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新華社

依法治國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2-01-11 20:47:59

㈠ 七五普法時間是什麼時候

七五普法時間為:2016-2020年。

七五普法是指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通知指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

拓展資料

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更好地服務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全面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2、堅持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以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法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使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為黨員群眾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3、堅持學用結合,普治並舉。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依法治理有機結合,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和黨內法規建設活動中,引導黨員群眾在法治實踐中自覺學習、運用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提升法治素養。

4、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根據不同地區、部門、行業及不同對象的實際和特點,分類實施法治宣傳教育。突出抓好重點對象,帶動和促進全民普法。

(資料來源:七五普法——網路)

㈡ 從呼格案 談到依法治國 大學生層面

一個18歲的青年在18年前含冤離開了這個他眷念的世界。近日,曾轟動一時的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冤殺案」或將啟動重審程序的新聞再次引起人們對此案的關注。呼格吉勒圖如果天上有知,或會感到一分遲來的安慰罷。

據媒體報道,呼格一案如同其他眾多冤錯案一樣,產生於運動式的「嚴打」之中,其辦案講究速度,也正符合當時政治要求的「從嚴、從重、從快」。呼格被執行槍決,距離案發只有62天。這起案件在當時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嚴打期間的成功案例,被媒體大肆報道,相關辦案人還獲得表彰和獎勵。

隨著九年後另一名罪嫌趙志紅主動招認,呼格的冤案由此而來。但是,調查認定冤案以及啟動重審程序卻走上了漫漫之路。新華社內蒙分社先後發送5篇內參,高層多有批示;自治區有關部門先是確定為冤案,後來復核又中止。一位多年關注此案的北京媒體人士認為:「當年辦理『呼格案』的辦案人,後來幾乎都得到了提拔,在公檢法各條戰線上成為把關人,這個案件一旦被翻轉過來,問責機制產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若此言不虛,便是該案久拖不決的症結了。

類似的案件還有許多,久拖不決出人意外,其實又在意料之中。中國有著漫長又頑固的專制傳統,培養了人治、集權的土壤,權大於法,法外有法。在如此土壤里開出的花朵天生地普遍只崇拜權力,輕視或蔑視法律,法律淪落為權力的玩具。今天,在那些罔顧法律、民聲載道的地方,往往是說好的集體領導變成了獨斷專行,加強黨的領導演變成插手、干預司法辦案。因此,國情決定了中國的法治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中全會為漫漫法治路程點亮了一盞燈。它強調:「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中央全會決議還明確了司法機關應當獨立辦案。「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任何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都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機關都不得執行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要求。對干預司法機關辦案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造成冤假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錯殺的生命已不可挽回,但人心和對法的信仰還可以喚回。曾參與趙志紅案研究的公安部刑偵專家楊承勛對「呼格案」明確表示:「這就是一件錯案,證據嚴重不足」。「這個案子啟動重審程序不是今年才有的說法,去年初甚至在2012年,內蒙古當地就提出了這個事情,但是有人先是說要在十八大之後運作這個事情,後來又說應該等到兩會之後,總之是各種理由,把事情耽擱下來」。

中國的改變必定從捍衛和維護人的基本權利開始。無論呼格案啟動重審程序的新聞是否屬實,在呼喚、力倡法治的今天,對這樣人命關天的案件復查,更是不能不了了之,應當有一個說法。

㈢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原則

四中全會《決定》: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標要堅持五個原則

中新網10月28日電內 據新華社消息,《中容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今日發布,《決定》於2014年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

《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資料來源 :

四中全會《決定》: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標要堅持五個原則--時政--人民網

資料鏈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28/c70731-25926001.html



㈣ 為民伸冤,有誰知道新華社或者人民日報的記者聯系方式

只能查到這個電話, 你打過去問他們要個記者的電話, 就說你要報料, 他們馬上就會給你號碼。

人民日報電話010-66486969

㈤ 依法治國在中國未來發展中有什麼重要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中國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新華社北京月25日電
23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海外人士認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中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將引領中國不斷進步。

英國議會上院議員查爾斯·鮑威爾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中國在法治建設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中國需要法治扮演更重要角色。他說,這是中國進一步完善法治的一個新開端,是積極的一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十八屆四中全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對此寄予厚望」。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侃如說,四中全會是中共中央全會歷史上第一次將「依法治國」作為主要議題的會議。會議公報反映了中國積極的前進方向,顯示出法律制度將更加有序、透明、質量更高,減少受利益集團和地方官員的干預。四中全會為實現這一目標給出了新的動力、新的方式以及主動性。

澳大利亞資深法律專家沈寒冰認為,四中全會釋放的信號對於法律工作者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中國法律制度將逐步完善,這對中國將來的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法權地位的提高,將使海外投資者增加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埃及前駐華大使馬哈茂德·阿拉說,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像往常一樣強調黨的領導,這是正確的決定。中國的發展正處於關鍵期,各種社會矛盾紛繁復雜,只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心來領導法治建設,才能保證穩定有序。此外,公報還強調重視憲法的作用,這有助於使法治精神貫穿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

