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成亡
㈠ 含有「道德」的成語有哪些
含有「道德」的成語只有三個:①道德文章②口談道德,志在穿窬③仁義道德內
道德文章
【拼音】: dào dé容 wén zhāng
【解釋】: 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
【出處】: 宋·辛棄疾《漁家傲·為余伯熙察院壽》:「道德文章傳幾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舉例造句】: 尊人道德文章,足為當代宗式。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
口談道德,志在穿窬
【拼音】: kǒu tán dào dé,zhì zài chuān yú
【解釋】: 穿窬:指偷摸盜竊的行為。嘴上在講仁義道德,心裡卻在想著翻牆越壁偷東西。常用以諷刺偽君子。
【出處】: 明·李贄《焚書·又與焦弱侯》:「名為山人而心同商賈,口談道德而志在穿窬。」
仁義道德
【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解釋】: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出處】: 唐·韓愈《原道》:「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舉例造句】: 你說凡是一口仁義道德的人,都是些偽君子,真是一點也不錯。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㈡ 關於道德的成語有哪些
舍己為人、解衣衣人、拔毛濟世、俠肝義膽、樂於助人、急公好義、好善樂施、救苦救難、一臂之力、成人之美、解衣推食、樂善好施、先人後己。
一、助人為樂
釋義:幫助人就是快樂。
出處:近代·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里,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二、舍己為人
釋義: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孔子·春秋《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譯文:孔子長嘆一聲說:我和點的。朱熹注釋: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為人的意思,而他胸中悠然,直接與天地萬物上下一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三、先人後己
釋義:首先考慮別人,然後想到自己。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坊記》:「子雲:『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譯文:孔子說:君子貴族而輕視自己,首先人然後自己。
四、拔毛濟世
釋義:指受輕微損失而能有利於世人。
出處:《列子·楊朱》:「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
譯文:禽滑釐問楊朱道:「拔去你身上的一根毫毛來救助世道,你願干嗎?」楊朱回答:「世道本來就不是一根毫毛所能救助得了的。」禽滑釐說:「假設可以救助,你願干嗎?」楊朱不理睬他。
五、樂善好施
釋義:喜歡做善事,樂於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譯文:聽到徵聲,會使人樂於行善,喜歡施捨;聽到羽聲,使人端敬好禮。
㈢ 形容道德 成語
[ 德高望重 ] dé-gāo-wàng-zhòng
釋義: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處:《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㈣ 有關道德品質的成語 褒義詞
關於品德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百世師】:品德學問可以做為百代的表率。
【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懷善意,行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對帝王的諛詞。
【抱寶懷珍】:懷:藏有。比喻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冰壺秋水】:比喻心地純潔,品德高尚。
【冰壼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潔。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習俗。與世俗習氣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不肖子孫】:不肖:不象,不賢。指品德差,沒出息,不能繼承先輩事業的子孫或晚輩。
【才德兼備】:才:才能。德:品德。備:具備。才能和品德都具備。
【才高行厚】:厚:不可輕薄,端謹。指才能高,品德端謹。
【超世拔俗】:超出當代,不同凡俗。形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等境界極高,當世罕見。
【朝陽鳴鳳】:比喻品德出眾、正直敢諫之人。
【稱德度功】:稱:衡量;度:估量。對被任用的人既要考慮到他的品德,也要考慮到他的功勞。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同類聚集。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類拔群】: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類超群】:出:超過;類:同類。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存神索至】:存神:保養精神;索至:尋找事物深奧的道理。舊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養精神,以探尋事物深奧的道理。
【大德必壽】: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於天,必然會享高壽,以造福眾人。
【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
【德薄望淺】:薄:輕微;望:名望,聲望。品德低下,名望輕微。
【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滿布天下。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滿布天下。
【德不稱位】:品德和其地位不相稱。指品德不好,而身居高位。
【德高毀來】:品德高尚卻招來毀謗。形容壞人總是嫉妒和毀謗品行高尚的人。
【德淺行薄】: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淺薄。
【德榮兼備】:品德貞淑而且儀容美好。舊時對女子的褒美之辭。
【德容言功】: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德為人表】:品德高尚,可作為他人的榜樣。
【德言工容】: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德言容功】:德:婦德,品德。言:言辭。容:容貌。功:女紅(舊指女子所做的針線活)。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砥礪德行】:磨煉品德行為。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奮發向上。
