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黨員動員大會
Ⅰ 依法治國建設方針於哪次會議提出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初次提出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專國家的基本方略屬,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
黨的十五大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確定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
(1)依法治國黨員動員大會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1、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4、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6、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Ⅱ 黨的18大提出的依法治國新四項要求是什麼
黨的十八來大報告指出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十八大對依法治國的最新闡述。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機關來說,它是新的目標、新的追求,更是新的要求、新的挑戰。如何在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更好地發揮檢察機關的職能作用,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Ⅲ 黨的哪次會議上提出了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制定了路線圖、施工圖, 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Ⅳ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在黨的哪一次代表大會上寫進黨章的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寫入黨章。
Ⅳ 在黨的哪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依法治國」理念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初次提出。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專會高舉鄧屬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總結了我國改革和建設的新經驗,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確定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黨的十五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Ⅵ 黨的歷史上,哪些會議曾提到依法治國
在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明確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1999年九屆 全 國 人 大 二次會議通過的憲 法 修 正 案 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 治 國家。」將其作為憲 法的第五條第一款。
Ⅶ 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 何時提出
提出會議:黨的十八大。
2014年10月,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向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說明時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新十六字方針,提高質量是核心;「發揮作用」是提高質量的重要衡量標准,也是提高質量的落腳點;「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的重要途徑。
(7)依法治國黨員動員大會擴展閱讀:
新十六字方針還增加了控制總量的要求。近十年,黨員發展呈快速發展趨勢,全國黨員總數已超過8500萬,每年增加200多萬,增幅為3%左右。有些地方和單位出現了發展黨員質量不高,一些不夠黨員標準的人,甚至存在一些較嚴重問題的人進入黨內的現象,影響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規定「堅持慎重發展、均衡發展,有領導、有計劃地進行;堅持入黨自願原則和個別吸收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禁止突擊發展,反對「關門主義」。
這意味著在黨員發展的總量控制上,發展比例有所降低,更加註重質量,注重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考察,要優中選優。新十六字方針新增加了「發揮作用」。這意味著要阻止把一些不犯什麼錯誤,但也不起黨員作用的人發展入黨,要求黨員必須發揮新鋒模範作用。
Ⅷ 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什麼
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因此,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培育和提高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過程中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一項極為關鍵的重要工作,應充分發揮其在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總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由於我國缺乏民主法治傳統、封建人治殘余仍未根除,許多工作仍然慣性地需要由上而下地推動,這種特殊國情決定了公權力的行使者——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建設法治國家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其中的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帶頭具備和運用法治思維,能夠依法辦事,使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工作順利開展,使自己與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的法治狀況形成良性互動;另一方面,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帶頭具備和運用法治思維還能給全社會起著良好的示範作用,引領社會各界人士形成依法行事的共識與合力,使自己與全社會的法治狀況形成良性互動。所以,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將直接決定黨依法執政理念的落實、影響各級黨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效果,亦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成敗。各級黨員幹部必須具有較高的法治思維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就像其必須具有較高的理論思維、戰略眼光、辯證思維能力一樣。唯有他們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才能對其他社會成員產生潛移默化的示範和感化作用。唯有他們事先正己,用行動作出表率,才能將依法治國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具體行為中去,才能對全社會形成法治氛圍起到滴水穿石之效。
Ⅸ 全面依法治國是在黨的哪一次會議上提出來的
治國方略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專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屬領導下的人民群眾;[13]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14]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六、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七、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Ⅹ 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是在哪次大會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