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品價格立法
Ⅰ 我國葯品法律法規體系至少由什麼構成
葯品管理法律體系是我國醫葯衛生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醫葯衛生法律體系內由醫療服務法律體系容和醫療產品法律體系構成。醫療服務法律體系包括:醫療機構管理,醫務人員管理,診療護理管理,醫療技術管理,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醫療損害賠償,行政執法與司法救濟等;醫療產品法律體系包括:葯品研發、生產、經營和使用管理,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經營和使用管理,行政許可管理,規范認證管理,產品安全管理,產品價格管理,葯品行政保護,行政立法和行政執法等。
Ⅱ 葯品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與葯品相關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另外法規有:
1
國務院辦公廳搜索關於調整省級以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11.10
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2008)
2008.07.10
3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糾風辦關於開展全國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
2008.06.17
4
國務院關於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情況的報告
2007.12.26
5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安全「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4.17
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2007.03.31
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6.07.30
8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
2005.08.03
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05年全國食品葯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5.03.30
10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食品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
2003.07.16
1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3.04.25
12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衛生部、葯品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中醫葯局、中科院關於中葯現代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2002.11.01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2002.08.04
14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施行葯品管理法有關葯品標准延期執行問題的復函
2001.11.30
15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意見的通知
2001.03.10
16
國務院批轉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0.06.07
1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1998.06.11
18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有關問題的復函
1996.10.10
1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整頓和規范葯品生產經營秩序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6.04.16
另外還有大量的部門規章
Ⅲ 葯店出售過期治病葯品觸犯什麼法律法規,第幾項,第幾條
葯店出售過期治病葯品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及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3)葯品價格立法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條,從事生產、銷售假葯及生產、銷售劣葯情節嚴重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十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對生產者專門用於生產假葯、劣葯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生產設備,予以沒收。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七條,對假葯、劣葯的處罰通知,必須載明葯品檢驗機構的質量檢驗結果;但是,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一)、(二)、(五)、(六)項和第四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十七條,葯品經營企業購進葯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葯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購進。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十八條,葯品經營企業購銷葯品,必須有真實完整的購銷記錄。購銷記錄必須註明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批號、有效期、生產廠商、購(銷)貨單位、購(銷)貨數量、購銷價格、購(銷)貨日期及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Ⅳ 簡述我國制定葯品管理法律的目的
《葯品管理法》第一章明確指出葯品立法的目的是:「為加強葯品監督管理,保證葯品質量,增進葯品療效,保障人民用葯安全,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特製定本法。」它的實施標志著我國葯政管理工作進入了法制化新階段。
加強葯品監督管理,保證葯品質量、保障人體用葯安全,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和用葯的合法權益。
Ⅳ 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的《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解讀
