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發布時間: 2022-01-10 02:28:52

① 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所謂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職業道德修養是一種自律行為,關鍵在於「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任何一個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會的培養和組織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決於自己的主觀努力,即自我修養。兩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後者更加重要。
職業道德修養實質上就是兩種對立的道德意識之間的斗爭,是善和惡 、正和邪、是和非之間的斗爭,對於從業者來說,要取得職業道德品質上的進步 ,就必須自覺地進行兩種道德觀的斗爭。職業道德修養上的兩種道德觀的斗爭 ,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一個從業者頭腦中進行的兩種不同思想的斗爭。盡管這兩種不同思想反映著復雜的道德關系,但它卻是在一個人的頭腦中進行的。對於職業道德修養,用形象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內省」。
正是由於這種特點,必須隨時隨地認真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發揮思想道德上正確方面的主導作用,促使「為他」的職業道德觀念去戰勝「為己」的職業道德觀念,認真檢查自己的一切言論和行動,改正一切不符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東西,才能達到不斷提高自己職業道德的水平。
八個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包括:
1.文明禮貌。
2.愛崗敬業。
3.誠實守信。
4.辦事公道。
5.勤勞節儉。
6.遵紀守法。
7.團結互助。
8.開拓創新。

② 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需要:和優秀的人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職場中還內是現實生活中,都容需要和優秀的人為伍,需要建立自己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習別人優秀之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
4
/7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需要:認真用心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還需要尊重職場中的每一個人,不管是客戶還是領導,不管是下屬還是合作夥伴,都需要尊重他們,保持禮貌,保持真誠。
5
/7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需要:遵紀守法,嚴格按照職場中的規章制度辦事。要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還需要做到遵紀守法。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都需要嚴格遵守。
6
/7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需要:努力做出成績的同時,盡可能幫助身邊的人。不管是客戶、同事還是其他的人群,只要自己可以幫忙的,要盡可能幫助大家,為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做出自己的貢獻。
7
/7
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需要:嚴守職業底線,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還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論是從事什麼領域,不管是處於什麼位置,都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要堅持行業的規矩不能修改,堅持原則。

③ 如何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其必備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從古至今,國內國外,人們都把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第一桿標尺。可以說,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僅直接關繫到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風貌產生深遠影響,所以說師德建設的重要性無論提到怎樣的高度都不為過。因而作為一名教師,不斷提升新時期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的頭等重要的大事。現就我個人對師德修養的理解談一點膚淺的看法:一、師德的重要性 德是做人的靈魂和根本。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決定著這個人的行為准則和人生方向。甚至影響著周圍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為先,育人先育德。教師只有率先垂範,注重師德修養才能以德育德,鑄造學生健康人格,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二、貫徹以德育人的思想首先要尊重學生,用愛的力量來教育學生。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響者和道德的體現者。確切的說教師要愛孩子。若教師連起碼的愛孩子的心都沒有,那嚴格地講就不配做老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學生都有其閃光之處,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熱情,有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就要求教師以極大的熱忱和父母般的胸懷關心學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澆灌學生的心田。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打成一片,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親和力的師生關系。要多發現學生的成績和優點,並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贊美,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滿腔熱情。其次教師要重視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職業人格。所謂人格力量,是指教師個人的政治品格治學態度,道德情感意志作風等,即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教育功能。怎樣對待自己,怎樣對待他人,怎樣對待社會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教師不僅要講給學生聽,而且更要做給學生看。教師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這種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師的才學為基礎的,沒有才學的德是蒼白無力的。這就要求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還必須重視和加強自身的才學修養,全方位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備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為此,教師應該深刻認識自身職業的重要性,熱愛本職工作,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改革教育思想,創新教育觀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用精湛的學識贏得學生。三、在業務上要注意不斷提高自己。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走進新課程,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從教材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應把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的讓給學生,課堂是學生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講的過多,學生即使聽的津津有味也不會全記住。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通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討論經歷求知的探究和能力鍛煉的過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具有良好、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直接從自身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學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在當今社會,作為人民教師更需要樹立崇高的精神目標,擁有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這樣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確立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也為整個社會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導和表率的作用,同時能夠真正的熏陶、影響成長中的青少年,使他們在這個轉型期的復雜社會中能夠保持純潔的精神聖地,成長為真正具有優良品質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使民族和人類具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④ 如何提升員工職業道德修養

