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心經與道德經

心經與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1-08 10:24:41

❶ 《道德經是心經還是哲學

Yoka是好人486:你好。
《道德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系統論集,闡述了老子的宇宙觀內,政治觀容和認識論。「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范疇。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自然而然無所依。道生萬物,卻生而不宰,任萬物自然發展。老子是一個無神論者,「道」不是神,不是絕對精神,而是實在。老子眼中的宇宙是一個沒有主宰者的自然宇宙,宇宙因沒有主宰者的主宰而自發和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應該效法沒有主宰者的自然自發的天道,在人世間建立沒有主宰者的自由和諧世界。無為而治就是防止統治者主宰國家和百姓,在人間去除主宰者。沒有主宰者人世間就是人人互不主宰,人人各自保有自由的人世間。天道自然,人道自由。本文旨在發掘道德經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思想,以便建立自由平等等普世價值的本土文化根基。

❷ 心經和道德經可以一起讀嗎

按佛教的叫法,老子也是佛,所以心經和道德經都是佛的體悟,是完全相通的,是完全不矛盾的!認為有分別,只不過是宗教的徒子徒孫水平不夠,心胸更不夠,誤解或曲解聖人的經典而已。

❸ 心經和道德經哪個厲害

一個是佛教最短的經典
一個是道教最主要經典

❹ 《心經》和《道德經》都很短,為什麼能容納那麼多佛法

道德經有一本書那麼厚,而且是道道的,心經是佛教的。

❺ 《心經》的「空」和《道德經》的「一」是同一個意思嗎

他的意思是說:花也有世界,然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佛祖有法相萬千,以普度天下,佛祖的化身多如樹葉啊

❻ 《心經》和《道德經》都很短,為什麼能容納那麼多佛法或道理

凈空法師---你能說《四書》不如佛經嗎?不可以說,我眼目當中《四書》就是佛經,是佛從自性里頭流出來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稱為「經」,

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學們,我們日常生活要用真心,它相應,妄心不相應。妄心惡轉惡,行,愈轉愈嚴重;惡轉善,轉不過來。用真心很容易轉過來,為什麼?真心本善。

你看儒家所講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那是自性的性德,那不是外來的。用真心,它就現前,妄心,它就不見了。「止於至善」是誰?佛陀。菩薩還沒有達到,還有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不能叫「至善」。「至善」是善圓滿了,圓滿的善才叫「至善」。他還有一點欠缺,不圓滿。所以「至善」是正覺,必定正覺,「至善」。

你能說《四書》不如佛經嗎?不可以說,我眼目當中《四書》就是佛經,是佛從自性里頭流出來的。它裡面所講的話,不是說「等一下,讓我想想看再給你說」,不是。他沒有「想想看」,你一問他馬上就答復你,沒有思考,那是什麼?那是自性,從自性流出來的,止於至善。這就說明,只要稱之為「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稱為「經」,《論語》、《孟子》是獨立的,「十三經」里頭獨立的,《大學》《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十三經」,這「十三部」都稱之為「經」。既然是「經」,就是自性流露出來的,跟佛陀的經典等量齊觀,用平等心看待,真經。

「註解」那都稱為「論」。「註解」里頭有聖人說的,那跟經沒有兩樣;有賢人說的,有君子說的,那個就不一樣了。

「至誠感通」,「誠」太重要了!《中庸》說理論,理論歸納起來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個字——「誠」。

「誠」什麼意思?經里頭有說明,說一個很簡單的——「不自欺」,你真正能做到不欺騙自己,這是「誠」。人,一定是先欺自己,再欺騙別人;不欺騙自己的人,肯定不會欺騙別人。

❼ 佛學問題:我讀心經,讀出了道德經的味道。每次讀到心經就能讓我明白一些不明白的道理。不知道為什麼一

業消智朗、暗合妙道、法喜充滿

熱點內容
城市綠化違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14:47:12 瀏覽:641
企業為何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14:38:21 瀏覽:283
簡論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問題研究 發布:2025-04-30 14:36:51 瀏覽:872
公司會議內容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30 14:31:32 瀏覽:11
武漢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30 14:31:18 瀏覽:236
徐滔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981
司法所統招 發布:2025-04-30 13:39:36 瀏覽:109
2016中級經濟法考試真題 發布:2025-04-30 13:34:14 瀏覽:793
學生會小組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13:24:06 瀏覽:689
修改法律責任年齡 發布:2025-04-30 13:22:13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