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創建工作方案

法治創建工作方案

發布時間: 2020-12-20 05:23:59

1. 為什麼依法治腐是必要手段

「十一五」時期反腐倡廉的總體目標,是按中央的要求,「到2010年,建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的反腐倡廉工作中,以廉政文化氛圍為基礎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長效機制要初步形成,以反腐敗專門法律為支撐的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要初步形成,以民主監督為重點的反腐倡廉監督制約機制要初步形成,以源頭治腐為目標的各項體制機制制度改革要深入推進,以查辦大要案件為手段的懲治腐敗勢頭要繼續鞏固和加強。

從具體效果上看,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反腐敗的局面要初步形成,各種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要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要有一定程度的好轉。

反腐倡廉面臨新問題

從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看,反腐倡廉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主要表現在,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一方面,中央不斷加大查處大案要案的力度,2005年,共有47306人被監察部門處以政紀處分。另一方面,違紀違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呈多發態勢,特別是一些權力缺乏有效制約和監督的崗位和部門的案件數量居高不下。在市(地)級和縣(處)級領導幹部違紀案件中涉及黨政主要幹部的案件比例較高,一些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特別是買官賣官的案件性質嚴重,金融、行政執法、司法領域的腐敗問題仍然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在一些企業的重組改制和破產、產權交易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比較嚴重,商業賄賂問題大量存在。

近兩年,國家始終堅決查處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但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如在徵收徵用土地、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教育醫療收費、環境保護、食品葯品安全、企業安全生產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問題的背後往往隱藏著腐敗。因腐敗和不正之風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也時有發生。

在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和廉潔從政,加大對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力度的同時,糾正黨內不正之風的任務依然比較繁重。有的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黨的意識和執政意識淡薄,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有的存在著嚴重的地方和部門本位主義,對中央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作風浮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甚至弄虛作假;有的違反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規定,以權謀私;有的失職瀆職,或者盲目決策,給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有的貪圖享受,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奢侈浪費;有的對群眾安危冷暖漠不關心,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引起人民群眾強烈不滿。

近年來,我國更加註重改革和體制制度創新,加大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力度,但反腐倡廉工作仍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反腐倡廉工作重視不夠,認為經濟社會發展是硬指標,反腐倡廉工作是軟指標,甚至認為兩者是對立的,抓反腐倡廉不下真功夫;有的對如何加強預防和懲治腐敗工作思路不明晰,辦法不多,原則要求多、有力措施少,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有的甚至從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考慮,出了問題還掩著、護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壓案不查,查而不嚴。

這些薄弱環節還表現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不夠健全,真空和漏洞較多;法律賦予反腐敗專門機關的手段不夠用;反腐倡廉工作的體制機制及其幹部隊伍的編制力量和文化知識結構與反腐倡廉工作的實際需要不夠適應;海關、金融控制手段欠缺,導致腐敗資金和人員外逃現象嚴重;國際反腐敗合作機制不夠健全,渠道不夠暢通,導致大量外逃腐敗分子難以遣返,大量外逃資金難以追回,等等。這些問題表明,反腐倡廉工作形勢比較嚴峻,任務十分艱巨。

有利因素不少

有利因素主要表現在,反腐倡廉總的形勢是好的,人民群眾在相當程度上是認可並支持的,國際社會也給予了積極評價。尤其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在反腐倡廉問題上,態度堅決,戰略方針和具體思路十分正確、清晰明了。

黨的十四大尤其是十六大以來,全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探索和創造了一系列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有效措施、方法和手段,認識和掌握了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規律,確立了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司其職,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初步走出了一條依法治腐、以德治腐和民主治腐相結合的有效路子。

在制度建設上,《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等黨內條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及其配套規定和辦法的頒布實施,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規制度支持。

同時,一系列旨在源頭防腐的體制機制制度改革創新,如財政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司法體制、幹部人事制度、行政審批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創新的啟動和推進,為預防腐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頒布實施,為反腐倡廉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供了全面、系統、科學的行動方案。

