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的局限性

法治的局限性

發布時間: 2020-12-20 05:36:38

❶ 試論述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是自人類有法律以來思想家、法學家苦苦思索的問題。在當今中國社會崇尚法治、倡導法治、強調法治的歷史轉型時期,提出並探討這一問題,對於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法律和法學具有
重要意義。
一、問題的緣起
法國著名學者、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米歇爾·克羅齊埃認為,法國社會存在著嚴重的「管理機能
不良」問題,而僅僅靠法令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推動社會前進的方法在於挖掘人類資源,鼓勵個人的積極
性,把潛在的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1 〕當代美國「統一法學」之代表埃德加·博登海默教授認為
法律存在弊端,「法治」有利也有弊。〔2 〕英國學者馬克·加蘭特也對法制化表現出某種擔憂。〔3〕美國學
者菲利普·K·霍華德也指出,在美國,法律不再是一種有用的工具,而成了沒有頭腦的專制統治者。因此法律
不可能拯救我們。〔4〕
上述幾位西方法學家所談到的法律、法制、法治的弊端都涉及到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律基本問題,即法
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這就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二、西方早期關於法律作用的兩大思想源頭
當我們順著歷史線索追溯西方早期思想家的法律思想時,我們發現,人類自有法律以來,就在不斷探討法
律的作用。西方早期思想家們對法律的作用發表過許多見解,並形成了兩種不甚相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高度
贊美法律的作用及功能,賦予法律在治理社會、追求理想社會生活目標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另一種看法則是貶
低法律的作用,認為法律是一種有缺陷的事物,它的作用遠不是有些人所贊美的那樣,或者認為法律必須藉助
於其他力量和因素才能有用。這兩種不同觀點的思想源頭,來自於古希臘以柏拉圖為代表的「人治」理論和以
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法治」理論。
古希臘大思想家柏拉圖早期的理論對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評價不高。柏拉圖的全部政治理論、法律理論和哲
學思想是建立在他精心構建的「理想國」和「哲學王」基礎之上的。柏拉圖認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而這
種不平等是建立一個等級制共和國的依據。在他的共和國中,人被分為金質(統治者)、銀質(輔助者)、銅
質(工匠)、鐵質(農夫)四個等級,各個等級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和特殊職責,每一個隸屬於特定等級的公
民都必須將其活動嚴格限定於適當履行本等級的特殊職責,對於政府按其特殊能力和條件而分配給他的任務必
須克盡職守,每一個等級都必須固守自己的工作而不得干涉他人事務。「各守本分、各守其職就是正義。」在
他的理想國中,也會出現糾紛,而這些糾紛必須由政府當局來裁決。在裁決時,國家的法官應當擁有很大的自
由裁量權。柏拉圖不希望他們受體現於法典中固定而呆板的規則的約束。柏拉圖的共和國是一個注重行政的國
家,它依靠最出色的人的自由智慧來管理,而不是靠法律來管理。他認為正義的執行應當是不要法律的。
柏拉圖在其早期著作《政治家篇》中,闡發了他對法律作用的看法。他認為:法律絕不可能發布一種既約
束所有人又對每個人都真正有利的命令。法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完全准確地給社會的每個成員作出何謂善德、
何謂正確的規定。人類個性的差異、人們行為的多樣性、所有人類事務無休止的變化,使得無論是什麼藝術在
任何時候都不能制定出絕對適用於所有問題的規則。柏拉圖還認為,法律原則上是由抽象的、過分簡單的觀念
構成的,然而簡單的原則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用來解決復雜紛繁的事務狀況的。立法者在其為整個群體制定的法
律中,永遠不能准確地給予每個人以其應得的東西。因此,最佳的方法並不是給予法律以最高權威,而是給予
明曉統治藝術、具有才智的人以最高權威。〔5 〕可見,柏拉圖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中較早提出有關法律缺陷、
法律的弊端、法律局限性問題的代表人物,並成為這一理論的奠基人和思想源頭。
在晚年,由於在西西里錫拉古城(Syracuse)建立理想國的實驗遭到失敗,柏拉圖開始重視法律的作用,
但他仍沒有放棄「沒有法律」的國家是最高的、最完善的「理想國」的統治形式,只不過他開始承認,這種「
理想國」的有效運行需要依靠具最高才智的人和無誤的判斷,而這種人很難找,於是不得不另外尋求一種第二
等好的統治形式,這種形式便是「法治國」。「法治國」是統治人類的第二等好的選擇。
在西方早期,同柏拉圖「人治」理論相對立的,是古希臘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雖
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在許多方面背離了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思想家中「法治」論的代表人物。盡
管他也承認法律確實存在著缺陷,這種缺陷主要表現為「法律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但他認為
,「法律是最優良的統治者」。〔6 〕亞里士多德要求把一個以法律為基礎的國家作為達到「美好生活」的唯
一可行的手段。他認為,達到美好生活乃是政治組織的主要目標。他認為,人在達到完美境界時,是最優秀的
動物,然而一旦離開了法律和正義,他就是最惡劣的動物。〔7〕
亞里士多德針對柏拉圖的「人治」理論提出了「法治」主張。他認為,正確制定的法律應該是最高的權威
,法律對於每個問題都應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因為凡是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治者總比感性用事的人們較為優
良。而法律恰正是全沒有感情的。因此,「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即使有時國政仍須依仗某些人的智慮
(人治),這總得阻止這些人們只能在應用法律上運用其智慮,讓這種高級權力成為法律監護官的權力。……
要是把全邦的權力寄託於任何一個個人,這總是不合乎正義的。」〔8〕
亞里士多德認為讓法律遂行其統治,這就有如說,惟獨神祗和理智可以行使統治;而讓一個人來統治,這
就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獸欲,雖最好的人們(賢良)也未免有熱誠,這就往往在
執政時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慾影響的神祗和理智的體現。〔9〕而且,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
), 須有毫不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法律確實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
