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文明道德演講稿

文明道德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2-01-11 11:19:25

1. 30!文明與道德修養,演講稿

《道德的力量》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頒獎晚會 9月20日晚播出
由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和單位舉辦的《道德的力量》——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頒獎晚會將於 9月20日,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此次晚會頒發的獎項是國家對近年來社會上涌現出的一大批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模範人物所設立
的最高獎項,這些道德模範將進一步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發揮示範引導作用,推動全社會形成學楷模、知榮辱、促和諧的時代風尚。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從今年7月開始,分為「助人為樂模範」、「見義勇為模範」、「誠實守信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和「孝老愛親模範」五個方面,從中優選出十大模範。 明晚,經過全國各地各界群眾選出的《全國道德模範》代表將到晚會現場。為了更好地表現他們的先進事跡,編導們對晚會進行了精心設計,採取大屏幕播放、主持人訪談、演員表演等形式,充分反映這些模範平凡中的偉大,他們就生活在百姓身邊、是我們的鄰居、同事、同學。晚會的主持人為白岩松,敬一丹和文靜。中央電視台力爭把一台質量高、藝術水準強、製作精美的頒獎晚會奉獻給觀眾。

道德的力量(論文,感想,心得體會,觀後感)
作為普通人,在這里提起「道德」二字,似乎有些不適當,但實際情況卻是,我們的民族對於道德宣傳切已深入人心,包括象我這樣的普通人;再者,道德的約束力對任何人都是存在的。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道德典範,說起來真是如數家珍,各個方面的都有,有崇尚節操的,有勤勞刻苦的,有勇於創造的,有儉約樸素的,有雪中送炭的,有不恥下問的,有助人為樂的,有尊老愛幼的,有相敬如賓的,有相濡以沫的,等等等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其人物古有大禹和孔融等,近有雷鋒和周恩來等。
英籍作家韓素音曾說過:「現在全世界最大的毛病是什麼?是沒有道德。」她在幾十年前就這樣說這個世界了,現在的時代背景等等方面都與那個年代不一樣了,其道德的規范會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只要過於注重強調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別人的利益,這就是不道德的。現在又有幾個人不象她說的那樣都自以為很聰明呢?只知道錢,只知道惟利是圖,為了一己之利,可以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害人性命,這是何等的不道德!
我為我們的國民感到羞恥的是,在國外,人家只要法制健全,法律和制度完善就行了,一切的一切都只要靠法律來規范就可以了。而我們國家呢,卻要法德並舉。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有多少人只顧在經濟大潮中作泳,也不顧別人的死活呢?大人物為大物的利,小人物為小人物的私,各為己利,各為己私,管它什麼幾千年來的美好傳統呢,都統統見鬼去吧。你說,象這樣的民族再好又能好到哪兒去?細想一下,真是讓人嚇掉魂一半。可喜的是,代表時代主流者,卻於百亂中窺得仔細,於是及時加以影響,提倡美德,傳頌美好,提出法德並舉,提出「八榮八恥」,真是值得慶幸的時代轉折。
其實,要想護善趨良,說起來,還真不算難,只要我們每個人處在事端的關鍵時刻,能多問一個問題就行了,如問「我這樣做道德嗎?」,能做到時時處處都想著別人,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了。
要舉起道德的例子,恐怕古今中外實在太多了,不勝枚舉,而且一說到這些,無數人的腦子里就會呈現出無數的例子來,特別是有現代發達的媒體更是有家喻戶曉的感人事跡,這里實在就不用多說了。
總之,要想語言和行為都道德,首先就要從個人做起,從細處做起,從點滴做起,遇到關鍵時刻多問個為什麼就行了。
希望時代主流提出的「八榮八恥」不是「時代造就人才」而讓某些順竿爬,吹牛拍馬者得逞,也不是流於形式,而是希望真正能夠落在每個人的心裏面,發揮起真正的作用,影響著時代里的每一個人。
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

