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權與決定權
1. 立法權和決定權的區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立法權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決定權是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區分立法權和決定權的關鍵是: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法律的立改廢,那麼就是立法權,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重大事項,那麼就是決定權。
2. 立法權和決定權怎麼區別
答來:
立法權。源狹義的立法權即制定法律的權力,廣義上的立法權則指關於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的權力。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省、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決定權。決定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程序決定國家和社會或本行政區域內重大事項的權力。
3. 立法權與決定權的區別
決定權是針對具體事務的,比如全國 人大通過決議決定對某國動武,市政版 府決定免去某局長的職務,權局長決定 出差的人員每人補助多少錢之類的, 都是對具體事務的決策行為。只要相 關的機構或者個人有這項權利,他決 定做什麼就是決定權的表現,媽媽還 可以決定這個月給兒子的生活多加五 百塊錢。 立法權是法律規定的,只是特定的機 構,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才 有的權利,審議通過**法律,這才是 立法權。
4. 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的區別
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等權利.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1、表決通過法律的是立法權
2、表決通過國家大政方針的那是決定權
3、表決通過國家機關人事任免的是任免權
4、表決通過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報告的是監督權。
立法權就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立法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我國,作為立法機關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不僅有制定、解釋、修改、廢止普通法律的權力,而且還有制定和修改憲法以及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
決定權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對於決定權各國法律規定不一。在我國,行使決定權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權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四類職權之一,是最能表現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特徵的一種職權,反映了人民代表大會權力的廣泛性。具有鮮明的法定性、人民性、權威性、強制性。同時,能起到補充人民代表大會其他三類職權、協助其他三類職權行使的作用。
任免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
任免權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權力的具體體現。正確行使人事任免權,既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需要。及時准確地依法行使好人大常委會的人事任免權,可以提升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威。
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的權利。
監督權它是公民參政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國家權力監督體系中的一種最具活力的監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離開了憲法和法律的監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據。人大監督的對象、內容、范圍和方式都要嚴格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的程序,對法定的對象進行監督。是否需要行使監督權,如何行使監督權都要以法律為准繩。只有堅持依法監督,監督才能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
5. 人大立法權決定權區別
這是高中政治教學中,歷屆學生在應試准備中提出疑問的知識點。
其實很簡單,決定版權其實是權最籠統的。由於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所以決定權是必須的。
但立法權,只涉及具體某部法律的制定、修改、廢除的立法行為。涉及法律,主要有立法權、司法權和執法權等。立法權歸人大,司法權歸法院和檢察院,執法權歸行政。
6. 如何區分人大的決定權和立法權,如圖
題目說的這么清楚了抄,襲作為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慈善法怎樣怎樣,一看就體現的是人大的立法權。
除此之外,做政治選擇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主體對應法,題目中給的有什麼關鍵詞你就要從答案中尋找相應的關鍵字。便很容易看出這是人大在行使立法。
關於人大立法權和決定權的區別。
人大的立法權體現在人大為了什麼什麼出台了什麼什麼法律。
而人大的決定權要體現在,國務院或黨向人大提交一個議案,人大批審通過。
7. 立法權和決定權
決定權是針對具體事務的,比如全國人大通過決議決定對某國動武,市政府決定免去某局長的職務,局長決定出差的人員每人補助多少錢之類的,都是對具體事務的決策行為。只要相關的機構或者個人有這項權利,他決定做什麼就是決定權的表現,媽媽還可以決定這個月給兒子的生活多加五百塊錢。
立法權是法律規定的,只是特定的機構,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有的權利,審議通過**法律,這才是立法權。
8. 關於立法權和決定權的幾個問題
1.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主要有「四權」:立法權、決定權、監督權和人事任免權。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表達簡明方便,這樣說未嘗不可。但值得注意的是,憲法和地方組織法對制定地方性法規從來沒有正式冠之以「職權」、「權」、「權力」等。
2.3.的答案:立法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中國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才有國家立法權,也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是國家立法機關。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的立法權,是有條件、有限定的職權。
4.立法權,是指立法主體依法行使的制定、認可、解釋、補充、修改或廢止法律的權力。決定權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記得決定權的行使主體是國家權力機關,也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5.不能這么說。像上面的解釋說的,要看立法的主體是誰。
9. 人民代表大會立法權與決定權的區別
立法權,我剛剛還來在想你自這問題,不知是哪個地方的中考題出過。
決定權指的是讓不讓這個人當官
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包括: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作出各種授權決定等。
10. 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和立法權有什麼區別
人民代表大會有四大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其中立法權和決定權還有監督權容易混淆。
立法也是一種決定。是它的內容是有關「法」的方面的決定。監督也是一種決定。是對工作執行情況的一種決定。
比如人大審議並通過了《環境保護法》。可是立法權。
人大審議並通過了財政部的預算報告。這叫決定權。
大審議並通過了財政部的決算報告這叫監督權。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