,這些原可留待人們去審議。主張法治的人並不想抹殺人們的智慮,他們認為這種審議與其寄託一人,毋寧交
給眾人。參與公務的全體人們既然都受過法律訓練,都能具有優良的判斷,要是說僅僅有兩眼、兩耳、兩手、
兩足的一人,其視聽、其行動一定勝過眾人的多眼、多耳、多手足者,這未免太荒謬。」〔10〕亞里士多德還
認為法律在國家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凡不能維持法律威信的城邦都不能說它已經建立了任何政體。法律應
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無上的權威,執法人員和公民團體只應在法律(通則)所不及的『個別』事例上有
所抉擇,兩者都不該侵犯法律。……命令永遠不能成為通則(「普遍」)〔而任何真實的政體必須以通則即法
律為基礎〕。」〔11〕據此,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法律至上的主張。亞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論,奠定了其後西
方兩千多年來法律思想中「法治主義」的理論基礎,成為其重要理論源淵。
可見,從古希臘開始,思想家們就已經發現並提出了關於法律局限性(缺陷、弊端)的思想。這種思想在
柏拉圖那裡表現得非常明顯。
三、當代的論爭:法治主義范疇內的法律利弊
在當代,西方法學家關於法律局限性的探討,與二千多年前柏拉圖早期學說中那種蔑視法律、力倡「人治
」的思想主張有所不同。歷史在經歷了17、18世紀的歐洲啟蒙主義思想、19 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思潮、20世紀的
自然法復興運動,以及資本主義民主主義國家的出現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之後,法治主義逐漸佔了主導地位
,並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歷史潮流。人治主義隨著封建君主國的逐漸瓦解而遭到摒棄。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
赤裸裸的人治主義主張已不多見,但對法律利弊的爭論和關注並沒有停止。與過去不同的是,法學家們將視線
轉向了在法治主義范疇內對法律局限性的探討。
20世紀初興起於歐洲大陸的利益法學,是當代西方對法律缺陷問題揭露較多的一個法學派別。利益法學批
判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統治德國法律界的概念主義法學關於「實在法律制度是無缺陷的」這樣一個理論假設。
利益法學的代表人物菲利普·赫克指出,概念主義法學的這一理論假設是虛幻而與事實不相符合的,任何一種
實在法律制度必然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而且根據邏輯推理的過程,也並不總能從現存法律規范中得出令
人滿意的結論。利益法學的一個主要理論觀點是:法律規范構成了立法者為解決種種利益沖突而制定的原則和
原理。而為了做出一個正義的判決,法官必須弄清立法者通過某條特定的法律規則所要保護的利益,這樣,就
形成了法官對成文法和制定法的依附性。而事實上,每一個法律規范或制度體系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包攬無
遺,在實在法所未規定的情況下,甚至在作為整體的法律制度沒有為解決利益沖突提供任何根據的情況下,法
官就會變得無所適從。這樣,就需要法官善於發現法律的目的,通過法官個人的合理解釋尋求解決利益沖突的
辦法。法國的自由主義法學家弗朗索瓦·惹尼也指出:法律的正式淵源並不能覆蓋司法活動的全部領域,總是
有某種領域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決定,在這種領域中,法官必須發揮其創造精神和能動性。這種自由裁
量權不應當根據法官那種不受控制的、任意的個人感情來行使,而應當根據客觀的原則來行使。〔12〕
20世紀初產生於德國的自由法學運動,也是在對法律的缺陷做出分析之後,主張擴大法官的司法裁量權,
要求法官根據正義與公平去發現法律。自由法學家並不想解除法官忠實於成文法的一般義務,但他們認為,當
實在法不清楚或不明確的時候,法官就應當根據占支配地位的正義觀念來審理案件。如果連這些正義觀念也無
法確定,法官就應當根據其個人主觀的法律意識來判決。〔13〕
從柏拉圖時代到當代的一些西方法學流派,關於法律的缺陷的評判總是與主張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相關
連。凡主張擴大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觀點,其理論前提就是認為法律總是存在著不完整、不周全、不明確、不清
楚、不合理等等缺陷,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力,依靠正義和公平觀念處理案件,會彌補法律的上述缺陷,這
並不違背法官忠實於法律、向法律負責的法治精神。這是當代西方法學家探討法律利弊問題的一個新特點。
在東方,法律的作用及其利弊問題也為法學家們所關注。被譽為近代日本啟蒙思想之父的日本思想家福澤
諭吉,在對西方文明進行考察之後,對法律的利弊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不論為欲或為利,必須老老實實
遵守商業的法規,只有遵守法規才能進行交易,從而促進文明的進步。在現代的人類世界上,除了家庭和親友
之外,不論政府、公司、買賣、借貸,一切事物莫不依據法規辦事。〔14〕福澤諭吉對法律的作用評價道:就
目前情況而論,促進世界文明的工具,除了法制之外並無其他更好的辦法。厭惡事物外形,而拋棄其實際效能
,是智者所不為的。他認為,道德只能行之於人情所在的地方,而不能行之於法制的領域。法制的效能雖然也
能達到人情的目的,但是從它所表現的形態看,法制和道德似乎是完全相反、互不相容的東西。〔15〕
另一位東方學者、阿爾及利亞現代思想家穆罕默德·貝賈維,也對法律的作用及利弊作了深刻的分析。他
指出:法律是社會的固有現象,離開社會就無法設想法律的存在。法律是社會現實的結果,或者說是包含所有
經濟、歷史、文化和其他成分的社會環境的產物。他指出:人們已清楚地意識到法律中包含的奇特而又富有成
果的矛盾,即法律的真實本質和它的真正作用之間的矛盾。法律本質上看來是進化的,但其作用卻又是保守的
。一方面,法律反映了變化著的社會現實,盡管肯定會出現差距和延遲,它卻必須適應這一現實,就這一點看
它是進化的;另一方面,法律作為社會關系的表現方式,對產生它的社會環境起著決定性或者說穩定性作用。
因此,它加強並捍衛各種既定做法(秩序),排斥任何可能危及這些做法(秩序)的變革,就這一點講,它又
是保守的。運動和惰性,變革和守舊是兩對永遠影響法律的現狀和法律的未來的因素。每當社會經濟結構和關
系發生變化,法律常常在較遲一段時間之後就適應這種變化,以便使變化能鞏固下來。但是,在保證和捍衛業
已取得的進步的同時,法律又成為社會經濟關系重新向前邁進的阻力。這種阻力雖說不是不可克服的,但的確
會造成延遲。隨後,當社會經濟關系的新發展越來越清楚,范圍越來越少時,它們所代表的現實和作為障礙的
法律之間不斷嚴重的脫節現象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矛盾相當突出,舊法律結構由於明顯的不
足和迅速地衰退而解體,法律准則就不再是神聖的了。〔16〕
四、我的認識和思考
1.對法律局限性的討論在西方法律思想中長達兩千多年。在早期,它表現為柏拉圖式的人治主義理論,在
當代,它成為對法律的利弊進行分析的思維視角和分析工具。法律是社會關系的反映,是對特定社會發展階段
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道德等的高度概括,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人們對法律的認識,實
