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刑法學架構

刑法學架構

發布時間: 2022-01-09 20:11:34

『壹』 刑法學的框架體系

法學分為刑法總論和刑法分則。
其中,刑法總論部分主要有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效專力范圍屬,犯罪的概念和構成,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正當行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共同犯罪,罪數形態,刑事責任,刑罰概說,刑罰的體系和種類,刑罰裁量,刑罰裁量制度,刑罰執行制度,刑罰的消滅。
分則部分包括概述,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貳』 什麼是刑法結構

我國目前的刑法大體上只相當於國外刑法中的重罪內容,而國外刑法中的輕罪和違警罪大體對應於我國的勞動教養和治安處罰;另外,與國外刑法相比,我國刑法還欠缺對保安處分的系統規定。為使我國刑法成為一部完整意義上的刑法典,我認為應對我國刑法結構作比較大的調整,即實現從小刑法到大刑法的轉變,使刑法、勞動教

刑法結構的概念與研究視角

通行的刑法教程或論著,將刑法定義為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指出了刑法的成分之後即徑直分列犯罪和刑罰兩大部分予以論述,而沒有涉及犯罪與刑罰之間的組合關系。儲槐植教授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他從「成分不等於結構」出發,指出成分相同而成分之間比重(結構)不同會造成事物的不同性質,如同樣有死刑、監禁刑和罰金刑等幾種刑罰方法(成分)存在,但彼此所佔比例不同,會形成重刑結構與輕刑結構的重大差別。[1]

那麼,何謂刑法結構呢?儲先生曾將刑法結構界定為「定罪面與刑罰量的組合形式」。[2]後來,他又進一步指出:刑法結構其實就是刑法系統內諸要素的組合形式,即罪與刑的組合,也就是不同數量的搭配。罪的數量即為犯罪圈的大小,刑的數量則是刑罰量的輕重。犯罪圈大小體現為刑事法網的嚴密程度,刑罰量輕重體現為法定刑的苛厲程度。[3]

從罪與刑相應嚴與厲的關繫上,儲先生將罪刑配置分為四種組合,即四種刑法結構:一是不嚴不厲,二是又嚴又厲,三是嚴而不厲,四是厲而不嚴。他認為,又嚴又厲的刑法結構在當今世界並不存在,典型的不嚴不厲似乎也不存在,多數經濟發達國家和法治程度較高的國家大體上屬於嚴而不厲的結構類型,而我國當前的刑法結構基本上算是厲而不嚴。「嚴而不厲」的刑法結構表現為「刑罰輕緩」和「法網嚴密」,「厲而不嚴」的刑法結構則表現為「刑罰苛厲」和「法網不嚴」,後者是刑法機制不暢的內生性原因,我國刑法改革的方向應從「厲而不嚴」轉向「嚴而不厲」。[4]

儲先生關於刑法結構的「嚴而不厲」和「厲而不嚴」的提法,是他在刑法學界的標志性產品之一,確實帶給人不少啟發。但我認為,儲先生對刑法結構的概念界定和分類還有以下進一步探討的必要:一是他將刑法系統內的諸要素等同於罪與刑兩個要素,使刑法結構過於簡化,事實上,盡管罪與刑是刑法結構中的兩個關鍵要素,但刑法結構決不只是二者的相互關系和組合形式,它還應當包括刑法典與單行刑法、附屬刑法的協調,以及刑法與治安管理處罰法、違法行為矯治法(勞動教養法)等的協調,乃至刑法內部各條文之間的協調,這些都是結構的應有之意;二是他將刑法結構分為四類,而實際上他又否認另兩類的存在,結果只剩下「嚴而不厲」和「厲而不嚴」兩類,但問題是,何謂「嚴」?何謂「厲」?這本身是相對的,難道那些經濟發達國家和法治程度較高的國家的刑法結構就都屬「嚴而不厲」型的嗎?它們彼此之間的刑法結構差異又作何解釋呢?三是他將刑法結構主要視為一個宏觀的東西,即是「嚴而不厲」還是「厲而不嚴」,但這似有不夠,還應當從微觀上對刑法結構進行深入研究,如所謂的我國的「厲而不嚴」結構,會不會存在刑罰總的來說偏「厲」、但個別地方卻存在偏輕(特別是罪與罪之間的刑罰不協調)呢?又會不會存在法網總的來說「不嚴」、但個別罪的定罪面又偏嚴(不該設置為犯罪的設置成了犯罪)呢?對我國刑法結構的微觀考察將會發現這些問題確實是存在的。