為進一步加強葯品市場監管,規范葯品流通秩序,保障公眾用葯安全,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日前頒布了新修訂的《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文見本報2月8日A4版)。《辦法》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近日,本報記者就《辦法》的修訂背景、修訂過程、修訂原則及主要內容等問題采訪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 關於修訂背景記者: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修訂《辦法》的背景是什麼,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負責人:我們應當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規范和整頓葯品流通秩序的高度,來充分認識修訂《辦法》的重要意義。《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令第7號)於1999年6月15日頒布,同年8月1日正式實施。實施以來,對加強葯品市場監管、整頓規范葯品流通秩序,保障公眾用葯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近年來我國的葯品市場狀況、流通模式、監督重點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如有些葯品展示會、博覽會秩序混亂,不法分子借機銷售假劣葯品;無證經營者參與葯品經營活動;醫療機構制劑進入流通領域;葯品零售企業違規銷售處方葯;一些非法經營者通過掛靠等手段,以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名義從事非法葯品經營活動,等等。特別是修訂的《葯品管理法》頒布實施後,《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的立法依據發生了變化。因此,根據現行《葯品管理法》、《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葯品流通監管的現實,對《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進行修訂勢在必行。關於修訂過程記者:據了解,《辦法》的修訂經歷了一個多次調研、反復修改的過程,您能簡要介紹一下《辦法》的修訂經過嗎?負責人:由於《辦法》涉及葯品流通各個環節,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高度重視《辦法》的修訂工作,多次組織召開修訂工作研討會,聽取基層執法同志、行政相對人、法學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起草、完善《辦法》草案。為充分聽取基層執法人員的意見,2001年上半年起,葯品市場監督司先後組織召開了4次有基層執法人員參加的修訂工作研討會,聽取意見建議,起草完善《辦法》草案,並將草案印發31個省(區、市)葯監部門及局機關有關司室徵求意見。各地高度重視《辦法》的修訂工作,認真組織基層執法人員討論修改。在廣泛徵求葯品監管部門意見的基礎上,還充分聽取有關協會和行政相對人的意見。同時,還就葯品流通過程中的一些難點問題,如葯品銷售人員管理、醫療機構用葯監管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2004年5月和7月,分別召開了兩次由部分省(區、市)葯監部門市場監管和稽查人員參加的修訂工作研討會,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吸取各方意見建議,前後共修改十餘稿。為廣泛聽取基層和社會各界對《辦法》修訂的意見,政策法規司於2004年11月正式發文徵求省、市、縣食品葯品監管局和行政相對人意見,並於2004年11月、2006年8月兩次上網徵求社會各界意見;2004年12月召開了中國醫葯商業協會、醫療機構、葯品生產、經營企業代表座談會;2004年12月、2006年4月兩次召開了有法規、市場、稽查等方面人員參加的葯品監管執法人員座談會;並於2005年11月、2006年7月當面聽取了在京參加培訓的市、縣食品葯品監管局局長共200餘人的意見。對醫療機構用葯監管問題、非醫療機構用葯監管問題,政策法規司多次與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進行溝通。2006年1月和6月,組織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衛生部、人口計生委有關人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有關部門、單位法學專家進行了專題研討。因此,《辦法》是在反復討論、研究、修改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修訂原則記者:請您談一下《辦法》修訂過程中,都遵循了哪些原則?負責人:在《辦法》修訂過程中,我局始終堅持以下三項原則:一是要符合上位法的規定。現行《葯品管理法》和《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已經有明確規定的,《辦法》中不再體現,與上述法律、法規規定不一致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修訂。二是要符合《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上位法未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不再作具體規定。三是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法律法規中沒有明確規定,但葯品流通環節中客觀存在、亟待規范解決的問題,根據我國葯品流通監管需要和發展要求,結合我國葯品市場實際,在《辦法》中加以明確。關於新增內容記者:《辦法》較之《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有哪些新增內容?負責人:修訂後的《辦法》刪去了上位法已有規定,或與上位法、《行政許可法》規定不一致的內容,並在補充完善其他條款內容的同時,結合我國葯品市場現狀和流通監管工作發展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規范要求。其中大部分新增加的內容為葯品流通環節中普遍存在,但《葯品管理法》及《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中沒有明確規定,基層執法中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針對近年來各類葯品展示會、博覽會較多,秩序混亂的問題,為加強對展會的監管,防止不法分子借機銷售假劣葯品,擾亂市場秩序,無證經營葯品,《辦法》第十五條規定:葯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以展示會、博覽會、交易會、訂貨會、產品宣傳會等方式現貨銷售葯品,並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二是為從源頭上堵住非法經營者的葯品進貨渠道,解決當前葯品流通秩序不規范,無證經營者參與葯品經營活動,非法經營葯品問題,《辦法》規定,葯品生產、經營企業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從事無證經營葯品行為的,不得為其提供葯品。並對葯品生產、經營企業辦事機構、購銷人員、購銷渠道、票據管理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具體的規范要求。三是為加強醫療機構制劑管理,防止醫療機構制劑進入流通領域,《辦法》明確了葯品經營企業不得購進和銷售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四是為保證葯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質量,特別是確保疫苗等葯品在運輸途中的冷鏈完整性,防止其變質失效,《辦法》規定:葯品說明書要求低溫、冷藏儲存的葯品,葯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使用低溫、冷藏設施設備運輸和儲存。五是為給追溯、查證、處理葯品質量問題提供重要線索來源,進一步規范葯品購銷記錄和行為,《辦法》規定:葯品生產企業、葯品批發企業銷售葯品時,應當開具標明供貨單位名稱、葯品名稱、生產廠商、批號、數量、價格等內容的銷售證。葯品零售企業銷售葯品時,應當開具標明葯品名稱、生產廠商、數量、價格等內容的銷售憑證。六是為推進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工作,加強零售葯店處方葯銷售管理,明確零售葯店違規銷售處方葯的法律責任,《辦法》規定:葯品零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葯,並規定了相應的違規責任。七是為加強醫療機構購進、儲存葯品的管理,確保醫療機構使用葯品質量,防止假劣葯品流入醫療機構,《辦法》依據《葯品管理法》、《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醫療機構購進葯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並建有真實完整的葯品購進記錄,並分別對其購進記錄的內容作了明確要求。同時規定:醫療機構儲存葯品,應當制訂和執行有關葯品保管、養護的制度,並採取必要的冷藏、防凍、防潮、避光、通風、防火、防蟲、防鼠等措施,保證葯品質量等。八是為加強葯品購銷人員監管,防止一些非法經營者通過掛靠等手段,以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名義,公開設立辦事機構從事非法葯品經營活動,擾亂正常的葯品流通秩序,《辦法》在第二章中用了較大的篇幅,對葯品生產、經營企業辦事機構、銷售人員做出了具體的規范要求
