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治今天的故事

道德與法治今天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2-01-09 17:41:18

㈠ 故事教學法的思想品德

[摘 要]故事是生活的一個影子,讓故事在課堂上說話,這是生活教育的一種積極的嘗試。故事教學有著眾多超越傳統教學的優勢,也有著不同於傳統的備課模式,課堂教學互動性更強,收效更明顯。
[關鍵詞]故事 教學 思想品德 運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以生活中心」,「生活即教育」,所以教育不能離開生活,離開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稱之為教育。試問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用故事來講述生活,讓學生在故事中體驗生活、學會生活,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其實,故事就是點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選擇故事教學的依據
1.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學習需求。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或多或少地有這樣的感觸:小學課堂最具活力,中學課堂次之,大學課堂則索然無味。這是因為中小學課堂里有生動的故事,好玩的游戲,學生喜歡,大學課堂則反之。也曾有學生這樣對我說:「老師,課堂上可以給我們多講幾個故事,或者多搞一些小活動嗎?這樣我們會學得更開心的。」可見,青少年學生愛在玩中學,愛在樂中思考。灌輸式的教育是平淡的,而故事是生動地講述出來的,可以讓學生在故事情節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講,更加積極地思考,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實現「超越教材、用活教材」。
恐怕很多人都有喜新厭舊這種習慣,老師和學生手上都拿著一本同樣的教材,我們都看過了,新鮮感早過去了,課堂上我們再照葫蘆畫瓢式的講一遍,用兩個字說「沒勁」,數一數低下了幾個腦袋就知道了。而故事是依據教材而編,將教學內容整合到故事當中,將教學重難點演變成曲折的故事情節,可以真正實現「超越教材、用活教材、回歸教材」。
3.思路清晰,情節生動,互動性強。
故事都有一根發展的主線,那就是故事情節。採用故事教學,我們的教學思路也就更清晰了,課堂教學中也就不會再有疏漏。這些故事都是我們根據生活改編的,選擇的餘地比較寬泛,情節設置的自主性更強,可以增加許多互動環節,如讓學生演一演某個片段,猜一猜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體驗式教學情境創設的一種積極嘗試。
4.源自生活,回歸生活,實現「生活教育」。
故事是生活的一種形式,也是一個影子。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許多故事篩選出來,選擇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義的例子,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因為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夠讓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觸發他們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從而間接實現「生活教育」的目的。
二、故事教學的實施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教材「自己的事自己干」為例,對故事教學的實施加以闡述。
1.落實「先學後教」。
之所以說故事教學超越了教材,這是因為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是依據教材設置的,但素材的選擇已經超越了教材。超越教材不能讓學生甩開教材,而是讓學生從教材出發,超越教材的局限,最後再回歸教材,感悟與反思所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不能把學生慣出豎著兩只耳朵學習的壞習慣。課前先布置學生自學課本P34-38的內容,思考並回答以下內容:
(1)什麼是自立?
(2)自立有哪些表現?
(3)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
由於課前的預習,學生會有目的地去聽講,針對性更強,而且可以更好地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感悟會更深刻。
2.研究教材,搜集資料,構思故事情節。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得自立的含義,了解自立的表現,在實踐中體驗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教學目標的這些要求開始搜集生活故事,搜集資料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找,可以到圖書館查找,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或者聽說的故事拿過來,不一定是全部照搬,關鍵是把搜集的資料進行恰當的整合,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何才能整合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呢?把握好這一節課的重難點是關鍵,因為故事的情節是依此來設置的。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要向學生講清楚「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不自立又會怎樣」,自立,這是一個過程,時時、處處、事事需要自立。我是這樣來進行故事構思的:
(1)這個故事的時間跨度要長,要從主人公的出生開始說起,因為是人生需要自立。
(2)要講清楚「人生為什麼需要自立,不自立又會怎樣」,可否讓故事中有兩個主人公,一正一反,在對比中得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立的人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不自立的人終將為社會所淘汰。故事中不自立的主人公如何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能否讓學生去出謀劃策,達到知的內化,知與行的統一。
3.編撰故事——好的創意是好故事的開始。
首先,確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整個故事圍繞角色展開,角色的選擇最好是學生熟悉並喜歡的人物,或者有比較新奇的叫法,如「哈里波特」等,本節課中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叫大毛和小毛,剛說出名字就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
其次,要從一個吸引人的問題開始,問題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關鍵是讓學生對你所說的問題感興趣。故事的一開始,爸爸就把大毛帶到了大山上,栽了兩棵樹,對一棵樹呵護倍加,另一棵樹自成活後就不聞不問,幾年後的一天,狂風暴雨過後,父親讓大毛到山上去看看,大毛會發現什麼呢?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發言異常活躍,順利地切入故事主題「自立」。
第三,故事的情節發展要有節奏感,可以適當地誇張,必要時可以增加反面角色,反面角色的挑戰會使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故事中的小毛就是一個反面角色,因為不自立,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總會遇到一些尷尬事,讓學生感覺到小毛既可悲又可笑,從而不得不正視自立的重要性。
第四,故事的結局要出人意料,甚至是沒有結局,而只是一個留白,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關於大毛的故事只講到了高中,上大學以後會怎樣,我留給了學生去思考;關於小毛的故事則一直講到了大學,如果按照情節的發展,小毛肯定會被社會所淘汰,然而結果不是這樣,小毛給學生發來了求助信,希望大家幫他擬定一份自立計劃,通過學生的幫助,小毛也真正自立了,成為了一名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
4.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1)故事教學不是敘事,不能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適當設置互動環節。該故事中就設置了這樣的一些互動環節,如大毛和小毛要競選「三好學生」,請全體學生投票來表決,最後請學生做班主任,給大毛和小毛寫一段期末評語,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此外,也設置了情境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自立可以鍛煉和提高個人的生活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質」。在課堂互動教學環節中,要多開展小組競賽,或男女生競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對學生的出色表現要給予口頭獎勵,甚至是加分獎勵。
(2)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情節是豐富的、形象的、生動的。教師要比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當中去,要有激情,要繪聲繪色,要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抑揚頓挫的音調,必要時還要和學生一起表演。
三、關於故事教學的幾點反思
1.人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認識,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說的,在思想品德課上,我們也要講故事,但更要演故事,甚至是讓學生去猜故事。如果一味地去講故事,學生只要豎著兩只耳朵去聽,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輸教育。
2.故事教學一定是源於教材、超越教材、回歸教材,故事教學萬不可甩開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難點,故事中要以豐富的情節予以展現出來,要注意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空有形式,沒有內容」的教學是虛緲的。
3.故事教學只是一種嘗試,不是每節課都可實施,要區別對待。一般來說,每隔幾周再用一次,如果天天用就沒有新意了。
4.故事教學要求教師豐富自身的知識,擴充知識儲備量。只有知識儲備量豐富了,故事的選材就越靈活,編寫也就更得心應手。