在國際反腐敗合作方面,《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和有關雙邊或多邊司法協助條約(協定)、雙邊或多邊引渡條約、雙邊或多邊移管被判刑人條約以及其他雙邊或多邊國際公約的簽訂,為反腐敗的國際合作架起了司法和刑偵橋梁。認真借鑒、利用和發展這些有利條件,必將為深入推進「十一五」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產生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工作重點將在八個方面

基於以上要求和形勢,「十一五」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按照中央要求應當突出以下工作重點:

第一,要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政治保證。科學發展觀既是制定「十一五」規劃的根本依據,又是落實「十一五」規劃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原則。各級黨組織和政府,尤其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督促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決防止和糾正違背科學發展觀的錯誤行為,堅決反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努力從思想上、作風上、紀律上為貫徹落實黨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提供有力保證。

第二,要高度重視從思想(內因)上消除腐敗動機(苗頭)。毛澤東同志指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所有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都是從思想動因開始的,所以反腐倡廉必須從解決思想問題入手。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應當高度重視對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加強反腐倡廉教育,認真落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國家法律法規教育。同時,要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促進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廉潔從政。

第三,要堅決維護群眾利益。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群眾利益無小事。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應當把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重點,嚴肅查處徵收徵用土地、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教育醫療收費、環境保護、拖欠農民工工資、安全生產等方面存在的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要切實解決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對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有針對性地全面加強行風建設,深入開展專項治理,不斷深化相關體制機制制度改革,作出適當的政策調整和利益分配調整,建立健全鞏固成果的長效機制。

第四,要認真開展對商業賄賂的專項治理。商業賄賂,其本質就是賄賂,但是,由於它比較普遍地大量存在於各種商業活動之中,而且往往披著「正當」商業回報的外衣,具有一定程度的隱蔽性和欺騙性,而對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原則和秩序則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危害性。因此,針對這一賄賂行為開展專項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治理商業賄賂,是一項涉及面廣、業務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首先要抓住重點領域,要著力解決公益性強、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重點領域的重點問題,如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葯購銷、政府采購以及礦產資源開發和經銷等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等。

其次要抓住重點對象,商業賄賂雖然發生在生產經營者的交易活動中,但與一些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商業賄賂的受賄對象,往往是掌握著相關項目的審批權、許可權和物資采購權的政府部門的官員,因此,治理商業賄賂,必須高度重視對掌握相關權力的政府部門及其官員的監督制約,加大相關案件的查處力度。

治理商業賄賂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必須依紀依法進行,而從現行政策法規看,無論是對商業賄賂的規范,還是對治理商業賄賂的授權,卻還存在著一些缺失和漏洞,因此,有必要研究修訂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加快制定《反壟斷法》,進一步完善規范市場競爭行為和懲治商業賄賂的法律規定。

同時,還迫切需要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財政管理體制、金融監管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健全政府投資監管、國有資產監管等方面的制度。要加快統一市場體系建設,打破壟斷、行政壁壘和地區封鎖。要進一步完善會計制度,堅決禁止和查處做假賬的行為,要加強票據管理,減少現金交易,加大反洗錢的力度,還要加強商業道德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總之,治理商業賄賂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短期內很難解決問題,整個「十一五」時期都必須抓住不放。

第五,要切實提高依法治腐的水平。依法治腐是有效防治腐敗的根本途徑,也是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有效途徑。依法治腐的首要問題是要切實加強法規制度體系建設,解決有法可依問題。

中央要求在2010年建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基本框架,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建設在其中具有指標性意義,而反腐倡廉專門法律的制定,又對法規制度體系具有支撐性意義。因此,制定反腐倡廉專門法律,是「十一五」時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同時,與《公務員法》配套,與黨紀處分條例對稱的《國家公務員行政紀律處分條例》也迫切需要制定,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行政監察法》迫切需要進行修訂。