另外,對刑法結構的研究也不必限於儲先生提出的這一個視角,事實上,它可以有多個視角,如德國學者耶賽克對刑法結構的剖析如下:1、處罰之先決條件(主要指總則之「犯罪論」部分);2、刑罰和處分;3、具體的構成要件(主要指分則內容);4、國際刑法(如德國2002年頒布的《執行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法律》);5、附屬刑法(如《麻醉品法》)。[5]我曾經在幾年前的一次刑法學科建設筆談中提出過「立體刑法學」的構想,即刑法學研究要瞻前望後(前瞻犯罪學,後望行刑學)、左看右盼(左看刑事訴訟法,右盼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上下兼顧(上對憲法和國際公約,下對治安管理處罰和勞動教養),內外結合(對內加強法的適用解釋,對外給解釋設立必要的邊界),[6]其實這也可以作為研究刑法結構的一種思路,即以刑法典為軸心,輻射至:1、「瞻前」,包括實然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法》和應然上的《犯罪預防法》、《證人保護法》、《被害人保護法》等;「望後」,包括實然上的《監獄法》和應然上的《刑罰執行法》。2、「左看」,包括刑事訴訟法牽涉到的刑法內容;「右盼」,包括各部門法中的附屬刑法規范。3、「上對憲法和國際公約」,在一些國家,罪刑法定、廢除死刑等重要的刑法問題都被上升到憲法層面,[7] 我國雖然沒有如此做,但對這些問題的闡釋和理解需要藉助於憲法精神;對於我國批準的國際公約,其中涉及國際罪行的,我國刑法總則已規定「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因而也需要有此視野;至於「下對治安管理處罰和勞動教養」,則如下文所要說明,這本身就是國外刑法中的內容。4、「內外結合」,在此適宜解讀為「內」為刑法典,「外」為刑法典以外的所有刑法規范,如單行刑法(特別刑法)乃至刑法的立法司法解釋等「准刑法」。

如果我們把上述儲槐植先生的研究視角視為實質的刑法結構,那麼耶賽克教授和筆者的這類研究視角就可稱為形式的刑法結構。當然,實質的刑法結構和形式的刑法結構並不能截然分開,二者有著內在的聯系,如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勞動教養法與刑法典的關系,表面看是刑法結構的外在形式,但其實也牽涉到「定罪面」和「刑罰量」的界定。不過它們畢竟不是一回事,如某一種法定犯(行政犯)的罪刑相同,但是規定在刑法典里還是規定在刑法典以外的附屬刑法中,這純粹是一個形式的選擇問題。以下論述旨在闡明,刑法結構的形式建設對於理順刑法機制、優化刑法效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叄』 刑法的論文提綱怎麼打這個論文的大致結構應該是怎麼樣的

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型。一般書、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一翻提要就知道書的大概內容。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插進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
編寫提綱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以《關於培育和完善建築勞動力市場的思考》為例,簡單提綱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一、序論
二、本論
(一)培育建築勞動力市場的前提條件
(二)目前建築勞動力市場的基本現狀
(三)培育和完善建築勞動力市場的對策
三、結論
詳細提綱,是把論文的主要論點和展開部分較為詳細地列出來。如果在寫作之前准備了詳細提綱,那麼,執筆時就能更順利。下面仍以《關於培育和完善建築勞動力市場的思考》為例,介紹詳細提綱的寫法:
一、序論
1.提出中心論題;
2,說明寫作意圖。
二、本論
三、結論
下面再簡單闡述一下編寫畢業論文提綱的方法:
1.先擬標題;
2.寫出總論點;
3.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麼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論文結構的骨架;
4.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後,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即段旨);
5.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准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6.全面檢查,作必要的增刪。
在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時還要注意:
第一,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有兩種方法:一是標題式寫法。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瞭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畢業論文提綱一般不能採用這種方法編寫.二是句子式寫法。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畢業論文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採用這種編寫方法。
第二,提綱寫好後,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這就是提綱的推敲和修改,這種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幾點。一是推敲題目是否恰當,是否合適;二是推敲提綱的結構。先圍繞所要闡述的中心論點或者說明的主要議題,檢查劃分的部分、層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說明問題,是否合乎道理;各層次、段落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然後再進行客觀總體布局的檢查,再對每一層次中的論述秩序進行「微調」。
第三,畢業論文寫作一般要求提綱擬到以下層次

--------------------------------------------------------------------------------
總論點 { { { 1.(稱段旨) (一)(稱下位論點) 2. 一、(稱上位論點) ...... (二) ...... 二、 ......
--------------------------------------------------------------------------------
(四)畢業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准,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參考資料:網站上面看到的!

