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促進法治

促進法治

發布時間: 2020-12-20 04:51:45

① 提高道德修養對法治的促進作用是什麼

如果能提高道德修養,那麼法治的效果就會明顯提高,但沒有用法治來遏制的效果好,這是現實。

② 如何促進青少年法治教育 讓法治教育更有成效

青少年法治抄教育成效襲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點:一是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成效難以簡單評定;在升學壓力及教育功利化思想影響下,法治教育容易被忽視。二是在教育目標設定和教學環節設計上,以預防犯罪及保障青少年合法權益為主,停留在知法、懂法層面,忽視法治理念的培養,與崇法信法還有一定距離。三是創新性實踐教學因缺乏配套措施而成效不彰。雖然不少學校聘請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等實際工作者擔任法治教育副校長,開設專題講座,進行咨詢答疑等,以提高法治教育的實效性,但因缺乏選任條件、規范管理、教學配合等配套措施,效果並不理想。

③ 公民怎樣以實際行動促進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標志著黨在治國理念和治國方略上實現了一個符合時代精神的歷史性轉變,必將對新世紀中國政治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將會給整個中國社會帶來法治新風。對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公民參與作了明確的規定,表明黨中央特別重視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公民參與,並將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保障。公民參與是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憲法的規定和原則,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為公民應該以實際行動促進依法治國。

1、公民要做依法治國的積極推動者。

法律法規無處不在,影響著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已成為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在推動國家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以政府為主導的法治建設,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因此,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

公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做推進依法治國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其次,要主動學法、善於用法、自覺守法,要學會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據其自身的法律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到法治發展中來,以實際行動為推進法治建設做出貢獻。

2、公民要做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

法律的國家強制性、獨有的確定性和使用范圍的普遍性,決定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權威性。現代和諧社會是法治社會,人人都受到法律的約束,人人都從遵守法律中獲得自由,人人都享有法律的保護,人人也都負有維護法律權威的責任。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維護法律的權威,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內心建立起對法律的尊崇和強烈的守法意識。雖然,目前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依然存在,少數人不把法律當回事,不知法不懂法、知法而不守法、執法卻不依法,遇到問題和糾紛習慣找關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徑解決往往被拋之腦後。法律失去權威,意味著「法將不法」,任其發展下去,則必然會危及社會肌體的健康有序運行,因此,每個公民都應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於用法,善於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敢於機智的舉報、制止。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的錯誤觀念,堅持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嚴肅處理,切實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維護執法者的權威。

3、公民要做法治精神的自覺踐行者。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靈魂,根基於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源於公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國,公民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權威的終極保障,人們沒有法治精神、社會沒有法治風尚,法治只能是無源之水。法治不僅體現在公民知道多少法律條文,而在於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之中,體現於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培養公民法治精神,在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使法治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實現公民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作用極其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民要努力做法制精神的踐行者,將法律作為根植於內心深處的一種信念,將法治精神內化成一種生活的品格和方式,作為自己一切行動的思維決策底線和首選的價值判斷標准。

法治精神的弘揚對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養和道德要求。要求公民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以積極作為的國家主人態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執法、倚賴司法、自覺守法、努力護法。堅守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尊重,信仰法治,信任法律,勇於拿起法律武器,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秩序和他們權利的違法行為進行斗爭。

4、公民的政治參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社會主義法治體 系應當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公民參與首先是指參與政治生活。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包括平等選舉權的行使,即依照憲法和選舉法的規定參加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直接選舉。為了進一步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應當健全選民推薦候選人的程序,在實踐中適當增加選民推薦候選人當選人大代表的比例,為當選代表與選民溝通提供更多的條件和機會。

5、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是人民依法享有權利和自由的保障。

依法治國 就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與自由。我國公民有權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應當進一步發揮公民在工會、婦聯以及其他群眾團體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通過群眾團體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重視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強社區建設,發揮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尤其應當發揮公民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通過社區化解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治安,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質和文化素質。

6、 公民參與立法是完善立法體制的保障。

為了完善我國的立法體制,必須建立社會公眾溝通機制、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公民參與立法可以防 止關門立法和主觀立法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法律、法規是否符合國家的實際情況,對於法律的有效實施產生重要影響;公民參與立法可以推動國家機關關注公民的訴求和利益,也可以讓公民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國家機關的工作,有利於優化法律法規的實施環境;公民參與立法也是普法的過程,通過吸收公民到立法過程中來,可以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增強對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提高公民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

7、公民參與司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司法公正離不開公民的參與。首先,應當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在人民陪審員的選拔機制上更加註重向普通公民開放,大力加強人民陪審員法律知識培訓,讓公民平等參與司法;其次,應當通過司法公開,吸引公民參與司法監督工作,探索建立公民監督司法活動的長效機制,適當擴大公民在司法調解執行方面的參與,真正體現公正文明司法的理念。