2. 關於文明禮貌的道德講堂演講稿~~

做錯了——改正一下;
傷心了——痛哭一下;
厭倦了——回望一下;
活累了——休息內一下;
絕望了——無奈容一下。
多一點清心,少一點貪心;多一點寡慾,少一點縱欲;多一點正念,少一點妄想;多一點直率,少一點虞詐;多一點誠朴,少一點欺心;多一點真實,少一點虛偽;多一點篤厚,少一點機巧;多一點慈懷,少一點不仁;多一點憐憫,少一點冷漠;多一點謹守,少一點張揚;多一點中和,少一點偏執;多一點涵養,少一點計較;多一點謙下,少一點凌人;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忍讓,少一點逞強;多存一點大良智,少用一點小聰明……果能如此,那麼人與人之間,家庭之間,鄰里之間,群體之間,地域之間,種族之間,宗教之間,乃至邦國之間,以及整個人類社會,就必然會增加許多和諧!這就是人生要記住的基本道德名言:
要更深的進入文明禮貌的道德是要心作出來的才是真的。最好是買本《聖經》,同時去信耶穌,因為世界上的文明禮貌的道德都只停留在口上、視屏中。

3. 有關道德的演講稿

關於道德的演講稿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內得的事情、道理也不容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能以「謙」、「儉」、「勞」三字為立身之本,而補余之不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創建 一個美好的社會。

4. 關於道德的演講稿怎麼寫

今天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中國之聲」頻率的「今日論壇」節目中聽到了這么一條消息:教育部對高考加分制度新的適用標准——對道德有突出貢獻的考生可以加分,最多可以加20分,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已經對此消息作出了贊同性的回應。對此消息的支持者認為教育部出台此文件,將以「道德標准|」作為知識的一種新的評價標准,是一個進步,最好的例子就是對象「劉海洋潑熊事件」這樣的學生,雖然達到了知識評價標准,但是卻達不到道德的評價標准。反對者認為道德不好量化,在路邊揀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人道德高尚還是見義勇為,英勇受傷的人的道德高尚?而且由於男女生之間的天然生理差異,可能導致一種無形中的不平等,比如有些表現道德高尚的行為,比如見義勇為一般男生出手的可能性大於女生。此種觀點其實也就說果道德可以量化後,分數化後,這種以道德為評價機制的加分制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我聽到以上的觀點後,發覺他們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忘記了談論此問題的根基。其實這個消息的邏輯核心詞是:道德上有突出貢獻的考生,加分。其邏輯首先是道德上有突出的貢獻,然後才可能經過一系列的評判,認定,最後導致是否加分。因此無論加分與否都要首先認定學生的道德。但是什麼是道德?什麼是不道德?當有人落水,某人英勇救人,我們可能稱其道德高尚,但是假如當他問被救者開價要錢時,他還道德嗎?任何行業都有其所謂的道德,這里指的到底是那種道德?當某人落水,周圍的人都又不會游泳,他們沒有作出捨生取義的行為,難道他們就不道德嗎?在我們國家,我們可能視同性戀行為不道德,視未婚同居或者先孕的不道德,但是對於同性戀群體來言,對於未婚同居或者先孕的群體來言,他們認為他們是非常的道德的。因此道德並非一個先在的物體,一個哲學家口中的形式,因此我們並不能用具體的行為與之相比較,然後的出高,中,低的劃分。 道德其實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一種地方化的知識,它具有民族性,區域性和社群性的特點,因此普遍的,大寫的道德存在的說法是值得懷疑的,即使有那也只是某個利益集團的「偽道德」,正如羅蘭夫人在上斷頭台時曾仰天長嘆到的:正義,正義,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當甲為一行為後,乙指責其不道德時,乙只不過是以自己心目中的道德「強奸」了甲的道德而已。因此道德實在論是值得懷疑的,我反對道德實在論,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的群體之間會有不同的道德,他們有自己的「活法」,從而不斷的創造著自己的文明。道德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理想,一種抱負,一種「修,齊,治,平」的理念,是體現在行動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古人從來都不會要求或者強求大家道德一致,思想一致,因為道德是一種內心自省的東西,靠的是「一日三省」的執著,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應該過多的用道德話語評價法律或者政治問題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同時他們又是盲目的,是「無意識」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民主不是萬能葯方,多數人不一定就是對的,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原因。因此假如本文開頭說道的消息在今年的高考加分制度中真的實行了,那麼我想問問:「道德有突出的貢獻」中的「道德」是誰家的道德?它到底價值多少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自中央2001年9月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來,我市立足基層,注重養成,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實施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把社會主義道德基本規范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貫穿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有力提升了全市城鄉文明程度,涌現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的道德模範。他們當中有誠信經營、誠實為商的典型,有奉獻山區、創業富民的典型,有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典型,有助人為樂、熱心慈善的典型,我市公民道德建設呈現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生動局面。去年,我市根據中央文明辦的部署開展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李學生、徐建威、鄭雪君、傅開其等來自基層,在平凡崗位熠熠閃光的模範們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公民道德的特點,其中李學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鄭九萬、盧丙會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今年,作為中央文明辦開展的一項重要文明創建活動,從6月中旬至9月下旬,全國首批文明城市和1999年以來受表彰的100個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都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活動。為了進一步弘揚正氣,樹立榜樣,營造氛圍,市文明辦結合實際情況,對我市的「道德模範巡講活動」進行了精心的組織部署,從7月到8月,伴隨著「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溫州篇」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甌越大地的道德新風撲面而來。

