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極端主義立法

極端主義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1-11 13:33:59

Ⅰ 實施極端主義破壞法律案件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是:
1、煽動、脅迫群眾以宗教儀式取代結婚、離婚登記,或者干涉婚煙自由的;
2、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司法制度實施的;
3、其他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制度實施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四
利用極端主義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實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Ⅱ 什麼是極端主義

極端主義(Extremism)的定義是:為了達到個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後果地採取極端的手段對公眾或政治領導集團進行威脅。極端主義的定義是指人們往往片面的而非全面的看待事物或行為,同時往往在處理事物時會通過偏激的方式來解決。 極,頂點的意思。極端,事物順著某方向發展到頂點。主義,是指對某一學術問題有系統的理論見解或主張的人。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特徵:極端個人主義的要點特徵,是個人本位、自我中心、利己主義,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而不惜損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極端個人主義反映在權力運用上,突出表現為用權不公、以權謀私;感情高於原則,關系代替政策,甚至出現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現象。極端個人主義反映在職務提升上,突出表現為在個人名利問題上「盯著干、等著干、比著干」。「盯著干」就是盯著位置干,有的是職務有盼頭工作有勁頭,反之職務到了頭,就覺得再干沒奔頭;有的是一看到有個「位置」,就覺得該是自己的,如果沒有得到這個「位置」,就埋怨領導不公。「等著干」就是消極等調職,熬年頭、混日子,安心不盡心,在職不盡責。「比著干」就是在職務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極端個人主義反映在利益關繫上,突出表現為過分計較個人得失,有利的事就干,無利的事不幹;得到表揚沾沾自喜,聽到批評亂喊亂叫,甚至爭功諉過,追名逐利 。

Ⅲ 什麼是極端主義

為了達到個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後果地採取極端的手段對公眾或政治領導集團進行威脅,又可分為:宗教極端主義、極端恐怖主義和民族極端主義。
折疊編輯本段手段介紹
綁架、暗殺等,手段極其殘忍!
折疊編輯本段特點介紹
他們在做某件事情時,雖然明知道可能他們目前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方式不是最合適的解決問題方法或方式,但他們寧願就按已經選擇的方法或方式來解決問題也不願意多花些時間來想想有沒有更好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方式。他們性格上嚴重偏執,對於他人的意見往往也不管好壞一律不聽,一旦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後果則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所以,人類社會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堅決打擊極端主義,這也將是個全人類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Ⅳ 什麼是極端主義者

極端主義者是為了達到個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後果地採取極端的手段對公眾或政治領導集團進行威脅的人員,又可分為:宗教極端主義者、極端恐怖主義者和民族極端主義者。

延伸:宗教極端主義、極端恐怖主義和民族極端主義(三股勢力)的相關聯系

所謂「三股勢力」,准確一點說,就是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國際恐怖勢力。「三股勢力」各自的表現形式雖有所不同,但本質並無根本不同。因此,他們從一開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沆瀣一氣,同流合污。他們以宗教極端面目出現,以「民族獨立」為幌子,一方面製造輿論,蠱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動,破壞社會安定。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製造混亂,在亂中推翻中亞各國的世俗政權,按照他們的「純粹教義」建立「純粹伊斯蘭政權」。

「三股勢力」在中亞的出現絕非偶然,而是這一地區特定歷史、地域和人文條件的產物。在中亞居住著一百多個民族,這諸多民族、宗教、文化因素長期在這里相互交匯與融合,又彼此撞擊與沖突。上個世紀,在直到一九九一年前蘇聯解體的七十年中,這里一直包括在前蘇聯的版圖內,按主體民族的聚居情況劃分為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等五個加盟共和國。前蘇聯解體之後,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原有的主導思想體系和組織體系迅即瓦解。一時間,中亞地區出現一個巨大的「思想文化真空」。

