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營商法治環境

營商法治環境

發布時間: 2020-12-20 06:14:44

❶ 談談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過程是如何體現依法治國

完善法治化的營商環境,首先要不斷適應改革的需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以引領和保障改革,即應當按照四中全會的要求,編纂民法典,制定期貨法等一系列新法律,修改證券法、票據法等既有的商事交易法,協調整合三資企業法、公司法與合夥企業法等商事組織法,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為完善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奠定製度基礎。
具體來說,一是要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減少公權力對私法主體行為的過度干預,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創業活力。二是依法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全面確認和保障市場主體的人身、財產權益,消除人們的不安全感,鼓勵人們在合法的范圍內大膽創業和創新,保障市場主體對法律規則和法律制度的合理期待。三是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四是建立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不僅要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而且還要依法規范市場主體的競爭行為,樹立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法律意識。
完善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也要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的理念,進一步從制度層面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從根本上約束和限制公權力,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保障權力的正當行使。要扎牢制度的籠子,使權力的運行守邊界、有約束、受監督,逐步建立一個職能科學、職權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與此相適應,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壓縮行政審批權;轉化政府職能,合理規范政府的行政許可行為,明確審批的內容和程序,推進政府的信息公開。對市場主體而言,法不禁止即自由;對政府而言,法不授權不可為。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需要進一步轉化,將監管模式從事前監管轉變為市場秩序維護,最終使從事核准、審批的政府機關逐漸從市場的監管者轉變為市場的服務者。
完善法治化的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司法裁判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依法保障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監督權,禁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插手案件的審理;需要深化司法公開,構建陽光司法。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業已生效裁判文書的執行力度,努力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❷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有什麼積極意義

國務院開年第一會研究的主題是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引人注目地強調「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達到「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的高度。

據媒體報道,目前營商環境雖整體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區發展的「軟肋」和「硬傷」。具體歸納起來有:一是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夠高,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民間投資增勢疲弱;二是搞地方保護,有的市場准入門檻高,各種隱性壁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投資環境惡劣,有的部門不依法行政,隨意執法、手續繁瑣、效率低下、遇事「推繞拖」等辦事難現象依然存在……

為什麼優化營商環境這么重要?

首先,優化營商環境,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總理在報告中提及「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和營商環境欠優、放管服改革滯後有千絲萬縷聯系。

其次,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這是一個地方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企業不公平對待或搞地方保護」;「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一定要讓我們的企業家、市場主體真正感覺到營商環境的切實優化」;要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的最佳投資地……

第三,優化營商環境,也是凈化社會風氣,打造法治國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頻頻發生的污化營商環境的事例,正是對法治的藐視,對規則,對公平正義的破壞。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公共服務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建議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標國際最高標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努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一要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性的環境,除了基礎設施的可得性外,更強調企業開辦、運營、關閉和市場維護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國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實現准入環節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規合一」聯合審批平台,形成以「表單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為特徵的全新審批模式,提交「一套申報材料」,填寫「一份申請表單」,即可「完成多項審批」,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不斷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二要做強監管的「加法」。著眼優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環境,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快處理;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信心;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不能對企業不公平對待,不能搞地方保護,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抓緊建立營商環境的評價機制,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和辦法,推動各地由過去的爭資金、爭項目向爭創優質營商環境轉變。同時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諾、信用公示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

❸ 什麼是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概括地說,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等。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營商環境法治化的內涵,則是指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 正透明的具體法律、法規和監管程序;營商環境國際化的內涵,是指建立符合國際慣例和世貿規則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和體系。在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構建上,要考慮市場環境、政策政務環境、社會化服務環境、 融資環境和法治環境,推動實現投資自由化、對外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更高階段,這要求有三個轉變:一是監管理念的轉變,即從貨 物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二是貿易體制的轉變,即從現有的貿易壁壘、配額限制轉變為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三是向開放型和創新性政策轉變,如放寬外匯政策和稅 收政策都將更加開放並具有國際競爭力。