一、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要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像老闆一樣對待工作
作為一名員工,要對企業有深厚的感情,樹立起強烈的主人翁意識,以廠為家,認識到企業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業的興衰就是自己的榮辱,把本職工作的成就作為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工作中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做好本職工作,並積極參與企業管理,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為企業改革發展貢獻力量。在工作中不要總是想著企業是不是對得起自己,而是要多想想自己的工作是否對得起企業。
實踐證明,那些忠誠企業、奉獻企業、踏實工作的人才是職場上真正的聰明人,因為他們知道,員工和企業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給企業打工,就是為自己工作。正是如此,在企業里提升最快的,往往是這些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工作認真踏實,埋頭苦乾的人。

二、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要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勤懇工作,敬業做事
職業態度是從業人員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看法以及所表現出的行為舉止,良好的職業態度是事業成功的一半。勤懇工作,敬業做事就是良好的職業態度。

三、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要樹立做事先做人的理念,培養團隊意識,與人為善,協作共事
在現代職場上,做事先做人可以說是為人處世、工作生活中的金科玉律。一個員工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煉內功,提高自己的品質修養,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要做到對企業忠誠,對同事誠信,做人低調,為人厚道,高調做事,高效辦事。要多一些知足,少一些抱怨。

四、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要從小事做起,不斷增強自身職業素質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小事往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當前,在我們的員工身上,還存在著一些職業素養不高的不和諧的現象,如亂扔垃圾紙屑、隨地吐痰、吸煙酗酒、坐姿不正、踐踏草坪、損壞公物、大聲喧嘩、口出穢言、就餐插隊,也還有的見了領導和客戶不知道打招呼,進他人辦公室不知道敲門……如此等等,令人遺憾和擔心的是有著上述不良習慣的員工,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和缺憾,自以為這是小事,沒關系,無大礙。殊不知正是這些小小的細節,可以改變周圍人對你的看法,甚至影響到你的職業生涯。還有的員工不願意做小事,只想著做大事,卻不知小事做不好,怎麼去做大事。

⑤ 如何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

如何提升員工職業道德修養?


很多人力資源管理者、職業講師都在探討——員工道德講的是什麼?就是如何做人,就是人生立身出世的根本之道,就是要使員工從靈魂上認識自己與企業的關系,使他們自覺地為企業的發展而盡心盡力地工作。員工的道德底線,往往與企業的文化氛圍有關,尤其是與企業家自身的道德水準密切相關。在企業的道德「木桶」上,也會有那塊最短的木板。道家始祖老子一生唯一的一部著作就取名道德經,可見道德的妙用之不可思議。

職業道德是每一個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它揭示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最為廣闊的一種社會關系。職業道德是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符合自身職業特點的職業行為規范,是人們通過學習與實踐養成的優良職業素養,它涉及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是根據職業特點確定的,它是指導和評價人們職業行為善惡的准則。每一個從業者既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又有自身行業特徵的職業道德規范,如教師的有教無類,法官的秉公執法,官員的公正廉潔,商人的誠實守信,工人的質量與安全,醫生的救死扶傷等,都反映出自身的行業道德特點。

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多注重企業文化和職業技能的培訓,缺少重視對員工進行道德培訓。雖然優秀的企業文化本身亦蘊涵著道德價值,但很不系統,而且往往強調狹隘的職業道德,並沒有將道德作為一門獨立的培訓課程對員工進行培訓。這是現代企業員工培訓的一大缺憾,這個空白應該得到填補,注重道德培訓的企業必將基業長青,前程無量。道德培訓是現代企業發展的趨勢,企業認識道德培訓的重要性,將道德培訓提上議事日程,是具有前瞻性的企業應有的明智之舉。

