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投稿須知

法學投稿須知

發布時間: 2022-01-11 01:22:12

❶ 請問《河北法學》雜志的投稿方式

這一投稿方式有一定的優越性,作者可以當面向編輯說明論文的研究目的、國內專、外研究現狀,屬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及其理論及實踐意義,使編輯對該文有初步了解,加深印象。

有時可適當地、實事求是地向編輯人員介紹一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及在相關領域取得的成就。直接送稿到編輯部有時可以獲得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❷ 中外法學的投稿須知

1.注釋為腳注,編號連排。文中及頁下腳注均用阿拉伯數字外加六角括弧,文中標注於標點符號外。
2.注文中的信息順序為:作者、文獻名稱、卷次(如有)、出版者及版次、頁碼。
3.定期出版物的注釋順序:作者、文章篇名、出版物名稱年份及卷次、頁碼。
4.引文作者為外國人者,注釋順序為:國籍,外加括弧;作者、文獻名稱、譯者、出版者及版次,頁碼。
5.頁碼徑用「頁N」或「頁N -N」字樣。
6.引用之作品,書、刊物、報紙及法律文件,用書名號;文章篇名用引號。
7.同一文獻兩次或兩次以上引用者,第二次引用時,若緊接第一次,則直接「同上注,頁N」即可;若兩次引用之間有間隔,則注釋順序為:作者姓名、見前注N、頁碼。作者如為多人,第二次引用只需註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後應加「等」字。
8.正文中引文超過150字者,應縮排並變換字體排版。
9.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非引自原始出處者,注釋前加「轉引白」。
10.引文出自雜志的,不要「載」、「載於」字樣。
11.引用古籍的,參照有關專業部門發布之規范;引用外文的,遵循該語種的通常注釋習慣。
12.原則上不引用未公開出版物及網上資料。
13.引用中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出版或發行的文獻,可在出版或發行機構前加註地區名。

❸ 法學論壇的投稿須知

一、投稿者須寫明聯系方式(通信地址、電話和電子郵箱),以便於編輯部盡快與作者聯系;
二、稿件須有200字以內的內容摘要,3-5個關鍵詞;
三、全文字數一般在8000字以內為宜;

❹ 清華法學的投稿須知

1、本刊堅持學術上的形式規范與實質規范的統一,特別重視問題意識強烈、文獻綜述扎實、觀點論述充分、資料引證得當、語言表達精準的論文;要求來搞遵守本刊注釋體力,注意以必要和合理為原則,不使用偽注,文中標點符號、數字使用,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2、本刊對來稿的篇幅原則上不做限定,但對於全文低於八千字或超過三千字萬字(含注釋部分文字)的論文稿件,適用更為謹慎的編審程序。
3、本刊接受國際學術界的中文投稿,並適當發表中文譯稿,但對中文譯稿必須是全球首發的優質論文,或是多國家學術界(法學學科內部二級學科)同行中享有一定學術聲譽的學者的力作、或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又或可能產生重大學術影響的作品;本刊特別提倡作者獨立署名,凡是合作撰寫的文章,均須在論文標題上加上特別注釋、寫作提綱要有作者提供、初稿寫作 以及最終定稿是由作者完成等事項。
4、本刊尊重知識產權。凡本刊首發文章,自發表之日起一年內,本刊擁有專有版權和使用權,未經本刊編輯部書面授權或同意,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全文轉載本刊文章。

行政法學研究的投稿須知

1.1 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投送本刊的稿件將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審稿,作者投稿時請一律將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職務、學位、所在單位等)、聯系方式(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等)以及論文是否為某項課題成果等信息,另附紙張載明,正文中不得出現以上信息。
1.2 投送的稿件,包括正文和腳注字數在內,篇幅10000字左右為宜。國內投稿作者應提交以簡化漢字撰寫的論文,但其內容摘要、關鍵詞須為中英文對照。中文內容摘要不超過200字,且應全面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明確反映作者的主要觀點,不能僅籠統地介紹論文的思路和結構,不可使用「本文主張」、「筆者認為」等評價方式。文章關鍵詞為3-5個(案例分析類、外國行政法制類、綜述類、書評類稿件除外),關鍵詞應為反映論文核心內容的專業術語,關鍵詞之間用分號相隔。國外投稿作者的文章內容、關鍵詞、內容摘要以及腳注均應為英文。