則是對社會現實的認識,這種法律觀實際上反映了人們對該社會現實的觀念和態度。世界上沒有「絕對真理」
,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也不存在完美無缺的社會,所謂「理想的社會」,總是相對而言的。從發展的、「理想
的」角度來看,社會總是不完美的,是要不斷發展的,因此,反映社會現實的法律,自然也不會是盡善盡美的
,總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和局限性。
2.法律既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也是人類主觀認識的產物,是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這是法律產生、存在、
變化、發展不可缺少的主客觀基礎。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從歷史長河來看,是無限的,無窮盡的,只要
人類存在一天,這種認識就不會終止。但對歷史長河中的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來講,其認識能力和水平又是有限
的。正是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這種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成為法律局限性產生的認識論根源。法律的局限性
導源於人的認識的局限性。只要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矛盾及人類社會不斷變化發展進步的現實這兩大
導致法律局限性的主客觀根據存在一天,作為它們的反映物——法律的局限性也就存在一天。因此,法律局限
性可能是法理學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3.在特定歷史發展階段,人的認識歪曲地反映客觀世界而表現為法律上的一些缺陷,即人類在自己的認識
范疇內本應認識到而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認識到,導致法律出現本不應有的技術性缺陷和弊端,這是討論法律局
限性的重點。西方學者所列舉的許多法律局限性的表現形式和實例,大都表現為這一層面的含義。例如:法律
正在失去它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變得更加浩繁、更加復雜和更不確定,法律失去了獨立性和自治性,訴訟費
用的高額增長對法律所造成的污染,法律應用成本的增加,法律制度缺乏效率等等。〔17〕
4.法律是人類用來對社會進行控制、調整、規范、指導的手段,是人類追求理想社會結構和幸福生活目標
的途徑,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法律的作用在於保護自由、人身不可侵犯、最低限度的物質滿足,以使個人得
以發展其人格、實現其『真正的』使命。」〔18〕「法律的作用是促進人類價值的實現。」〔19〕法律也像其
他社會控制機制一樣不是盡善盡美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在人類迄今為止尚未找到其他有效和有用
的手段之前,法律仍不啻為對人類有益的工具和調整機制,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目標的有效手段。有局限性的
法律比起人治主義和無法狀態而言,還是要優越萬千倍。人治主義和無法狀態,只能導致社會專制、極權、剝
奪人的自由權利和民主權利,阻礙社會進步和發展。
同樣,任何一種有益的事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實行法治也要付出代價,有時這種代價還很大,但是這種
代價比起無法制的代價來,還是要小得多。優良的社會管理,也應遵循功利主義原則,以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大
利益。在政治社會中,法律是有成本的,以較小的成本支出換取較多的收益,是社會管理者應優先考慮的問題
,法治便是最好的選擇。而法律的局限性,不管它表現為內部的局限還是外部的局限,也是這種代價的一種反
映。
5.法律的利弊和局限性本身是一個價值判斷命題。法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對法律利弊的評價自
然要結合具體法律制度的本質及屬性才能得出合乎事實的科學結論。法律的利弊常常表現為多面性,如同莫斯
科大學一位教授所說:法在自己的任何部分既可以成為自由的生命,也可以成為奴役和專橫的工具;既可以成
為社會利益的妥協,也可以成為壓迫的手段,既可以成為秩序的基礎,也可以成為空洞的宣言;既可以成為個
人權利的可靠支柱,也可以使專制的暴政和無法無天的局面合法化。也許,每一種法學概念的益處和社會意義
就在於通過對其他法學概念的薄弱方面的批判來闡明法本身的消極性和危險傾向。〔20〕這是對具體法律制度
的作用所作的價值評判。而我們對法律局限性的研究,是在抽出其具體法律制度的本質屬性中的價值內容之後
,在一般抽象理論的層面上,將法律僅僅視為治理社會的一種方式的前提下來探討其利弊的。
真理向前跨入一步,就成謬誤。對法律局限性的研究也是如此。站在懷疑主義的立場上,任意誇大法律的
缺陷、弊端、局限性,將法律說得一無是處,就有可能倒退到人治主義和無法狀態的舊路上去,為反法治主義
提供理論根據;而對法律局限性這一客觀存在的事實視而不見,略而不談,甚至將這一理論與反法治主義相聯
系,就難以發現法律中客觀存在的種種不足和問題,而導致立法難以完善,法律就難以進步和發展,也會從另
一方面對法律的運作帶來弊害。探討法律的局限性,正是為了糾正法律的局限性,尋求克服法律局限性的方法
和途徑,以使法律更加完備和完善,而不是以此作為攻擊法治主義的口實和根據。這就是我們應取的價值標准
。另一方面,法律局限性的客觀存在,使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法律領域內,人類是否已經窮盡和
利用了所創造的已有的全部智慧?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就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不斷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
,提高法律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克服其局限性。法律應該將人類已經創造的全部智慧成果反映到自身結構和運
作中去,使法律更好地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類。
6.在當前中國社會強調法制、倡導法制、向現代化社會(包括法制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提出重視和研
究法律的局限性問題,是一個帶有「超前性」現實意義的理論問題。中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
主義民主政治體制,首先要建立與此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國家要進行大量的立法活動,還要大量吸收、借鑒、
引進以至移植西方的法律,就應重視對法律局限性的研究,加強對具體立法的預測,以克服法律中已經存在的
局限性和新立法中可能出現的局限性,避免西方在法制發展過程中走過的彎路。研究法律的局限性是為了克服
法律的局限性,在法律領域內盡可能利用人類所創造的全部智慧,以便更好地貫徹法制,實現法治。這是提出
這一問題的現實意義之所在。它的理論價值在於:它可以加深我們對法律及其作用乃至對整個人類法律的本質
的認識,避免用一種盲目的熱情代替對法律的冷靜的、清醒的、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法哲學思考,使法律哲學
、法理學成為真正的法律科學。