在今天的社會里,各行各業的人們乃至整個社會,都在呼喚著道德,呼喚著一種適應我們社會發展的道德。人們呼喚道德,是因為道德在某些方面已經失落了,而某種道德的失落,必將影響到作為它的特殊體現的職業道德。這就好比一棟建築,當它的根基發生動搖時,勢必影響到它的上層。所以,要探討職業道德的失落,就必須從道德的失落說起。

道德的失落。道德在某些方面的失落,是因為人們已不重視或不遵守某些方面的道德規范了。而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漠視和違背,則取決於人們的價值判斷。一定的價值判斷,決定一定的道德規范。也就是說,人們對道德的遵守和維護,必須得到某種的價值回報。如果人們長期一味地遵守和維護道德,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價值回報,那麼人們將不再或不再自願地遵守和維護道德。梁芳老師認為,一般來說,人們對道德的判斷,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利益回報。

就是說當人們在遵守或弘揚某種道德時,我們的社會就對其給予一定的物質或某種利益獎勵。如當今社會對扶貧助殘、見義勇為的獎勵,就屬於這一范疇。但這是一種特殊,是社會的客觀回報,不是人們的主觀追求,所以,人們對遵守道德的價值判斷,往往不取決於這一方面。

第二,輿論回報。

人們對道德的維護和遵守,往往只是希望得到社會輿論的贊揚和認同。也就是說,希望得到一定的心理回報。輿論對良好的社會公德的贊譽,往往使具有這種公德的人們有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而輿論對不良公德的批評和議論,往往使具有這種行為的人們有一種壓力感和內疚感。這種判斷,是人們遵守和維護道德時所常有的價值判斷。人們對道德付出一定的東西,就希望得到一定的輿論回報。

第三種,共同變好的回報。

在更多的時候,在更多的行為規范上,人們對道德的遵守和維護,並不完全希望得到一定的物質回報或是輿論回報,人們只是希望,有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我這樣做,別人也這樣做,共同使我們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變得更好。

道德品行是選拔員工的重要條件。企業員工道德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素質,一個員工有能力,但道德品質不好,遲早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害。前不久,泉州某企業招聘了一位大區經理並把這位大區經理派到內蒙古,讓這位大區經理負責整個內蒙古市場,四個月後,這位大區經理卻攜帶公司8萬多元的現款消失。不但給企業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還給企業的聲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該企業後來在內蒙古市場再也沒有輝煌。如果我們在選拔此位大區經理時慎重一點,能發現這個人的道德品質不好,此類問題就不可能發生,所以企業人事部門在選擇員工時,應注重員工的道德品行。

總之,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企業走向了市場。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企業對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了這個基礎,企業的一切行為,無論是「節約降耗」還是「精品意識、名牌戰略」,要麼流於形式,要麼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我們的企業,乃至我們的社會,都在強烈地呼喚著職業道德,重建職業道德,已成為企業繞不過去的一個大問題,希望各位企業管理者重視這個問題!



——來源:時代光華

⑥ 步入職場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

職業道德修養,它是一個從業者頭腦中進行的兩種不同思想的斗爭。用形象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同自己 「打官司」,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內省」,也就是自己同自己斗爭,正是由於這種特點,必須隨時隨地認真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發揮思想道德上正確方面的主導作用,促使「為他」的職業道德觀念去戰勝「為己」的職業道德觀念,認真檢查自己的一切言論和行動,改正一切不符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東西,才能達到不斷提高自己職業道德的水平。

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首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其次,職業道德修養要從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著手。最後,要學習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不斷激勵自己。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從業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的基礎和內在因素。一個從業人員只知道什麼是職業道德規范而不進行職業道德修養,是不可能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品質的。

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上述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外,還有以下幾種:(1)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掌握職業道德知識。(2)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文化素養。(3)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增強自律性。(4)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獨」。「慎獨」一詞出於我國古籍《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道德原則是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的,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行動,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也是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提倡「慎獨」的同時,提倡「積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斷積累和壯大。我國戰國時哲學家荀況曾說:「積土成山,風土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質,不是一夜之間能夠養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積善過程。

⑦ 如何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道德修養的一種,它是指人們為了培養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所進行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過程和功夫。

