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醫學道德規范

醫學道德規范

發布時間: 2022-01-10 16:24:54

㈠ 構成醫學道德規范體系的三個層次及其關系是怎樣的

關於構成醫學道德規范體系的三個層次及關系的相關信息,可以上一些網路平台進行查詢

㈡ 祖國古代醫護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是什麼

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

1、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含義: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指在醫學實踐活動中調節醫務人員人際關系以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最基本出發點和指導准則,也是衡量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尺度。

2、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內容:我國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內容是「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其中「救死扶傷、防治疾病」是社會主義醫葯衛生事業的根本任務和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是醫務人員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途徑和手段,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基本要求和醫學的科學性與道德性的統一;「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是社會主義公德對醫學職業的要求,也是醫務人員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內在精神,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較高要求和醫學道德的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是共產主義道德對醫學職業的要求,也是「救死扶傷、防治疾病」和「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的落腳點,體現了醫學道德對醫務人員的最高層次要求和我國醫學道德的先進性。

綜上所述,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三方面內容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也體現了醫學道德不同層次的要求。

㈢ 醫學道德底線是什麼原則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有關醫學倫理學篇醫學道德規范體系都出了哪些考點?哪些試題?為了幫大家更好的了解醫學倫理學篇醫學道德規范體系的考點,整理了有關此篇章中的考試試題,供大家學習與參考。
一、A1型題
1. 醫學道德規范的內容不包括
A.救死扶傷、忠於醫業
B.鑽研醫術、精益求精
C.一視同仁、平等待患
D.廉潔守法、克己奉公
E.互學互尊、團結協作
答案:D
解析:醫學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救死扶傷、忠於醫業,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一視同仁、平等待患,慎言守密、禮貌待人,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互學互尊、團結協作。
2.醫學道德權利的作用不包括
A.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
B.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C.有利於促進患者配合診療的積極性
D.有利於醫務人員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
E.使病人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
答案:E
解析:醫學道德權利的作用從兩個角度而言,一方面醫務人員正當的職業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可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也可以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醫務人員在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的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有利於患者道德義務的履行,可以促進患者配合診療的積極性,提高治療效果,有利於醫患關系的和諧。
3.除下列哪項外均是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
A.權利與義務
B.責任與信念
C.情感與良心
D.審慎與保密
E.榮譽與幸福
答案:B
解析: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有權利與義務、情感與良心、審慎與保密、榮譽與幸福等。
4.醫學道德的底線是
A.尊重原則
B.公正原則
C.行善原則
D.無傷原則
E.保密原則
答案:D
解析:無傷原則是善待服務對象的起碼要求,是醫學界規定的一條道德底線,那就是如果醫務人員的醫學行為不能有利於病人,至少不傷害病人。
5.以下不屬醫學道德原則的內容的是
A.行善原則
B.尊重原則
C.公正原則
D.無傷原則
E.相互依存
答案:E
解析:醫學道德原則包括行善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無傷原則。
二、B型題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體現了醫務人員對病人、集體和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
B.主要包括情感、責任感和事業感
C.促使醫務人員關懷、體貼病人,並於病痛危難之時全力救護
D.促使醫務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醫學道德原則和規范要求,抵制不正之風
E.促使醫務人員養成良好的醫護作風,提高責任感
6.體現醫學道德審慎作用的是
答案:E
7.體現醫學道德情感作用的是
答案:C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對服務對象實施有利的醫學行為
B.善待生命,同情、關心、體貽患者
C.在醫護實踐中尊重能夠自主的病人的自主性
D.在醫學服務中公平、正直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的倫理原則
E.在診治、護理過程中努力避免病人不應有的醫療傷害
8.尊重原則的含義是
答案:C
9.無傷原則的含義是
答案:E

㈣ 一,名詞解釋 1,醫德道德范疇 2,醫患糾紛 3,情感 4,生命價值觀 5,醫學道德規范

一、名詞解釋

1、醫德道德范疇:在醫學倫理學中,廣義的范疇是反映醫患之間、醫務人員之間以及醫務人員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醫學倫理學所有最基本的概念。