注釋:
〔1〕〔法〕米歇爾·克羅齊埃:《論法國變革之路——法令改變不了社會》,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
《譯者的話》第1—2頁。
〔2〕〔5〕〔7〕〔12〕〔13〕〔18〕〔19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
,鄧正來等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8—392、7—8、10、137—138、139、197頁及《1962版序言》第2頁

〔3〕〔17 〕〔英〕馬克·加蘭特:《法律浩繁——北大西洋周圍的法制化》,周湘士譯,《外國法譯評
》1993年第1期,第73、77頁。
〔4〕〔美〕菲利普·K·霍華德:《

❷ 依法治國有哪些優越性和局限性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角逐日趨激烈;當代中國,完備治理體系、提升專治理能力任務愈發緊迫屬。中國正在經歷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深刻變革。越是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發展關鍵期,越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確保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改革。

❸ 法治的局限性

法律局限性的論證

陳衛東

【關鍵詞】法律局限性
【全文】

毫無疑問,法律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社會生活制度,已經為當今大多數現代國家所普遍接受。但正如陽光下的陰影,法律作為一種人定製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或謂之缺陷。美國法律哲學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曾指出,「法律的缺陷部分源於它所具有的守成取向,部分源於其形式結構中所固有的剛性因素,還有一部分則源於與其控制功能相關的限度」1 。筆者試通過對法律涵蓋社會生活的有限性、法律對社會生活反映的延遲性、法律執行過程中的妥協性等方面的討論,論證法律的局限性。
對於法律是否是治理社會的最佳手段問題,早在古希臘就有以柏拉圖為代表的人治論和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法治論之爭。柏拉圖認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而這種不平等是建立一個等級制共和國的依據。這樣的共和國依靠最出色的人的自由智慧來管理,而不是靠法律來管理。人類個性的差異、人們行為的多樣性、所有人類事務無休止的變化,使得無論是什麼藝術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制定出絕對適用於所有問題的規則。因此,「最佳的方法並不是給予法律以最高權威,而是給予明曉統治藝術、具有才智的人以最高權威。」2 。同柏拉圖的"人治"理論相對立,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盡管也承認法律確實存在著缺陷,這種缺陷主要表現為"法律不能完備無遺,不能寫定一切細節",但他認為人在達到完美境界時,是最優秀的動物,然而一旦離開了法律和正義,他就是最惡劣的動物。凡是不憑感情因素治事的統治者總比感性用事的人們較為優良,而法律恰正是全沒有感情的。因此,"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3 。通過人治論與法治論之爭——我們暫且不論兩者孰優孰劣——可以看出,即使是法治論者也承認,法律無論如何細致,也不可能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本質意義上講,法律是包含所有經濟、歷史、文化和其他成分的社會生活的產物和反映,而社會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同時,法律又具有相對穩定性特徵,一部法律制定出來後不能朝令夕改。因此,相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生活而言,法律一旦制定出來就已經變成了「昨天」的法律,成為社會發展的保守力量。在這一意義上,法律的局限性就表現為對社會生活反映的延遲性,它在捍衛既定秩序的同時,也越來越成為社會發展的阻力,直到新生的社會力量不斷強大,迫使舊有的法律體系進行修改甚至土崩瓦解。
如果說制定法是應然意義上的法律,那麼落實到社會生活現實中的法律可以稱之為實然意義上的法律。無論多麼完備的法律仍然需要人來執行,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由於人類主觀認識世界的有限性、歪曲性,法律的體系和概念本身就存在不周延性,加之各種社會利益、社會力量的干預,法律作為一門專門技術,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扭曲,從而違背立法的初衷。在這個層面上,法律的局限性表現為對社會現實力量的妥協。
法律的局限性本身是一個價值判斷命題,它常常表現為多面性,如同莫斯科大學一位教授所說:法在自己的任何部分既可以成為自由的生命,也可以成為奴役和專橫的工具;既可以成為社會利益的妥協,也可以成為壓迫的手段,既可以成為秩序的基礎,也可以成為空洞的宣言;既可以成為個人權利的可靠支柱,也可以使專制的暴政和無法無天的局面合法化。也許.每一種法學概念的益處和社會意義就在於通過對其他法學概念的薄弱方面的批判來闡明法本身的消極性和危險傾向。4 這是對具體法律制度的作用所作的價值評判。而我們對法律局限性的探討,是在抽出其具體法律制度的本質屬性中的價值內容之後,在一般抽象理論的層面上,將法律僅僅視為治理社會的一種方式的前提下來探討其利弊的。
法律既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也是人類主觀認識的產物,是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這是法律產生、存在、變化、發展不可缺少的主客觀基礎。從歷史長河來看,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是無限的,只要人類存在一天,這種認識就不會終止。但對歷史長河中的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來講,其認識能力和水平又是有限的。正是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這種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成為法律局限性產生的認識論根源,法律的局限性來源於人類認識的局限性。只要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矛盾及人類社會不斷變化發展進步的現實這兩大導致法律局限性的主客觀根據存在一天,作為它們的反映物——法律的局限性也就存在一天。因此,法律局限性可能是法理學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注釋】1. 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9頁。
2. The Statesman,transl.J.B.Skemp(New York,1957),294b.轉引自上書第11頁。
3.[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168頁。
4.[俄]O·3·列依斯特:《三種法律思想》、《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1期,第83頁。