❻ 法學雜志的投稿須知

一、來投稿者須寫明聯自系方式(通信地址、工作單位、郵編、電話和電子郵箱)、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及職稱、職務)和身份證號碼,以便於編輯部盡快與作者聯系;
二、稿件須有200字以內的內容摘要,3-5個關鍵詞;
三、全文字數一般在8000字以內為宜,確有理論新意或者具有獨到見解的論文的字數控制在15000字以內;
四、本刊注釋一律採用腳注,全文連續注碼;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引用資料非原始出處者,註明「轉引自」;數個注釋引自同一資料者,同一頁內可合並。

❼ 中國法學的投稿須知

1.為了體現辦刊理念,形成本刊風格與特色,特設置「本期聚焦」「學術專論」,「立法司法研究」、「批評與爭鳴」、「研究述評」、「書評等欄目,歡迎作者針對欄目進行投稿。
2.來稿請以書面形式寄本刊總編室,不要直接寄給責任編輯;文章如被採用,本刊會聯系作者發送相應的電子稿。
3.來稿請註明是否專投本刊,有關作者姓名、學位、職稱(職務)、單位及詳細聯系方式等個人資料請另附一頁標明,不要書寫於正文中,以便本刊進行專家匿名審稿。
4.來稿請在正文前加列「內容提要」與「關鍵詞」。內容提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至6個。
5.提倡一稿專投、反對一文多用,凡已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採用。凡於三個月內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在收到採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開出版物或互聯網上發表的,請作者務必及時通知本刊。
6.對所發表的文章享有兩年專有使用權,包括以文集、繁體文、電子文等出版發行,其期限從稿件正式發表之日起算。作者如不同意該約定,請在投稿時予以明示。
7.對所發表的文章享有專有出版權,且直至法定版權保護期滿。一切形式的復印、照排、節選、電子刊物選用以及其它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復制,須事先徵得本刊的書面許可。
8.所發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時指明的為限;任何文章的負責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錄用通知」後,不可要求「增加」或「減少」作者個數。

❽ 法學研究的注意事項

《法學研究》稿約或徵稿信息,以該刊官方網站或者主辦單位官方網站所載信息為准。作者可直接登錄該刊網上投稿系統,或者寄送紙質稿件到該刊編輯部。該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費、審理費或審稿費等費用。不要聽信任何有償用稿的消息,以免上當受騙。

