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進行時徐韜
⑴ 主持人徐濤;徐濤老師你好我想問問自2011年1.1號開始晚間12點重播的【法制進行時】改在什麼時候了謝謝
重播改在晚12點40了,太晚了而且沒大家看法了,上班族中午看不上晚上卻那末晚,沒法看了請你額呼籲呼籲謝謝,一個忠實的觀眾。前年是11點半北京1頻,12點是北京3頻。去年是12點,今年可好改12點40了泵睡覺了
⑵ 法治進行時主持人徐濤是警察嗎
不是,法學碩士
⑶ 徐滔的奮斗歷程
徐滔不僅在新聞的采訪上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視角,她在新聞的報道思路和新聞的製作手法上,也積極自覺的思考電視節目的製作規律,不斷探索新聞節目新的「做法」。當運用特技手法來加強新聞節目的可視性在全國還是盲點時,徐滔是最早將特技手法運用於新聞節目的人。1999年12月,徐滔和同事們一起開辦了北京電視台第一個法制日播欄目《法治進行時》,徐滔鮮明的提出了「政法新聞社會化、社會新聞政法化」的嶄新節目理念。正是在這樣嶄新節目創作理念的支持下,《法治進行時》欄目中的四個節目《現場交鋒》、《現場提示》、《法網追蹤》、《治安播報》均為全國獨創。這四個節目的開播不僅為中國的電視節目增添了新的「物種」,更重要的是為群眾參與社會治安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徑。現《法治進行時》已進入全國所有電視台所有頻道所有新聞專題節目收視率大排行的第三名,這是地方台新聞專題節目第一次打破中央台壟斷收視前十名的局面,極高的收視率是《法治進行時》開播8年來,累計為北京電視台創造GDP超過3億元,也是成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家年廣告創收上億的午間欄目,正是因為這些出色的業績《法治進行時》被譽為是中國最引人注目的電視品牌節目。作為節目的靈魂人物徐滔也多次走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的講壇,發表了《論品牌節目效應》、《構成精品節目要素之分析》、《法制節目的發展趨勢》等一系列演講。為不斷探索品牌節目的發展,創新服務觀眾的方式,2006年,徐滔和同事們又推出了《法治進行時》免費法律咨詢熱線和徐滔法律服務網。
⑷ 北京衛視法制進行時主持人徐濤,說普通話不是很標准,感覺帶口音,看她簡歷是湖北人,怎麼會有北方口音啊
有些人一到某種環境就很容易適應。中國的索尼高管添田武仁,如果你不知道他是日本人就他那口音還以為是老北京呢。
⑸ 法治進行時那個女主持人的多大
徐滔,女,出生於1968年。北京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副主任,《法治進行時》內欄目監制、主持人容。
徐滔自1991年從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畢業後分配至北京電視台工作,先後在《北京您早》、《北京新聞》、《法治進行時》欄目從事記者、編輯、領導工作。
⑹ 徐滔的人物經歷
徐滔,女,出生於1968年。北京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副主任,《法治進行時》欄目監制、主持人。
徐滔自1991年從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畢業後分配至北京電視台工作,先後在《北京您早》、《北京新聞》、《法治進行時》欄目從事記者、編輯、領導工作。
在此期間,她參與了全國第一個早間欄目《北京您早》節目的創辦工作,第一年的新聞作品《傳單診所》即獲中國新聞獎;另一部作品《跨世紀之路》較早的將特技手法用於新聞節目的製作中,播出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該作品榮獲中國電視獎一等獎。
另外,在此期間,徐滔五次榮獲了中國新聞獎,四次榮獲了北京新聞獎一等獎,三次榮獲了全國社會治安好新聞評比的一等獎,並連續四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新聞工作者。1997年,徐滔當選為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百佳。2002年,徐滔榮獲了中國中青年記者最高獎——范長江新聞獎,同年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首都人民榮譽民警」的稱號,這是北京市獲此殊榮的第一人。2006年當選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專家評出的 「25年25人」獎 ,再度成為北京台唯一一位獲獎主持人。