一、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

1、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指教師道德人格不斷發展完善的需要

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了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進而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同時,還由於對進入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來說,在道德品質上都有善有惡,從來就沒有盡善盡美的「完人」。而社會又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對教師道德水平的要求、教師道德人格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這樣必然要求教師不斷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面向未來的要求,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師道德品質修養,以便更好地培養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教育發展需要的品格,從而更出色的承擔起培養下一代的責任。

總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對於教師來說,在其自身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中,具有決定意義。它使教師按照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要求,通過積極的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和選擇能力,不斷克服自身一切非社會主義道德意識的影響,從而形成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道德品質,並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懂得教育的規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而且必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這樣才能在職業勞動中,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認識,規范自身的教師道德行為,以培養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所作為,有所前進,完成時代賦予教育任務。人民教師肩負著教育和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為了培養好青年一代,應重視職業道德修養,教師應當把自己修養成為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多因素、多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運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教師要實現自身道德品質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轉變,就必須注意把握和堅持如下基本原則。

1、堅持知和行的統一

知即對教師道德的認識及其在這一基礎上所形成的觀念等。這是師德修養的前提。行即行為,也就是教師把職業道德的理論認識付諸於行動,這是師德修養的目的。

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知和行是統一的。一個教師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知識,連起碼的道德善惡是非也分不清,不知道哪些言行與自身職業相符合,哪些言行與自身職業相違背,是不可能形成正確師德觀念的。而學習了師德理論也並不能說明他具備了某種道德品質,如果只學不用,只說不做或者言行不一,說得冠冕堂皇也只能是徒有其名,培養高尚的師德品行只是一句空話。

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就是要把學習道德理論、提高道德認識同自己的行動統一起來,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的師德觀念不是自發產生的。教師只有掌握了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學、心理學、文學、倫理學、美學知識和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常識、基本原理,懂得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什麼是高尚的行為,什麼是卑劣的行為,什麼是人民教師應當具備的職業道德品質,為什麼應當具備這些道德品質等等,才能提高對師德的認識,形成師德觀念,為師德修養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因此,教師首先要不斷學習道德理論,從而不斷激發出道德情感,增強自身的道德意志和信念,為形成道德品質打下基礎。實踐證明,教師關於道德修養的理論越正確、越全面、越深刻,按照道德原則和規范去行動的自覺性才會越強。同時教師又要努力去實踐道德理論,有道德去規范自己的行動。誇美紐斯說:「道德的實現是由行動,而不是由文字。」張載也曾指出:「若要成德,須是速行之。」這就是說道德知識必須付之於實際行動,轉化為道德行為。事實上,教師的道德風貌、道德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他們的行為和事業表現出來的。因此,每一教師在師德修養過程中更要注重品德實踐,注重行,自覺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真正成為道德的高尚者。總之,只有堅持知和行的統一,才能真正提高師德修養。

2、堅持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所謂動機,就是趨向於一定目的的主觀意向和願望。它是意識到了的行為動因,即激勵人們行動的主觀原因。所謂效果,就是人們行動所產生的客觀結果和後果,它是人的行為的客觀記錄。

動機和效果是人的行為的互為存在、互為轉化的兩個要素。動機是人的行為的思想動力。離開動機,就不會有行為的發生,也就談不到什麼效果。效果反映一定動機,動機本身就包含著對一定效果的追求並指導行為達到一定的效果。動機體現在效果之中,並通過效果去檢驗。動機作為主觀東西,只有轉化為效果才實現了作用,否則動機就成了一種毫無意義的空想或假想。效果又是不斷產生新的動機的基礎。

教師職業道德的修養過程同樣是動機和效果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過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動機來自於社會、對職業、對學生所負的責任;來自對師德修養意義和作用的理解。作為教師只有時時意識到自己的職業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不僅擔負著向下一代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重任,而且負有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職責;自身道德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素質、影響別人的素質……當教師把這些認識和理解轉化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強烈慾望時,就形成了加強師德修養的內在動機。教師要真正擔負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職責還必須把這內在動機轉化為行動,用教師道德的基本原則規范自己的言行,運用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實踐,以提高實際效果。

