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有道德所反映

有道德所反映

發布時間: 2022-01-11 14:28:00

道德在不同時期有哪些體現

1、原始社會的道德,以維護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為基本原則,倡導共同勞動、平等互助,人們無條件地踐行公共義務,推崇正直、誠實、勇敢等品格。但同時,氏族間的復仇殺戮、血親之間的通婚以及人食人的風氣則表現出這一時期道德形態的缺陷。

2、奴隸社會的道德,講求奴隸對奴隸主的絕對服從和人身依附,主流社會鄙視勞動和勞動者,並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女從。這一時期,西周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姬旦創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宗教政治倫理觀。而春秋時代的孔子開始形成以「仁」為中心的道德體系。

3、封建社會,道德被用來維護宗法等級關系,具有政治化、宗教化、規范化、理論化的特徵。封建制度以小農經濟為基礎,而小農經濟需要宗法制度來維系,於是,宗法制度及其派生出來的倫理文化獲得尊崇和弘揚,逐漸演化為以「三綱」、「四維」、「五常」、「六紀」、「三達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要內容的一整套道德修養理論。封建社會道德的基本規范就是忠君、孝親。

4、鴉片戰爭後,西方思想逐漸傳入古老的中國。以嚴復、孫中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將資產階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天賦人權論等學說,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的基本道德規范引進了中國。當時的中國屬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產階級的道德原則對推動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道德局限性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1)有道德所反映擴展閱讀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快樂常常誘導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則迫使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特別要注意乃是從小就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的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的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㈡ 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是以什麼的方式進行

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是以能動的方式進行的。

道德是一種特殊社會意識版的形態,是由經濟權基礎來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社會經濟關系和性質決定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表現為階級關系,所以道德帶有階級性。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和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引導和規范人們社會實踐的活動。

(2)有道德所反映擴展閱讀:

社會道德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把這些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使之成為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

㈢ 什麼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反映,是一個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的標志

  • [rén dào zhǔ yì]

  • 人道主義

  • 編輯

  • 人道主義,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主張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法國大革命時期,把它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

  • 傅斯年先生早已指出:「春秋時人道主義固以發達。」[1]

㈣ 麻煩問一下「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這句話是對還是錯啊 正確的應該是什麼

如果作為法理解釋,我認為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體的。例如法律不會泛泛的說一句:合同應當信守。而是在具體的法條里規定,哪一種情形應當怎麼處理,當事人可以怎樣約定;也不會泛泛的說行政機關不應濫用權力,而是通過各種法律規范規制行政權力。除了權力運用原則,還有權力運用的方式和限制;從這個角度說,法律所反映的道德——其實也就是法律的價值取向的一個方面——是具體的,立法者必然以具體的立場來制定法律,而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一樣的模板。立法者的價值取向不同,法律所反映的道德也不一樣。所以法律反映的是立法者具體的價值取向和判斷。
這個是我個人的理解,合不合出題人的心思,還得共同探討,呵呵。

㈤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

既有抽象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也有具體的道德規范,例如,尊老愛幼納入法律條文。

㈥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體的(根據馬克思對上層建築什麼什麼的研究)

㈦ 生活中表現道德的現象有那些

1、保護環境

環境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內容,熱愛大自然,實質上也是對人類本身的熱愛,是對生活的熱愛,是對生命價值的重視。自覺遵守這樣的社會公德,從根本上說,是對大多數人的利益的維護,是對人類的生存利益的關心,也是對子孫後代利益的關心。

2、講文明

作為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人們的行為文明狀況,它集中反映的是社會成員的文明教養程度,而禮貌則是這種文明程度在人際交往中的外在表現形式。作為社會公德的一個基本規范,文明禮貌是在人際交往中的一種道德信息,它說明了一個人對別人的尊嚴和人格的尊重。


三、誠實守信

孔子講「民無信不立」,孔子講的是國家與民眾的關系。把孔子的話引申開來,在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也可以說是「無信不立」。今天我們在公民道德建設中,要大力倡導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四、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反映的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是反映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本質特徵。

五、愛物公物

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會的公用設施,如公路、鐵路、水電線路、通信設備、衛生消防設施等等,都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項遭到破壞,都會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從而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

㈧ 一提道德腦子里馬上會反映出什麼想得到什麼

隨地吐痰,亂穿馬路,亂扔垃圾,講粗話臟話,破壞綠化,損壞公物,在公共場所吸煙。

㈨ 教師品德有問題 該去哪裡反映

可以到當地教育局或有關媒體反映,但要有確絕的證據和事實來證明.

熱點內容
深圳司法拍賣汽車車牌 發布:2025-04-28 03:22:50 瀏覽:771
華政國際經濟法保研 發布:2025-04-28 03:22:50 瀏覽:421
醫療器械的法律規章及規范 發布:2025-04-28 03:07:57 瀏覽:604
巾幗法律服務志願 發布:2025-04-28 03:04:29 瀏覽:421
思想道德作品 發布:2025-04-28 03:03:56 瀏覽:706
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 發布:2025-04-28 02:58:07 瀏覽:836
司法廳政審 發布:2025-04-28 02:41:35 瀏覽:690
立法界定 發布:2025-04-28 02:40:52 瀏覽:76
合同法中顯失公平 發布:2025-04-28 02:30:19 瀏覽:419
滿16周歲未滿18勞動法要求 發布:2025-04-28 02:26:28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