道德巡講活動得到了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邵占維指出,要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溫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國旗出席溫州市「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啟動儀式並作重要講話,就活動的開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市文明辦做出周密安排,在巡講團成員組成、演講稿撰寫、專題網頁製作及社會氛圍營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都給予大力支持,廣泛發動,並進行了精心准備,巡講團每到一地,都得到了熱情的歡迎和有力的配合。各地黨政領導全程陪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平民楷模以鮮活故事感動無數人,如今藉助道德巡講,這份感動人的道德力量再次滌盪心靈。「百城市道德模範巡講網上行·溫州篇」巡講報告活動運用報告會、網路互動、電影等多種傳媒渠道,將道德模範感召力傳及全市11個縣(市、區),全市有近18萬人以各種形式聆聽了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甌越大地又一次涌動起愛與被愛、感動與被感動的熱潮。

這是一次道德魅力的展示,這同樣是一次心靈世界的洗禮。新溫州人李學生在呼嘯的列車前舍己救童,幾秒鍾的壯舉,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捨生取義」的悲壯之歌;孝順少年徐建威堅持十年采葯救父,從不言放棄,用稚嫩肩膀支撐起卧床的父親和家庭的信念;記者鄭雪君對親人、對朋友、對社會包含愛心、充滿大愛的溫情奉獻;消防兵傅開其愛崗奉獻,為了人民財產和戰友生命的安全,赴湯蹈火,奮不顧身,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崇高的人生追求……

以一己之力,向社會輸送融化心靈的溫暖;以平凡奉獻,向人們傳遞流淌在身邊的感動。這些可信、可親、可敬、可學的故事不僅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也向世人證明溫州在物質財富增加的同時也蓄積了新時代的道德力量。

巡講報告會上,模範們用質朴的話語來回顧他們的人生歷程;網路視頻中,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模範們質朴的品質。此外,巡講期間,反映全國見義勇為模範李學生事跡的電影《草根英雄》在百家企業和社區放映;表現敬業奉獻模範鄭九萬精神的影片《村支書鄭九萬》在百個村莊回放;再現孝老愛親模範徐建威故事的電影《不能沒有爸爸》在百所學校感動萬名師生。樂清、永嘉、平陽、文成、蒼南等地還將巡講活動全程錄播後,刻錄成光碟免費下發到機關、軍營、學校、企業、街道、社區、農村,使更多的人融入到感動之中。

據市文明辦統計,全市各界有1萬多人現場聆聽了報告會,有8萬多人通過網路視頻觀看聆聽,3萬多人以光碟形式觀看和聆聽了報告會,另外,有5萬餘人觀看了《草根英雄》、《村支書鄭九萬》、《不能沒有爸爸》等以道德模範事跡為藍本拍攝的電影,通過大屏幕感受到了模範的力量。

模範的故事和感言像人生路上的盞盞明燈,引領社會在道德之路上前行,人們用掌聲、贊嘆、評論、眼淚來表達內心的感動。「感動」在巡講中成為主線,是模範身上道德的力量,也是人們對他們的表彰和感謝。在「感動」與「被感動」的互動中,公民道德標桿指引下的和諧社會關系被進一步建立。

當大屏幕中的李學生為救孩子,倒在金溫鐵路的里程碑旁,不少觀眾都潸然淚下。「李學生出事的時候,我們也跑去鐵軌那邊了。」年輕的安徽小夥子吳臣激動地說,片子讓他再次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他也有一種當平民英雄的沖勁。「打工的挫折,我們都經歷了,他跟我們一樣真實。」河南老鄉李建龍來溫務工9年,經歷了李學生融入溫州的喜怒哀樂,他說自己會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李學生未完成的事業。

「我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大愛。回到社區,我會通過網站論壇等載體與更多的人分享。」瑞安風荷社區的代表吳海燕聽完報告會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說:「平時英雄模範只在電視里見到,今天面對真人真事,我感覺到震撼和敬重,特別是孝老愛親模範鄭雪君的演講,她的高尚品格為現在的獨生子女提供了學習的標桿。」