就黨內條規而言,《黨內監督條例》開辟了廣闊的黨內制度建設空間,加快與《黨內監督條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規定和實施辦法的制定,也是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特別是《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規定要建立的十項監督制度,其中還有輿論監督、詢問和質詢、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三項重要制度尚未制定具體實施的規定或辦法,這些規定或辦法也應該在「十一五」期間頒布實施。

再則,隨著黨務公開,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和推行的需要,以及發展黨內民主其他方面的需要,《黨章》、《黨內監督條例》本身也面臨著修訂的可能和需要。另外,從反洗錢,反人員和資金外逃的需要出發,我國必須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雙邊或多邊相關條約或協定,但目前,還只是與極少數國家建立這樣的條約或協定,「十一五」時期,在這方面也應該有新的發展。

法規制度的生命力和價值在於其適用性,從動態看,法規制度建設是一個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而進行立、改、廢的否定之否定的不斷進化的過程,永無絕對的完善之日。因此,法規制度建設的任務是艱巨而長期的。

第六,要切實加大監督制約的力度。監督制約是預防腐敗和把腐敗問題遏止在萌芽狀態,防止出大問題的重要手段。

監督工作要嚴格按照《黨內監督條例》的規定執行,同時要按照《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的監督,加強對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權力行使的監督,如領導幹部選拔任用過程,財政資金運行過程,國有資產運營過程,金融、證券運作過程,土地使用權和礦產資源開采權出讓、行政審批權運用等。

要通過監督,確保權力的正確行使。要完善監督機制,科學合理地配置權力,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盡可能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

要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的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監督的積極作用,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尤其是要高度重視發揮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的積極作用,要尊重和保障群眾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凡是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能公開的都要依照法律和規定向群眾公開,聽取群眾意見,讓這些事項在陽光下運作,以加大監督的力度,提高監督的效果。

第七,要保持和鞏固查辦腐敗案件的高壓態勢。查處,是預防的基礎,也是預防的後盾,查處具有巨大的威懾作用,這種作用有可能使某些本來存有以權謀私之心的人放棄謀私之念。同時,查處也是預防的補救手段,對於那些防不勝防的人來說,只有用嚴厲查處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來挽回和減少其對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損失。所以,在反腐倡廉過程中,始終保持查處腐敗案件的高壓態勢,十分必要。決不能因為強調預防,而放鬆查處,而應該堅持預防和查處兩手抓,兩手硬。

第八,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腐敗問題。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腐敗問題的滋生,主要是因為公權力所涉及的領域在體制機制制度上存在著某些政策法規缺陷、監督制約真空和尋租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堅持用改革統攬預防腐敗的各項工作,要根據預防腐敗的需要,積極推進相關領域的制度建設和創新,不斷消除腐敗滋生蔓延的條件。

