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日本法治體系

日本法治體系

發布時間: 2022-01-07 23:14:55

㈠ 日本司法制度的變遷

一、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沿革
日本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其現行的法律制度是以19世紀後半葉即1868年的「明治維新」為契機,以歐洲大陸法系為基礎,並受英美法系的影響(主要是引入了美國的法律制度),又繼承了自身傳統的法律文化(主要是中國唐代律令為藍本的「大寶律令」制度)而逐步演變發展起來的。
(一)二戰以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
從17世紀開始到19世紀中葉,日本是由有勢力的封建領主(德川幕府)掌握著國家政權。由於日本當時採取鎖國政策,與外國的邦交及通商都處於停止狀態。直到19世紀中葉受歐美各國開放的壓力,才打破了鎖國政策,並從「明治維新」建立新政權後,才開始了近代國家的建設,並借鑒法國和德國的法律制度,開始建設日本近代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國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影響最為明顯。如1880年的《治罪法》和1890年的《刑事訴訟法》,就是仿照法國的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即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最早立法。同時,日本在刑事司法方面的立法,也受德國的影響,1890年的《法院組織法》就是以德國《法院組織法》為藍本的,並且日本1889年的《明治憲法》和1890年的《裁判所構成法》,也是借鑒德國憲法制定的。此外,日本還借鑒英國的司法制度制定了陪審法,從1928年開始,實行了15年陪審制度,後來由於案件逐年減少,加之二戰爆發,為了節約由於陪審所需要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於是1943年取消了陪審制度。
( 二)日本二戰以後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後,按照《波茨坦宣言》和日本投降書的規定,日本廢除了《明治憲法》。美軍作為聯合國佔領軍進駐日本後,在美國的參與和扶助下制定了實行國民主權原則的日本憲法。以此為契機,日本進行了包括刑事司法制度在內的一系列「美式司法」改革,即所謂二戰後日本的第一次現代司法制度改革。在此次改革中,日本大量引入英美法系特別是美國的法律制度,主要體現在:賦予法院(日稱裁判所)完全的司法權和違憲審查權,禁止設置二戰前行政法院那種特別法院;增設了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建立起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的審判機構體系;在審判程序方面,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制度中採用的是當事人主義的訴訟原則;將司法「三曹」(指法官、檢察官、律師,又稱「法曹」)合而為一,實行同一的嚴格的司法考試和研修制度等。1946年頒布的《日本憲法》關於「國民權利義務」一章中,規定了訴訟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權利,如沉默權、令狀主義、質問權等,這便形成了日本的刑事訴訟程序的骨架。這些規定是以《美國聯邦憲法》為根據制定的,並成為日本刑事訴訟法上各種原則的基礎。因此,二戰後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帶有美國司法制度的色彩。

㈡ 簡述日本現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點

日本現代法律制度是民法法系、普通法法系和日本固有法的某些制度三者的結合。戰後回40多年來,通過不答斷地改革和完善,日本的法律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是由原來屬於羅馬日耳曼法系演變成為兼有羅馬日耳曼法系與英美法系特色的混合法系。造成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在美國單獨佔領之下,美國法成了日本移植和學習的主要對象。另外,日本因有的行之有效的某些制度,如調停與和解制度也同時並存並獲得發展。這三者的結合,就構成了日本當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點。

㈢ 日本的法律體系是大陸法還是海洋法

日本是傳統的大陸法系,是制定法。海洋法系=英美法系,是判例法。

㈣ 為什麼說日本封建法律屬於中國封建法律的體系

到隋唐時,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很成熟,自成體系了。代表性的法典就是保存至今長孫無忌編纂的《唐律疏議》,這是中華法系完備的標志。唐朝以後,宋元明清各朝都以此為藍本創制自己朝代的法律制度。日本所學的正是隋唐的法制,建立了律令制封建國家,至今日本還用的省(相當於中國的部)、地方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府、道都是學習隋唐法制的結果。
作為中華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國界,對亞洲諸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高麗律》篇章內容都取法於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寶律令》,也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參用唐律,可見唐律不僅在本國而且在世界法制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中華法系包括中國法、朝鮮法、日本法、琉球法、安南法。