❹ 中國政府是如何營造良性營商環境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發展的

看看鄭州市的案例
一、鄭州市營商環境現狀
(一)優良的政務環境正在逐步形成。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推廣「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和投資項目「容缺辦理」機制全面推行;二是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2018年全市90%以上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已壓縮至120個工作日內;三是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建設得到全面推進,「企業直通車」制度、幹部直接聯系企業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
(二)良好的商務環境正在優化升級。「單一窗口」免費申報制度在電子口岸得到實施。交通工具正在向「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邁進,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高速公路物流運輸費用得到降低。機場、鐵路經營性收費得到規范。優化市場主體接入水電氣暖審批「綠色通道」得到建立。合理調控最低工資標准,融資成本也在逐步降低。
(三)優越的市場環境正在持續提升。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放寬市場准入機制,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按照「非禁即入」要求,努力讓各類市場主體在鄭州競爭發展同門檻、同規則、同待遇。市場監管體系、「雙隨機、一公開」機製得到進一步健全。「雙創」平台載體建設得到政府有力支持。
(四)公平的法治環境正在有序推進。符合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發展趨勢和改革創新要求的法規體系正在推進建立。中國鄭州(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和鄭州市知識產權法庭正在加快建設。健全涉企執法制度體系和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正在得到建立。
(五)平淡的城市環境正在向好改善。一是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向好,正在向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環境邁進,市場主體和群眾的舒適度宜居度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城市服務品質得到一定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三是增強基礎設施承載力,統籌地下地上空間利用,加大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市民生活變得更舒心、更有保障。
二、鄭州市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簡政放權的「含金量」還不夠高,事中事後監管服務還不到位。一是一些審批事項仍在政府體系內部打循環。二是政府部門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全市並聯審批和網上審批工作進展不平衡,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設進展緩慢。四是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渠道還不順暢,機制還不健全。
(二)一些惠企政策落地存在障礙,民營企業市場准入限制仍然較多。一是惠企政策的發布渠道還比較分散,公開形式單一,市場主體知曉度不高,極大地抑制了政策紅利效應發揮。 二是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在市場准入以及獲取各類生產要素等方面仍然面臨一些不合理的差別待遇。
(三)涉企收費依然較多,中介服務市場有待進一步規范。一是企業生產成本偏高,擠壓了企業贏利空間。二是「收費養人」的問題在一些基層部門仍然存在,各類檢查收費和罰款依然禁而難止。各種認證、評估、檢查、檢測等中介服務收費不規范,標准不公開。「紅頂中介」還普遍存在於一些服務行業和領域,群眾意見很大。
(四)金融服務體系作用發揮不夠,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一是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面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不能形成推動中小企業脫困發展的支撐力量。二是資本市場發展程度不高,金融主體創新能力不足。三是金融機構整體合力不強。沒有形成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合力,加重「融資難、融資貴」。
(五)城市人文、法治環境仍有巨大提升空間。一是城市人文環境建設不夠。城市信用建設滯後,沒有形成人人講文明、人人樹誠信的氛圍以及獎懲措施。二是法治環境不完善,目前產權保護工作機制、服務性行政執法機制、健全商事糾紛機制等等仍處於起步探索階段,對營商環境的優化、助推不夠。
(六)選人用人的體制機制不夠靈活,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不足。一是我市選人用人的政策環境與北上廣深等地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造成經濟發展急需的適用型、效益型科技人才短缺。二是國家級的科研院所少,住鄭院士以及各類國家級的頂尖人才同其他先進城市相比還未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一)深化簡政放權改革,切實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堅持市場優先和社會自治原則,切實做到各項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發揮出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的整體合力。二是建立完善行政審批動態評估、管理和調整機制,用有力的「放」和有效的「管」,進一步提高放權的協同性、聯動性,對確需保留的審批事項,要認真進行方式流程再造,切實做到前置條件減少、審批手續簡化、審批時間縮短。三是在人才、經費、技術、裝備等方面給予基層更多保障,確保基層能夠接得住、管得好,努力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
(二)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有效提升優化服務效能。一是實施「智慧政務」工程,以「信息技術+制度創新」推動政務流程再造、政府管理體制變革,重構行政審批和政府服務流程及標准。二是下大力打通數據壁壘,打通政府部門內部之間數據孤島,建立集辦公、審批、對外服務、監察、信息公開等於一體的全市統一智慧政務平台,實現與身份信息識別、銀行信息、社區網格化、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的銜接融合,除特殊規定外,推動企業開辦、稅費繳納、用電報裝、不動產登記、水氣供應等事項一網通辦。
(三)打破部門利益化格局,穩步推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一是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二是堅持推進政社分開,不斷深化事業單位和中介組織改革,深入整治「紅頂中介」,真正從源頭切斷中介收費和行政職權的利益關聯,打破「中介性質、行政保護、行業壟斷」的部門利益化格局。三是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將中介誠信狀況與登記機關監管、銀行授信、政府招投標等掛鉤,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
(四)加快金融體制機制創新,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一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利用私募股權融資專業化優勢可扶持、帶動創業創新的優質項目,促使上市公司轉型,為融資對象提供更好的投後服務。支持和鼓勵創業投資發展,合力推動形成鄭州本土有巨大影響力的創投巨頭。二是加快商業銀行改造,助推科技企業發展。創新商業銀行還貸模式,降低倒貸成本。規范民間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減少高利貸利滾利的現象,減少高利貸對企業傷害。三是發揮政府基金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建立科學合理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機制。
(五)以誠信、人文、美麗為目標,努力營造宜居宜業典範城市環境。一是健全信用運用機制。利用大數據對企業、對市民進行信用畫像,推進智慧信用監管。市直有關部門制定信用信息清單,在個人積分入戶、保障房申請以及公共資源交易、產業扶貧資金申請、工程招投標等領域,查詢和使用相關主題的公共信用信息,完善信用信息安全保護機制。二是充分挖掘鄭州歷史文化文明,多媒體多層次宣傳,鄭州的歷史文化獨一無二。要充分發揮「特」的作用,為厚植、增加城市軟實力服務。三是「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爭取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構建綠色金融體系,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各類綠色產業基金,大力推動低碳產業發展,讓城市增加更多的「綠樹青山」。
(六)深化人才科技體制改革,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環境氛圍。一是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理念,改進黨管人才方式方法,進一步做好人才發展規劃和人崗匹配工作,最大限度實現專其能、致其力、盡其用。二是合理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選人用人、經費使用、職稱評定、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提高知識和腦力等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比例。三是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強化法規制度保障和稅收減免支撐,注重突出企業成果轉化主體地位,真正讓市場主體「動」起來、科技人員「富」起來、科技成果「活」起來。