2. 企業達標排放仍然造成污染,現有環境法的應對手段有哪些

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
國發〔2013〕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為特徵污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能源資源消耗持續增加,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繼續加大。為切實改善空氣質量,制定本行動計劃。
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出發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實施分區域、分階段治理,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經濟增長質量提高,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贏,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斗。
奮斗目標: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具體指標: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一、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多污染物排放
(一)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推進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建設,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在供熱供氣管網不能覆蓋的地區,改用電、新能源或潔凈煤,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型鍋爐。在化工、造紙、印染、製革、制葯等產業集聚區,通過集中建設熱電聯產機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鍋爐。
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建設。所有燃煤電廠、鋼鐵企業的燒結機和球團生產設備、石油煉制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都要安裝脫硫設施,每小時20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實施脫硫。除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外的燃煤機組均應安裝脫硝設施,新型干法水泥窯要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並安裝脫硝設施。燃煤鍋爐和工業窯爐現有除塵設施要實施升級改造。
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在石化、有機化工、表面塗裝、包裝印刷等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在石化行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改造。限時完成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碼頭積極開展油氣回收治理。完善塗料、膠粘劑等產品揮發性有機物限值標准,推廣使用水性塗料,鼓勵生產、銷售和使用低毒、低揮發性有機溶劑。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要於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燃煤電廠、燃煤鍋爐和工業窯爐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完成石化企業有機廢氣綜合治理。
(二)深化面源污染治理。綜合整治城市揚塵。加強施工揚塵監管,積極推進綠色施工,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應全封閉設置圍擋牆,嚴禁敞開式作業,施工現場道路應進行地面硬化。渣土運輸車輛應採取密閉措施,並逐步安裝衛星定位系統。推行道路機械化清掃等低塵作業方式。大型煤堆、料堆要實現封閉儲存或建設防風抑塵設施。推進城市及周邊綠化和防風防沙林建設,擴大城市建成區綠地規模。
開展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城區餐飲服務經營場所應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推廣使用高效凈化型家用吸油煙機。
(三)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加強城市交通管理。優化城市功能和布局規劃,推廣智能交通管理,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強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要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通過鼓勵綠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
提升燃油品質。加快石油煉制企業升級改造,力爭在2013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油,在2014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柴油,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加強油品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
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採取劃定禁行區域、經濟補償等方式,逐步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基本淘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的500萬輛黃標車。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國范圍的黃標車。
加強機動車環保管理。環保、工業和信息化、質檢、工商等部門聯合加強新生產車輛環保監管,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環保不達標車輛的違法行為;加強在用機動車年度檢驗,對不達標車輛不得發放環保合格標志,不得上路行駛。加快柴油車車用尿素供應體系建設。研究縮短公交車、計程車強制報廢年限。鼓勵計程車每年更換高效尾氣凈化裝置。開展工程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
加快推進低速汽車升級換代。不斷提高低速汽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節能環保要求,減少污染排放,促進相關產業和產品技術升級換代。自2017年起,新生產的低速貨車執行與輕型載貨車同等的節能與排放標准。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公交、環衛等行業和政府機關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採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個人購買。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的比例達到60%以上。
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四)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修訂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准入條件,明確資源能源節約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標。有條件的地區要制定符合當地功能定位、嚴於國家要求的產業准入目錄。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新、改、擴建項目要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
(五)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質量狀況,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標准,分區域明確落後產能淘汰任務,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採取經濟、技術、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21個重點行業的「十二五」落後產能淘汰任務。2015年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的投資項目,暫停對該地區重點行業建設項目辦理審批、核准和備案手續。2016年、2017年,各地區要制定范圍更寬、標准更高的落後產能淘汰政策,再淘汰一批落後產能。
對布局分散、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制定綜合整改方案,實施分類治理。
(六)壓縮過剩產能。加大環保、能耗、安全執法處罰力度,建立以節能環保標准促進「兩高」行業過剩產能退出的機制。制定財政、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產能過剩「兩高」行業企業退出、轉型發展。發揮優強企業對行業發展的主導作用,通過跨地區、跨所有制企業兼並重組,推動過剩產能壓縮。嚴禁核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七)堅決停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認真清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對未批先建、邊批邊建、越權核準的違規項目,尚未開工建設的,不準開工;正在建設的,要停止建設。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三、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八)強化科技研發和推廣。加強灰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加強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關系的研究。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推進大型大氣光化學模擬倉、大型氣溶膠模擬倉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脫硫、脫硝、高效除塵、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柴油機(車)排放凈化、環境監測,以及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方面的技術研發,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九)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針對節能減排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採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到2017年,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推進非有機溶劑型塗料和農葯等產品創新,減少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積極開發緩釋肥料新品種,減少化肥施用過程中氨的排放。
