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限制海外代購
Ⅰ 淘寶海外代購如何規避法律問題
第一種情況 淘寶賣家在海外,出售代購服務,出售的不是商品本身。 直接發貨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約定關稅由買家全權負責,提醒買家履行繳稅義務。第二種情況 淘寶賣家在國內,出售代購服務,出售的不是商品本身。 直接從海外發送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約定關稅由買家全權負責,提醒買家履行繳稅義務。這兩種情況完全符合法律法規么
Ⅱ 海外代購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如果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
一般來說是構成的,但是看數量和種類,有些物品是禁止進入國內的。
Ⅲ 關於海外代購的有哪些法律問題值得研究
只有入境的貨物才可能作為走私物品,但網上訂購的貨物是否最終入境,
有時難以收集到確定的證據。此外,證據收集中還可能涉及國外司法協助的問題,
程序上比較復雜,應當細化這方面的法律法規。
Ⅳ 淘寶那麼多海外代購的不違法嗎
只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走正規渠道,依法納稅,就是合法的。
代購監管
海關新的政策規定,所有境外快遞企業使用EMS清關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進境郵遞物品辦理清關手續。只有使用對方國家郵政企業經郵政網路承攬的,按照萬國郵聯規定單式並交由中國郵政在大陸投遞的包裹可以使用。
現實是當前國人在外國購物網站購買商品,往往通過國外轉運公司來郵寄,大部分轉運公司在國內是採用EMS清關派送。新政意味著,大多數轉運公司業務將無法正常開展。
2014年8月1日,海關總署《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正式實施,將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監管,讓「海淘」有法可依。
(4)立法限制海外代購擴展閱讀
代購費用組成
支付金額=商品金額+網站所在國消費稅+運費+關稅+服務費+倉儲及保險費
商品金額:海外網站商品標價。
網站所在國消費稅:大多數國家都會向消費品徵收消費稅,如美國通常消費稅為8%左右。
運費:包含國際運費和國內運費兩部分。通常國際運費為5.5美金/磅;商品到達國內後通過EMS等快遞發運到您手中,費用通常為20-25元人民幣。
關稅:貨物經過中國海關時收取的費用。
服務費:一般代購公司都會收取一定比例的商品服務費用!
倉儲及保險費:正規的海外代購公司都會收取此部分費用,用於倉儲以及商品保險。
Ⅳ 現在國家還允許海外代購嗎
目前是允許的,只是交一定的關稅而已,還是比國內市場要便宜很多。
Ⅵ 海外代購是否屬於違法走私嗎
海外代購需符合相關規定,則不是違法行為。因此經營代購的企業或個人應該注意,在代購時都需要向海關報備,否則一旦被查到就可能定性為走私。具體如下所述:
根據2014年8月1日起施行的《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海外代購需符合相關規定:
1、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支付企業、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物流企業等,應按照規定通過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適時向電子商務通關管理平台傳送交易、支付、倉儲和物流等數據。
2、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支付企業、物流企業應在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申報前,分別向海關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
3、電子商務企業在以《貨物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並提交相關許可證件;在匯總形成《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時,無需再次辦理相關征免稅手續及提交許可證件。
個人在以《物品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屬於進出境管制的物品,需提交相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4、海關按規定對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進行風險布控和查驗。海關實施查驗時,電子商務企業、個人、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應按照現行海關進出口貨物查驗等有關規定提供便利,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應到場或委託他人到場配合海關查驗。
(6)立法限制海外代購擴展閱讀
司法實踐中認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必然涉及對相關海關行政法規的援引。在具體辦理案件時,除了依據現行《刑法》以及《刑法修正案(八)》的明文規定外,還必須根據《海關法》等相關海關行政法規判斷相應行為是否屬於走私犯罪行為、走私對象屬於何種性質歸類等。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所侵害的客體或法益是復合性的,應歸納為:國家海關管理制度、稅收管理秩序、民族產業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秩序。
《解釋》第16條規定:自然人走私普通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10萬元、50萬元、250萬元分別為偷逃應繳稅額較大、巨大、特別巨大的起點數額,較之於修正前刑法確定的5萬元、15萬元、50萬元的數額標准,《解釋》作了較大幅度的上提。
Ⅶ 當今中國應不應該立法限制海外代購請說詳細的謝謝!
怎麼限制啊,如果這樣限制的話就和人身自由相矛盾了,出國旅遊是專你的權利,別人無屬權干涉,消費更是你的權利,別人無權干涉,處置你自己的財產,根據無權法的規定也是你的權利,別人無權干涉,如果限制海外代購,從根本上就會動搖民法等許多根本大法,得不償失,
Ⅷ 海外代購葯是違法的嗎
無論是個人自用,還是代購銷售,只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並取得《進口葯品注冊證》,且通過正常繳納關稅來代購,完全合法。如果代購過程中違反法律規定、逃避了海關監管、偷逃關稅,則不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屬於違法行為。
根據葯品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
第七十四條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從事生產、銷售假葯及生產、銷售劣葯情節嚴重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十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對生產者專門用於生產假葯、劣葯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生產設備,予以沒收。
第七十六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假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全部運輸、保管、倉儲的收入,並處違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但同時第四十八條又規定了按假葯論處的六種情形,包括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依照葯品管理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變質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葯品管理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8)立法限制海外代購擴展閱讀
2014年,陸勇銷售假葯案轟動一時,陸勇因給千餘網友分享購買仿製格列衛印度抗癌葯渠道,被稱「抗癌葯代購第一人」,被檢察院以銷售假葯罪起訴。格列衛仿製葯並非沒有療效的葯品,相反其葯效與原研葯基本相同,但陸勇沒有取得《進口葯品注冊證》,其行為涉嫌銷售假葯罪。後來法院認定陸勇購買葯品只是為了幫助朋友,並未從中牟利,不構成銷售假葯罪,最終免予刑事處罰。
所謂假葯,是指依照《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論處的葯品、非葯品。我國《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張麗穎介紹說,根據規定,「海淘葯」因具體生產主體、購買渠道、銷售人員、代購方式、葯品分類等不同,可能涉及不同的違法行為。
例如,一部分所謂「海淘葯」的實際生產廠家是沒有葯品生產許可證的「黑作坊」,也沒有獲得葯品批准文號,部分是保健食品冒充葯品,還有的「海淘葯」在運輸、保管、倉儲過程中可能發生質量變化等,涉及違反葯品行政許可、葯品質量監控等行政管理規定,從而導致行為人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等行政處罰;嚴重者涉嫌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等刑事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Ⅸ 我國不應該立法限制海外代購
沒有限制啊,只是提高關稅,全球購海淘寶overseabuys告知我包裹還是繼續免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