『肆』 怎樣能學好刑法總是感覺刑法的知識結構繁雜,很難靜下來好好學習它,所以想問問有什麼好方法

刑法的知識結構,如果跟民法比,應當簡單的多。相對說,刑法回是比較好學的一個法律學科答。
學習刑法時,重點是總則部分,功夫要下在這上面。你應當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框架,有了框架之後,你在往裡填東西,這樣就拿做到提綱挈領,事半功倍。我學習刑法距今已經快二十年時間了,但這個框架始終在腦子里,不會忘記,這是一點自己的學習體會,僅供你學習時參考。

『伍』 刑法學(第三版)寫的怎麼樣

本次修訂,「體系已面目全非,觀點也改弦更張」;但根本理論與前版並行不悖,基本方法也相差無幾。新版以刑法基礎論――犯罪論――法律後果論――罪刑各論的四編立論,重新劃分、定義各具體篇章,以更清晰的結構闡述了更精深的問題。 作者在本書中既立足於中國當今社會的現實,又將論題置於世界刑法學之林思考;既評介中國的理論學說,又從學派之爭的視角進行分析;既解釋現行法條,又闡釋規范背後的理念;既闡述刑法理論上的要害與重點,又預測和解決司法實踐中可能出現與已經遇到的難題。 本書不僅適用於法學本科生、研究生的課堂教學,更適合考研人士、司法考試參加者系統學習、研究之用。讀者對刑法學(第三版)的最新評論: 當當網用戶flaway: 盡管我的專業方向並不是刑法學,但對刑法學素來也有興趣,尤其欣賞於刑法學嚴謹的理論架構和隱藏於背後的哲學思潮。只可惜原先在法學院課堂上受蘇聯刑法學理論太深,直至今日才認真一讀張明楷先生的著作,作為深受德日刑法理論影響的學者,張先生向我們全面展現了大陸法系刑法學理論的面貌,有助於我們跳出原蘇聯刑法學的框架,重新審視我們的刑法學發展軌跡。當當網用戶落英緩緩: 如果要考司法考試的話,有空最好看看,他就是刑法的出題者,他的觀點就是正確答案當當網用戶Manaka: 我是學法律的,也是法律工作者。刑法學的教科書看過不少,發現張明楷這本書還真的是不錯的,在理論上有適當的展開,又能結合實務當中一些問題,理論與實務結合較好。在看問題的視角方面,可以有一個有效拓展。我個人觀點:當前的刑法學教科書當中,我極力推薦這本。卓越網用戶 zhouliyong11 : 評論,我都沒有看過。 幫我妹妹買的卓越網用戶 花晨若雲: 書已收到,略微一看,大家就是大家。就是第三版的序言寫得過於晦澀難懂。本書及其適用於司法考試。卓越網用戶 夾桃:

『陸』 刑法學理論的邏輯結構是什麼

兩條線:復刑罰論 犯罪論制 結合。其實簡單的說,就是刑罰的寬嚴相濟,針對各種行為試以不同的刑罰,比如 介紹賄賂罪,以前多是以受賄罪共犯對待,要麼就是行賄罪共犯,都是相當重,針對這個情況,於是出台了介紹賄賂罪 3年以下吧! 還有刑法瀆職罪部分! 錯落有致,呈階梯狀!

刑法只要是先看行為,是否是危害行為,再看結果,是否存在 因果聯系,最後看主觀! 嚴格的法定符合說! 比較容易學! 不過刑法仔細學也挺有意思的! 別死看法條 ,切記