❺ 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堅持什麼原則

  1. 全面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 全面建設法治化營版商環境有助於推進市場經濟權法治建設。

  3. 全面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助於促進公共治理現代化。

  4. 全面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助於建設誠信中國。

  5. 全面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助於增強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競爭力與領導力。

❻ 如何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及建議有什麼

國務院開年第一會研究的主題是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引人注目地強調「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達到「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的高度。
據媒體報道,目前營商環境雖整體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區發展的「軟肋」和「硬傷」。具體歸納起來有:一是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夠高,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民間投資增勢疲弱;二是搞地方保護,有的市場准入門檻高,各種隱性壁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投資環境惡劣,有的部門不依法行政,隨意執法、手續繁瑣、效率低下、遇事「推繞拖」等辦事難現象依然存在……
為什麼優化營商環境這么重要?
首先,優化營商環境,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總理在報告中提及「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和營商環境欠優、放管服改革滯後有千絲萬縷聯系。
其次,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這是一個地方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企業不公平對待或搞地方保護」;「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一定要讓我們的企業家、市場主體真正感覺到營商環境的切實優化」;要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的最佳投資地……
第三,優化營商環境,也是凈化社會風氣,打造法治國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頻頻發生的污化營商環境的事例,正是對法治的藐視,對規則,對公平正義的破壞。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公共服務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建議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標國際最高標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努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一要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性的環境,除了基礎設施的可得性外,更強調企業開辦、運營、關閉和市場維護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國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實現准入環節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規合一」聯合審批平台,形成以「表單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為特徵的全新審批模式,提交「一套申報材料」,填寫「一份申請表單」,即可「完成多項審批」,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不斷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二要做強監管的「加法」。著眼優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環境,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快處理;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信心;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不能對企業不公平對待,不能搞地方保護,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抓緊建立營商環境的評價機制,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和辦法,推動各地由過去的爭資金、爭項目向爭創優質營商環境轉變。同時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諾、信用公示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

熱點內容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
羅馬法對民法的影響 發布:2025-01-13 06:25:34 瀏覽:567
增資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05:29:32 瀏覽:666
法律碩士輔導班招生 發布:2025-01-13 04:50:05 瀏覽:336
經濟法概論自考試題 發布:2025-01-13 04:28:41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