❾ 法學研究的投稿指南

投稿須知
一、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是未在其他公開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使用過。二、所投稿件必須是署名作者本人實際完成,不存在任何違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爭議。三、同意《法學研究》編輯部在不改變稿件基本觀點和實質性內容的前提下,在刊發前對稿件進行加工修改。四、授予《法學研究》對刊用稿件自刊發之日起一年的專有使用權。作者承諾在此期間內未經《法學研究》編輯部書面許可不結集出版或在互聯網上發表。經本刊編輯部許可或者超出專有使用權期限,在其他出版物上發表、轉載的,須特別註明「本文首發於《法學研究》」。五、授權《法學研究》在所投稿件刊發後將該文的電子版提交學術期刊光碟版和資料庫使用,並許可《法學研究》結集出版(稿酬中已含使用費)。六、所投稿件如獲採用,同意《法學研究》在支付稿酬時代扣代繳國家規定的個人所得稅。所投稿件如系項目成果,同意《法學研究》不支付稿酬。編輯部贈送樣刊6冊。七、本刊不收取審理費、審稿費、版面費等任何費用。八、中英文注釋體例及違反學術規范處理辦法,請參照「注釋體例」、「英文注釋體例」及「違規處理辦法」。
違規處理辦法
第一條為抵制違反學術規范的行為,端正學術風氣、凈化學術環境,制定本處理辦法。 第二條作者向本刊投稿應遵守基本的學術規范,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剽竊他人的學術觀點或成果。 (二)抄襲他人已發表或未發表的作品。 (三)重復發表本人在其他公開出版物(包括互聯網)上已發表的作品或其主要內容。 (四)篡改或偽造調查數據。 (五)偽造注釋。 (六)在對學術成果未作實質性貢獻的情況下署名,或盜用他人名義署名。 (七)其他違反學術界公認的學術規范的情形。 一經發現投稿有上列情形的,本刊將在五年之內不再受理該作者的任何稿件。 第三條對於本刊擬採用的稿件,作者應在與本刊簽訂的《稿件使用合同》中慎重承諾該稿件不存在違反學術規范的情形。 在簽訂《稿件使用合同》後、實際發稿前發生可能影響稿件採用的新的情況的,作者應該及時通知本刊。 第四條作者採用欺騙手段致使本刊刊發的稿件存在剽竊、抄襲、重復發表、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盜用他人名義署名等嚴重違反學術規范的情形的,作者應當賠償由此給本刊造成的一切損失。本刊還將視具體情況作以下處理: (一)根據情節輕重在五至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不再受理該作者的任何稿件。 (二)在本刊上對作者提出公開批評,向全國各法學期刊通報,並建議作者工作單位、資助機構、經費來源機構、合作機構、評獎機構等取消因該稿件的發表所帶來的一切榮譽與利益。
匿名及專家審稿制度
第一條 為避免人情稿、關系稿,避免稿件審讀工作受到不當干擾,進一步提高刊物稿件質量,本刊實行主編負責制下的匿名審稿制度。
第二條 匿名審稿制度是本刊審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家對稿件的審讀意見是本刊最終決定是否採用特定稿件的重要參考。
第三條 設立匿名審稿專家庫。專家庫由法學各學科著名專家組成。
第四條 下列稿件採用匿名審稿制度:
(一)境外作者的投稿。
(二)著名學者的投稿。
(三)本院學者的投稿。
(四)與編輯存在師生、親屬等特殊關系的作者的投稿。
(五)編輯部認為需要匿名審稿的其他情況。
第五條 採用匿名審稿的稿件,在隱去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其他有關信息後,由編輯部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兩名稿件所涉學科的專家對稿件進行審讀。
第六條 採用匿名審稿的稿件,專家審讀意見不公開。
第七條 涉及特殊學科、研究對象或研究方法的稿件,編輯部認為有必要聘請特定領域專家審讀的,採用專家審稿制度。
第八條 專家審稿比照匿名審稿的程序進行。

❿ 法學期刊投稿

要找正規的,你可以上中國知網>期刊大全>社會科學類>自已學科的雜志項>然後找具本的雜志,找到雜志後點封面圖片,會轉到該雜志的主頁,再看雜志簡介是否核心,看中雜志後,里邊有投稿須知,里邊基本都有投稿郵箱.想知道一本雜志是否正規可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因為不懂法學分類,就不給你推薦了.

熱點內容
王牌律師電視劇 發布:2025-04-29 06:04:30 瀏覽:320
打小三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9 05:53:16 瀏覽:575
依法治國課外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2025-04-29 05:50:50 瀏覽:977
2016一級法規真題答案解析 發布:2025-04-29 05:36:36 瀏覽:790
人大立法公文樣式 發布:2025-04-29 05:27:59 瀏覽:990
刑法主體是指 發布:2025-04-29 05:19:58 瀏覽:220
勞動法試用期解僱員工 發布:2025-04-29 05:11:20 瀏覽:489
承銷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5:10:46 瀏覽:182
勞動合同法中的計時工資 發布:2025-04-29 05:05:47 瀏覽:230
成都私人法律顧問費用 發布:2025-04-29 05:05:45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