⑺ 徐滔的進行時
「認識」徐滔,沒有十年也有七八年了,之所以用「」將認識引上,是因為那時我認識她,她不認識我。之所以「認識」她,是因為她的欄目被人關注,被人們喜愛,我也不例外。但不知為什麼,我和家人在評價徐滔的主持風格時總覺得她並不「輕松」,彷彿要把每句話都「送」到你「心裡」。
「認識」徐滔,是在2007年北京電視台的春節特別節目《笑動2007》,她改行演出的《超生游擊隊》,是我第一次看到「法」外的徐滔,雖然只是個模仿秀的節目,但我當時在笑過之後覺得「法」內「法」外的徐滔「差距咋就這么大呢?!」也許是「法」與警不能分離的緣故吧,所以我們在屏幕上看到更多的是嚴謹的徐滔。
認識徐滔是在她自己主持的自己的新書《徐滔進行時》的發布會上,比小品還小品的幽默,與於丹近似相聲段子的對話使我在欣賞到她「太有才了」之後,看到了「法」外的徐滔。雖說此書是為《法治進行時》十周年而奉獻,但裡面沒有《法治進行時》成長的故事,而是集中了十二個經典案例。雖然大家都關心《法治進行時》十年的成長,我們也在探討為什麼一檔「法制」節目能夠長盛不衰?!據說徐滔向來低調,但此次她卻希望媒體多多宣傳她的新書《徐滔進行時》,其目的還是希望喚起大家增強法律意識,同為媒體人的我們自然責無旁貸。但看到書中17位名人個個如雷貫耳,白岩松、於丹、趙忠祥、張國立、趙本山、崔永元、毛阿敏、水均益、朱軍、韓紅、小沈陽等人的聯袂推薦,在評價徐滔和她的節目時,17個人居然用了27個《法治進行時》,那麼還用我去多說嗎。倒是「法」外的徐滔令我刮目相看,她的靈氣——永遠開放的視角,「霸氣」——舍我其誰的精神,「熱氣」——活力四射的激情,加上「美女」、「寶貝」等口頭禪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化的《法治進行時》,看到了不一樣的徐滔,也註定了她的名人效應:徐徐道來,滔滔不絕的《法治進行時》,同時也使我明白了十年的《法治進行時》之所以能夠「新鮮如故」,是因為有了「法」外的另面徐滔。
認識徐滔是在會後的采訪,大多數記者都離去了,剩下為數不多的記者提問,她還是那麼認真地回答著每一個問題,在采訪結束時站在門口向每一位采訪她的記者握手道別,一聲姐姐叫得你心和眼睛都熱起來。我為有這樣的妹妹驕傲。按照徐滔自己的說法,今年是差59歲就100的人,不正好是我的「猴妹」嗎?我堅信數猴的人聰明且認真。當年在汽車圈,我認了無數的「猴哥」、「猴姐」,一直認到美國;但進入圖書圈,我以「猴姐」著稱了,小猴妹也認了些,但徐滔這個「猴妹」我認定了。她活潑可愛,讓人在喜愛之餘又有些心疼,因為她太累了,特別是在讀到她在《法治進行時》開播後6年多時間,3年住在辦公室,3年住在台附近的簡易樓,一到冬天半夜回家就會被樓道的大白菜絆倒而流淚的情景時,不禁為「猴妹」而難受。
認識徐滔也許是巧合,其實圖博會上的發布會很多,且重量級的發布會不少,但那天我選擇了徐滔,雖然我不追星,但我惜才,喜歡她辦事的風格和熱情,也許這就是我們的「猴性」吧:叫真、不惜力。
認識徐滔也許是巧合加緣分,那天在去開會的路上正好聽到中央台正在播出四川省高院對成都男子孫偉銘無照醉酒駕車連撞5車後逃逸,造成4死1傷慘劇的二審情況,我和同事還在感慨不懂法造成的悲劇,您能說這只是巧合嗎。我之所以讓徐滔給我們的讀者寫一句共勉的話「法治進行時,明天會更好」,絕不僅僅只是為我們的讀者,而是希望像徐滔一樣為法制建設多做一份工作,這也是我們的一份責任。我想,對《徐滔進行時》的宣傳不僅是對《法治進行時》十年的回顧,也不光是對徐滔個人法治人生十年的盤點,而是對北京人乃至中國人法制意識的推進,只有當大家的法制觀念都能進行時,才是社會進步時,才是悲劇減少時,才是社會和諧時,才是我們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時。
⑻ 法治進行時的主持人
1991年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視台工作至今。在她近20年的記者和主持她曾經六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其中三次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並五次榮獲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1997年時年28歲的徐滔榮獲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百佳新聞工作者。
2000年榮獲首屆全國優秀電視法制節目主持人一等獎。
2002年徐滔獲得中國中青年記者最高獎——范長江新聞獎。
