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不夠完善

法治不夠完善

發布時間: 2022-01-09 22:01:44

『壹』 請問我國的法律怎麼還是不夠完善,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其實並不是只有我國的法律不完善,所有的法律都會或多或少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只是我國對法制的建設也就是近一、二十年才提出的,所以會有更多的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更多的人去改變那些錯漏,但是無論我們的法律怎樣發展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貳』 法治不是完善的但民主是完善的對不對

不能這么說的吧,法治跟民主在當前的社會階段都不是很完善的,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叄』 我國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的表現有哪些

黨干涉執法。立法時設計模稜兩可的條款,同一法律,相同案件,各地執法不同;案件受理設立門檻;收費誇張;法官權力過大,監督缺位;陪審員形同虛設,沒有決定權;判決執行力也有問題;現在的「法治」雖有口號,還只是一個笑話。

『肆』 中國的法制建設還有哪些不足

不足的地方有好多,未成人,同性戀,知識產權,女性方面,醫療方面等等,每次全國代表大會中都有講到法律不足方面,但有好多都是因為小數人通過,多數人不通過而隔開,到日後再修改.

『伍』 為什麼總說我們國家法制不完善~

我認為: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制不完善是正常的,如果完善了,那幹嘛還要在這個階段努力奮斗啊.
雖然我國有人才,但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是那些人才在短時間內就完善了法制,那就是違背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了,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所以法制的完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借鑒是可以的,拿破倫的<民法典>就是很多國家的立法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為它衣法律規定了社會很多方面的問題,如婚姻制度,在那個時代是很了不起的,但就現在看來,還是有局限性的.反正我認為一個國家立法可以把其他國家的法律借鑒一下,但應注意的是,現在世界上只有4個社會主義國家,很多的法律制度在中國都不適用,我們在立法的時候應該學習它們的精神,舍棄具體形式

『陸』 中國法治的現狀,與不足

司法體系不完善,缺乏科學民主的監督機制,和行政權緊密相連,無法行使獨立的司法權。

『柒』 按韓非子來看現在的社會,法治不夠完善,很多人容易鑽空子,並引以為豪,踏實本分為老實,老實會受惡吃虧

你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並且也不敢好好回答,又被和諧的可能,只能很官方的說,不同時代,對法制不同的看法不同,我們現在的社會有我們現在的法制規范。古人不能理解,現代人也不能滿意,這個就是時代。

『捌』 古代因法治不健全而濫殺無辜的例子

法制健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時效性的,如明朝張孝儒被誅十族僅僅因為是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明成祖朱棣草擬詔書,還創造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誅十族的悲劇,但我們能說完全不合法嗎?欺君罔上當誅九族,這兒誅十族明顯屬於量刑過重,但沒有律法在這兒限制帝王的權利,當然,我這兒說的有點可笑。因為律法是一個國家意志的體現,國家發展的進程又限制著律法制定的科學性,在那會兒,律法就是帝王統治國家的工具甚至是施展個人淫威的法典。時代不同,法制的意義也會隨著發展。因而說古代法制不健全,這一提法本身就存在著問題,純屬個人看法!

『玖』 對法治意識不強,不守規矩的領導幹部,怎樣完善退出機制

一、抓好培訓教育,使幹部懂法。進一步加大對幹部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力度,強化黨員幹部的法治觀念、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切實提高領導幹部依法辦事的能力。針對部分黨員幹部法治觀念淡薄,要在幹部教育培訓過程中,突出法治教育,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知法、懂法、用法意識。不斷健全完善幹部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各級黨組織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必修課。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方面強調了樹立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對幹部培訓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為此,領導幹部要先行,加大幹部培訓中的法律內容比重,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強化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增強領導幹部法治觀念,培養領導幹部法治思維,使領導幹部真正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同時,要積極組織各級黨組織開展學習教育活動。通過集中加強學習、多形式廣泛宣傳等方式,使法制觀念深入人心,在黨員、幹部內心深度融入和高度統一。

『拾』 解決民主法制發育不健全的策略

違法成本極低、守法成本相對畸高,不僅誘使當事人違法,更重要的是守法者吃虧,違法者賺便宜,進而劣勝優汰,具體表現在:

1、公權力機關的退位、歸位與市場機制和社會組織發育仍不成熟之間的矛盾。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是公權力機關退位和歸位,理性再定位的過程。但由於市場機制仍不健全,社會組織仍不規范,市場機制和社會組織往往難以擔當起合格的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導致公權力的進退維谷。

2、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要求與法律質量整體上仍不理想之間的矛盾。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是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然而,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立法質量已在不斷提高,但仍有一些法律尤其是低層級的法律規范質量不高、類型化不夠、科學性不足,將執法和司法帶入或難以實施,或實施沖突,或實施背反的多難困境。

3、嚴厲制裁違法行為的要求和期待與違法成本極低、守法成本較高之間的矛盾。

普遍守法是法治社會的當然特徵,嚴厲制裁違法行為是保障法治權威和發揮法治威懾力的必要條件。

但是現實中,在一些方面,由於責任設置過低,特別是查處率不高,導致違法成本極低、守法成本相對畸高,不僅誘使當事人違法,更重要的是客觀上造成「逆向選擇」、守法者吃虧,違法者賺便宜,進而劣勝優汰,並導致普遍違法。

(10)法治不夠完善擴展閱讀:

我國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的改善:

1、價值建設,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法治社會的根本問題在於將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內化於人心,成為社會成員決策和行動的基本指引。

當前人民群眾已經有一定的法治意識,但牢固的法治理念尚未確立。實現人心大治,不僅要通過立法、執法、司法著力強化規則意識、誠信意識、權利義務統一意識、責任意識,還要透過多途徑、全方位的理念引領價值觀建設,使法治精神浸潤人心。

2、基層調整,使治理暢達「末梢神經」。

體制問題具有決定性。我國傳統上從中央到基層的縱向層級化管理體制倚重「生產經營單位」和「基層組織」。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存在著在「最後一公里」失靈的問題。建議以確立社區的法律地位為主要方式,重塑我國社會的基層組織形態,確保國家與其成員之間的「感測」途徑暢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江必新:我國法治建設面臨的主要矛盾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破局五 發布:2025-04-30 03:25:38 瀏覽:62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深山香醫 發布:2025-04-30 03:16:57 瀏覽:957
黨建改革新黨紀條例 發布:2025-04-30 03:15:33 瀏覽:207
法律顧問求職信 發布:2025-04-30 03:14:55 瀏覽:647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03:04:09 瀏覽:532
蕪湖勞動法辭退 發布:2025-04-30 02:54:23 瀏覽:913
普民法 發布:2025-04-30 02:39:34 瀏覽:687
勞動法關於培訓時間的規定 發布:2025-04-30 02:28:56 瀏覽:414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台 發布:2025-04-30 02:26:20 瀏覽:785
勞動法臨時辭職工資 發布:2025-04-30 02:24:59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