中亞五國的主體民族都信奉伊斯蘭教,而同五國相鄰的中東地區又是世界伊斯蘭勢力最集中的地帶。獨立之初的中亞各國政府在一時惶惑之中,都不約而同地想利用伊斯蘭教來填補前蘇聯解體留下的「思想文化真空」。包括一些國家元首在內的政府高官,帶頭到清真寺祈禱或赴麥加朝覲。這為伊斯蘭勢力在中亞的復興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於是,伊斯蘭教宗教團體、清真寺數量和信教人數急劇增長。到一九九七年,哈薩克的宗教團體由獨立前的二十多個增加到一千一百八十個,清真寺由六十三座增加到四千多座。吉爾吉斯斯坦的清真寺由獨立前的二十座增加到近兩千座。在烏茲別克,宗教組織一下子冒出兩千零七個,清真寺由八十座猛增到一千八百一十六座。他們利用人們的宗教熱誠,散布有悖於宗教經典的異端邪說。他們超出正常宗教信仰,介入國家政治事務,甚至鼓吹發動「聖戰」,「消滅異教徒」,企圖推翻世俗政權,建立「純伊斯蘭國家」。這樣,一個通常的宗教問題很快就轉化為一個嚴重的社會政治問題。

Ⅳ 請問什麼是極端主義

極端主義 就是主觀的去臆斷一切事物 把這當做了自己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准則。 當然應該是無意識刻意的。

Ⅵ 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對宣揚極端主義利用極端主義什麼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依法追究

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對宣揚極端主義,利用極端主義危害公共安全、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人身財產、妨害社會管理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對宣揚極端主義,利用極端主義危害公共安全、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人身財產、妨害社會管理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規定:

公安機關發現極端主義活動的,應當責令立即停止,將有關人員強行帶離現場並登記身份信息,對有關物品、資料予以收繳,對非法活動場所予以查封。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宣揚極端主義的物品、資料、信息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組織實施城鄉規劃,應當符合反恐怖主義工作的需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Ⅶ 什麼叫極端主義者

極,頂點的意思。極端,事物順著某方向發展到頂點。主義,是指對某一學術問題有系統的理論見解或主張的人。
極端主義的定義是指人們往往片面的而非全面的看待事物或行為,同時往往在處理事物時會通過偏激的方式來解決。

極端主義者的特點:他們在做某件事情時,雖然明知道可能他們目前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方式不是最合適的解決問題方法或方式,但他們寧願就按已經選擇的方法或方式來解決問題也不願意多花些時間來想想有沒有更好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方式。他們性格上嚴重偏執,對於他人的意見往往也不管好壞一律不聽,一旦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後果則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所以,人類社會想要長久健康發展就必須杜絕極端主義,這也將是個全人類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Ⅷ 什麼是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

我國《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四規定:「利用極端主義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實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十六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是故意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為准備實施恐怖活動而進行的准備活動,危害不特定人和物的安全而積極為之,並且希望這種恐怖活動的結果發生。過失不構成本罪。
(三)客體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和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
(四)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利用極端主義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實施的行為。包含四個方面:一是必須利用極端主義;二是在些基礎上的煽動和脅迫;三是針對的對象是不明真相的人群;行為的目的是達到國家法律確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會管理等制度實施。一般的煽動和脅迫行為,以及針對個別人的煽動和脅迫不能構成,或者只是單純出於個人特定的目的的煽動和脅迫行為,不能構成本罪。
所謂極端主義,是指極端主義為了達到個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後果地採取極端的手段對公眾或政治領導集團進行威脅;所謂煽動,是指慫恿、鼓動;所謂脅迫,是指威脅和強迫;所謂群眾,是指群眾,是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
本罪是行為犯,只要滿足上述條件之一即構成本罪。本罪物「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有待於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作出界定。
具體咨詢 太琨律 很不錯

熱點內容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4-28 11:06:43 瀏覽:952
黑龍江司法廳潘志學 發布:2025-04-28 11:02:23 瀏覽:4
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 發布:2025-04-28 10:58:14 瀏覽:736
刑法誰講的細 發布:2025-04-28 10:55:06 瀏覽:444
網路直播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10:53:36 瀏覽:58
新婚姻法分居離婚 發布:2025-04-28 10:49:05 瀏覽:323
道德與法治上課了ppt 發布:2025-04-28 10:48:25 瀏覽:801
臨沂蘭山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8 10:47:29 瀏覽:984
婚姻法財產分割女方掙得多分的多嗎 發布:2025-04-28 10:41:07 瀏覽:846
著作權的侵權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0:41:03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