2、醫患糾紛:指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糾紛。

3、情感: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愛慕、厭惡等。

4、生命價值觀:指一個人對生命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5、醫學道德規范:是指依據一定的醫學道德理論和原則而制定的,用以調整醫療工作中各種人際關系、評價醫學行為善惡的准則。

(4)醫學道德規范擴展閱讀:

1、醫學倫理學的具體原則:

(1)不傷害。不非傷害原則是指在診療過程中不傷害患者身心的原則,是醫務人員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有利。有利原則是指醫務人員為保護患者利益而進行的診療行為。

(3)尊重。尊重原則是指醫務人員尊重病人及其理性的決定。

(4)公正。醫療公正是指社會上人人平等、合理地享有衛生資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權利,以及參與衛生資源分配和使用的權利。在醫學實踐中,公正不僅指形式上的相似性,而且強調公正的內容。

2、醫患關系的基本模式:

主動被動型、指導合作型和共同參與型。

3、患者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提供周到、舒適、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有權了解醫療隊的成員。了解本病的診斷、病情、治療措施、治療結果(含意外)、手術方法、醫療風險、臨床試驗和預後等相關信息。入院時,請簽署通知及授權書。

義務: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得侵犯醫院員工和其他患者的權利。

4、臨床診治工作中的基本道德原則

(1)及時原則

及時原則,就是要求醫務人員力爭盡快地對疾病做出診斷,主動迅速地治療,並認真適時地對病人的要求和疾病變化做出反應。

(2)准確原則

准確原則,就是要求醫務人員積極充分地利用現實條件,嚴肅認真地做出符合病情實際的判斷。

(3)有效原則

有效的原則是要求醫務人員採用熟悉掌握的科學手段,認真實施療效穩定、病情緩解、預後良好的治療。有效原則是對醫務人員選擇治療手段的定性規定,即解決哪些治療手段可以使用、如何使用的問題。

(4)擇優原則

擇優原則就是要求醫務人員認真仔細地選擇使病人受益與代價比例適當的診療措施。

(5)自主原則

自主性原則是指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對病情的詢問、接受或拒絕、選擇治療方案的自主性。醫務人員應尊重患者的自主權,將其視為診療行為的醫德要求,並嚴格遵守。

㈤ 構成醫學道德規范體系的三個層次及其關系是什麼

狹義的醫學道德范疇,是構成整個醫學倫理准則體系的第三個層次,主要有:權利和義務、良心與榮譽、情感與理智、膽識與審慎。

醫學道德規范的類型——共同醫學道德與特定醫學道德、醫學道德原則和醫學道德規則、相對醫學道德和絕對醫學道德、優良醫學道德和惡劣醫學道德。

(5)醫學道德規范擴展閱讀:

