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醫師
『壹』 新醫師法如何解讀
如下:
新的《醫師法》將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同時廢止。
新的《醫師法》共計7章67條,將為保障醫師合法權益,規范醫師執業行為,加強醫師隊伍建設,保護人民健康,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有效法律保障。
立法歷程
2021年6月10日,全國人大發布信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
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在中國人大網公布,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
『貳』 設立葯師節已納入立法,醫師節還會遠嗎
醫師節本來就有好吧。
『叄』 立法擬明確醫師公共場所自願施救不擔責,你贊成嗎
對於立法擬明確醫師公共場所自願施救不擔責這個問題來說,我其實是贊成的。雖然人的生命很短暫,而且很珍貴,但是也會有出現問題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是需要醫生來進行搶救的。不過幸好現在的醫學水平發展的比較快速,很多疾病都得以治療,但是也有些疾病我們醫學專家正在研究當中,需要時間來證明是否能夠得到治療。但是呢,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人們恢復的時間長短和恢復的程度也有變化。
而且在公共場所,醫生救人只是一種責任,並不是義務,而且現在這樣的事情有很多,讓很多醫務人員寒心了,讓他們變得不太敢在外救人了,因為會有一些家屬會強詞奪理,甚至會打上官司。所以我覺得這個政策也是很有必要的。
『肆』 合法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
1,其必須在依法取得執業許可的醫療機構中,按該機構法定的科目范圍行醫。《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第二十七條規定: 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
2、醫師必須經國家通一考試,取得《醫師資格證書》,也就是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執業醫師法》第十二條 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但此時醫生仍不具備執業資格)
3、其必須在取得醫師執業資格後依法注冊取得某一專業《醫師執業資格證書》,並且是在法定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內執業。
《執業醫師法》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資格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第二十一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 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 醫療機構使用衛生技術人員從事本專業以外的診療活動的,按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處理。
3、若從事的特定專業醫療活動,則還必須持有特定的專業執業資格證書。像計劃生育手術必須取得「《計劃生育手服務上崗證》;放射治療,則必須取得《放射治療專業醫師證書》、《放射物理師執業證書》,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取得《放射工作人員上崗證》後才能從事放射治療工作。
由此可知,一個人無論其是否是醫生,若要取得合法的行使醫療活動的執業資格,必須具備以上各項條件;只有附合了以上法定的條件,才能說這個醫生具備了「醫生執業資格「。(特別緊急情況下除外,鄉村醫生另有規定)
有的人認為醫師超科目超執業范圍行醫不好認定是不是非法行醫,其理由是刑法沒有明文規定醫師超科目超執業范圍執業就是非法行醫。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事實上,刑法已做出了明文規定。它明確規定了「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是非法行醫罪的主體,只是有些人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不了解從而不了解什麼是「醫生執業資格」這一概念罷了。
從上述規定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沒有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者沒有醫師執業證書的人,是一種「沒有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而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者有醫師執業證書的人,如果超出了醫療機構登記核準的診療科目或者超出了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醫療活動,也是一種「沒有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
「不是醫生的人」只不過是非法行醫中的一種而已。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醫療機構使用衛生技術人員從事本專業范圍之外的診療活動的,按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處理。第八十八條第二款規定 衛生技術人員:是指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取得衛生技術人員資格或者職稱的人員。這已明確說明了,醫務人員在本專業之外從事醫療活動,就已經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醫務人員,就沒有從事醫療活動的法定執業資格。
l因此,看一個醫生有沒有取得執業資格,不僅要看他有沒有《醫師執業證書》,而且要看他所實施的醫療行為與其注冊的執業類別范圍等是否相符。只有在持有的《證書》與其實施的行為相吻合條件下,才能說他取得了合法的執業資格。
醫學科學本身是一門非常復雜而又嚴謹的科學,醫療事業又是風險極大的關繫到患者生命健康的事業,不同的專業都需要有不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以及特定的醫療條件。這就是,不同的病種需要不同專業的醫生來看,比如,婦科與牙科;不同的治療方式得有不同的專業人員來操作,比如,同為癌症病人,外科醫生用手術治療,而放射治療醫生則用放射源來治療,他們的治療理論和操作技術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級別醫院,其服務設施條件也各有差異。
因此,國家通過立法對醫生的執業資格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以提高醫療質量,保護就醫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這也是《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為什麼要對「診療科目」進行核准登記、《執業醫師法》為什麼要對醫師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進行注冊,並要求醫師按上述規定從事執業活動的根本道理。
有的人之所以會對非法行醫的概念產生歧義,其根本原因就是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和「取得醫生執業資格」劃了等號。一個醫生取得了某一專業的《醫師執業證書》恰恰證明了他在其本專業內有執業資格,對於未經注冊的其他專業而言,他仍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
對於不是醫生的人能成為非法行醫的主體大家無什麼分歧。但對於是醫生的人是否能構成非法行醫的主體,有此人就糊塗了。