【砥礪廉隅】:砥礪:磨煉;廉隅:品德端正。通過磨煉而使品德端正不苟。
【砥礪琢磨】: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練自己的品德,在學業上不斷上進。
【斗南一人】: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妒能害賢】:賢、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賢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妒賢疾能】: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同「妒賢嫉能」。
【妒賢嫉能】:妒、嫉: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周:調和,方和圓難於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處。也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匪夷匪惠】: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孚尹明達】:指玉的色彩晶瑩發亮,比喻品德高尚純潔。同「孚尹旁達」。
【孚尹旁達】:指玉的色彩晶瑩發亮,比喻品德高尚純潔。
【呷醋節帥】:此為具有高尚品德和節操的典實。
【高才大德】:高才:有傑出的才能;大德:有極高尚的品德。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高風偉節】:高風: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堅貞的節操。比喻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高山仰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高世之德】: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高躅大年】:躅:足跡,引申為行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紀高邁。
【羔羊素絲】: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縫制衣服,用素絲作為裝飾。舊時稱贊士大夫正直節儉,品德與儀表一樣美。
【桂折蘭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行比伯夷】: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形容品德高潔。
【行若由夷】:行:行為;由、夷:指春秋時的許由和伯夷,古代的廉潔之士。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潔。
【虎生而文炳】:文:紋理;炳:顯著。老虎生來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紋鮮艷多彩。比喻人本來就具有的素質和品德。
【懷瑾握瑜】:懷:懷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懷真抱素】:真:純真;素:質朴的本色。指品德高潔,質朴無華。
【懷質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朴無華。同「懷真抱素」。
【懷珠抱玉】:珠、玉:比喻美德和才華。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傑出的才能。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親:親近;輔:幫助。指老天爺公正無私,總是幫助品德高尚的人。
【積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嫉閑妒能】:嫉、妒: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
【嫉賢妒能】: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
【忌賢妒能】:忌:妒忌;妒:妒忌。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
【金碗盛狗矢】:狗矢:狗屎。指小人位居高位。比喻地位與品德不相稱。
【經師人師】:經師:研究或傳授儒家經典的學者;人師:教人如何做人的師表。指教授經典學術的學者和培養人才品德的老師。
【敬老憐貧】: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貧】: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敬老尊賢】: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
【敬賢禮士】: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酒色財氣】:舊時以此為人生四戒。泛指各種不良品德、習氣。
【舉善薦賢】:賢:有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報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時機再動手。
【愷悌君子】:愷悌:平易近人;君子:先秦時代對諸侯卿士的美稱。泛指品德優良,平易近人的人。
【蘭芷蕭艾】:蘭、芷:香草;蕭艾:雜草。由香草變為雜草。比喻人的品德由好變壞。
【磊落奇偉】:磊落:形容胸懷坦白;奇偉:奇特偉大。形容人襟懷坦白,品德卓絕。
【厲志貞亮】:厲志:激勵心志。志行堅貞,品德高尚。
【憐貧敬老】: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廉靜寡慾】:廉:品行端正;靜:脾氣平和;寡慾:慾望很少。指人的品德高尚,性格平和,沒有什麼奢望。
【麟鳳芝蘭】:麟鳳:麒麟、鳳凰,比喻高尚的人;芝蘭:比喻才質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氣質優美。
【令聞令望】:令聞:美好的名聲;令望:有美好的威儀,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聲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
【母儀之德】:母儀:作為母親的典範。母親的品德。泛指婦女的品德。
【年高德韶】:年紀大,品德好。
【年高德邵】:邵: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年高有德】:年紀大,品德好。
【品德文章】:指學問和品德。
【品學兼優】: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都很優秀。
【其人如玉】:人的品德如玉一樣高尚,也指女子貌美如玉。
【青天白日】:指大白天。也比喻明顯的事情或高潔的品德。
【如坐春風】:象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熏陶。
【盛德若愚】:盛德:極高的品德;愚:愚笨。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謙遜朴實,外表看來好像愚笨的樣子。
【十里挑一】:形容從若幹人中挑選一個,表示人才、品德、相貌出眾難得。