㈤ 日本循環型社會法律體系包含的法律有哪些

一、抄 環境基本法 於1994年1月全襲面實施 環境基本計劃,包括自

然資源的循環和社會物質的循環

二、 循環型社會基本法 於2001年1月全面實施 是基本的法律框

架,為了確保社會物質的循環,控制天然資源的消耗,降低環

境負荷,確定基本原則,國家、地方機構團體、企事業單位和

居民的職責,以及國家採取的措施。

三、 廢棄物處理法,包括廢棄物的合理處理、廢棄物處理設施的設

置規定、對廢棄物處理企業的規定、廢棄物處理標準的設定以

及對非法丟棄廢物採取的措施。

四、 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其規定包括控制產生副產品以及再循

環、再生資源及再生零件的利用,鼓勵減少、再利用和再循環

的設計和生產,確定分類回收設計標記,以及對廢舊產品的主

動回收及再生資源化等。

五、 根據個別物品特性設置的規定,

1、容器包裝再循環法,2000年4月全面實施,

2、家電再循環法,2001年4月實施,

3、建築材料再循環法,2002年5月實施,

4、食品再循環法,2001年5月實施,

5、汽車再循環法,2005年1月實施,

六、 綠色購買法,2001年4月實施,由國家等推動再生品的采購

㈥ 日本慈善法律體系主要由哪些法律構成

您好!日本沒有統一的慈善法,其慈善法律體系主要由《一般社團 法人和一般財團法人法》、《公益社團法人和公益財團法人認定 法》、《相關上述法律實施的整備法》和《特定非營利活動促進法》組成。謝謝閱讀!

㈦ 世界五大法律體系

中華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經解體。

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有法國、德國還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大陸國家,也包括曾是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如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及中美洲的一些國家。

中國在清末、民國時期引進西方的法律,基本是以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為參照藍本的,包括德國、日本。新中國因為在法律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借鑒別國的法律,於是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法系。但是本質上也是屬於大陸法系的。

(7)日本法治體系擴展閱讀:

一、大陸法系的特點:

1、全面繼承羅馬法:吸收了許多羅馬私法的原則、制度,如賦予某些人的集合體以特定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有權的絕對性,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某人享有他人所有物的某些權利;侵權行為與契約制度;

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結合制度等。還接受了羅馬法學家的整套技術方法,如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人法、物法、訴訟法的私法體系,物權與債權的分類,所有與佔有、使用收益權地役權以及思維、推理的方式。

2、實行法典化,法律規范的抽象化概括化。

3、明確立法與司法的分工,強調制定法的權威,一般不承認法官的造法功能。

4、法學在推動法律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法學創立了法典編纂和立法的理論基礎,如自然法理論、分權學說、民族國家理論等,使法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由法學家來完成。

二、英美法系特點:

1、以英國為中心,英國普通法為基礎;

2、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遵循先例;

3、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有著「向後看」的思維習慣;

4、在法律發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

5、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性;

6、注重程序的「訴訟中心主義」。

㈧ 日本法律和中國法律一樣嗎

從體系方面來看 日本和中國都借鑒德法 屬於大陸法系,有自己的憲法典。
至於那些具專體的法律屬法規,不可能完全一樣,頂多針對某些或特定行為有類似

1868年日本民治維新後 實施君主立憲制,自上而下實施改革形成近代的制度

㈨ 二戰後 日本憲法 對日本政治體制進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二戰後,日本實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版國家象徵,無權參與國政權。國會是最高權力和唯一立法機關,分參、眾兩院。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首相【也稱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選舉產生,天皇任命。

㈩ 日本的法律體系是怎樣的

日本法律制度發展至今,已成為將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有機融合的獨具特色的法律體系,雖然,對日本法屬於何種法系定位問題尚有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法在進行法津移植方面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中 發布:2025-04-29 15:29:16 瀏覽:194
房產稅立法初稿 發布:2025-04-29 15:23:30 瀏覽:768
過失和欺詐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何不同 發布:2025-04-29 15:18:44 瀏覽:941
司法救助被告 發布:2025-04-29 15:07:52 瀏覽:186
南京人防和物業法規 發布:2025-04-29 15:05:42 瀏覽:490
櫃面業務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4-29 15:05:35 瀏覽:633
還有哪些原則可以成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4-29 14:54:00 瀏覽:405
怎麼用詞誇律師 發布:2025-04-29 14:47:12 瀏覽:210
法官是審判長么 發布:2025-04-29 14:47:09 瀏覽:734
2014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4-29 14:14:58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