我們不仿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無論駕駛何種車輛的人,我們均可稱其為駕駛員,但並非只要是駕駛員,就能任意開各種車輛。
比如一個人取得了摩托車駕駛執照」對於摩托車的駕駛,他自然是取得了駕駛資格的人。但對於大客車,在他未取得大客車駕駛執照前而駕駛了大客車,針對於大客車而言,我們能說他是取得了駕駛資格的人嗎,絕對不能。
同樣,醫生也是如此,其在注冊後,其在相應注冊的范圍內從事醫療活動,當然是取得執業資格的人,但超出其法定的許可范圍,其就不具備法定的執業資格。對於其超范圍而實施的醫療活動而言,其當然就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
綜上所述,一個人只有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等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及診療科目范圍內、依法注冊取得本專業的《醫師執業證書》並且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活動,才能說他取得了醫生執業資格。
因此,除了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生執業證書》的人,屬於「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外;醫療機構中有《醫生執業證書》的人,如果沒有按照上述法律、法規的執業要求從事診療活動,同樣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同樣可以構成非法行醫罪的主體。
『伍』 什麼是醫師治療特權,在我國立法中有何體現
所謂醫師治療特權:是指醫生的一般權利服從於患者的權利,是實現患者自治,自覺的基本要求。但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需要限制患者的自主權利,實現醫師職業對患者應盡的義務和對患者負責的目的。
立法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陸』 2013年8月國家衛計委將《執業醫師法》列入立法計劃,什麼時候才能出台啊,怎麼到現在一年多了一點消
立法的速度哪有那麼快 是要召開人大會的 經數次討論才可以 不要著急 只要消息確鑿 該來的總會來
『柒』 什麼是《執業醫師法》及立法背景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 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
業,從事版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權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
動。
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 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
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 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 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阻礙醫師依法執業,侮辱、誹謗、威脅、 毆打醫師或者侵犯醫師人身自由、干擾醫師正常工作、
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捌』 醫師法將於2022年3月1日開始施行,具體規定了哪些法律
為了加強醫師隊伍建設,提高醫師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保護醫師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了醫生法,口腔從業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了醫生法,該法將於明年3月1日通過。明確規定每年8月19日為中國醫師節。保護醫師的合法權益,規范醫師執業行為,加強醫師隊伍建設。
醫生的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顯然是不可侵犯的,明確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阻礙醫生依法執業,干擾醫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明確禁止以侮辱、誹謗、威脅和毆打等方式侵犯醫生的人格尊嚴、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對醫師在法律允許的醫療衛生機構以外或者注冊地、執業類別、執業范圍以外執業的違法行為,明確法律責任,加大處罰力度。
『玖』 我國擬立法禁止任何組織個人阻礙醫師依法執業,具體做出了哪些規定
醫生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角色也的確很重要,他們需要承載救死扶傷的職責,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我們爭取生命,爭取機會。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出現了很多醫鬧事件,導致他們的人身傷害出現了很大的威脅。那麼對於這種情況,相關部門,也是引起了重視和關注,並且針對這種情況,做出了相關的規定,這不,就擬立法禁止任何組織個人阻礙醫師依法執業。那麼具體做出了哪些規定呢?經過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得知,這相關的規定包括。對於醫生的人格尊嚴以及人生安全不受侵犯,同時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阻礙醫師依法執業等,這次立法,也是有法可據了,可以很好的保護醫師的個人安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對於醫鬧事件的,情況發生,其實我們也能理解,那麼,一般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醫鬧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所以說,做事,我們一定要理性對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並且避免一些意外情況發生。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起來,千萬不要沖動,不然後果不敢想像。不到會耽誤事情,而且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拾』 國家制定執業醫師法的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是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98年6月26日修訂通過,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
考核和培訓
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託的機構或者組織應當按照醫師執業標准,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定期考核。對醫師的考核結果,考核機構應當報告准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對考核不合格的醫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三個月至六個月,並接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允許其繼續執業;對考核不合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指導、檢查和監督醫師考核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