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古人的道德

古人的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11 08:38:49

① 古人對誠信的道德要求

還是特別高的,還是特別,就是刻意的,我覺得反正我覺得很是這個車型要求還是必須厲害的

② 了古人的什麼道德思想

1. 德者事業之基。《菜根譚》
譯:道德是事業的基礎。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坤》
譯:做好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幸福,貫做惡事的家庭必給後代留下禍殃。
3.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
譯 :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

③ 古人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

1、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

2、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行人。——劉備

5、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7、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唐太宗

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11、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楚辭》

12、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諸葛亮

1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6、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1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

18、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於謙

1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

20、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2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25、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唐·韓愈

現代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的精選

1、如果沒有德行,人類就是一種忙碌、有害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越。——培根

2、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的全部意義。——尚福爾

3、德行的實際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4、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5、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6、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7、德行啊,你是純朴的靈魂的崇高科學。——盧梭

8、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9、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10、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11、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12、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達爾文

13、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14、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里特

15、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日本

16、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17、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培根

18、有謙和、愉快、誠懇的態度,而同時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運的'。——塞涅卡

19、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20、道德常常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義大利

21、以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會失去自己的智慧。——猶太人

22、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希臘

23、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24、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25、本性流露永遠勝過豪言壯語。——萊辛

④ 中國古人道德就很高尚嗎

我們所說的傳統美德是指:

孝以順敬雙親,劬勞報恩,人子事親,順承意命版,克盡天良
悌以手足權情深,恭兄友弟,兄友弟恭,穆穆棣棣,和氣相親
忠以盡責力行,事持堅貞,謁誠盡責,獻身國族,正直無私
信以履約崇實,言出必行,一諾千金,言重九鼎,誠實毋疑
禮以倫常宗守,蹈矩循規,分別尊卑,謙恭遜讓,言行安份
義以公道合理,貫徹初衷,患難相扶,榮辱與共,無分貴賤
廉以儉朴不苟,清白毋貪,知足常樂,操守高潔,儉朴節約
恥以私慾有戒,心身知辱,不貪財色,知足常樂,明所羞慚
仁以天道博愛,毋輕傷殘,愛已及人,體恤天物,博遵人道
智以聰明悉辨,力學求知,廣求見識,審察是非,奮發自勵

不欺:惡臭以慎獨 不偽:虔衷以誠意
不貪:戒爭以崇義 不妄:正心以格欲
不驕:虛懷以納善 不怠:奮力以為功
不怨:恕人以消恨 不惡:去憎以通情
並不是說每一個古人都有這樣的美德,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千百年積累下的品德,跟個人素質的關系不大,不能以個人代表民族。
坦白說,我覺得古代的的道德修養要比現代人高,至少在尊老上高很多。而且古人有君子一說,在現代稱得上君子的有幾個?而且中國的傳統美德是每一代人都要繼承與發揚的,何來恢復一說?

⑤ 古人道德 今人道德

提倡道德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這個社會更好。
中國古代的許多道德大都是儒家觀點,當然儒家思想的目的是為了這個社會更好,但任何學說都會有有瑕疵。儒家過於追求思想上的禁錮,比如對於孝中的守孝三年就過於苛刻,父母大恩固然當盡心報答,但人死不能復生,守孝三年把自己弄得皮包骨頭(守孝一般住草屋,只能吃素。),弄得半死不活,對自己、對父母、對整個社會又有什麼意義?但如果在古代,在儒家主導的道德下,還能夠作為一個楷模被別世人稱道,成為國人盡孝效仿的榜樣,讓大家對父母等長輩好一些。若在今天,父母去世後你「不正常」三年,或者包拯那樣延長到十年,那你肯定不會是楷模,也許某個精神衛生中心的大門會熱誠為你打開。我們應該提倡盡孝,但我覺得不應當是儒家那樣過於扭曲的孝,我覺得更多的是在父母有生之年,我們能夠力所能及地多為父母考慮,多多地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這是我的想法,如有不同的觀點,歡迎討論。

