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20章

道德經20章

發布時間: 2022-01-08 04:37:21

A. 道德經第二十章怎麼理解

碎花鉛筆來褲620:你好。自
《道德經》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傫傫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老子此篇是講【價值取向】:貴、賤、善、惡、是、非都是相對形成的。人們對於價值的判斷,經常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換;隨著環境的差異而更改。世俗的價值判斷極為混淆。眾人所戒忌的,也正是自己不必觸犯的。
本章旨在說明老子與世人不同之處。世人都表現聰明有能,而老子卻表現愚蠢鄙陋;殊不知老子的愚蠢,正是他聰明的地方。而眾人的聰明,正是他們的糊塗處。只是一般人思想淺薄,眼光短近,僅能看到表面,而看不到深處。於是就把「愚公」,當做愚人。而把「河曲智叟「當做智者了。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這是人們學習《道德經》後。經常念叨的。願與共勉。

B. 老子第20章譯文

譯文:應諾與呵斥,相差有多少?美好與丑惡,又相差多少?人人所普遍害怕的,就不能不怕。由來以久呵,這種風氣不知何時能夠停止。眾人都是那樣興高采烈,好象參加盛大的宴席,又好象春天登高望遠那樣心曠神怡。惟獨我淡然處之,無動於衷,象個還沒生長的嬰兒。疲乏懶散就象是無家可歸。眾人都很滿足,惟獨我若有所失。我真是個愚人的心腸啊!世人都那麼清醒,我卻如此糊塗。世人都那麼精明,我卻這樣懵懂。遼闊啊,像無邊的大海。飄忽啊,像疾吹的狂風。眾人都有一套本領,惟獨我顯得笨頭笨腦。為什麼惟獨我跟眾人不同,是因為我是用道來滋養自己呵。

C. 道德經20章阿怎麼讀

楚簡作「可」,應為「訶」,音:he平聲,虎何切。

「唯與可,相去幾可」,唯,答應,回可(訶),呵責。答
劉師培曰:「阿」當作「訶」。----------【當時未有楚簡,其人理解可謂透徹】
說文:「訶,大言而怒也。」
廣雅釋詁:「訶,怒也。」「訶」俗作「呵」。
漢書食貨志「結而弗呵乎」,顏註:「責怒也。」蓋「唯」為應聲,「訶」為責怒之詞。人心之怒,必起於所否,故老子因協下文何韻,以「訶」代「否」。唯之與阿,猶言從之與違也。

D. 哪一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道德金》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原文:

《道德金》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解釋:


大德的形態,與道一致。道這個東西,是恍恍惚惚的沒有固定的形體。惚啊恍啊,惚恍之中卻有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卻有實物;深啊遠啊, 深遠之中卻有精氣,這種精氣是真實可信的。從古到今,它的名字不能廢去,根據它才能認是萬物的開始。我怎麼會知道萬物的開始的情況呢?原因就在於此。

作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E. 老子道德經二十章

「唯」可以來理解為「唯唯源諾諾」的應承;「阿」理解為「阿諛奉承」的諂媚。兩者表面上看有區別,但是本質上卻都是一樣的。所以老子反問「相去幾何?」

「眾人皆有以」這句的關鍵在於「以」字的理解上。一般來說,這里「以」是有所憑借的意思,亦即,眾人(尋常人)都有藉以生活的東西(財富、目標、信仰、自尊…………)。「而我獨頑且鄙」可獨獨只有我不懂變通、性情粗鄙。「而貴食母」,「母」也就是老子遵從的「道」,《道德經》第一章謂「有名萬物之母」。
其實這一章是《道德經》中最長的一章,主要也就是羅列出老子和眾人的對比,藉以進一步說明自己的「道」。用通俗點的話說,也體現了老子「不走尋常路」的自信……雖然老子推崇「卑微」,但仍遮掩不了身為大哲學家、大智慧者的自信。樓主還可以參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F. 請問:《道德經》第二十章。「善之與惡,相去若何」是不是就是「善之與惡,相去幾何」的意思。