【論文標題】法律局限性探討
【論文來源】《法學天地》
【論文期號】199601
【論文頁號】1-5
【論文分類】法理學·法史學
【論文作者】胡水君

法律的局限性是指法律在其創制和實施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弊端和不足。它是法理學中經常被人關注的一
個問題。美國法律哲學家埃德加·博登海默在其名著《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中曾從法律的保守傾
向,法律的僵化形式以及法律規范控制的限制等方面分析了法律的弊端;徐國棟教授在其博士論文《民法基本
原則解釋——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則從法律自身屬性出發把成文法局限性歸結為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
模糊性及滯後性等。盡管二位學者在論述上略有不同,但他們都認為法律並非十全十美,而是有缺陷的則是不
爭之事實。本文擬在以上二著的基礎上,從法律的創制,法律自身及法律的運行等角度對法律的局限性進行探
討,以資實踐。
一、法律創制過程中表現出的局限性
法律的創制是立法者為分配和協調社會中的各種利益而對人們權利義務進行設定的一種活動。法律的創制
以立法者認識社會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為前提。在認識論上,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人能獲得關於
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正確認識。但是,它同時也並不否認世界上存在未知之物,也不認為人獲得的關於物質
世界的認識是絕對正確的。相反,它認為人的認識活動無不受到認識客體(自然客體、社會客體、精神客體)
,認識中介(認識工具、知識工具、語言工具等)以及認識主體自身的制約。因而,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只是
對其某些領域、某些事物和某些過程的一定范圍的正確把握。人對特定的具體事物也只是對其一定程度,一定
層次的近似正確的反映。這便是認識的非至上性,非終極性。這種認識論同樣貫穿於立法者對社會中各種利益
關系的認識活動中。法律作為立法者創制活動的產物,也因立法者認識上的非至上性、非終極性而表現出以下
兩種局限性:
1、非全真性。馬克思指出:「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
」〔1 〕這句話道出法律之刻的經濟根源,但它並不否認,法律是人們自覺、有意識活動的結果。從哲學上講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它能動地反映物質世界。因而法律就
是主觀能動地參與客觀的結果,它必然帶有人的主觀印跡。認識社會生活中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是法律創制的必
要前提,然而立法者作為認識主體,在認識上是有局限的:其一,作為認識客體的社會關系具有變動性和復雜
性,它們互相交錯,雜亂難辨,並在人的需要以及滿足需要的各種活動推動下不斷變遷。其二,立法者在認識
上還受到其知識、閱歷豐富程度、有限的生命、意識中的非理性因素以及技術條件、語言工具等的制約,其認
識能力、預見能力以及表現能力等都是有限的,其三,賦予流變的社會關系以固定的法律形式,對立法者來說
無異於以方畫圓,立法者將感到困難重重,棘手無比。其四,立法者作為一定階級的代表,總表現出一定的階
級傾向和階級情感。所有這些都將影響到立法者對客觀的「經濟關系」的正確反映。總之,法律作為設定的存
在,它不可能完全正確地體現經濟關系的要求,它也不可能完全正確的地對各種社會關系施以調整,在此意義
上,法律不是始終完全正確合理的。換言之,法律是非全真的,是為法律的非全真性。
2、不周延性。 所謂法律的不周延性是指應受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沒有能夠完全被法律所調整。如果說
非全真性是法律在認識論上表現出的質的局限,那麼不周延性則是法律在認識論上表現出的量的局限。對法律
是否具有不周延性,歷來有兩種看法。否定法律具有不周延性的,是為否定說。否定說以自然法學和概念法學
為代表。自然法學認為,在實在法上存在著一個無所不包的自然法體系,因而法律無所謂不周延,人們能夠在
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完善的,良好的法律體系。概念法學也認為實在法律制度是「無缺陷」的,法律由
一系列不同層次的概念組成,這些概念經過邏輯演繹推理足以解決一切具體事務。肯定法律具有不周延性的,
是為肯定說。肯定說以利益法學、自由法學和社會法學為代表。他們認為任何認為法律無所不包的觀點都是虛
幻的,不切實際的。他們指出,立法者認識能力有限,不可能預見將來的所有事情,即使預見到將來的一些事
情,立法者也可能由於表現手段有限而不能把它們完全納入法律規范,因而法律必然是不周延的。肯定說與否
定說各持一端,筆者認為否定說是有失中肯的。認為靠理性能制定包容一切的法律的觀點只是一個幻想,說人
能窮盡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更是武斷。同時,作為法律要素之一的概念本身就存在局限,活生生的物質世界有些
是很難用概念表達的。利益法學運動的發起者赫克就指出,任何一種實在法律制度必然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
,而且根據邏輯推理過程,也並不總能從現存法律規范中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2〕歷史證明, 任何想要用
法律涵蓋一切社會關系的企圖都註定要失敗的。由於立法者認識能力和預見力的有限,立法者疏忽或出於謹慎
的考慮,人類創造的實在法很難盡善盡美,它必然是不周延的。這就是法律的不周延性,它使得應該受到法律
調整的社會關系得不到法律的調整。
二、法律自身屬性上的局限性
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確的和普遍的規范。」〔3 〕這是對法律屬性的概括。法律自其產生後
,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存在,就具有其自身屬性,它們體現著人們對法律的要求。但是,伴隨著這些屬性,法
律也表現出背離人們願望的情況,這便是法律自身屬性上的局限性。它們具體表現為法律的滯後性、不確定性
和法律形式結構的僵化性。
1、滯後性。 法律是對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秩序的肯定,統治階級如果不是為自
己的特殊利益是不會輕易容許廢除和改變法律的。法律作為肯定現存利益關系的工具,當變更某些利益關系時
,往往遭到現有利益者的反對。這些都構成了法律發展的阻力。同時,作為一種設定人們權利義務的制度,法