⑥ 有什麼道德高尚的古人

1.趙廣漢

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

2.文天祥

文天祥在被捕後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

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3.岳飛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

(6)古人的道德擴展閱讀:

岳飛生平

1.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岳飛出生於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岳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2.宣和四年(1122年),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以御遼(一說是為征遼)。岳飛應募,經過選拔,被任命為「敢戰士」中的一名分隊長。

3.靖康元年(1126年),宋欽宗趙桓反悔割地,兩路金軍於攻破太原後會合,二次南下圍困開封。趙桓在求和的同時使人送蠟書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徵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從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的岳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意欲投軍,又擔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

⑦ 中國古代道德的本位是什麼

中國古代道德的本位應該是忠、孝、禮。和現在的道德底線來說,應該沒有什麼異同。如果要區分一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道德是隨著現代文明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人們對於道德的要求越來越趨於完美。

所以對於忠、孝、禮這事來說,社會不會遺棄,只有對人們更深層次的要求。應該說現在的道德觀念很好的繼承了中華民簇文化精髓,正是這種強大的繼承才讓我們的文明社會越來越和諧。

忠、孝、禮是我們的道德基礎,我們也會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品質。

⑧ 什麼是古人對誠信的道德要求

1.是否具有講誠信的美德,對公民自身的人格形象影響巨大。

公民講不講誠信是其在社會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是否具有信譽度的體現,並進而影響公民自身的人格形象。

當一個公民被他人和社會視為無誠信或低誠信之人的時候,其道德品性上的負面形象會破壞他(她)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交往關系,而無誠信或低誠信的社會評價也將對其一生的生活道路產生無可估量的損失。

2.是否具有誠信品性,是公民能否承擔社會角色的道德基礎。

每個公民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不可能脫離與他人和社會之間的倫理關系而生存和發展,既享有著公民應有的各項權利,同樣也必須履行公民應盡的各項義務。

因此,公民是否具有誠信品性不僅僅是公民個人的事情,也不是公民自己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公民要接受作為社會成員這樣的角色,並承擔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就必須講誠信。

這是由公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倫理關系所決定的。

3.是否做一個誠信的人,是公民職業素質水準高低的標志之一。

在社會生活交往中,公民的行為不僅僅代表個人,還代表著其所在的部門、單位或組織。

如果公民在履行職務行為時,不能誠實守信或是出爾反爾,那麼在這個公民代表部門、單位或組織與社會其他成員打交道時,就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當然也就無法與其他的個人、部門、單位或組織進行順利的交往活動,也就不能實現其職業和職務所要求的結果。

從這個意義上說,誠實守信不僅是公民個人的道德品性,它還是公民職業道德的一種表現。

只有認識到誠信對個人道德品性養成的重要意義,才能自覺地踐行誠信美德,而誠信本身所內含的「誠意」也是提高道德素質的一種修養方法。

中國古代思想家強調「正心誠意」和「反身而誠」在個人道德修養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修德的關鍵是有一顆誠心和一份誠意,誠意所達到的程度決定了個人修德所能達到的高度。

這就進一步表明了誠信和道德修養的內在關系。

⑨ 古人道德修養的句子

見賢思齊,聞過則喜。

熱點內容
簡述我國公務員法律責任的內容 發布:2025-04-28 11:45:10 瀏覽:635
國企分公司獨立法人 發布:2025-04-28 11:15:32 瀏覽:137
勞動法關於賠償假的規定 發布:2025-04-28 11:14:09 瀏覽:36
申請法律援助可以指定律師么 發布:2025-04-28 11:14:02 瀏覽:85
近期江門社會與法頻道 發布:2025-04-28 11:10:59 瀏覽:199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4-28 11:06:43 瀏覽:952
黑龍江司法廳潘志學 發布:2025-04-28 11:02:23 瀏覽:4
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 發布:2025-04-28 10:58:14 瀏覽:736
刑法誰講的細 發布:2025-04-28 10:55:06 瀏覽:444
網路直播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10:53:36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