(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推動水泥、鋼鐵等工業窯爐、高爐實施廢物協同處置。大力發展機電產品再製造,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發展。到2017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左右,在50%以上的各類國家級園區和30%以上的各類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主要有色金屬品種以及鋼鐵的循環再生比重達到40%左右。
(十一)大力培育節能環保產業。著力把大氣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有效轉化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促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創新開發與產業化應用。擴大國內消費市場,積極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大幅增加大氣污染治理裝備、產品、服務產業產值,有效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鼓勵外商投資節能環保產業。
四、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十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制定國家煤炭消費總量中長期控制目標,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強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耗煤項目要實行煤炭減量替代。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現有多台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合計達到30萬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則建設為大容量燃煤機組。
(十三)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加大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供應。到2015年,新增天然氣干線管輸能力1500億立方米以上,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氣應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於替代燃煤;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項目,限制發展天然氣化工項目;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原則上不再新建天然氣發電項目。
制定煤制天然氣發展規劃,在滿足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和保障水資源供應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氣產業化和規模化步伐。
積極有序發展水電,開發利用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到2017年,運行核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
京津冀區域城市建成區、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區域要加快現有工業企業燃煤設施天然氣替代步伐;到2017年,基本完成燃煤鍋爐、工業窯爐、自備燃煤電站的天然氣替代改造任務。
(十四)推進煤炭清潔利用。提高煤炭洗選比例,新建煤礦應同步建設煤炭洗選設施,現有煤礦要加快建設與改造;到2017年,原煤入選率達到70%以上。禁止進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質煤炭,研究出台煤炭質量管理辦法。限制高硫石油焦的進口。
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結合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棚戶區改造,通過政策補償和實施峰谷電價、季節性電價、階梯電價、調峰電價等措施,逐步推行以天然氣或電替代煤炭。鼓勵北方農村地區建設潔凈煤配送中心,推廣使用潔凈煤和型煤。
(十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嚴格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用能設備達到一級能效標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積極發展綠色建築,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築、保障性住房等要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准。新建建築要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准,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光伏建築一體化、「熱—電—冷」三聯供等技術和裝備。
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加快北方採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新建建築和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築逐步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加快熱力管網建設與改造。
五、嚴格節能環保准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十六)調整產業布局。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合理確定重點產業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重大項目原則上布局在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所有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全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一律不準開工建設;違規建設的,要依法進行處罰。加強產業政策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引導與約束作用,嚴格限制在生態脆弱或環境敏感地區建設「兩高」行業項目。加強對各類產業發展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實施差別化的產業政策,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出更高的節能環保要求。強化環境監管,嚴禁落後產能轉移。
(十七)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提高節能環保准入門檻,健全重點行業准入條件,公布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並實施動態管理。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是否符合總量控制要求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以及遼寧中部、山東、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山西中北部、陝西關中、甘寧、烏魯木齊城市群等「三區十群」中的47個城市,新建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企業以及燃煤鍋爐項目要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各地區可根據環境質量改善的需要,擴大特別排放限值實施的范圍。
對未通過能評、環評審查的項目,有關部門不得審批、核准、備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關單位不得供電、供水。
(十八)優化空間格局。科學制定並嚴格實施城市規劃,強化城市空間管制要求和綠地控制要求,規范各類產業園區和城市新城、新區設立和布局,禁止隨意調整和修改城市規劃,形成有利於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城市和區域空間格局。研究開展城市環境總體規劃試點工作。
結合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減排和企業兼並重組,有序推進位於城市主城區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業環保搬遷、改造,到2017年基本完成。
六、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十九)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本著「誰污染、誰負責,多排放、多負擔,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的原則,積極推行激勵與約束並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
分行業、分地區對水、電等資源類產品制定企業消耗定額。建立企業「領跑者」制度,對能效、排污強度達到更高標準的先進企業給予鼓勵。
全面落實「合同能源管理」的財稅優惠政策,完善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推行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建設、運行一體化特許經營。完善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政策,將企業環境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嚴格限制環境違法企業貸款和上市融資。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二十)完善價格稅收政策。根據脫硝成本,結合調整銷售電價,完善脫硝電價政策。現有火電機組採用新技術進行除塵設施改造的,要給予價格政策支持。實行階梯式電價。
推進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
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完善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成品油價格改革補貼政策。
加大排污費徵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適時提高排污收費標准,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排污費徵收范圍。
研究將部分「兩高」行業產品納入消費稅徵收范圍。完善「兩高」行業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和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積極推進煤炭等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使用專用設備或建設環境保護項目的企業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二十一)拓寬投融資渠道。深化節能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探索排污權抵押融資模式,拓展節能環保設施融資、租賃業務。