律也必須具有穩定性。這是樹立法律權威的必然要求。如果法律朝令夕改,極度缺乏穩定性,人們將無所適,也就無法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後果,法律的安全價值也會喪失殆盡。鑒於此,亞里士多德告誡人們寧可忍受不
合理的穩定的法律,也不要隨便任意改變法律。法律必須具有穩定性,它意味著法律是一種不可以朝令夕改的
規則體系。然而,法律所調整的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卻是不斷發展的,而且社會關系的發展往往比法律
的變化快,立法者對此是極難作出敏銳反應的。這樣便產生了法律的穩定性和社會發展的矛盾。「法律必須是
穩定的,可是它又不能靜止不動。因此所有的法學家都為了協調法律穩定性和法律變遷性而苦思冥想。」〔4
〕法律的發展跟不上現實社會發展要求的這種局限性,我們把它稱作法律的滯後性。其實,法律的滯後性產生
的原因還可以追溯到立法者的認識局限上。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受階級傾向和階級情感的影響,立法者在立法
時常排斥形式上不符合本階級意志的東西,以致於犯「連臟水帶孩子一起潑掉」的錯誤。我國過去較長一段時
期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東西便是如此,這體現到立法上往往會阻滯現實社會關系的發展。法律的滯後性
總體上是不利社會發展的。如果立法者總是只把成熟的東西才制定為法律,那麼法律將只能在經驗上被動地爬
行,這是不利社會發展的,國家、社會和人民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2、不確定性。法律具有穩定性,同時,法律也必須是明確的, 法律的穩定要求和明確要求共同構成法律
的確定性。「法律的確定性意味著法律規定了一定行為與一定後果之間穩定的因果關系,將人類一定行為模式
固定化,法律化了。」〔5 〕法律的確定旨在使公民的權利義務明確無誤,足以讓人有所適從,從而正確評價
和預測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指引人們的行為。法律的確定性也常常被人們認為是法律的一大屬性,有人還將
列為法治要素之一。然而,法律的確定性的法理基礎是岌岌可危的。有人甚至這樣說:「人們可以原諒一位外
行關於法律確定性的信念,卻不能原諒一位律師所持的這種虛假觀念。」〔6 〕為什麼法律又不具有確定性呢
?我們可以從法律的語言形式和法律的歷史內容來分析法律的不確定性。其一,法律是以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的
,而作為法律載體的語言文字本身又是有限的,有歧義的,而且其真正意義往往只在使用中才能被理解,即有
人說的「意義即用法」,鑒於此,有人甚至認為語言文字「狡黠如蛇」。既然表現法律的形式——語言文字如
此不確定,其所表現的法律內容當然也就難以確定,有時甚至模稜兩可,模糊不清。其二、讓我們來看一看美
國現實主義法學代表人物之一弗蘭克的看法。弗蘭克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法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
是模糊和多樣化的。」〔7〕為什麼?第一, 法律所調整的人類關系變化不定;第二,人們從來沒有能夠制定
出一整套預料一切,包羅萬象的規則。弗蘭克的觀點雖然帶有某些「規則懷疑主義」傾向,但其說法並不是完
全沒有道理。總之,盡管人們還在不斷朝法律的確定性方向努力,但法律的語方形式和歷史內容又使得法律的
確定性只能在有限程度上達到,法律的不確定性在所難免。這無疑會損傷法律的安全價值和法律的權威。
3、僵化性。法律的僵化性是就法律的形式結構而言的, 它由法律的普遍性引起。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
作為抽象性規范對在其效力范圍內的主體都具有約束力。它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指法律規范的抽象性,即法
律只注意對典型的、重要的社會關系作類的調整,而舍棄個別社會關系的特殊性和次要性。二是指法律規范的
一般性,即法律對象的普遍性,法律對其調整范圍內的所有人或事具有同等效力。法律的普遍性是法治的要求
,它使每一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和權利,它也防止法律變為具體命令而為某些人開專斷之門。
但法律的普遍性也帶來了其不利的一面。「法律始終是一種一般的陳述」,它只是由一些抽象、概括的術語所
表達的行為規則,這就使得法律在形式結構上表現出僵化性:它只能規定一般的適用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
果。法律是普遍的,然而法律所解決的卻是特殊的、具體的案件,用概括的法律規范去處理解決各種具體的,
千差萬別的行為、事件、關系,這可能嗎?柏拉圖認為不可能,因而他輕視法律而主張人治。法律所規定的是
社會關系的共性問題,法律所要解決的卻是各富個性的單一問題,把共性適用於個性,把個性歸結為共性,這
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說把流變復雜的事實關繫上升為法律關系是立法的一大難題,那麼把形式結構僵化的
法律適用於具體的單一案件則又是司法操作上的另一大難題,這種概括的、抽象的法律與具體的、特殊的現實
生活脫節的缺陷,我們可歸之為法律形式結構的僵化性。
三、法律運行過程中表現出的局限性
法律的運行過程就是法律功能的發揮過程。過程的功能是法律作用於個人和社會的能力。功能與作用從不
同角度表述同一過程,就事物本身而言是指它具有什麼能力,就事物與它物關系而言是指它具有什麼作用。因
而法律的功能也可以說成是法律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事物的功能往往又體現一定的價值要求,法律功能的發揮
也旨在實現法律自身的價值。如果法律達不到既定的價值目標,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那麼我們說法律在功能
上是有局限的。法律的功能象其它事物的功能一樣,受到其自身要素的性質、數量及其結構體系的決定,從而
也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這也就是法律運行過程中表現出的局限性。下面從法律的規范功能、組織功能、階級
統治功能上對此逐一加以剖析。
1、法律的行為規范功能上的局限性。 法律的行為規范功能是指法律對社會關系中的個人行為的作用和影
響。它通過評價、指引、預測、保護、強制、思想教育等方法和途徑來完成。由於法律自身屬性上的局限以及
社會系統結構對法律功能的決定,法律的行為規范功能往往受到限制。具體表現在:其一,法律的不周延性、
不確定性使得法律評價、指引、預測人們行為及其後果的作用難以實現。法律的非全真性、滯後性也使其難以
全面保護人們的權利和自由。這里著重談一下法律形式結構的僵化性對法律功能正確發揮的影響。如前所述,