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外交與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問題專家文安立說,中國領導人決定在四中全會上聚焦法治是非常積極的,這是中國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法治體系。四中全會是中國法治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義大利米蘭天主教大學中國語言文化教授朱塞平娜·麥勒奇奧內說,四中全會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中國發展與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志。她說,中國打擊腐敗、消除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阻礙的努力至關重要。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這是中共有史以來第一次把中央全會的主題定為「依法治國」。為了繼續深化改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和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就必須在中國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里奧·里奧斯在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上撰文說,四中全會發出明確信號,決定推動法治體系建設,更好保障國家的穩定和治理。

㈥ 我要所有法治教育資料

淺 論 法 治

內容摘要:
***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2001年初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總書記分析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強調指出我們應始終注意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在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六大會議中***同志又再次重申了這一問題,要求我們在法制建設進程中更好地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法治」與「德治」的結合,對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 鍵 詞:依法治國 以德治國 法治與德治的結合

1978年以後,我國法學界和政治學界曾經就法治與人治問題開展過一場大討論,出現過三種截然對立的觀點,即:要法治,不要人治;法治與人治應當結合;法治(依法治國或以法治國)概念不科學,同「法制」概念沒有什麼區別,應當拋棄。雖然經過長期的討論和爭鳴,「要法治不要人治」的主張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但是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對法治概念和依法治國的口號、方針仍然存在這樣那樣的看法和疑慮。直到2001年初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總書記分析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強調我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我們應始終注意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把屬於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設和屬於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設都放到治理國家基本方略的高度來論述,並且強調二者的結合,這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治國思想的新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貢獻。在這樣一個前提和背景下就要求新一代中央和國家領導集體根據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現實條件的變化和新的實踐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鄧小平同志有關民主與法制的理論,繼承和發揚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創立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在黨的十六大、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的新時期新局勢下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步伐。
下面筆者將從幾個方面對新時期法制建設中的重要思想——「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的相關問題作簡要論述:

一、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在1998年九屆全國人大誕生前夕,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1998年3月5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中,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國」「依法行政」;1999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該法案第1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這一天起,「依法治國」被正式載入國家的根本大法,這標志者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法治時代。
依法治國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鄧小平理論,民主和法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小平同志一貫強調民主和法制是相互關聯的,密不可分的。認為民主是基礎、是本質,提出「沒有民主,就沒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而法制則是保障,「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鄧小平同志是積極主張推進法治,否定人治的。
***同志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同志的這段論述,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國的內涵:
依法治國的主體,是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它表現為國體和政體的統一。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和途徑,依法管理國家事物和社會事務。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未經人民授權或者超越人民授權成為人民之外或者人民之上的治理國家的主體,更不允許少數國家公職人員以言代法,以權壓法。

㈦ 蓬佩奧演講具體說了什麼,引發了新華社的逐條批評

說起蓬佩奧這個人,其實挺有意思的,1963年12月30日出生的他是個義大利裔美國人,畢業於西點軍校和哈佛大學法學院,33歲的時候創辦了塞耶航空。2016年之前,也就是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前,他的主要從政經歷是美國堪薩斯州共和黨國會議員、美國眾議院的情報委員會成員,2017年1月,被特朗普提名擔任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2018年3月,再次被特朗普提名,擔任了美國第70任國務卿——由此可知,特朗普是非常信任蓬佩奧的,而蓬佩奧也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


蓬佩奧的演講內容緊緊圍繞否定中美關系、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挑撥中國政府和人民之間關系、中國威脅論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美國政府的對華惡意,內容歸納起來多達26條。

是可忍,孰不可忍,新華社隨即發起反擊,對蓬佩奧的26條言論逐一進行批駁,揭示真相,抨擊謊言,反擊內容多達3萬多字,有理有據,擲地有聲。希望美國政府還是好好做個人吧,別以為轉移公眾視線就能解決他們自己國內出現的一些列問題。

㈧ 依法維護網路安全,是全面推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

11月24日,首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劉雲山在啟動儀式上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劉雲山指出,互聯網的互聯互通,給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給社會進步注入巨大活力。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學習交流、購物娛樂、創業興業,上網用網、在線互動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狀態。在充分享受互聯網種種便利的同時,要清醒看到網路攻擊、網路詐騙、網路侵權時有發生,網上黃賭毒、暴力恐怖以及網路謠言等有害信息屢禁不止,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損害人民利益。維護網路安全、規范網路秩序、凈化網路環境,已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呼聲。

㈨ 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法治中國網路電視台河南工作站地址在哪裡

在鄭州市金水路六號省反貪局院內

熱點內容
深圳司法拍賣汽車車牌 發布:2025-04-28 03:22:50 瀏覽:771
華政國際經濟法保研 發布:2025-04-28 03:22:50 瀏覽:421
醫療器械的法律規章及規范 發布:2025-04-28 03:07:57 瀏覽:604
巾幗法律服務志願 發布:2025-04-28 03:04:29 瀏覽:421
思想道德作品 發布:2025-04-28 03:03:56 瀏覽:706
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 發布:2025-04-28 02:58:07 瀏覽:836
司法廳政審 發布:2025-04-28 02:41:35 瀏覽:690
立法界定 發布:2025-04-28 02:40:52 瀏覽:76
合同法中顯失公平 發布:2025-04-28 02:30:19 瀏覽:419
滿16周歲未滿18勞動法要求 發布:2025-04-28 02:26:28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