堅持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教師要不斷進行道德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加深對師德修養意義和作用的理解,不斷增強修養的動力; 同時要善於通過各種方式把良好的道德動機轉化為客觀的、外在的、現實的實際行動。在動機和效果的統一上實現師德境界的升華,既重視動機,又重視效果,才不會成為「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在動機和效果的統一上對自己提出比較全面的要求,是師德修養中必須堅持的。

3、堅持自律和他律的結合

所謂自律,是指自我控制,是教師依靠發自內心的信念對自己教育行為的選擇和調節。所謂他律,就是指外部憑借獎懲以及各種制度規范等手段對行為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自律和他律的關系,實質上就是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在師德修養中,教師自身的內因——內心信念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一個教師只有真正懂得了師德要求的重要性,只有發自內心地對人民教師道德義務的真誠信服和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才會在教育實踐格守人民教師的道德要求,並會由於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履行了某種道德義務而感到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形成一種信念和意志,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勇於堅持這種行為。有了內在的師德信念,教師一旦發現自己的行為不合乎師德要求,既使沒有受到別人的指責和輿論的批評,也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責備,感到羞愧不安,促使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自我批評,從而盡力避免在今後再發生類似的事,糾正錯誤的行為。因此,內心信念——自律是師德修養的內在基礎,是任何其他力量都不能代替的。盡管師德修養的內心信念是從教師內心發生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統一體,但是這種內心信念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在職業道德修養中有效地運用外部力量——他律形式,強化教師的道德意識,督促其堅持道德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教師職業道德的修養既要用外在因素進行自我約束,又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結合。

4、堅持個人和社會結合

個人是指具有一定身體素質、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以及某種個性和特殊利益的社會一分子。社會是指以生產勞動為基礎,按照各種社會關系結合在一起的人類生活共同體。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佔有一席之地,都在以他的思想、道德、所做所為影響、作用於社會。

在教師職業道德的修養中,個人與社會同樣是相互作用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首先是一種自覺意志的行為過程,是教師個體清楚意識到各種利益關系,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則,憑借自覺意志控制和處理感情和行為的結果,是教師個人自覺意志的凝結。同時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每一步又都離不開社會,離不開社會輿論的評價和監督。社會在道德上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為教師進行師德修養提供了外在的動力和努力方向。社會也通過教育實踐為教師提供了師德修養的場所、機遇、有利於教師在精神上達到積極進取、美好和諧的境界,在事業中真正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取得成就……在這過程中,離開社會,師修養就沒有方向,就無法體現;而離開個人,社會提出的師德要求沒有接受者,沒有踐行者,也就會落空。因此,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過程中要把個人與社個人結合起來,把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起來。教師個人要了解社會,研究社會,以社會需要為目的,用社會對教師道德的要求檢點自己,提高認識,付諸行動,在為社會作貢獻中塑造自身人格,實現自身價值。社會要尊重教師的身份和地位,給每個教師提供道德行為選擇的客觀基礎,並通過好的環境、輿論、評價等方式促使教師道德品質的升華,達到嶄新的道德境界。

5、堅持繼承和創新結合

師德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在進行師德修養中,創新與繼承必須同行。必須在當代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的基礎上,在新的教育實踐中,借鑒傳統的優秀師德,重建新的更高的社會主義師德。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不同於以往舊教育的嶄新事業,教師處於新的社會環境中,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會不斷地遇到和提出新的問題,師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要不斷創新。要對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利益關系,道德關系和行為規律加以認識,要保證教師工作的原則方向,實現教師對社會發展人類文明所擔負的使命,就必須創造出新一代的師德規范體系和內容。

總之,師德修養中只有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又要根據時代這一新的社會環境和客觀條件有所創新,才能在師德修養上達到一定的高度,登上一個又一個高峰。

三、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在歷史上有各式各樣的方法。歷史上的倫理學家指出過許多具體的條目。例如,儒家學派先提出的「內省」、「自訟」、「格訟」、「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躬行踐履」等等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方法盡管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有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與教育實踐相結合,虛心向他人學習,堅持不懈努力等。只有共同運用這些修養方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才能富有成效。