8、 公民參與政府決策是健全依法決策的保障。

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為了保證公 民有效參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建立公民參與機制,採取聽證或者廣泛徵求公眾意見的形式來監督決策過程,而且政府重大決策必須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並將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予以公開。同時,公民參與政府重大決策對於監督公權力的運行極為必要,政府的重大決策應當以公共利益為主導,公民參與政府決策可以推動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對於確保政府決策制度的科學與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④ 如何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6個要點: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一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
二要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按照職權法定的原則,對行政權力進行全面梳理,明確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法能夠行使的職權范圍,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
三要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層級政府特別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法律制度,合理、清晰界定政府間事權,強化中央政府宏觀管理、制度設定職責和必要的執法權,強化省級政府統籌推進區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職責,強化市縣政府執行職責,促進政府間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充分發揮好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二)健全依法決策機制
一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二要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抓緊建立以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吸收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法律顧問隊伍,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保證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堅持「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強化各類決策主體的責任,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切實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三)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一要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事權和職能,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加快推進執法重心和執法力量向市縣下移。
二要推進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重點在食品葯品安全、工商質檢、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文化旅遊、資源環境、農林水利、交通運輸、城鄉建設、海洋漁業等領域內推行綜合執法,有條件的領域可以推行跨部門綜合執法。理順城管執法體制,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建設,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三要完善市縣兩級政府行政執法管理,加強統一領導和協調,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率。
四要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未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不得授予執法資格,不得從事執法活動,努力提升執法人員素質和能力。
五要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禁收費罰沒收入同部門利益直接或者變相掛鉤。對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沒指標,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與行政執法機關業務經費、工作人員福利掛鉤的,依法嚴格追究責任。
六要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完善案件移送標准和程序,建立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建立銜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加強對銜接工作的監督,堅決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現象,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

(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要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社會治安、征地拆遷、勞動保障、醫療衛生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法律尊嚴。
二要完善執法程序,通過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明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的具體操作流程,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及時發現、解決和有效預防執法中的不嚴格、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等問題,有效規范執法活動。
三要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標准,規范裁量范圍、種類、幅度,為執法活動提供明確依據,從制度上解決執法不公現象。
四要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共享,建立運行執法信息平台,推行執法流程網上管理,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
五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法人員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懲治執法腐敗現象。

(五)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一要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各監督主體的作用和積極性,完善監督體系,科學設定監督職責,嚴密監督程序,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二要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防止權力濫用。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改進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監督,建立常態化監督制度。
三要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
四要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切實提高審計機關的履職能力和水平。

(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一要完善政務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二要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許可權、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推進行政權力的公開化、透明化,加強對行政權力行使的過程監管,防止行政權力肆意膨脹。
三要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
四要將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和義務的規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五要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依法公開執法依據、執法程序、執法結果,強化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六要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化,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台和便民服務平台建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公開內容,創新公開方式,提供便捷的行政管理服務。

⑤ 在依法治國實踐中,人民群眾該怎麼做才能促進依法治國的實現呢

依法治國的實踐中,人民群眾要萬眾一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來保護我們法律的執行力。

⑥ 如何解放思想全面推進法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強化組織領導,全面夯實基層創建基礎。

1、領導重視,使基層創建工作由軟變硬。

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涉及到基層的各方面。始終堅持「抓領導、領導抓」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依法治街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街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人大督促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齊抓共管的格局,共同推進創建工作扎實有效地深入開展。

2、落實保障,為創建工作提供動力。

在年初及時制定開展民主法治創建工作的規劃,為基層創建工作提供了依據。街道、村居兩級加大經費投入,保證了普法工作的有序進行。

3、加強指導,增強創建工作針對性。

採取抓兩頭帶中間的做法,明確了相關聯系人,按區域分別召開現場會,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做的好的村為樣本,促進後進村,帶動中間單位,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質量。

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著力提升基層干群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

1、突出村居幹部的普法教育。

村居幹部是依法行政的主體,是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的關鍵,也是農村普法教育的帶頭人和宣傳員。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街道每年均邀請聘請高校教授、資深律師為村居幹部講授《民法》、《刑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知識,還把推進《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學習貫徹和《民法》、《民事訴訟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作為村居幹部的普法重點內容,做到布置檢查工作時有這方面的要求,評比獎勵時有這方面的標准,增強村居幹部依法治村居的意識,提高他們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為在法律和政策規定的范圍內為群眾謀利益打牢了基礎。

2、突出普通村民群眾的普法教育。

①針對新形勢下農民學法需求,街道組建普法宣傳小分隊和講師團進村入戶,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普法宣傳,接受群眾咨詢,解答法律問題;春耕前夕,針對土地水源及預防假種子等問題重點宣傳《土地承包法》、《水法》、《種子法》等;農閑期間,針對容易發生婚姻家庭和鄰里糾紛等問題重點宣傳《婚姻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相關民法知識。

②成立了法制文藝宣傳小分隊,針對農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將相關的法律法規編排成文藝節目,在農閑和節假日期間利用「村民活動中心」舉辦法制文藝演出,使農民群眾在娛樂中學習法律知識。

③運用標語、橫幅在大街小巷、村頭村尾、主要路口、人來人往的地方進行張貼、橫掛,宣傳法律法規知識,使農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律法規教育。

