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八十一章

道德經八十一章

發布時間: 2020-12-20 06:12:37

道德經現在通行本一共八十一章,只有五千字是否正確

你好。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馬王堆王弼本,可達五千四百字左右;河上公專本,共4999字。
《道德經》又名《屬老子五千言》,西漢河上公曾作《老子章句》,將《老子》分為八十一章,稱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總名之曰《道德經》。

② 我們在路上丨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的15個成語

正確。
簡介: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內》、《五容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③ 道德經共81章,分為道,經兩部分,約五千餘字.該書雖篇幅不大,卻充滿了哲理和智慧,為後人留下了許

自己看理解吧,你能看懂說明你得道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道可以表述,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可以命名,就不是恆久的名。
無,定義為天地的開始,有,定義為萬物的本源。
所以恆久的無有它,是想要用來觀察它的奧妙,恆久的存在它,是想要用來觀察它的歸終。
這兩者是相同東西卻是不同名稱,兩者共同稱之為玄,由玄到更玄,開啟了所有奧妙的大門。

理解:
道是一種規律,然而我們對規律的認識不斷變化。如果今天我們把發現的這個規律和認識記錄下來並下定義的話(比如你發現地球是中心,並寫了本「地心說」的書),那麼過一段時間認識加深的人們會發現,之前定義的內容只是一方面或者就是錯的(你發現「地心說」錯了,應該是「日心說」)。所以人們不應該刻舟求劍的去下定義,因為知識無窮無盡,人類掌握的知識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點點(最後你發現「日心說」其實也是錯的,宇宙無窮無盡的也不知道有沒有中心,也不知道中心到底在哪)。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把「無」定義為天地的開始,把「有」定義為萬物的本源。那麼從無到有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演進、創造過程。最直觀的解釋就是:天地開始時本是「無」的,那時候把天地之始叫做「無」,後來 天地孕育了萬物,天地就變成了萬物的母親,就成了「有」。
你突然會發現「天地之始」和「萬物之母」其實都是地球母親啊,只不過是地球母親有兩個狀態,一個狀態是「天地之始」,另一個是「萬物之母」。咱們又把「天地之始」定義為「無」,把「萬物之母」定義為「有」,那麼「有」和「無」這兩者看似「異名」,其實「有」和「無」是「同出」都是指地球母親,看起來很玄妙吧。你可千萬別搞糊塗啊。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物體的兩種狀態,把這個物體前一個狀態命名為「無」,緊接著的下個狀態命名為「有」。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觀察一個鐵塊,開始光鮮艷麗,後來生銹了。那麼生銹就是「有」了,生銹之前的狀態就叫做「無」。我們在常「無」的時候觀察無銹對鐵塊的好處,在常「有」的時候觀察這個銹對鐵塊最終會造成什麼影響,對比演進的科學分析。
「無」和「有」是同一個物體的前後兩個狀態,並把從「無」到「有」的這個完整演變的過程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從無到有再從無到有,其實就是一個狀態接一個狀態的連綿不斷的一個過程。如果人類把這些連綿不斷的所有過程都搞清楚了,那麼人類就接近萬物產生妙處的根源即可能開啟「眾妙之門」。
正是因為人類在某一階段只能認識其中的某個狀態而已,所以人類不能輕易的刻舟求劍般的給所認識的下定義。

④ 老子第八十一章的意思

真實的表述不見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見得真實;善良的人不見得擅長道義之辯,版擅長於道義之權辯的不見得善良;明於道的人不見得博學,博學的不見得明於道。聖人什麼都不積蓄,他盡量為了別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盡量給予別人,而自己就越豐富。天的道路是利於萬物而不會殘害,聖人的道路是有所作為而不去爭論。
本章是 道德經 的最後一章、應該是全書正式的結束語。本章採用了格言警句的形式,本章是道論的終結。在紛壇流變的事件叢林之中,老子所奉行的基本准則就是不滯於名而柔弱靈動,不系於物而多有奉獻,對一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這與我們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在理論上是有共同點的。