【使賢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事變知人心】:在事情發生的變化中,才能考察出一個人的真實思想和品德。
【萬古長存】:萬古:千秋萬代。指某種好的精神或品德永遠存在。
【萬古長新】:萬古:千秋萬代,永遠。永遠是新的。指某種好的精神或品德永遠存在。
【萬年長存】:萬年:久遠。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長存。
【溫恭直諒】:溫恭:溫和謙恭;直諒:性格正直,能諒解人。指和氣、謙恭、正直、誠信的高尚品德。
【握瑜懷瑾】: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誤殺好人】:好人:品德好、行為端的人。過失地殺掉品行好的人。
【形表影附】:形表:儀容表率;影附:影子附於形而不可分離。比喻人的品德堪為表率,人們對他形影不離,依附得很緊。
【修身慎行】:修:學問、品德方面的學習和鍛煉。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謹慎小心地處理問題。
【雪操冰心】: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雪後始知松柏操】:冰天雪地,才顯出松柏的高尚節操。比喻只有在危難之時,才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和節操。
【衣冠禽獸】: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衣冠土梟】: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懿範長存】:懿範:美好的風范。美好的風范永遠留存下去。多用於稱頌婦女的品德好。
【有長者風】:長者:年高望重之人。有長者的風度。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大度。
【與世長存】:和世界一起永遠存在。多用於贊頌人的功績和不朽的精神品德。
【玉潔松貞】:象玉一樣潔凈,如松一般堅貞。形容品德高尚。
【玉山將崩】:玉山:比喻品德儀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後東倒西歪的樣子。
【玉山傾倒】:玉山:比喻品德儀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後東倒西歪的樣子。
【玉山傾頹】:玉山:比喻品德儀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後東倒西歪的樣子。
【玉山自倒】:玉山:比喻品德儀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後東倒西歪的樣子。
【淵渟岳立】: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淵渟岳峙】: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淵亭山立】:比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同「淵渟岳峙」。
【淵停山立】: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責先利後】:盡職責、盡義務在他人之前,分離利益在他人之後。形容品德高尚。
【芝蘭之交】:芝草和蘭草之間的交往。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間的友誼。
【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止謗莫如自修】:止:阻止;謗:誹謗;修:修身。要阻止他人對自己的誹謗,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
【至德要道】:至:極,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至人無夢】: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
㈤ 形容道德的成語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厚德載物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道高德重
㈥ 形容道德的成語有哪些
1、愛人以德【ài rén yǐ dé】
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准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2、敗德辱行【bài dé rǔ háng】
敗壞道德和操守。
3、敗化傷風【bài huà shāng fēng】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4、敗俗傷風【bài sú shāng fēng】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5、敗俗傷化【bài sú shāng huà】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6、抱德煬和【bào dé yáng hé】
抱:懷抱,引申為堅持;煬:熔化,引申為蘊育。堅持道德實質,蘊育和平氣息。 指行仁政,搞團結。
7、草靡風行【cǎo mí fēng háng】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8、草偃風行【cǎo yǎn fēng háng】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9、超絕非凡【chāo jué fēi fán】
智力或精神道德狀況或力量超群或超過常人。
10、摧志屈道【cuī zhì qū dào】
摧:摧折,放棄;道:道德。拋棄理想追求,失去道義節操。形容身處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㈦ 關於倫理道德的成語
1、德配天地:指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2、鴻軒鳳翥:比喻舉止高尚。
3、百世之師: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4、忠肝義膽: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5、心小志大: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6、先人後己:先為別人著想,然後才想到自己。
7、剛正不阿:剛強正直,不徇私迎合。
8、桂折蘭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9、冰壺秋水:比喻心地純潔,品德高尚。
10、克己奉公: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11、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12、救死扶傷:救治將死的,照顧受傷的。
㈧ 描寫「道德」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道德」的成語有:清正廉潔、高風亮節、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一身正氣
㈨ 形容 品德 成語
形容品德的成語 :
大公無私、
舍己為人、
高風亮節、
冰清玉潔、
兩袖清風、
光明磊落、
德高望重、
克己奉公、
德才兼備、
助人為樂、
豁達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