『柒』 中國刑法的體系

建立中國自己的刑法理論體系是當前我國刑法學研究的重大課題,而且,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刑法理論的發展表明,建立中國自己的刑法理論本系,又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
建國初期,我國還沒有自己的刑法理論體系,當時不得不從學習蘇聯開始。五千年代後期,開始出現了我國自己的刑法學教科書。這些教科書所建立的刑法理論體系雖然在某些問題上反映了我國刑法實踐的特點,但從總的方面看,無論是基本內容還是體系結構,都非常明顯地打著蘇聯刑法理論體系的烙印,即一方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反映了社會主義刑法的本質;但另一方面又把犯罪構成提到不適當的高度,並似此為中心建立;刑法理論的體系。後一種做法存在許多缺陷。因為,研究犯罪構成本來是為了解決構成犯罪的標准問題,但是犯罪構成本身並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即使一個行為完全符合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也不能就此確定該行為構成犯罪,要確定該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還必須藉助對危害程度和罪過程度的判斷以及對應否受刑罰處罰的認定,如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正當防衛的,緊急避險的行為。相反,一個行為不完全具備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也不能確定該行為就不構成犯罪,如犯罪的預備等。並且,以犯罪構成為中心建立刑法理論體系,無法說明犯罪行為的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罪過程度與刑罰輕重的關系,不能指導刑罰的適用。因此,隨著刑法理論研究的深入,許多同志都提出了建立中國自己的刑法理論體系的要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方針,為我國刑法理論的研究帶來了光輝燦爛的春天,廣大刑法理論工作者積極探索我們自己的刑法理論體系,並且在許多問題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盡管如此,我們還不能說我們已經建立了系統地反映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體系。包括全國高等院校統編法學教材《刑法學》在內,我們的刑法理論體系還是以蘇聯40—50年代的犯罪構成理論為中心建立起來的,在一些基本原理上沒有突破蘇聯刑法理論的框框。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李光燦同志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刑法論》)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體系方面邁出了一大步。其主要表現是:
1.充分反映了我國刑法在體繫上的獨創性。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在總結我國建國以來刑事法制建設經驗教訓,批判地借鑒我國古代和外國的刑事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孕育而誕生的,在體繫上具有獨創性。例如,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刑法的指導思想和制定根據,這是其他國家的刑法所沒有的。我國刑法在明確規定犯罪概念的同時,又明確規定了不負刑事責任的一些情況,還明確規定了「死緩」制度和減刑制度。這些在刑罰體繫上都是獨樹一幟的。在刑法分則體繫上,我國刑法根據公民個人利益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相一致的原則,按照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主要方面,對犯罪進行分類,也具有獨到之處。我國刑法體繫上的這些創新,在《刑法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並在許多問題上還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了系統深刻的發揮。例如,在「犯罪」一章中用二萬多字展開論述刑法中不負刑事責任的情況;在「刑罰」一章中,對「死緩」制度的產生和發展、「死緩」制度存廢的爭論、現行刑法關於「死緩」的規定等作了詳盡的論述。
2.認真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踐。《刑法論》在自己所研究的各個方面,都注意總結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踐,研究社會現實中各種犯罪的特點及其活動規律,探討同犯罪作斗爭的有效途徑。
《刑法論》在論述犯罪的本質和社會根源時,除了概括論述剝削階級社會犯罪的本質和根源外,著重分析了我國社會主義階段犯罪現象存在的原因和條件,從罪犯本身的特點、犯罪分子的社會聯繫到犯罪現象生存和持續的時間性等方面,深入研究了當前犯罪規律的特殊性,論證了對犯罪進行綜合治理的方針。
在關於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的概述中,《刑法論》除了論述該類犯罪的概念、特徵和構成外,還著重論證了同該類犯罪作斗爭的重要意義,研究了該類犯罪的規律及其在當前形勢下的特點,指出了同該類犯罪作斗爭時應當注意的問題。在研究故意殺人罪時,《刑法論》除了論述故意殺人罪的概念、特徵和處罰之外,還通過對大量材料的分析研究,論述了殺人罪的歷史根源,分別介紹了「文革」以前、「文革」期間以及當前故意殺人罪的基本情況,分析了這三個不同時期故意殺人罪的類別、原因和特點,提出了對故意殺人案件定罪量刑應當注意的問題。
所有這些,都使刑法理論研究緊密地與我國刑法實踐相結合,使它的研究成果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能夠直接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服務。
3.放棄了以犯罪構成為中心建立刑法理論體系的傳統。《刑法論》雖然也堅持了犯罪構成理論但並沒有把它提到不適當的程度,沒有以此為中心建立我國的刑法理論體系。其最明顯的突破表現在犯罪論的體系和分則各章的論述之中。
1952年蘇聯司法部全蘇法律科學研究所集體編著的《蘇維埃刑法總則》[1]中的「犯罪論」體系是:第一章,犯罪的概念;第二章,犯罪構成;第三章,犯罪客體;第四章,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第五章,犯罪主體;第六章,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第七章,免除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情況;第八章,故意罪的發展階段;第九章,共同犯罪。
