權政府各部門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這是基於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現實而產生的,應為復雜的情況使得議會很難掌握足夠的信息來制定良好的法律,它需要專門的人員來完成,以此議會將立法權授予擁有專門人才的行政部門或專門的委員會的現象。

熱點內容
行政法庭調查質證 發布:2025-01-12 12:07:19 瀏覽:572
最新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 發布:2025-01-12 12:05:54 瀏覽:904
開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單位有哪些 發布:2025-01-12 11:49:46 瀏覽:340
上海高溫費勞動法司機 發布:2025-01-12 11:48:08 瀏覽:257
法學碩士住宿 發布:2025-01-12 11:39:40 瀏覽:294
新婚姻法第四十條 發布:2025-01-12 11:10:15 瀏覽:44
企業融資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0:50:34 瀏覽:727
執行司法解釋2015 發布:2025-01-12 10:47:32 瀏覽:521
青少年網路法治知識 發布:2025-01-12 10:29:31 瀏覽:95
程序道德性 發布:2025-01-12 10:24:37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