④根據農民群眾需要,送書送法進村入戶,宣傳貼近農民生活實際的法律法規。同時把普法教育與文明戶評比相結合,與遵紀守法戶評比相結合,形成了農民普法教育的新局面。

3、突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

針對當前村居留守青少年日益增多的現象,我們主要把著眼點放在增強中小學生的遵紀守法觀念上。

①注重普遍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在寒暑假期間組織留守青少年開展學法活動,增強其法律意識。

②注重校園課堂法制教育與社會實踐主題活動相結合。通過積極開展法律徵文比賽、法律知識競賽等主題普法活動,形成了社會各界聯手推進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格局。

三、管理力度到位,指導基層充分發揮自治功能。

1、街道民主法治建設圍繞「四民主、兩公開」工作要求。

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建設,把「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居)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民主監督」以制度的形式確立固定下來,切實保障和落實村居民的選舉權、知情權、管理權、參與權、監督權,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和幹部群眾自我管理服務功能。

2、推進民主決策有力度。

街道堅持把對村居的管理權直接交給村居民,按照「自己的事情自己定,大家的事情大家辦」的原則制定適合本村或社區實際的村(居)民自治章程等,為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便於操作的規范依據。白馬村在蓋建村部辦公大樓、改建一站式服務大廳等涉及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項時,嚴格按照工作程序,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研究代表提出的具體意見或建議,認真、真實的記錄會議情況,及時將會議中作出的決定以公告形式告知百姓,保障村民代表真正代表民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

3、深化民主管理有力度。

街道各村居能主動把村民自治與加強黨的領導統一起來,能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村級事務上建立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凡村裡的大事難事,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由黨支部會議提出解決方案,討論後依法提交村民代表會議通過,較好的將「村官自治」轉變為「村民自治」。

4、執行民主監督有力度。

民主監督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非權力性監督。只有把群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會有更廣泛的基礎。高旺社區、城東社區、虎橋村、七里橋村等依法建立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有序開展日常監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干群協商共事制度,在村居幹部和村居民之間搭建起干群對話的平台和橋梁,構建了村級權力制衡機制,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基層民主法治創建工作成績的取得是人民群眾克難攻堅、共同奮斗的結果,也是廣大基層幹部開拓創新、辛勤工作的結果。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更加註重解放思想,開闊思路,更加註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更加註重工作的深入和落實,扎實把創建工作做的更好。

⑦ 什麼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

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

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堅持依法執政,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完善保證黨確定依法治國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工作機制和程序,加強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

(7)促進法治擴展閱讀: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這3個方面實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規定和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這些是《決定》的上位規定,有了這些規定,才能全面系統准確地理解其他一些新的規定、舉措和亮點。

如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由5個體系構成,即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是在黨領導下取得的;解決13億人民溫飽問題和初步建成小康社會,也是在黨領導下實現的。

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和文明,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個核心無可替代,就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⑧ 如何促進生態文明法治建設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⑨ 什麼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兩個「最根本的保證」充分說明了黨的領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重要地位。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這是憲法精神、憲法原則的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即「八二憲法」,包括「修正案」。下文有關憲法的引用均出自「八二憲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根本,從多方面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一、「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從而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自1840年以來,中國各族人民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英勇斗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憲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特別是確認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取得的,實質上就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二、從「國家的根本制度」的規定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憲法第一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階級社會里,群眾是劃分為各階級的,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實際上就是肯定工人階級通過它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實行領導,這從國體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三、從「國家的根本任務」的規定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定了國家建設的根本目標和性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規定了實現國家建設目標的根本路徑。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無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此從實現「國家的根本任務」上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四、憲法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根本上解決了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關系問題,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存在「要不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問題,而是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恪守法治精神必須堅持憲法精神,堅持憲法精神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五、」依法治國首先要解決「有法可依」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立法工作,僅僅用幾十年時間,到2010年,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在有法可依的問題總體解決之後,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各方面反映強烈的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更加緊迫。
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七、目標已然確立,關鍵在於落實。依法治國的目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實現。
1、因為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黨章明確了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的根本執政原則。
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源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執行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理念,代表著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利益。
3、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國共產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國家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中國共產黨自身歷史方位的成功轉變,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實現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積累了治國理政的經驗。
4、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這些基本原則,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了政治根基。堅持這些基本原則,就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歷史已經證明,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歷史將來必將證明,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

熱點內容
按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後 發布:2025-01-12 21:26:15 瀏覽:941
人類道德的最初表現形式 發布:2025-01-12 21:02:00 瀏覽:377
財政撥款屬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 發布:2025-01-12 20:29:09 瀏覽:577
什麼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01-12 20:26:00 瀏覽:336
招商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20:12:39 瀏覽:931
王哲律師 發布:2025-01-12 20:09:00 瀏覽:161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 發布:2025-01-12 19:59:30 瀏覽:964
中國電影關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9:18:02 瀏覽:681
屬於商法的是什麼法 發布:2025-01-12 19:00:48 瀏覽:595
法是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規范 發布:2025-01-12 18:49:24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