法律是普遍的,法律為所有人都設定一個硬性標准,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在這一點上,法律形式上是正義的。
但是,社會生活千差萬別,把普遍的硬性標准一律加於不同情況,又難免會喪失法律的正義價值。比如:違反
某規定將受到罰款1000元的處罰,這對某些貧窮的農民來說,無疑過於苛刻,而對某些富裕者而言,1000元的
罰款不過是九牛之一毛,這無異於賦予了那些富裕階層某些特權。公平、正義要求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況不同處理,然而「任何權利都是把同一標准運用在不同的人上、運用在事實上各不相同、各不等同的人身上
,因而「平等權利就是不平等、就是不公平」〔8〕。其二,法律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調整方式, 它是社會調
整系統中的一個構成要素,其功能又受到其它社會調整方式和整個社會調整系統的制約和影響。法律規范必須
與其它社會規范(如道德規范、社團規范、習慣等)相配合、相協調,其功能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比如:法
律是訓誡,不是勸說,它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法律形式規范人們的外在行為,因而,法律只能對人們的外在行為
產生作用和影響,它不能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這就需要道德的輔助與補充。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法律
不是萬能的,法律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它還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性。
2、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上的局限性
法律是由各種性質、對象、效力不同的規范建構起來的有機結構體系,它除了具有規范人們的一般行為功
能外,還擔負著巨大的社會組織功能。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就是通過法律有計劃的社會中各種不同的要素或部
分組合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社會關系客觀上需要法律對之施以一定的調整,以擺脫單純的偶然性和任意性
,在秩序中求進步。但社會關系對法律調整的需要又有質和量上有限度。如果法律對社會關系給予過多或過大
的干預,就會把管理變為限控,束縛社會關系的發展,導致社會系統的超組織性;如果法律對社會關系的干予
過少或不力,又會使法律秩序達不到社會的要求,使社會生活缺乏組織性。無論是超組織性還是缺乏組織性,
都不利於社會發展。現代社會由於社會事務紛繁復雜,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大多體現在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中
,因而社會關系對法律調整質和量上的需求限度常集中表現為國家賦予行政機關權力的質和量的限度。行政機
關權力過小,社會秩序將得不到有效維護,人民權利也得不到保障;行政機關權力過大,往往又會侵害公民的
正當權利,影響社會關系的有效發展。這一點在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我國以前的單一
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對經濟控製得過多、過死,故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限制了市場的正
常運行,社會經濟發展也受到一定限制。當前,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運用法律手段對經濟的宏觀
調控同樣要適度。法律作為上層建築,始終應為其經濟基礎服務,應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發揮其組織功能
,然而,人們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客觀需要往往是難以恰當把握的,因而,法律在社會組織功能上也就常表現出
在某些領域的超組織性和缺乏組織性。
3、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上的局限性
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當然具有階級統治的功能。和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一樣,法
律的階級統治功能的發揮也應有個限度。它依一國階級斗爭狀況而定,否則,超過限度必將產生諸多弊端。一
,法律的社會組織功能和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應有所側重。在階級斗爭表現很突出的時
期,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應加強;在和平的大氣候下,在階級斗爭表現緩和的時期,則應加強法律的社會組織
功能。如果在任何時期都不合時宜地突出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這不僅會破壞人類社會的整體文明,而且會阻
滯統治階級的經濟基礎的發展。其二,階級統治的對象是敵人,而非人民,如果在廣在的人民內部也實行階級
統治,這顯然又是錯誤的。其三、法律作為一種制度,應當是相對獨立的,在一個法治國家,法律應具有權威
性,任何集團、機關和個人無不處在法律的權威之下。但法律的階級統治功能又常常會突出法律的政治因素,
有些時候甚至會使法律從屬於政治,這對法治是極其有害的。同時,法律作為一定價值的載體,總追求著法律
自身內在的價值,但統治階級的意志必總與這些價值相一致,當無知、邪惡的階級利用法律來為少數統治者謀
利益時,人類共同價值又將會喪失殆盡。
注釋:
〔1〕《馬恩全集》第4卷P122
〔2 〕E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華廈出版社1987年版P137
〔3〕《馬恩全集》第1卷P71
〔4〕〔美〕羅斯科·龐德《法律史解釋》華廈出版社1989年版P1
〔5 〕徐國棟《民法基本原則解釋——成文法局限之克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P136
〔6〕張乃根《西方法哲史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P291
〔7〕張乃根《西方法哲史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P291
〔8〕《列寧選集》第1卷P250
(作者單位:中南政法學院)*