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

1、不傷害原則:出發點為患者好,同時不能傷害其他患者及社會利益。

兩者相權取其輕醫學教育|網。

2、有利原則:小利服從大利。

3、尊重原則:尊重病人及其理性決定。

4、公正原則;形式上公正,實質上公正。

㈥ . 醫學道德的概念是什麼有何特點有何意義

望採納!
醫學道德的基本原則:不傷害原則;有利(有益)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
不傷害原則(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在醫學實踐中,不傷害是指在診治、護理過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損害。一般來說,凡是醫療、護理上必需的或者屬於適應證范圍,則所實施的診治、護理手段是符合不傷害原則的。但是,不傷害原則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診治、護理手段即使符合適應證,也會給患者軀體或心理上帶來一些傷害,如腫瘤化療既能抑制腫瘤的發展或復發,又會對患者的造血、免疫系統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符合適應證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對患者的傷害,應努力避免各種傷害的可能或將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有利(有益)原則(principle of beneficence):狹義的有利原則是指醫務人員的診治、護理行為對患者確有助益,既能減輕痛苦或同時又能促進康復;廣義的有利原則是指醫務人員的診治、護理行為不僅對患者有利,而且有利於醫學事業和醫學科學的發展,有利於促進人群、人類的健康和福利。
尊重原則(principle of respectautonomy):在醫護實踐中,尊重原則是指對患者的人格尊嚴及其自主性的尊重。尊重原則要求醫務人員:①平等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人格與尊嚴;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選擇的權利,而對於缺乏或喪失知情同意和選擇能力的患者,應該尊重家屬或監護人的知情同意和選擇的權利。
公正原則(principle of justice):公正即公平或正義的意思。公正有程序性公正、回報性公正和分配性公正等,這里主要指分配性公正,它是指收益和負擔的合適分配,並且又包括形式上的公正和實質上的公正。在醫護實踐中,形式上的公正是指類似的個案分配收益與負擔時以同樣的准則處理,不同的個案以不同的准則處理,在我國僅限於基本的醫療和護理;實質上的公正是根據患者的需要、個人的能力、對社會的貢獻、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分配收益和負擔,在現階段我國稀有貴重衛生資源的分配只有根據實質上的公正。
公正原則要求醫務人員:醫務人員既有宏觀分配衛生資源的建議權,又有參與微觀分配衛生資源的權利,應根據公正的形式和實質原則,運用自己的權利,盡力實現患者基本醫療和護理的平等;17.醫學道德規范的含義:指在醫學道德基本原則指導下協調醫務人員人際關系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或具體標准。在醫護實踐中,它強調醫務人員在醫療、預防、科研等領域中的義務,並以「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的形式出現,發揮著把醫德理想變成醫德實踐的中間環節作用。
醫學道德規范的特點:就醫學道德規範本身而言,它的內容集中體現其實踐性,它的形式集中體現其理論性。
醫學道德的基本范疇:權利與義務是對應的,醫務人員享有一定的醫德權利,也要履行相應的醫德義務。但是,醫學道德強調醫務人員履行醫德義務是自覺自願的且不以享受醫德權利為前提。
醫德權利是指在道義上允許醫師行使的權力和應享受的利益。一般來說,法律權利都是道德權利,而道德權利不一定都是法律權利或也可能是法律權利的理想,具有性。

㈦ 醫生的行為准則

1 、積極為病人治療:醫生必須以其所掌握的學知識和治療手段,盡最大努力為病人服務,這是醫療職業特點所決定的。只要選擇了醫療這門職業,就承擔了任何理由都無法推託的為病人治療的義務。任何政治的、社會的等非醫療的理由,都不應限制或中斷醫生對病人的治療。

2 、解除病人痛苦:病人痛苦包括軀體性的和精神性的。軀體痛苦一般可用葯物等醫療手段加以控制,但心理精神痛苦則需醫生以同情心理解病人,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才能奏效。

3 、向病人及家屬解釋說明病情:醫生有義務向病人說明病情、診斷、治療、預後等有關醫療情況。這種說明不僅僅是為了爭取病人接受醫生診療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知情權。

4 、為病人隱私保密:保密是醫務人員的一種傳統道德。《國際醫學倫理准則》中規定:

「由於病人的信任,一個醫生必須絕對保守所知病人的隱私。」

我國衛生部 1985 年頒發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和實施辦法》中也規定了:

「為病人保守醫密,不泄露病人的隱私和秘密。」

這就是要求在為病人檢查、診斷、治療過程中,嚴格保守醫密,維護病人的合法權利。

醫生的職責是社聖的。之所以神聖,就是因為他們在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即發揚一切為人民服務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全部的臨床療工作中,無條件地維護病人的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好每一件事,治療病人疾病,增進病人的健康。同時,每個醫生還必須承擔對他人、社會的責任,增進公眾的健康,促進社會的發展。

㈧ 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包括

一、不傷害原則最先提出"不傷害原則"的西方醫學家是希波克拉底

不傷害原則指在診治過程中專不使病人屬的身心受到損傷,這是醫務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一般地說,凡是醫療上必需的,屬於醫療的適應證,所實施的診治手段是符合不傷害原則的。相反,如果診治手段對病人是無益的、不必要的或者禁忌的,是有意或無意的強迫實施,使病人受到傷害,就違背了不傷害原則。
二、有利原則

