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領域立法
❶ 房地產法的房地產法律體系的構建與強化
《物權法》出台之前,房地產法體系中有很多受蝴權渤指引的法律法規難以進行系統的修改與整合。《物權法》出台以後,一些基本的權利規則得以確定,房地產民事法律框架也由此得以成形。這樣,就可以在《物權法》確定的房地產權利體系之下構建並強化房地產民事立法。一方面,要借鑒傳統民法中房地產物權的類型,繼承和保留原法中對於現實房地產關系有價值的物權制度:另一方面,要根據現代經濟生活對房地產利用的需求,大膽創造新的房地產物權形式,細化房地產他物權的類型及內容,以更好地發揮房地產的使用價值和增值價值。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完善中國房地產法律體系:
(一)強化民事私法在房地產法體系中的統領作用。迄今來看,我國各效力層次的房地產法律均突出行政管理色彩,這與過去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和民事權利基本法的缺位不無關系。我國正在完成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物權法》的出台使房地產私法權利體系得以初步確立,因此,我國的房地產法律體系應當構建成一個高揚房地產民事權利,促進房地產交易為主體的法律體系。
(二)構建城鄉統籌,既覆蓋城市,又涵蓋農村的房地產法體系,盡快實現農村和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統。在我國法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城市和農村在很多領域都是分別立法、單獨規制調整,其中房地產法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法律關系如「農地入市」等亟需得到統一規制和協調。《物權法所建立的物權體系回應了這種需求,而沒有以城鄉作為劃分權利類型的標准。因此,我國的房地產法律體系應當在《物權法》構架的權利思想指導下,建立一個覆蓋城市和農村的房地產法律體系。
(三)在《物權法》的指引下,需要對房地產領域中的法律法規作出修正和調整。由於缺乏統一的房地產法,房地產領域的法律法規甚至部門規章之間存在諸多沖突和爭議,很難協調。在《物權法》所確立的物權變動規則、登記規則和所有權規則、他物權規則等基本規則的指導下,現行房地產法中許多過去模糊的問題得到了澄清,相應地諸如《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物業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應當作出與《物權法》協調一致的更正和修改。而這些相關法律法規的協調統一,也使得統一的房地產立法成為可能。
綜上所述,《物權法》出台後,對於整個房地產法律體系的建立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更加充實和完善了房地產法律體系,為房地產法律體系的設計與制度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統一房地產法的建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❷ 房地產什麼時候立法的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回一種財產稅答,2018年將完善房產稅立法。 報道稱,目前多個城市雖然在圍繞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但是房產稅卻並沒有真正進入立法程
❸ 房地產稅或將於2023年前啟動立法,這會對房地產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嗎
個人認為房地產稅啟動立法,會對房地產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房地產稅不同於房產稅,是一個綜合稅收體系概念,涉及研發、保有和交易各個階段。當然也包括房產稅。房地產稅是國家調控房價的主要手段,所以肯定是會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想要房價大幅度下降是不可能的,房地產稅能夠控制房價不再進行大幅度的增長就已經算是在控制房價,畢竟如果五年房價不變,房子是要貶值15%-20%左右的。
❹ 如何統一我國房地產法的立法標准
立法標准?我們國家目前的房地產法很統一,立法機關很統一(全國人大)、立法標准很統一,法條也很原則、很籠統、很簡單。
你是想說法律、法規還有地方規章以及司法上的和執法上的統一吧。
❺ 關於房地產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行政法規:《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
3、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房地產糾紛案件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部門規章:《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嚴格房地產用地管理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的緊急通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1307號――關於發布行業標准《房地產登記技術規程》的公告、《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9號--關於房地產開發企業注銷前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等。
(5)房地產領域立法擴展閱讀
交易模式
地產交易形式
(1)一級市場。這是由國家壟斷經營的市場,它涉及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變更和國有土地所有權的實現。經營業務包括:徵用土地,辦理產權轉移手續;以出售或拍賣的方式轉讓土地的一定時期的使用權;出租土地,定期收取地租等。
(2)二級市場。這是由具有法人資格的土地開發公司對土地進行綜合開發、經營所形成的市場。
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渠道,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借用外債、境外機構和個人以自購和包銷方式買入商品房等方式。
房產交易形式
(1)房產買賣。其中包括國有房產的買賣、集體房產的買賣和私有房產的買賣。
(2)房屋租賃。
(3)房產互換。
(4)房產抵押。
樓市信息
❻ 於房地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有那些
我國的房地產法律的體系按其內容分布劃分應由三步份立法組成:1、綜專合的法;如《憲屬法》、《民法通則》等法律中的有關規定;2、專門的法;如《城市規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建築法》、《住宅法》及他們的實施條例、細則、辦法之類。3、相關的法。如《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環境保護法》、《擔保法》、《商業銀行法》、《婚姻法》、《繼承法》等法律中的有關規定。其中最基本的有兩部法:1998年修改過的《土地管理法》和1994年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❼ 房地產沒有立法之前是怎麼運行的
沒有立法之前,沒有相關的資質要求,立法之後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資質。
❽ 試述建國以後我國房地產立法的發展
而各產業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在一系列約束條件下生成的。現階段,我國房地產而各種各樣的費用更是名目繁多。這些費用的徵收部門有三個層次。一是擁有立法
❾ 房地產是什麼時間立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專會常務委員屬會第八次會議通過,後根據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修正。
❿ 我國房地產法律的立法體系
目前,中國房地產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績,該體系的構架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技術規范等構成。其中,法律主要有三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1994年頒布,1995年1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98年修訂,1999年1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1989年頒布,1990年4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城市規劃法)》。特別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它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邁人了法制管理的新時期,為依法管理房地產市場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這部法律除確立了中國房地產管理的基本原則,還對房地產開發用地、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房地產權屬登記等主要管理環節,確立了一系列基本制度,做出了具體規定,內容十分豐富。
房地產的行政法規是以國務院令頒布的,主要有:《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實施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條例)等。
房地產的部門規章是以國務院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部長令頒布的,主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城市房屋拆遷單位管理規定》、《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中介服務管理規定》、《房地產估價師注冊管理辦法》、《房產測繪管理辦法》、《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權屬檔案管理辦法》、《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城市房屋修繕管理規定》、《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城市異產毗連房屋管理規定》、《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公有住宅售後維修養護管理暫行辦法》、《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暫行辦法》、《城市廉租住房管理辦法》等
此外,還有《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城市房地產市場評估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加強與銀行貸款業務相關的房地產抵押和評估管理工作的通知》、《房地產經紀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房地產經紀人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關於房地產中介服務收費的通知》等多項規范性文件,以及國家標准《房地產估價規范》、《房產測量規范》等多項技術法規。
目前,房地產管理的主要環節均有法可依,房地產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為住宅建設和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丁良好的上層建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