地方人民政府要對涉及民生的「煤改氣」項目、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輕型載貨車替代低速貨車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範工程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要將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及其運行和監管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在環境執法到位、價格機制理順的基礎上,中央財政統籌整合主要污染物減排等專項,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對重點區域按治理成效實施「以獎代補」;中央基本建設投資也要加大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七、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嚴格依法監督管理
(二十二)完善法律法規標准。加快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步伐,重點健全總量控制、排污許可、應急預警、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制度,研究增加對惡意排污、造成重大污染危害的企業及其相關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的內容,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建立健全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研究起草環境稅法草案,加快修改環境保護法,盡快出台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和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各地區可結合實際,出台地方性大氣污染防治法規、規章
加快制(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准以及汽車燃料消耗量標准、油品標准、供熱計量標准等,完善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二十三)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完善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加強對地方人民政府執行環境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監督。加大環境監測、信息、應急、監察等能力建設力度,達到標准化建設要求。
建設城市站、背景站、區域站統一布局的國家空氣質量監測網路,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客觀反映空氣質量狀況。加強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體系建設,推進環境衛星應用。建設國家、省、市三級機動車排污監管平台。到201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建成細顆粒物監測點和國家直管的監測點。
(二十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明確重點,加大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的違法企業,要依法停產關閉。對涉嫌環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落實執法責任,對監督缺位、執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為,監察機關要依法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二十五)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國家每月公布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和最好的10個城市的名單。各省(區、市)要公布本行政區域內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當地主要媒體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
各級環保部門和企業要主動公開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企業污染物排放、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涉及群眾利益的建設項目,應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建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
八、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統籌區域環境治理
(二十六)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建立京津冀、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由區域內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參加,協調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組織實施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通報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研究確定階段性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
(二十七)分解目標任務。國務院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地方人民政府和企業。將重點區域的細顆粒物指標、非重點地區的可吸入顆粒物指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構建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國務院制定考核辦法,每年初對各省(區、市)上年度治理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2015年進行中期評估,並依據評估情況調整治理任務;2017年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終期考核。考核和評估結果經國務院同意後,向社會公布,並交由幹部主管部門,按照《關於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試行)》、《關於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等規定,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十八)實行嚴格責任追究。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由環保部門會同組織部門、監察機關等部門約談省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督促。
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的,以及干預、偽造監測數據和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監察機關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環保部門要對有關地區和企業實施建設項目環評限批,取消國家授予的環境保護榮譽稱號。
九、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
(二十九)建立監測預警體系。環保部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到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要完成區域、省、市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其他省(區、市)、副省級市、省會城市於2015年底前完成。要做好重污染天氣過程的趨勢分析,完善會商研判機制,提高監測預警的准確度,及時發布監測預警信息。
(三十)制定完善應急預案。空氣質量未達到規定標準的城市應制定和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並向社會公布;要落實責任主體,明確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警預報及響應程序、應急處置及保障措施等內容,按不同污染等級確定企業限產停產、機動車和揚塵管控、中小學校停課以及可行的氣象干預等應對措施。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演練。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要建立健全區域、省、市聯動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體系。區域內各省(區、市)的應急預案,應於2013年底前報環境保護部備案。
(三十一)及時採取應急措施。將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納入地方人民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實行政府主要負責人負責制。要依據重污染天氣的預警等級,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引導公眾做好衛生防護。
十、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三十二)明確地方政府統領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總責,要根據國家的總體部署及控制目標,制定本地區的實施細則,確定工作重點任務和年度控制指標,完善政策措施,並向社會公開;要不斷加大監管力度,確保任務明確、項目清晰、資金保障。
(三十三)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協調力量、統一行動,形成大氣污染防治的強大合力。環境保護部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有關部門要制定有利於大氣污染防治的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貿易、科技等政策,依法做好各自領域的相關工作。
(三十四)強化企業施治。企業是大氣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要按照環保規范要求,加強內部管理,增加資金投入,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治理技術,確保達標排放,甚至達到「零排放」;要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三十五)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環境治理,人人有責。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知識。加強大氣環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引導公眾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全社會樹立起「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准則,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繁重艱巨,要堅定信心、綜合治理,突出重點、逐步推進,重在落實、務求實效。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按照本行動計劃的要求,緊密結合實際,狠抓貫徹落實,確保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如期實現。

