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扶起

道德扶起

發布時間: 2022-01-11 09:03:10

『壹』 扶起跌倒老人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要詳細一點的)

扶起跌倒的老人屬於道德問題,法律上目前還沒有明文規定扶起跌倒的老人,這是一個道德范疇。

『貳』 解決"扶不扶"困境,須先用法律靠法律扶起道德

同學,你不能苛抄求法律。民襲法與刑法不同,民法傾向於讓受害者得到足額的賠償。以這個原則為出發點,法院作出那樣的判決也是能夠理解的。如果,僅僅為了一兩個道德個案就修改現行的法律原則,會導致大量的民間糾紛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道德問題還是需要從物質層面去解決。我國目前的看病貴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本質原因。

『叄』 跌倒的道德該怎樣扶起

那麼老人摔倒我們該不該扶?在我看來,答案是肯定的,必須扶。
首先,你扶起老人,對得住的,是自己的道德,是自己的良知,至於老人及家屬怎樣去誣陷你,那是他們的道德良知,需要受到譴責。看見了,不去扶、不去救,自己的良心不安,有些人怕給自己找麻煩、賠錢、打官司,其實,做人,只要行得端坐得正,不怕別人怎樣誣陷你。至少,對自己是問心無愧的,即使在這個年代,沒有人肯出來為你作證,但是,你的一言一舉,襯托的是整個社會的良知,讓社會看到,道德是存在的,並不是因為個別訛詐的案例而去毀滅了社會道德。這是扶老人的一點價值所在。
其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仍然是我們這個社會推崇的美德。我們所追求的和諧社會,不僅僅是社會對公平正義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還是人們對美好安寧生活理想的倫理期待。如果沒有了良好的社會道德,人與人之間沒有了關愛,沒有了理解,互不信任、相互仇視,那麼我們是無法建設成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一個充滿道義關切和共享和諧的社會。如何正確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糊塗的老人畢竟是少數,她只是社會上的一個縮影。見義勇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也大有人在。也為大家做出了典範。
最後,老人訛詐扶人者的現象畢竟是個別的,不是普遍的,我們的國家正在進入老齡社會,以後我們身邊的老人會越來越多。每人家中都有老人,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誰不希望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有人能幫一把?我們不能因為一兩起事情便對社會產生悲觀情緒。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消極待,社會的溫度真的就會變涼。如果是這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諧社會從何談起,但如果大家一起去扶老,訛人者的心裡也不會好過,隨著普遍道德的提升,這種訛詐誣陷的現象也會慢慢消失的,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我希望人與人之間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盡可能的減少因為扶摔倒老人而被訛詐的事件發生。希望健全養老機制,老人生活醫療有了保障,就不會因為缺錢而去「訛詐」人,還希望政府和司法部門盡快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為助人為樂,為見義勇為,為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道德「護航」。唯有此,才能讓社會道德盡快重新回歸正軌,化信任危機於無形!

『肆』 「扶不扶」現象背後的社會道德困境

時間已經過了這么久,這已經恐怕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了吧,為什麼每次這樣專的事情,媒體啊屬,都要把這樣的事情歸為道德問題,那麼我請問你小悅悅事件,是道德問題嗎?路人見著當作沒看見他一定要承受道德的考量嗎?這不公平,非常的不公平、
而且這個話題批判性太強,不是扶起跌倒的道德,是扶起社會的責任,到了現在這個時間,應該有人可以意識到,老人扶了被訛詐不是個案,撞了老人不承認也不是新鮮事,有人被訛自殺了,有人被長期的壓力整的生活昏暗,有人花錢了事。那麼誰又為那些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的人買單,誰?那三個小學生,後來平反了,可是那三個家庭是搬家的搬家,後來發了5000元的好人獎,有用嗎?損失的僅僅是金錢嗎?孩子那麼小就面對這樣的陰影,僅僅是一句道德就能幫助他們了嗎?我覺得很不公平、
先說老人為啥要訛人,是道德問題嗎?這是社會責任問題,他要是不努力訛詐你,他家可能就完了,高額的醫葯費承擔不起啊,這個時候既然事情都曝光出來了,是不是政府,這個社會也要盡一些應盡的責任,這么多年繳稅,福利呢?看不到,養老金,拿不著,住房公積金,在哪裡,這個時候政府不管,誰管、

『伍』 扶起摔到的老人,做好事還被罰,人的道德何在

哎,這就是法不容情呀!假如你扶起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老人,沒的說!相反,如果他或她不說你好,還和家人一起說是你害他摔倒的,那就麻煩了!什麼事情都要講究證據,有時候真的無奈!

『陸』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到底扶不扶

到底扶不扶

前不久,我在食堂吃中午飯,身邊的過道來來往往,一個手裡拿著飯盒的女生「哎呀」一聲滑倒在地上。周圍的人都放慢了腳步,卻無人上前伸出手拉她一把,那女生也很快的收拾起飯盒低著頭跑掉了,食堂又恢復了嘈雜。原本只要有人伸出一隻手便會有溫馨友好的畫面,最終卻是女生的狼狽收場。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
我們高喊著「和諧社會」、「友善待人」的口號,卻發生了「某公司白領在深圳地鐵摔倒無人敢扶而猝死」、「公交司機馬愛平扶起老太送醫院反被訛」的事件,這分明是矛盾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非本惡,可以說,待人不友善是人為造成的。要不是有人惡意敲詐,要不是電視新聞頻頻報道路人的坑蒙拐騙,我們看人又怎麼會永遠帶著戒備,失去了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
即使是現在一位摔得站不起身的老人就在眾人面前,也未必有人敢扶,並且,越是摔得嚴重越不敢「輕舉妄動」,大家都忙著猶疑,猜測最怕的就是吃虧和惹麻煩。這種念頭在人們的內心潛滋暗長,更何況還有報紙新聞,還有家長教育孩子,就算大家都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幫助別人之前都總要觀查好狀況再行動。
避免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措施,應是控制社會上惡意欺詐事件的發生,最理想的,人人都不應動些壞念頭,通過利用人之間的信任去謀取利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罪魁禍首便是這些動了歪念的人做了這些喪失道德的事,降低了人之間的信任度。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誠信友善,從我做起,相互之間相互攙扶,共建文明和諧社會。