http://www.ziyuanla.com/bylw/HTML/bylw_75279_3.html

❹ 法律調整的優越性和局限性是什麼

所謂法律調整是根據一定社會的需要,運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對社會關系施加的有結果的、規范組織作用。法律所具有的有點和缺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法律調整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一、法律調整的特點:
(1)法律調整是與國家和法同時產生的,是統治階級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關系所作是帶有價值判斷的規范性和組織性的中介;
(2)法律調整具有目的、有組織、有結果的性質,並有國家強制力作為後盾。

二、 法律調整的優越性:

1、法律是中道手段,可以避免單個人的熱忱。法律作為一種集體意志的體現,體現了這種中道性。
2、從法律規范邏輯構成上看,法律規范是一種邏輯上周延的規范,他通過規定明確的行為模式使得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具有預測性
3、從運行上來看,法律為國家權力的正當行使提供了保證。
4、法律可以為人們的權利提供保障。法律對於人們權利的正確行使以維護權利的獨立性提供了較好的保障。
三、法律調整的局限性:
1、能否正確認識社會中的法律需要是法律調整能否順利進行的前提
2、把社會中的法律需要「翻譯」成法律,表述成文字,需要精通語言知識的人們進行精練和恰當的概括。
3、發的適用過程中,適用者的個體差異會導致法律結果和效果的不同。這種個體差異大致包括:對條紋的理解、業務素質、說話的表情和態度等。
4、在守法這個階段,隨著立法的細蜜化和廣泛化,法律條文越來越復雜。法律文件的種類越來越多,這給人們了解法律帶來的很大的難度,有學者感慨,法律已被少數法律職業壟斷。
5、法律的程序不可避免的帶來低效率性。
6、法律的一般性可能導致對個別爭議的忽視。
總之,法律調整既有其優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在加強法制的進程中, 們應當正確處理這種兩難性的矛盾,把其局限性降到最低,更好的發揮其優越性。

❺ 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的局限性:

1、法是社會發展的主觀因素,法不能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2、法自身的各種屬性決定了並不是每一種社會關系都適合於法律調整,並且法不能代替其他的社會調整形式,而應當與其他社會調整措施相配合。

3、社會對法的利用程度影響著法的作用的發揮,一定的社會關系要求有適當的法律調整,法律規定超過了由社會制約的程度或達不到這個程度,都會對社會關系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使社會陷入過分的組織性(僵死、刻板)或無組織性。

(5)法治的局限性擴展閱讀

認識法律的局限性的意義:

(1)法並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社會關系紛繁復雜,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很多,例如道德、思想教育、宗教等/法律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有的社會關系,法律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有的社會關系不能由法律予以調整。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因為即使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和適用;也需要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而且法律的實現必須要有相應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條件的配合。

(3)法律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的矛盾。現實生活是具體的、多變的,千態萬狀。因此法律本身總會存在一定的漏洞、空隙等。

(4)法律所要適用的事實有些無法確定。

❻ 如何從法律的局限性把握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既然是從局限性的來角度。源那麼,舉幾個實例來說下:某天,某人看見其他人溺水,他會游泳而且技術不錯,但是他卻眼睜著對方淹死,於法其沒有怎麼大過,但是於德他就是天理難容。再次,某人於一次交通事故中救了一位老太太,可是這位老太太事後就告他說是他撞得她,要求賠償。此人最後無奈付錢走人。你說他合法嗎?合理嗎?再說一個,有甲乙兩家鄰居從不來往。一天,甲家的孩子跑到乙家把他家鎖在櫃子里的老鼠葯吃了。此時乙家人因為農忙就都出去了門也忘了鎖,後來死掉了,甲家將乙家告上法庭並勝訴了。你說這合理嗎?但他合法郁悶吧?換句話說你在哪跳樓也因該找那棟樓的主人賠償。這就是法律的局限性,以法治國太死板還不夠合理,會有不適合的地方,而以德治國沒有法律的專制型強制性不能給你約束。所以正是因為法律的約束性所以應該以法治國為主,以德治國為輔。在法律發展的初期階段以法為主,完善後以再發展德為主。這樣是很多國家的政策方略。

❼ 法治的局限性是什麼

缺乏靈活性
短期成本高

熱點內容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
靖邊法官 發布:2024-11-17 16:34:25 瀏覽:76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