有利原則要求醫務人員的行為對病人確有助益,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病人的確患有疾病;醫務人員的行動與解除病人的疾苦有關;醫務人員的行動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病人受益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損害。
三、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是指醫務人員要尊重病人及其做出的理性決定。自主性、知情同意、保護隱私和保密

㈨ 醫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有什麼

1.以人為本、救死扶傷。以人為本就是要在醫療活動中尊重人的價值,強調患者的中心地位;救死扶傷是醫學服務的最高宗旨,是醫務人員應該承擔的基本職責。
2.嚴謹求實、精益求精。嚴謹求實、精益求精是醫務人員在學風方面應該遵循的醫德規范。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公眾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醫學模式正在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這些都需要醫務人員終生學習,培養全面、高超的業務素質。
3.平等交往、一視同仁。平等交往、一視同仁是醫務人員處理醫患關系時應該遵守的重要准則。平等交往是指醫患雙方平等相處;一視同仁是指醫務人員對所有患者同等對待。
4.舉止端莊、語言文明。醫務人員舉止端莊、語言文明,不僅是自身良好素質和修養境界的體現,也是贏得患方信賴與合作的重要條件,有助於患者的救治和康復。
5.廉潔行醫、遵紀守法。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清正廉潔、奉公守法。廉潔行醫、遵紀守法是古今中外優秀醫家十分重視和始終堅持的醫德操守。
6.誠實守信、保守醫密。誠實守信是醫務人員對待患者的一條普遍要求。誠實守信首先要求醫者心誠,即忠誠於患者和醫學事業;其次要求言行一致,做實事、守信用。倡導和踐行誠實守信准則,必須摒棄弄虛作假、背信棄義、欺詐取巧等不良醫風。
7.互尊互學、團結協作。互尊互學、團結協作是正確處理同事、同行之間關系的重要准則。這一準則要求醫務人員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彼此獨立,互相支持和幫助;彼此信任,互相協作和監督;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和發揮優勢。共同維護患者利益和社會公益。

㈩ 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

醫學道德基本范疇的內容

在醫學道德倫理學中,廣義的范疇是反映醫患之間、醫務人員之間以及醫務人員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醫學倫理學所有最基本的概念。狹義的范疇是指醫德規范體系第三個層次中所涉及的最基本的概念,主要有:權利、義務;情感、良心;審慎、保密等。

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是醫德權利與義務的概念

醫學德范疇中的權利指的是行為主體在醫學道德允許的范圍內可以行使的權力和應該享受的利益。義務是指行為主體依據醫德的規定必須履行的角色職責。依行為主體的不同,在醫學關系中,主要有醫師的醫德權利與義務,病人的醫德權利與義務。

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表現在權利與義務同政治、法律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道德的權利與義務概念同政治、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政治、法律范圍內,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公民或法人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就可以依法行使的一定權利、享受一定的利益。在道德領域,義務與權利同樣是相對應的,但倫理學強調義務且不以權利為前提。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在處理醫德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時,不能把它等同於政治、法律的關系,不能絕對化、簡單化,不能認為有權利就盡義務,沒有權利就放棄責任。

醫學道德范疇的內容要求醫師的道德權利:從某種意義以上說,法律權利也是道德權利。1999年公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21條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①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檢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

熱點內容
鏡魔法學院 發布:2025-04-29 08:29:50 瀏覽:780
孫大午非法集資案經濟法和刑法 發布:2025-04-29 08:29:48 瀏覽:49
離婚後兩個人寫的協議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9 08:19:46 瀏覽:60
撤銷公司設立登記的法律後果 發布:2025-04-29 08:14:44 瀏覽:316
對法治有 發布:2025-04-29 08:05:24 瀏覽:68
寧夏公路條例 發布:2025-04-29 07:51:50 瀏覽:369
勞動合同法的宗旨 發布:2025-04-29 07:47:09 瀏覽:3
17年中級經濟法筆記 發布:2025-04-29 07:46:17 瀏覽:965
法能涵蓋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嗎 發布:2025-04-29 07:44:54 瀏覽:580
2017二建法規目錄 發布:2025-04-29 07:44:00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