Ⅵ 上海葯店葯價貴可以舉報嗎價格比我們老家的葯店和淘寶高出一倍 甚至好幾倍!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嗎
正規葯店葯價都是規定好的,每個地方的葯價本來就不同,比淘寶貴也很正常,首先淘寶的葯你不知道真假,其次淘寶成本比實體店就低,正規葯店一般都是連鎖,這加盟費不要算在成本裡面?葯店買葯會給你發票吧,淘寶會給?稅不是錢?處方葯淘寶你能買到?淘寶能用醫保卡?只要是正規葯房,就不存在亂開價的現象,都有監管的
Ⅶ 我國制定的關於制葯 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回答者: 西政自由鳥 | 六級 | 2009-11-26 16:51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2001
法規:
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省級以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11.10
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2008) 2008.07.10
3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糾風辦關於開展全國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 2008.06.17
4 國務院關於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情況的報告 2007.12.26
5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安全「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4.17
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2007.03.31
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6.07.30
8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 2005.08.03
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05年全國食品葯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5.03.30
10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食品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 2003.07.16
1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3.04.25
12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衛生部、葯品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中醫葯局、中科院關於中葯現代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2002.11.01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2002.08.04
14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施行葯品管理法有關葯品標准延期執行問題的復函 2001.11.30
15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意見的通知 2001.03.10
16 國務院批轉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0.06.07
1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1998.06.11
18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有關問題的復函 1996.10.10
1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整頓和規范葯品生產經營秩序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6.04.16
20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1994.09.29
21 葯品行政保護條例 1992.12.19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辦法[失效] 1989.02.27
23 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 1989.01.13
24 精神葯品管理辦法[失效] 1988.12.27
25 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1988.12.27
26 麻醉葯品管理辦法[失效] 1987.11.28
27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關於加強葯品管理制止濫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報告的通知 1984.10.25
28 國務院批轉衛生部等單位關於加強葯政管理禁止制售偽劣葯品的報告的通知 1980.09.17
29 麻醉葯品管理條例[失效] 1978.09.13
司法解釋: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沒收財產是否應進行聽證及沒收經營葯品行為等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2004.09.04
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懲處生產銷售偽劣食品、葯品等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的通知 2004.06.21
3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於安定注射液是否屬於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條規定的精神葯品問題的答復 2002.10.24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葯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2.08.16
5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行政保護公告第140號(終止公告)--法國利博福尼制葯公司的非諾貝特(Fenofibrate)微粒化膠囊終止葯品行政保護 2002.01.25
6 最高人民檢察院、衛生部、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關於在醫葯衛生領域職務犯罪系統預防工作中加強聯系配合的通知 2001.08.02
7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人民法院在審理葯品管理行政案件中,涉及行使葯品監督職權時應當適用《葯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的答復 1999.12.08
8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認真查辦葯品回扣犯罪案件的通知[失效] 1996.10.25
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葯品行政案件管轄問題的答復 1992.01.02
另外還有大量的部門規章
Ⅷ 與價格鑒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參考資料
答:與價格鑒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參考資料有:
①價格評估管理辦法;
②價格鑒定行為規范;
③涉案物品價格鑒定復核裁定管理辦法;
④價格認定依據規則;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⑥價格法實施細則;
⑦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實施細則;