「傅開其的奉獻精神可歌可泣。」參加我市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黃尚凡發出這樣的感慨,在聽完傅開其身為消防官兵,在大火中不顧個人安危,援救戰友,導致身體終身殘疾的事跡後,這個即將開啟自己人生道路的學生,想到自己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會和理想奮斗,「我明白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要樂於為他人所想,敢於奉獻。」

一個個鮮活事例,一支支道德標桿,一筆筆精神財富,寓於平凡的崇高喚起了人們內心的感動,喚起了人們對於公民道德的認同和追求。正如曹國旗在巡講活動啟動儀式上所說的:「這些道德模範以他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德譜寫了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絢麗篇章,對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文明新風,激勵和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我市新一輪的跨越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榜樣的感召下,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在社會上,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持續推進文明出行「23456」工程,深化「倡導文明出行,提升溫州形象」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我這三十年·文明在我身邊」徵文評選活動,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在社區,積極組織開展「社區鄰居節」、「孝敬文化周」等活動,促進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在農村,啟動「十鎮百村種文化」活動,深化「雙千結對共建文明」活動,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未成年人中,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3510」工程,編輯出版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等一批作品集,加快百堵文化景牆建設,積極營造「知榮辱、揚美德」的青少年良好成長環境。在新溫州人中,深入開展「情暖溫州、共創和諧、共享文明」活動,切實提高新溫州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創業熱情。此外,新聞媒體結合各自特點,開辟、開辦了反映公民道德建設的專欄和專題節目,形成濃厚輿論氛圍,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深入發展。公民道德建設在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質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登上昆侖,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夠了吧!不夠再問

5. 文明禮儀道德講堂演講稿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

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

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的主要作用,

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

一是維護公眾利益、

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

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

樓。

那女工一看是列寧,

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

先過去吧!

」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

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

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

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

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

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

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實用演講稿大全
演講稿書寫格式演講稿書寫技巧競聘演講稿愛國主義教育演...英語演講稿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

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

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

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

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

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

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

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

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

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

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

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

後天不斷完善的。

要完善個人修養,

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

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

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

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

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

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

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

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

體會。

大的不說,

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

只要亮起紅燈,

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

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

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教授,您人

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



「在幼兒園。

在那裡,

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

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

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

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

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

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

瓶,

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

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

未知。



」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

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

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

就要從這

「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

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

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

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

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

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

「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

文明」

,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

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

讓「文明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6. 關於文明道德的演講稿300字

道德與文明演講稿
從踏進這個校園開始,每天我們呼吸著她馥郁的芬芳,采擷著知識的花粉。美麗的校園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建造,需要我們做文明的中學生,在良好的言行下為學校增添光彩。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的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的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才能提高。不愛護公物,亂扔紙屑,大聲喧嘩,不守紀律,不講衛生等,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到整個學校的形象和正常的秩序。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些身強體健的年輕人在公交車上,對站著的老人熟視無睹;一些中學生高談闊論時不時從嘴裡吐出臟話;一些人隨手亂扔垃圾;也許有人撞了你一下,若無其事地揚長而去……每當我看到這些情形時,我總是覺得這些人嚴重影響了一個地方的形象,也許有的同學會為自己辯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有這種思想的同學,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完全錯了。」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子也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細節決定成敗。相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校的環境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同學之間友好相處,校園整潔優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講文明、懂禮貌的心,哪么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很融洽,也不會發生沖突,那麼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和平、更美麗。

7. 急求一篇,道德文明,伴我成長的演講稿.大約演講三分鍾左右的.

中華名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名族,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弦的音符。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熱點內容
國企分公司獨立法人 發布:2025-04-28 11:15:32 瀏覽:137
勞動法關於賠償假的規定 發布:2025-04-28 11:14:09 瀏覽:36
申請法律援助可以指定律師么 發布:2025-04-28 11:14:02 瀏覽:85
近期江門社會與法頻道 發布:2025-04-28 11:10:59 瀏覽:199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4-28 11:06:43 瀏覽:952
黑龍江司法廳潘志學 發布:2025-04-28 11:02:23 瀏覽:4
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 發布:2025-04-28 10:58:14 瀏覽:736
刑法誰講的細 發布:2025-04-28 10:55:06 瀏覽:444
網路直播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10:53:36 瀏覽:58
新婚姻法分居離婚 發布:2025-04-28 10:49:05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