㈡ 良好思想品德的故事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㈢ 求一篇《道德與法治》欄目觀後感 200字就行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㈣ 道德與法治作文素材

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㈤ 道德與法治一個女人失手殺了哥哥被人看到了威脅的故事叫什麼

你所說的這個故事,好像我也聽政治老師講過一次,

就是想不起來叫什麼故事名字,

如果你想起來的或者記得那請你也轉告我一聲,謝謝。

㈥ 道德與法治是真實的故事嗎

據說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

㈦ 道德與法治的作文600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㈧ 道德與法制誠實的小故事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裡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破局五 發布:2025-04-30 03:25:38 瀏覽:62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深山香醫 發布:2025-04-30 03:16:57 瀏覽:957
黨建改革新黨紀條例 發布:2025-04-30 03:15:33 瀏覽:207
法律顧問求職信 發布:2025-04-30 03:14:55 瀏覽:647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03:04:09 瀏覽:532
蕪湖勞動法辭退 發布:2025-04-30 02:54:23 瀏覽:913
普民法 發布:2025-04-30 02:39:34 瀏覽:687
勞動法關於培訓時間的規定 發布:2025-04-30 02:28:56 瀏覽:414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 發布:2025-04-30 02:26:20 瀏覽:785
勞動法臨時辭職工資 發布:2025-04-30 02:24:59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