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少
Ⅰ 道德經共多少字
道德經粗略地說是五千言,但是具體的不同版本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版本有很多的「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比如馬王堆帛書本、王弼本等,總字數可達到五千四五百字左右,但也有些版本虛詞較少,接近五千字的數目,比如河上公系統的諸本,最為接近的是敦煌的一個寫本,總字數4999字。
後來發現的戰國時期的郭店楚簡本,內容和篇幅都和現今的通行本有很大的差異(馬王堆帛書本雖然也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具體詞句的差異,郭店楚簡則有大量和今本完全不同的段落)。最為讓人困惑的是,它的總字數只有1700多,編排的順序也和今本大不相同。現在由於缺乏更多的考古發現作為佐證,所以不好說究竟是郭店楚簡本更接近於原貌,還是說這個本子在當時就只是一種「非主流」。但是這個本子確實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版本。
Ⅱ 道德經全文多少個字
道德經很多個版本 大致只能說5000字左右 准確字數就要你自己找原文放WORD自己看看多少字了。
在諸內多優秀的古代典籍容中,《老子》可以算得上是裡面的一枝奇葩。《老子》又稱《道德經》,共81章,五千字左右。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辟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系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http://..com/question/5067994.html?si=5原文
Ⅲ 《道德經》有多少個字
《道德經》有5126字。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版,甲本為5344字,乙權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3)道德經少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Ⅳ 一個"目"一個"少"在道德經裡面讀什麼
這個字只在老子道德經第一章中出現過,眇字本身讀眇(miao,第三聲),但在道德經第一章里通」妙「(miao,第四聲),因此讀妙第四聲較為合適,才符合文言文通假字讀音規律。
在有的版本中,乾脆用妙代替了眇,都解釋為,微妙、玄妙的意思。
附:道德經第一章原文,供你參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眇;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Ⅳ 道德經到底有多少版本
正常來講是來3個。
一是傳世本,就自是自古流傳在民間的本子。
二是1973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帛書甲乙本(光是出土的這兩個本子就是2個版本了,沒有分章,德經在道經之前)。
三是1993年郭店楚墓竹簡本(這個版本更古老,但是沒有完整篇次,更像是摘抄本或者是草稿本)。
Ⅵ 現在的《道德經》是不是少了一些字
這是不確定因素
道德經 本就難懂,段與段之間做的處理也不太好,總之,就按你的版本來罷,多大同小異。至於錯別字,應是通假字。
Ⅶ 《道德經》中「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中 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的意思是:
1、見素抱朴的意思:就是要抱住「樸素」的意思。
2、少思寡慾的意思:就是要減少慾望的意思。
3、絕學無憂的意思:一般的解釋是舍棄用學習知識的方法了解事物。
其實,這三句話,都是在指出一個道理:減少 心 對富貴、繁華、智巧和滿足各種慾望的追求,從而讓自己心清靜,而使自己深層的潛意識得到開發,讓自己在生活和事業中擁有更好的「智慧」。
Ⅷ 道德經全文一共多少章
不分章。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8)道德經少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