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政府的基本標准

法治政府的基本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1-10 21:16:10

法治政府應當具有哪些基本內涵

關於法治政府的內涵,學界的觀點不盡相同。大體來說,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政府由法律產生,政府堅持依法管理、對法律負責。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前提。

第二,各級政府都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程序選舉產生,一切權力都由人民通過法律授予。建設法治政府的過程應成為體現人民意願的過程。

第三,政府的權力是有邊界的,即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活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一特徵更加明顯。比如,政府應主要負責制定宏觀經濟政策,而不能過多干預微觀經濟運行;有些事情應交給市場解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第四,法治政府是誠信政府。誠信是政府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礎。政府有義務為大眾提供全面、真實、准確的信息,保證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和穩定性,同時增加透明度,推行政務公開。

(1)法治政府的基本標准擴展閱讀

法治政府建設的前提:

敬畏是法治政府建設的前提,「以對法律敬畏、對人民敬重、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政府,去造福全體人民,建設強盛國家。」這是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的開場白。

在談到建設法治政府時,李克強又強調「要把法律放在神聖的位置,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許可權,我們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

敬畏法律,要求政府行政權的行使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權利與義務統一、職權與職責統一,是政府依法行政中權責一致的基本原則。敬畏法律,要求政府官員必須強化依法行政的意識。政府官員帶頭敬畏法律,這是起碼的執政素養。

㈡ 法治政府的制度基礎是什麼

我的認為:「來合法行政自」,這也是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則。 以下內容也可作簡單參看: 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合法行政。行政機關事實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規定。 因此建立健全行政立法,作為重要。 另外法治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公權力關進籠子,這比賦予公民權利更為重要。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的教材上、老師的筆記有答案的話,以那上的為准吧。 不過既然是題目,自己也要開動腦筋,法律題目,除了客觀題和依據法條的主觀題,答案並不是唯一。

㈢ 國家機關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國家機關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就是:(1)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是切實推進依法行政的前提;(2)嚴格行政執法,是依法行政的關鍵;(3)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是切實推進依法行政的保障;(4)加強對依法行政的領導。
建設法治政府,基本要求就是行政機關自覺運用體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要求,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要賠償。

㈣ 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在市場經濟中,政府只制定規則和執行規則,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要求做到既自由裁量又有度,自由裁量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行政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必須正確處理自己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包括:其一,類似產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等企業和老百姓做不了或者不願意做的事,為了形成市場的需要,政府都應該去做。政府應當創造硬體和軟體條件,形成各種各樣的市場。其二,制定好的規則並且嚴格執行這些規則,才能形成市場秩序,形成公平競爭,才有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另一個方面,是政府必須分清楚自己跟市場的關系,它只制定規則和執行規則,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其三,用市場化的方式配置自然和社會資源。其四,宏觀調控市場。當市場失靈,市場自身的自凈能力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政府就有必要干預市場、調控市場。調控的方法一要合法,二要市場化。學會用市場的方法、用激發市場機制的方法來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用法律的方法來調控市場,而不是簡單、粗暴甚至非法地去干預市場。其五,做誠信政府。面對市場,政府應當講信用,應該在市場中讓老百姓意識到政府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在政府和市場的關繫上,政府一定要對市場誠實守信。政府如果沒有信用,市場就管不住了。
公平正義是基本價值取向
法治與公平、正義是一對孿生兄弟。社會的公平、正義應該成為整個政府行為的基本價值取向。

政府怎樣保證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除了通過制定和執行規則來保證市場的公平競爭之外,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錢從哪裡來,錢到哪裡去?政府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是把稅收收起來。收多少稅才夠支出,又不會阻礙經濟發展、損害老百姓的權益。這涉及公平問題。第二件事情是收上來的錢怎麼用?分配過程中怎麼避免流失甚至貪污?這也有一個公平問題。財富的分配問題永遠是公平正義當中最重要的問題。

二是政府怎麼來保證公平正義?政府因行使公權力、實施社會管理的需要侵犯老百姓的個人權益時,要有一個制度化的補償機制。在這個問題上物權法主張及時、足額、有效的補償。

三是促進正義。通過社會保障等形式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是政府保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最重要的方面。這個問題直接決定著社會的穩定程度,也直接決定著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文明進步程度。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木桶當中最長的那塊木板來決定,而是由這個桶里邊最短的那塊木板來決定。一個社會文明不文明、進步不進步,很重要的是看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是否得到重視和保護。
關鍵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包括三個方面的要求:

其一,從宗旨角度看,政府的一切活動包括執法活動,必須符合法律和制度設立的初衷,不違背和偏離其宗旨。這就是政府行為的正當性問題。所有的政府行為包括執法活動都必須符合法律的宗旨,以保證執法活動的正當性。執法就是要保證法律設定的某一制度的所有目標都能實現。背離這個宗旨和目標,具體的執法活動哪怕是看起來形式上合法的也不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則。