『柒』 如何從如何扶起跌倒的老人談扶起跌倒的道德19

這個話題批判性復太強制,不是扶起跌倒的道德,是扶起社會的責任,到了現在這個時間,應該有人可以意識到,老人扶了被訛詐不是個案,撞了老人不承認也不是新鮮事,有人被訛自殺了,有人被長期的壓力整的生活昏暗,有人花錢了事。
先說老人為啥要訛人,是道德問題嗎?這是社會責任問題,他要是不努力訛詐你,他家可能就完了,高額的醫葯費承擔不起啊,這個時候既然事情都曝光出來了,是不是政府,這個社會也要盡一些應盡的責任,這么多年繳稅,福利呢?看不到,養老金,拿不著,這個時候政府不管,誰管、

『捌』 面試題:如何扶起跌倒的善良

指南區分了跌倒老人的具體情況,提出施救指引。如「意識不清,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有嘔吐,將頭偏向一側,並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呼吸通暢」;「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腦卒中的情況,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使病情加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指南中這些操作性很強的要點被新聞摘發後,有人認為指南的發布不合時宜:「一本技術指導,只能解決『怎麼扶』。而眼下,『該不該扶』才是討論的核心。較之跌倒的老人,失衡的道德更需要被扶起」;也有人說:「衛生部確實是在做好事。這個指南與道德問題無關,人家只是在給大眾普及救助常識」…… 面試預測題:衛生部出台《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提出:路人發現老年人跌倒時,不要急於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對此,有人認為,在社會正呼喚見義勇為精神、提倡倫理道德的今天,這個指南的發布為見死不救的「冷漠」提供了新的借口。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從題中,我們可以看出衛生部出台的這項指南純粹是救濟老年人跌倒的一種技術性指導,對老人在跌倒時能否獲得正確、有效的救助,有著十分必要的作用,不涉及攙扶摔倒老人的道德問題。之所以有人質疑該指南有可能為見死不救的「冷漠」提供新的借口,我認為這是人們因為近期發生的多起攙扶摔倒老人反被「冤枉」事件,產生了「救人有風險」的恐懼感,從而懷疑政府部門在此當口出台的關於救助摔倒老人指南的正義性。我想,這些人的質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要理性分析,區別對待,更重要的是國家機關要幫助人們走出有關道德風險的誤區。 人們對是否扶起摔倒的老人這一最基本的道德問題心存疑慮,正反映出我們國家制度、政策在對見義勇為或者是良知、善行的保護上尚有缺位或不足之處。如果對此不加以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改變人們焦慮的現狀,社會道德勢必會繼續滑坡,人們之間的信任、關懷會越來越少,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就會成為空談。因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促進人們之間的信任,保護善良,維護公平。 首先,國家在制度上要給予見義勇為的人更多的保護,更多的政策要向行善者傾向。 其次,司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要以維護公序良俗為原則,在沒有充分的有罪證據的情況下,做出對行善者有利的判決。 再次,嚴厲懲處那些極少數作惡欺詐者,以保護更多好善樂施的人和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最後,除了公共衛生部門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並給予急救技術指導外,其他政府部門也應各司其職並協同配合,為預防老年人跌倒和減少傷害積極行動起來。同時,全社會也要大力弘揚誠信精神和助人美德,使更多的人關愛老人,幫助老人。 綜上所述,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制度上對行善的人加以保護,用心呵護人們的愛心,「該不該扶起摔倒的老人」就不會成為一個難以回答的良知拷問,「該如何扶起摔倒的老人」就會成為人們更加關心的問題。

『玖』 跌倒的道德能被扶起嗎

扶起跌倒的老人,是一件極其容易的事,大家都可以做到。但是進幾回年來,新聞多次報答道出好心扶起老人卻反遭到誣陷還賠了款,使得更多人不敢去做,這可以看出社會上的人不僅是缺乏愛心,如若一個人的立場堅定那麼他就不會因外界原因而輕易動搖了。...

『拾』 作為一個大學生 我們有沒有一種扶老人起來的道德義務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助老人也是一種道德,美德。

熱點內容
近期江門社會與法頻道 發布:2025-04-28 11:10:59 瀏覽:199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4-28 11:06:43 瀏覽:952
黑龍江司法廳潘志學 發布:2025-04-28 11:02:23 瀏覽:4
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 發布:2025-04-28 10:58:14 瀏覽:736
刑法誰講的細 發布:2025-04-28 10:55:06 瀏覽:444
網路直播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10:53:36 瀏覽:58
新婚姻法分居離婚 發布:2025-04-28 10:49:05 瀏覽:323
道德與法治上課了ppt 發布:2025-04-28 10:48:25 瀏覽:801
臨沂蘭山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8 10:47:29 瀏覽:984
婚姻法財產分割女方掙得多分的多嗎 發布:2025-04-28 10:41:07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