阿彌陀佛!
不是。若何和幾何還是有區別的。「若」指相似,意思也就是善惡本一體,無從去分別。「幾」代表距離,意思是善惡本不同,所以這兩句話還是有稍許分別。

G. 道德經第20章體現了老子怎樣不願隨波逐流的獨立人格與獨立精神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麼是隨波逐流!
你可以理解為河水流淌的大勢,這種力量看起來沒有什麼,但是如果你阻礙了它你就會發現它的力量超出了你的想像,在它面前哪怕就是一座大山對於水來說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第7章祖師爺就告訴了我們「人」的性是與天道相沖的!但是這個力量在大道面前卻被大道所利用,用來干什麼那?
答案是:用來對付「人」!
我們「人」的性,就像河流中的石頭(眾人皆有餘),不斷的影響這社會的未來發展(當一個新的集體制度建立起來以後,這個制度又變成了新的阻礙社會發展的力量!),而這股混亂的力量來自於:「俗人昭昭」!說白了就是人們都很聰明(俗人昭昭),正式因為聰明所以(沌沌兮)。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這句話就是重點!意思是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利益觀,都很聰明,因此你們都為了自己的觀點吵的不可開交,一次一次的輪回,一次一次的勝負,一次一次的沒有達到目的,所以你們都很聰明!而我很笨,不會像你們那樣做這一些註定沒有好的結果的無用行為!所以我很瞧不起你們!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你們都有你們的高處,你們用你們的長項來互相壓制,而我不會這麽干,我會去將你們的長處拿來去部他人的短處,這是我要做的!

(我獨異於人)只有我這個笨蛋才會去考慮他人的利益觀,考慮他人的感受,從中找到大家的共同利益點!你喜歡地,那麼地給你種。他喜歡衣服那麼衣服讓他作。你用你的糧食換他的衣服,他用他的衣服換你的糧食!

(而貴食母。)
我不會為了地和衣服與您們爭,我要學習天地萬物運行當中的每一個個體為什麼可以共同運作,為什麼可以互補所需,而他們卻從來不打架?所以我要向這位創造一切的母親學習平衡之道!
---------------------------------------------------------------------------------------------
道德經的每一章都有陰陽兩面,每一章都獨立性又有整體性,他的學問不是用文字可以描述的,越是學問高的人來解讀道德經就越容易誤導人們,越是解釋的清楚就越是限制了讀者的思考能力。
而道德經的精髓在於啟發人們的自我思考,所以老子總是將道德經寫的很模糊。
而後世的高等學者又自大的來翻譯道德經結果就是限制了人們的自我思考,這是與道德經背道而馳的!
在現在對的在以後未必是對的!在小方面對的在大方面未必是對的!所以用學問是解讀不了道德經的!
其整體性和獨立性更是千變萬化!我看道德經從不看譯文,實在是看不懂了那譯文做參考,在我看來譯文就是放屁!壞了他人的慧根!
道德經是一個將世間一切的矛盾融合成一個整體的超級世界觀構建,如果你能將道德經中的陰陽兩面,整體和個體這四個矛盾聯合在一起.那麼前知五百,後知五百就如同一個兒戲一樣。
在下也只敢說陰陽有通,將每一章的個體拿出來還可以,但是要是將他們連接起來....我剛剛連接了14章!哎~~~難那~
常人學道德經大多是陰連陰,陽連陽,微觀連微觀,宏觀連接宏觀,這樣的人已經算是高手了。能將其中的兩者相互連接你就是登峰造極了,能連接三者你就出神入化了,能連接四者你就.....反正不是人了!
普通人一般都是瞎連!
說白了道德經就是一個可以將整個宇宙運行裝到腦子里的:「核心中驅」!也就是超級世界觀。
你要是能將道德經的所有元素融合成一體,你就會發現「神」是如此的渺小!
孩子一本道德經才20元,如果你就是那個能將此書融合於心的變態天才,那以後天地神鬼就要靠你吃飯了!

H. 道德經二十一章

《道德經》而是一張: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專其中屬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本章旨在對【道】作一番說明。【道】是很難用語言說明的。一旦能用語言來說明【道】,那就不是整個的【道】了。所以,老子在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但本章又說:「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我們可千萬不能執著,說【道】中真有什麼東西。因為前面已經說:「復歸於無物」、「是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說其中有「物」、「象」只是因為萬物是從其中創生的罷了。
【道】與【德】:【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示它的功能。【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存在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說的簡單一點:【道】落實到現實層面就是【德】。

熱點內容
江西省水利工程條例 發布:2025-04-30 17:22:18 瀏覽:283
江蘇省司法廳官網 發布:2025-04-30 17:13:02 瀏覽:525
唐嫣發律師函 發布:2025-04-30 17:12:41 瀏覽:306
我國民事訴訟法最新的修改是在哪一年 發布:2025-04-30 17:10:45 瀏覽:564
勞動法辭職延期 發布:2025-04-30 16:45:02 瀏覽:49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考題 發布:2025-04-30 16:30:19 瀏覽:109
企業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4-30 16:27:04 瀏覽:719
合同法第54條的相關案例 發布:2025-04-30 16:25:40 瀏覽:737
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30 16:20:51 瀏覽:826
勞動工傷賠償勞動法 發布:2025-04-30 16:11:25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