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突發事件

法治突發事件

發布時間: 2022-01-11 10:41:34

1. 突發事件應對法哪個部門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傷亡的人員依法

突發事件(emergency)可被廣義地理解為突然發生的事情:第一層的含義是事件發生、發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層的含義是事件難以應對,必須採取非常規方法來處理。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突發事件又常被稱為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突發衛生事件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可定義為:在某一短促時間內出乎意料地發生,能造成眾多傷亡或對人群的生命和身心健康構成威脅,可產生一定強度或廣度的公共衛生影響,需要衛生機構聯合多方面力量,立即採取行動緊急救援和處理,由各種自然或人為原因所引起的事件。 根據我國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突發事件的分級標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2. 突發事件發生時,發生下列哪些行為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

C阻礙應急處理工作人員執行職務D故意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均由公安機關管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做出行政處罰決定。

3. 3.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國家可以依法徵收個人、法人和組織的財產和勞務嗎

法律允許國家這樣子的。

4.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應包括以下要素:

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起因、造成後果(傷亡人數、財產損失)、事件性質、影響范圍、基本過程、發展趨勢、領導到現場情況、處置情況、已採取的措施、下步工作建議及事發地現場處置負責人及聯系方式等。

報告范圍包括:

1、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類突發事件信息;

2、發生在敏感時間、敏感地區、敏感人群或事件本身比較敏感的突發事件信息(此類突發事件信息,不受分級標准限制)。

(4)法治突發事件擴展閱讀: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分為初報、續報、終報。初報在時間緊急情況下可先採用電話報告,之後再補報書面初報。

初報信息包括信息來源、接報時間、發生時間、傷亡人數、財產損失、造成後果、事件過程等基本內容;

續報信息包括核實數據、危害程度、影響范圍、處置措施、保障情況、事件處置進展情況等基本內容;

終報信息包括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匯總事件基本情況、處置情況、目前情況、下步工作(包括善後、重建及評估)等內容。

5.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原則是什麼

突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急工作要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嚴格處理,減少損失。

以人為本原則;預防為主原則;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原則。

參考資料來源:

應急預案:總體預案是全國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明確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分級分類和預案框架體系,規定了國務院應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體系、工作機制等內容,是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

四類四級,在總體預案所稱的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總體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類: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等,按照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總體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級,即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軍隊處置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既與國家應急預案相互銜接又自成一體;是國家應急總體預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6. 《突發事件應對法》依法限制公民權利的原則是什麼

在應急處置期間,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需要對公民個人的某些權利加以限制,或者增加公民的義務。但是,這種限制應當要有一個「度」,以保護公民的權利。因此,《突發事件應對法》確立了
比例原則,公民的財產被徵用有獲得補償的權利,預警期間的措施主要是防範性、保護性措施等。

7.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追究什麼責任

1、涉事單位未按規定採取防護措施、未及時消除隱患、未做好應急設備維護檢測、不及時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並處罰款。

2、其他應配合突發事件應對的單位或個人,不福或不配合其依法採取的措施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造成損害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法律規定】

(1)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造並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而進行傳播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暫停其業務活動或者吊銷其執業許可證;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2)第六十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採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3)第六十七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突發事件發生或者危害擴大,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8. 法治在線的法治熱點

法治在線》欄目,它是中國法治熱點的晴雨表。從節目版塊上看,《法治在線》給自己設置了難題。「第一現場」的理念應該是直播新聞或動態消息等節目類型所追求的,作為日播的專題節目,要達到這樣的理念談何容易,尤其是法治新聞事件,並不是每天都有重大和熱點題材可供挖掘。因此,這就給選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選題上,選題是不可預測的,它盡量追求突發事件,讓觀眾看到社會法治的過程,體會法理和法治精神的存在,甚至感受到節目中蘊涵著的人文關懷。設置這樣的難題其實是在追求一種節目的標高,也是營造品牌節目的策略。從2003年5月1日開播至今,人們逐漸熟悉了《法治在線》的節目定位,以至於形成相當程度的信賴感,就是有關於法治的重大熱點事件,觀眾首先鎖定《法治在線》欄目,它提供了比新聞報道更為深廣的新聞背景,也提供了現場感很強的畫面。該欄目曾經第一時間獨家專題報道的「貪官王懷忠」案、「劉涌再審案」、「馬家爵」案、「楊新海案」、「西安寶馬彩票案」、「余振東外逃案」等重大法治案件對於人們形成收視心理定勢起了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重大的熱點法治案件的專題報道,該欄目無形中給觀眾「偷渡」了這樣一個潛意識——但凡社會重大熱點法治事件,《法治在線》必播無疑。因此,在節目的播出與收視之間形成了一種張力,構成了某種期待,觀眾的收視興趣往往會較為持久地停留在該欄目。

熱點內容
國企分公司獨立法人 發布:2025-04-28 11:15:32 瀏覽:137
勞動法關於賠償假的規定 發布:2025-04-28 11:14:09 瀏覽:36
申請法律援助可以指定律師么 發布:2025-04-28 11:14:02 瀏覽:85
近期江門社會與法頻道 發布:2025-04-28 11:10:59 瀏覽:199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4-28 11:06:43 瀏覽:952
黑龍江司法廳潘志學 發布:2025-04-28 11:02:23 瀏覽:4
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 發布:2025-04-28 10:58:14 瀏覽:736
刑法誰講的細 發布:2025-04-28 10:55:06 瀏覽:444
網路直播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10:53:36 瀏覽:58
新婚姻法分居離婚 發布:2025-04-28 10:49:05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