《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反價格壟斷行政執法程序規定》 《價格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發展和改革委第22號令) 《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 《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 《食鹽價格管理辦法》 《葯品差比價規則(試行)》 《福建省民辦教育收費管理實施細則》 《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 《福建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 《非常時期落實價格干預措施和緊急措施暫行辦法》 《福建省價格監測管理規定》 《價格異常波動監測預警制度》 《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 《電信服務明碼標價規定》 《福建省價格調節基金管理辦法》 《福建省經營服務性收費管理辦法》 《福建省經營服務性收費證管理暫行規定》 《福建省汽車運價規則》 《福建省實施道路運輸價格管理規定細則》 《福建省收費許可證管理辦法》 《福建省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 《價格鑒證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 《價格評估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 《葯品政府定價辦法》 《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 《福建省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福建省價格管理條例》 《福建省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寓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福建省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若干規定》 《政府制定價格行為規則》 《反價格壟斷規定》 《福建省涉案財物價格鑒證管理辦法》 《福建省城市供水價格調整成本公開辦法(試行)》 《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定價成本監審辦法》 《福建省發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 《福建省公路客運汽車運價定價成本監審辦法》 《福建省經濟適用住房定價成本監審辦法》 《福建省客運出租汽車營運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 《福建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考核收費管理辦法》 《福建省資格考試收費管理辦法》 《福建省城市天然氣價格聯動管理規定(試行)》 《福建省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 《福建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 《福建省涉案財物價格鑒證管理辦法》 《抵稅(應稅)財物價格鑒證管理辦法》 《價格鑒定人員崗位證書管理辦法》 《福建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管理暫行辦法》 《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 《福建省物價局集體審議》 《福建省物價局組織專家評審價格暫行辦法》 《規范價格行政處罰權的若干規定》 《福建省價格誠信示範單位評審與管理暫行辦法》 《福建省價格行政處罰管轄規定》 《卷煙零售明碼標價暫行辦法》 《福建省醫療機構制劑價格管理辦法》 《福建省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 《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價格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規定》
Ⅸ 請問我國現行葯品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現行版本為2015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改。
2018年10月22日,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將全面加大對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處罰力度。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
(簡稱《中國葯典》)是2015年6月5日由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由國家葯典委員會創作的。
《中國葯典》分為四部出版:一 部收載葯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等;二部收載化學葯品、抗生素、生化葯品以及放射性葯品等;三部收載生物製品 ;四部收載通則,包括:制劑通則、檢驗方法、指導原則、標准物質和試液試葯相關通則、葯用輔料等。
3、《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是為加強醫療用毒性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製定。經1988年11月15日國務院第二十五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1988年12月27日發布並實施。
4、《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是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條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5年8月26日頒布,2005年11月1日起實施。共有八章四十五條。
根據2014年7月29日公布的國務院令653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第十五條修改。
根據2016年2月6日公布的國務院令第66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第四十六條修改。
根據2018年9月18日公布的國務院令第703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六條修改。
5、《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
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是我國對葯用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保護管理的行政法規。1987年10月30日由國務院發布,自1987年12月1日起施行。
我國野生葯材資源極為豐富,但亂采濫獵情況十分嚴重。
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葯材資源,《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對野生葯材資源的管理原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葯材物種、野生葯材的采獵規則、野生葯材資源保護區的建立和管理、野生葯材的經營管理和出口、野生葯材的價格、等級標准、獎勵和處罰等作了規定。
該條例宣布,國家對野生葯材實行保護、采獵相結合的原則,並創造條件開展人工培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Ⅹ 我國葯品法律法規體系至少由"構成
葯品管理法律體系是我國醫葯衛生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醫葯衛生專法律體系由醫療服務屬法律體系和醫療產品法律體系構成。醫療服務法律體系包括:醫療機構管理,醫務人員管理,診療護理管理,醫療技術管理,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醫療損害賠償,行政執法與司法救濟等;醫療產品法律體系包括:葯品研發、生產、經營和使用管理,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經營和使用管理,行政許可管理,規范認證管理,產品安全管理,產品價格管理,葯品行政保護,行政立法和行政執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