1、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

(一)道德修養要加強理論學習

人們從事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需要知識,這就必須學習。同樣,人們改造主觀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學習。加強理論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師要認真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學習理論。就不可能科學地、全面地、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根本上說,一個教師高度的社會主義師德覺悟,正是以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革命理想為指導的。只有確立這樣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堅定不移的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和獻身人民教育事業,自覺地把個人生命意義、價值與人民教育事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養好學生,為教育事業作貢獻,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矢志教育,義無反顧,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而努力奮斗。

第二,應在理論學習中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范和要求,明辯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自覺性。教師道德的規范和要求,則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作為倫理的一個分支,從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出發,批判地繼承了古今中外一切優良的師德傳統,正確地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具體地向教師表明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以保障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要將師德要求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我們有的教師違背師德要求,常常不是有意的,而是對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認識引起的,因而,教師學習和掌握社會主義師德的基本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應當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教師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這本身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一個要求。同時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教師能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重要作用,這就更能使教育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教師還應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廣泛地學習有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才能使教師從各種關系和聯系中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任務,認識社會和人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書過程中育人。

(二)道德修養應注重內省和慎獨

「內省」、「慎獨」,也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要注意在理論學習過程中進行「內省」和「慎獨」。

內省,即指自覺地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內省是靠自覺性來約束的,不自覺或自覺性不高就難以真正進行內在的自我反省。

「慎獨」,既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指的是在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時候,在閑居獨處的情況下,更要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論和行為符合道德要求。劉少奇同志對「慎獨」也有一個界說: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這就叫做慎獨。

教師的勞動特點富有極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沒有「慎獨」的修養,那就很難做好教育工作。

2、勇於實踐磨練,增強情感體驗

人的道德修養不能脫離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客觀實踐。與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按照教師道德的規范和要求,不斷進行自我教育的和自我改造,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師德修養的唯一標准。

教育實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道德修養的目的,在於形成良好的師德素質,提高教育實踐能力。教師不僅要通過理論學習來分清是非善惡,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把這些認識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了事的,要重在實行。

教育實踐是正確師德觀念的認識來源,只有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才能正確認識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利益和道德關系,才能培養好自己的師德品質。教育實踐還是不斷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動力。教師道德品質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

3、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

師德修養不是教師個人孤立的脫離社會的閉門修養,而是在教育實踐中人與人相互交往相互影響的社會性活動,教師品德修養也是社會道德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中總是蘊藏和涌現著美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風尚,教師作為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同時也應該成為良好道德情操、思想風貌的效法者和學習者,因此,「見賢思齊」,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就是師德修養的一個好方法。

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一方面要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和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再把這些優良的東西獻給學生。」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教育指南》中講過:只有當你不斷地致力於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這都說明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將自己的師德水準不斷提高,就要有從師的美德,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哪怕是很小的長處也要學,只有這樣才能積小善為大善,積小能為大能。

虛心學習他人,首先要注意從教育家那裡汲取思想營養。比如,在發展我國人民教育事業中有一大批革命教育家如徐特立、陶行知、吳玉章等,為我們人民教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有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事業的高尚情感,有熱愛學生、教育育人、鑽研知識可貴品格,有無私無畏、勇於創造的革命精神,向我們展現了人民教師的理想人格,只有主動了解他們的事跡,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才能升華自己的師德境界。

虛心學習他人,也要學習優秀教師的榜樣,在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成長起來了一大批優秀教師,如我們所熟悉的於漪、魏書生等等。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地體現新時代教師道德的嶄新特點。是教師職業道德理論的具體化,同樣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的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虛心學習他人,還要向教育對象——學生學習。古人講:「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賢如師。」誠然,在教育中教師占著主導的地位,但也應忘記由於學生的童心的純真,由於摯著地追求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在許多方面是值得教師學習,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閃光的品質,誠心誠意地向學生學習,在師生互學互勉中汲取精神營養,完善師德品質。「跟學生學。你要教你的學生教你怎樣去教他。如果不肯向你的學生虛心請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環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麼,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導他。……只須你甘心情願跟你的學生做學生,他們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還能為你保險,使你永遠不落伍。」