其二,合法行政。行政執法活動除了在宏觀意義上要符合宗旨的要求之外,具體的行政管理的活動也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包括執法者自身要有合法的執法資格,在事實和法律上要有依據以及程序合法等。

其三,合理行政。合理行政在行政管理上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為自由裁量權的正當行使。社會情況和社會管理很復雜,為了使管理有一定的彈性,必須賦予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但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有一個限制,即不得顯失公平。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要求做到既自由裁量又有度,自由裁量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行政。針對相同性質、類似情節的違法行為,只能作出大致相同的處理,如果做出截然不同的處理,就是顯失公平

㈤ 法治政府的標准有哪些

職能科學、權責法定 、執法嚴明、公開公正 、廉潔高效 、守法誠信。

信息出處:

2014年11月6日,國新辦舉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袁曙宏在介紹有關情況時表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標准,共有六個層面、24個字,那就是要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5)法治政府的基本標准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作為中國基本治國方略,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執法是關鍵。國家的法律法規都需要各級政府來實施,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的決策與執法活動是否合法、是否適當,不僅關系人民福祉和社會穩定,也關系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實。

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如果能夠緊緊抓住這個關鍵,在規范政府權力的行使、防止權力濫用方面有切實可行的制度安排,將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產生重大作用。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作為權力主體和管理者,政府部門極易主觀行事,而多年來又沒有形成對政府行為的有效制度約束。因此,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監督的法律法規;

另一方面,要調整對政府行為的約束與監督的立法角度,即從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禁止性立法轉變為允許性立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只能做法律法規允許的事項,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允許的一律視為不允許。與此同時,要把法律監督、行政監督和群眾監督、社會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嚴格約束政府行為。

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改革,必須抓住時機,積極推進。但也要看到,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從實際出發,穩妥推進,重要的是堅持方向,把握原則;重要的是不淺嘗輒止,延擱拖沓。

㈥ 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必須;1自身廉潔.2秉公辦事3.執法嚴明.4依法行政.5服務社會.6維護和樹立政府公信度 !!

㈦ 法治政府的基本內涵包括哪些內容

1、法律必須公開,為公眾知曉;

2、法律必須是普遍的,法律不能是針對一些人特別制定,必須是對所有的人同等適用;

3、法律必須是可預期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依據事先公開的、制度化的程序規則,法律不能溯及既往;

4、法律必須是明確的,必須能為公眾所認知和理解,不能模糊不清;

5、法律必須沒有內在矛盾,不僅同一法律內部不能自相矛盾,不同法律之間也不能互相矛盾;

6、法律必須合乎情理,切實可行,不能要求公民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7)法治政府的基本標准擴展閱讀:

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依法治國作為中國基本治國方略,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執法是關鍵。國家的法律法規都需要各級政府來實施,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的決策與執法活動是否合法、是否適當,不僅關系人民福祉和社會穩定,也關系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實。

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如果能夠緊緊抓住這個關鍵,在規范政府權力的行使、防止權力濫用方面有切實可行的制度安排,將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產生重大作用。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作為權力主體和管理者,政府部門極易主觀行事,而多年來又沒有形成對政府行為的有效制度約束。

因此,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監督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調整對政府行為的約束與監督的立法角度,即從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禁止性立法轉變為允許性立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只能做法律法規允許的事項,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允許的一律視為不允許。

與此同時,要把法律監督、行政監督和群眾監督、社會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嚴格約束政府行為。

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改革,必須抓住時機,積極推進。但也要看到,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從實際出發,穩妥推進,重要的是堅持方向,把握原則;重要的是不淺嘗輒止,延擱拖沓。

㈧ 《方案》規定,法制政府建設的基本原則包括什麼

你指的是哪個《方案》?「法制政府」的說法是否錯誤?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指出基本原則是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實行法治政府建設與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相結合。

㈨ 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要求和任務是什麼

「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這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指明 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務,標志著我國法治政府建設進入到一個全面提速的新階段。

㈩ 建設法治政府的標准

簡單來講: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專法誠信的。
詳細來屬講:政府職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完備,行政決策科學民主合法,憲法法律嚴格公正實施,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人民權益切實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認罪悔罪 發布:2025-04-29 04:47:40 瀏覽:634
連雲港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9 04:47:03 瀏覽:864
案件在法院排期 發布:2025-04-29 04:47:02 瀏覽:272
綿陽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29 04:41:47 瀏覽:793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總結 發布:2025-04-29 04:38:48 瀏覽:716
知識產權法院管轄 發布:2025-04-29 04:37:06 瀏覽:431
勞動法轉正後不簽合同 發布:2025-04-29 04:32:15 瀏覽:22
合同法總則規定合同解除類型 發布:2025-04-29 04:22:13 瀏覽:167
刑事訴訟法楊立新怎麼樣 發布:2025-04-29 04:09:52 瀏覽:817
合同法無過錯原則 發布:2025-04-29 04:02:40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