198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我國高等學校法學統編教材《刑法學》中的「犯罪論」[2]體系是:第六章,犯罪概念,第七章,犯罪現象及其原因,第八章,犯罪構成,第九章,犯罪客體;第十章,犯罪客觀方面,第十一章,犯罪主體;第十二章,犯罪主觀方面;第十三章,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第十四章,故意犯罪的階段;第十五章,共同犯罪。[3]
而《刑法論》第二章所建立的「犯罪論」體系是:第一節,犯罪的階級性質和根源;第二節,犯罪和刑事責任;第三節,犯罪中的因果關系;第四節,刑事責任年齡;第五節,故意犯罪;第六節,過失犯罪;第七節,刑法中一些不負刑事責任的情況;第八節,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第九節,共同犯罪。
從上述比較清楚地看出,《刑法論》與《蘇維埃刑法總則》在「犯罪論」體繫上幾乎一致,與《刑法論》與《蘇維埃刑法總則》在「犯罪論」體繫上則完全不同。那麼,這種不同有何優點呢?
我們認為,《刑法論》把犯罪構成置於犯罪概念之中,有助於用犯罪概念所揭示的犯罪木質特徵統轄犯罪構成的各個要件,不再使人感到犯罪構成可以獨立於犯罪木質特徵之外而存在。把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作為犯罪的兩大類型重點進行研究,有助於全面認識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在主客觀方面的不同特點和各自的發展規律,從而克服過去把它們放在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進行研究所造成的人為局限,使刑法理論研究更能符合犯罪的客觀實在。把刑法總則中規定的各種不負刑事責任的情況放在一起專門進行研究,能夠在區分罪與非罪的問題上給人以系統的認識,從而避免了傳統的犯罪論體系在這個問題上所造成的零碎現象。此外,《刑法論》在分則部分對各類犯罪的研究中,也不是以犯罪構成為中心,而是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有關問題的論述與我國關於該類犯罪的立法,把該類犯罪的法律特徵與歷史演變結合起來論述,從而使讀者能夠深刻把握各類犯罪的本質,獲得對各該類犯罪的木質和構成要件的一致認識。
《刑法論》在體繫上的這些創新,使我們感到,這是一部我國自己的刑法學。當然,《開J法論》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體系方面,還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在理論體系的科學性方面,還有探討的餘地,在許多問題的廣度和深度上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是,它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的。
在《刑法論》的啟迪下,我們對如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體系產生了一些初步的想法。藉此機會,我們不揣冒昧地把它奉獻給讀者,祈望得到刑法學界同仁們的指教。
我們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體系,是指充分反映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刑法意識,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刑事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特點,能夠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刑法的基本要求的理論體系,它應當是建立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刑法思想與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經驗相結合、把刑法的基本原理同中華民族新的刑法意識相融合的理論體系。因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理論體系,除了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刑法思想為指導,保持我國刑法理論的社會主義方向之外,還應當著眼於以下幾點:
1.在刑法理論研究中反映我國刑法制定、施行的時代特點,為實現刑法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在結束了長期存在的「左」的指導方針,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歷史條件下,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制之的。它的基本任務是運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罪和其他刑事犯罪作斗爭下,維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所必需的這些環境。我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日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的逐步加強和健全,在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推動下蓬勃發展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涉及我國在

『捌』 犯罪構成框架圖

三個圈,由大到小,一個套一個,由外到內分別填,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有責性,最後一個圈內就是犯罪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培訓時間的規定 發布:2025-04-30 02:28:56 瀏覽:414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 發布:2025-04-30 02:26:20 瀏覽:785
勞動法臨時辭職工資 發布:2025-04-30 02:24:59 瀏覽:388
債權受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02:14:49 瀏覽:864
2018年注會經濟法考吧 發布:2025-04-30 01:49:07 瀏覽:724
打牢基層基礎推進基層黨建法治化 發布:2025-04-30 01:39:50 瀏覽:684
武林約架的法律責任分析 發布:2025-04-30 01:39:44 瀏覽:680
epc總承包方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01:30:41 瀏覽:383
社會資源健全法日漫 發布:2025-04-30 01:24:52 瀏覽:488
道德網站第三篇二意界 發布:2025-04-30 01:17:48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