2004年徐滔被推選為北京奧運火炬手,榮獲中國電視金鷹獎全國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主持人稱號,並榮獲北京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稱號。榮獲第八屆全國法制題材電影電視節目「金劍獎」欄目主持人一等獎,2004年11月,作為全國記者型主持人的代表徐滔走入了中國十大名主持論壇。
2006年,徐滔在北京電視台首屆十佳主持人評選中榮獲第一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9年徐滔榮獲「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並被評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60位廣播影視人物」和「中國電視主持人60年60人」。
而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是她一串串奮斗進取的腳印。 2001年進入《法治進行時》欄目組,先後從事記者、編導、主持人和主編工作。
期間多次參與製作《紅色樂章》、《6.26國際禁毒日特別節目》、《塵封檔案》等特別節目。
2008年獲得全國電視法制節目全國十佳主持人獎。 1997年初正式調入北京電視台,曾參與北京電視台元旦晚會的節目主持、世紀壇申奧晚會的節目主持以及其它各類文藝晚會的節目主持工作。在文藝中心期間作為導演,先後為歌唱家李雙江、閻維文、殷秀梅、劉媛媛、王霞和韓磊拍攝了MTV,並榮獲春燕杯導演一等獎。2007年,拍攝電影《十二個月亮》,任導演。
先後參與編導和主持過的電視節目有:
《假日行動》 旅遊資訊目
《四海漫遊》 旅遊資訊節目
《置業直通車》 房地產介紹節目
《民以食為天》 生活資訊節目
《夜線E-MAIL》 每日一期的大型談話節目
《魅力前線》 綜藝節目
《生活全天候》 生活資訊節目
《超越無極限》 綜藝節目
《每日驚奇》 綜藝節目
《春華秋實》 綜藝節目
《科貿觀察》 IT資訊節目
《北京大劇院》 綜藝節目
《精彩大放送》 綜藝節目
《星夜故事秀》 綜藝節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主持奧運冠軍訪談系列節目《冠軍面對面》
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專題部工作的六年時間里,先後參與編導製作或主播的各類欄目有十幾個,主要負責的欄目有《彩虹橋》《聽眾與廣播》深受青年朋友的喜愛。所導演的廣播劇《難船》獲廣播電影電視協會優秀廣播劇獎。1993至1995兩年間,參加中央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姑娘今年62》及4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飲馬流花河》,擔任這兩部電視劇的副導演及執行導演工作。 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期間,曾參與《戲說慈禧》《萬歲高三(二)》兩部大型電視連續劇的拍攝,擔任副導演,並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在拍戲中能夠理論聯系實踐,將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中的表演有機的結合,在學習中總結經驗。在校期間不僅出色的完成了實習表演的任務同時也完成了導演專業所有的課程,得到老師和學校的充分肯定。1991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⑼ 「法制進行時」節目組的電話是多少
北京法制進行時欄目熱線:010-68429230 、010-68429226 、68419922
轉法制進行,免費法律咨詢熱線:010-51293315,010-51293316。
法制進行時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3號--北京電視台<<法制進行時>>欄目組收,郵編:100089
⑽ 北京電視台法制進行時欄目的主持人叫什麼
法制進行時的主持人有兩位,分別是張小童和王振龍
張小童,出生於版五嶽獨尊的泰山腳下。 中國權傳媒大學畢業之後,擔任過天津電視台《天津新聞》主播,做過北京電視台新聞中心要聞部的出鏡記者,現在北京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主持《第三調解室》和《法治進行時》兩檔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