在師德修養過程中,要注意學習和汲取社會生活中一切有用的養料。社會生活是一座道德寶庫,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每時每刻都有閃光的思想和行為。例如:各行各業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苦創業中所涌現出來的許許多多的新人、新事、新風尚,都是反映了時代特徵的新道德的精華,不僅為各行各業職業道德的升華提供了營養,也給師德提供了借鑒和營養,我們在師德修養中只要細心觀察,虛心學習,就能夠受到激勵,找出差距,用好的道德風尚充實自己,就會使師德更加芬芳。

總之,善於向別人學習的人,才是發展潛力最大的人,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人。在師德修養中善於虛心學習他人、自覺與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為師德修養高的教師。

4、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

師德修養同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一樣,不能是盲目的、無計劃的,而必須有著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導。

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指導整個修養過程的總目標是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理想,它作為一面旗幟,為教師如何做人、如何勝任教書育人的責任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目標,並成為教師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動和激勵著教師朝著更高的道德境界奮進。但,由於教師道德修養過程是構成師德的各種要素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個人原有道德水平與社會道德要求之間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師道德修養的目標必然有著層次之分,每個教師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確立可行的目標,去努力實現自身師德從無到有、從現有層次向更高層次的攀登。

師德修養實際上是教師道德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行為和習慣諸要素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舊質到新質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也就決定了它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這就必然要求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不管是師德認識的提高、師德情感的陶冶、師德意志的磨練,師德信念的確立,還是師德行為和習慣的培養都不可能是短時期的、輕而易舉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個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地選擇自己的行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發展,會提出許多新的問題,教師總是面臨新的選擇考驗,教師道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永無止境。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長期修養,不斷磨練,做到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和水平。

總之,師德修養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既要有崇高的師德理想作為個人修養的目標,又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有切實可行的具體要求; 從現實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入手,刻苦磨練,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成效。

⑧ 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有那些

A、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礪、自我完善

B、加強「慎獨」,積善成德

C、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

從業人員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有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礪、自我完善、加強「慎獨」,積善成德、屬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是一種自律行為。

(8)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修養實質上就是兩種對立的道德意識之間的斗爭,是善和惡 、正和邪、是和非之間的斗爭,對於從業者來說,要取得職業道德品質上的進步 ,就必須自覺地進行兩種道德觀的斗爭。職業道德修養上的兩種道德觀的斗爭 ,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一個從業者頭腦中進行的兩種不同思想的斗爭。盡管這兩種不同思想反映著復雜的道德關系,但它卻是在一個人的頭腦中進行的。對於職業道德修養,用形象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內省」。

⑨ 如何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修養

首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其次,職業道德修養要從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著手。最後,要學習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不斷激勵自己。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從業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的基礎和內在因素。一個從業人員只知道什麼是職業道德規范而不進行職業道德修養,是不可能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品質的。
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上述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外,還有以下幾種:(1)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掌握職業道德知識。(2)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文化素養。(3)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增強自律性。(4)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獨」。「慎獨」一詞出於我國古籍《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道德原則是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的,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行動,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也是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提倡「慎獨」的同時,提倡「積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斷積累和壯大。我國戰國時哲學家荀況曾說:「積土成山,風土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質,不是一夜之間能夠養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積善過程。

熱點內容
王成律師 發布:2025-04-30 04:10:18 瀏覽:962
新婚姻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4-30 04:08:03 瀏覽:902
司法所的權力 發布:2025-04-30 03:55:59 瀏覽:51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破局五 發布:2025-04-30 03:25:38 瀏覽:62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深山香醫 發布:2025-04-30 03:16:57 瀏覽:957
黨建改革新黨紀條例 發布:2025-04-30 03:15:33 瀏覽:207
法律顧問求職信 發布:2025-04-30 03:14:55 瀏覽:647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03:04:09 瀏覽:532
蕪湖勞動法辭退 發布:2025-04-30 02:54:23 瀏覽:913
普民法 發布:2025-04-30 02:39:34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