⑤ 《老子》第八十一章 的解釋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解釋】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說明信、美、善、辯、知、博是六個相對獨立的維度--認識上的真不同於審美上的美,倫理上的善不同於邏輯上的辯,道維度的明不同於學維度的博--人在某一維度的突出將會導致其他方面的不足。言下之意就是說:有為與不足緊相伴隨,理想的行為方式不是同時向自身堆砌這一切,而是在它們之間保有無為而無不為的柔弱靈動。這種不堆砌就是"不盈"。

(2)聖人不積,從承繼的上文看,不積是指不積名——即不向自身堆砌信、美、善、辯、知、博等德能表觀;從開啟的下文看,不積還指不積功果財富。所以,"聖人不積"是指聖人不積名、利、功、果。即不滯於名,不系於物。

【譯文】
真實的表述不見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見得真實;善良的人不見得擅長道義之辯,擅長於道義之辯的不見得善良;明於道的人不見得博學,博學的不見得明於道。聖人不堆積這些德能表觀以及功果財富的附贅。他盡力幫助人民,他自己也更充實;他盡量給予人民,他自己也更豐富。理想的行為方式是順導萬物而不妨害萬物,聖人的行為准則是雖有作為但不與人爭。

【評析】
本章是道論的終結。在紛紜流變的事件叢林之中,老子所奉行的基本准則就是不滯於名而柔弱靈動,不系於物而多有奉獻,對一切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越是不積的河道越有可能成為萬流奔湊的大道。萬化皆流,而聖人是"天下溪",唯其不積,萬物才源源"自來";唯其不積,才歷久而常新;唯其不積,才可以容受更多的源流從他流經而擁有最多的源流。能夠認識到在不積之中,在輔萬物之自然的放養之中"成其私"、"成其大"、"已愈有"、"已愈多",說明老子對耗散的成長方式,以及共生共長、互利互惠的生存耦合之可能,都是深有認識的,這是潛藏的耗散結構分枝的萌芽。

⑥ 除第八章「上善若水」這一章外,《道德經》其他章節還提到水的什麼品格

A.第十五章:混兮(包容一切啊),其若濁([他]象長江大河的混濁),孰能濁以止(誰能使內渾濁停容止)?靜之徐清(安靜下來,會慢慢澄清)。孰能安以久(誰能長久保持安定)?動之徐生(變動起來,會慢慢打破安靜)。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這一個「道」的人,他不要求圓滿)。夫唯不盈(正因為[他]不要求圓滿),故能蔽而新成(雖然保守,卻能取得新的成功)。
這是水的一種品格,雖包容一切,但在動靜之間卻不求圓滿,順著自然規律的趨勢,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C.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其無以易之(因為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這是水的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一種品格。

⑦ 《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是對還是錯

正確。
簡介: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內德真經》、《老子》、《五容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⑧ 老子第五十七章到八十一章翻譯

⑨ 道德經81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譯文: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准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9)道德經八十一章擴展閱讀: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⑩ 老子寫道德經為什麼一共寫有81章,為何不是80章或者82章,是不是故意設置成81章有什麼原因嗎/

《老子》先分篇兩篇,幾百年後才破成81章,而且順序改了,漢儒和
何晏這個人起了很大作用~

熱點內容
劃清與西方司法獨立 發布:2025-01-13 02:53:22 瀏覽:469
法院進家 發布:2025-01-13 02:51:46 瀏覽:239
喪家產假陪產假在勞動法中屬於 發布:2025-01-13 02:40:24 瀏覽:65
法治歌歌曲 發布:2025-01-13 02:40:17 瀏覽:94
勞動合同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13 02:11:26 瀏覽:972
下列屬於新條例 發布:2025-01-13 01:19:40 瀏覽:828
不戴口罩道德 發布:2025-01-13 00:53:23 瀏覽:9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 發布:2025-01-13 00:10:51 瀏覽:779
馬克思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3 00:07:03 瀏覽:146
法律援助來源 發布:2025-01-12 23:44:24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