3. 青州市依法行政有什麼方案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程序,提高行政執法水平,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對市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整充實,現將調整後的成員名單公布如下:

組長:韓幸福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葛英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成 員:劉傳明市政府黨組成員、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高樂江市政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劉學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孟慶廣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吳金國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

李新國市商務局局長

郝傳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溫汝友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常務副局長

李國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南天星市財政局局長

王效友市民政局局長

劉務軍市教育局局長

曾憲勇市衛生局局長

扈文高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局長

冀學平市審計局局長

劉正福市民宗局局長

付曉市科技局局長

許新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

裴生彪市知識產權局局長

楊志亮市體育局局長

趙立偉市地震局局長

馬保平市人防辦主任

王欽孟市安監局局長

劉國銀市糧食局局長

孫國明市統計局局長

薛劍軍市物價局局長

孟凡華市農業局局長

於觀洲市林業局局長

魏東亭市農機局局長

張冠旺市畜牧局局長

趙華章市水利局局長

郝興珠市農經局局長

金瑋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李愛國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

王志方市環保局局長

崔永剛市旅遊局局長

劉允泉市文物局局長

徐文德市司法局局長

郭志榮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蔡治清市委市政府信訪局局長

高學禮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

辛建立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

康效生市人民辦事中心主任

張錫武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局長

郭恆凱市招商局局長

李洪順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管理中心主任

宋玉市招投標管理辦公室主任

楊愛東市外事與僑務局局長

袁敏市金融辦主任

徐立香市老齡辦主任

趙世華市文化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主任

趙建宏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燕連深市房地產管理局局長

季太平市園林局局長

萬金亮市規劃局局長

陳洪書市拆遷辦主任

趙明光市環衛局局長

吳國興市風景區管理局局長

張明元市國稅局局長

隋國慶市地稅局局長

柴浚川市工商局局長

陳進市公路局局長

李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宋愛紅市氣象局局長

董世明市鹽務局局長

李法亮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

曲榮智王府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玉榮益都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紅偉雲門山街道辦事處主任

袁曉穎黃樓街道辦事處主任

郇金剛彌河鎮鎮長

陳湘穎王墳鎮鎮長

張洪剛廟子鎮鎮長

趙新坤邵庄鎮鎮長

袁加龍高柳鎮鎮長

常方剛何官鎮鎮長

陳偉東夏鎮鎮長

朱英坤譚坊鎮鎮長

庄新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政府法制局,高樂江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4. 如何創建法治教育主題公園的實施方案

如何創建法治教育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版活學生的主體權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熱點內容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
靖邊法官 發布:2024-11-17 16:34:25 瀏覽:76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
魔法學院頁游 發布:2024-11-17 16:11:07 瀏覽:371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 發布:2024-11-17 16:10:10 瀏覽:156
學道德模範做有德之人手抄報 發布:2024-11-17 15:27:12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