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在總統共和制中最高立法機關是

在總統共和制中最高立法機關是

發布時間: 2022-01-12 04:08:05

『壹』 民主共和政體包括政治的民主化嗎

這方面當然是不包括的,他是分離了自動的,一個信息,不會受約束。

『貳』 總統共和制和議會共和制的異同

相同點:

兩者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一般都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三個不同的機關來行使。政府和國家元首都是由選舉產生,並且有一定的任期。

不同點:

1、政府首腦不同

總統共和制政府首腦是總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是同一個人;議會共和制政府首腦稱總理,國家元首是總統。

2、國家元首地位不同:

總統共和制國家元首(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統帥海、陸、空三軍,是國家的權力中心,集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三軍統帥於一身。

議會共和制國家元首(總統)的地位是象徵性的,只是虛位,沒有實權,議會是國家的權力中心。

3、國家元首權力不同

總統共和制國家元首(總統)組織並領導的政府擁有行政權、議會擁有立法權、法院則擁有司法權。總統行使權力時,不對議會負責,而只對國民負政治上的責任。議會無權通過投票迫使總統和內閣辭職,只有在總統或內閣成員有違法行為時才能提出彈劾案。反之,總統也無權解散議會。

議會共和制國家總的管理者為總理,國家元首是總統,不能直接支配國家政權,權力在總理手中。

4、實行國家不同

總統共和制代表國家有美國、韓國、土耳其等。議會共和制的代表國家有德國、印度、義大利等。

『叄』 總統制和總統共和制有什麼區別

"總統議會制"和"議會總統制"的區別吧
第一,政府的組織方式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政府(內閣)一般由議會中(兩院制議會中,一般指眾議院)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來組織;在總統制共和制下,政府成員由當選的總統任命並領導。

第二,議會的職權不同。議會制共和制下的議會不僅具有立法、監督政府和決定財政預算等權力,還具有組織政府的權力;總統制共和制下的議會僅具有一般議會所擁有的立法、監督政府和決定財政預算等權力,而沒有組織政府的權力。

第三,政府與議會的關系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政府對議會負責。如果議會對政府的政策不滿而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者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領導下的政府只對選民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其議員不得兼任行政官員,而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官員也不能兼任議員(議會制共和制下的政府成員卻同時也是議員)。總統行使權力時對議會不負政策上的責任,議會不能因政策問題對總統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辭職,但在總統有違憲行為時,可以對總統提出彈劾。總統應向議會報告工作,且無權解散議會,但是對議會通過的法律可以行使否決權。

第四,國家元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而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掌握行政實權。

第五,執政黨的產生方式不同。議會制共和制下的執政黨一般是指在議會大選中獲性的那個政黨或政黨聯盟;而總統制共和制下的執政黨則是指在總統大選中獲勝的那個政黨或政黨聯盟。

第六,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大部分國家由議會選舉產生,只有少數國家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而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一般由全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肆』 共和制是什麼

共和制,國家最高權掌握在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的國家機關或公職人員手中的政權組織形式。

「共和「一詞來源於拉丁語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務」。共和制是指國家的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的政權組織形式。共和政體區別於君主政體,而且是作為君主政體的對立面而存在的。

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制根據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的不同,可分為議會制共和制和總統制共和制。在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中,議會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內閣)等權力:政府(內閣)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來組織,政府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政府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實行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有義大利、德國、奧地利、印度等。而在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中,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統率陸、海、空三軍,行政機關(政府)和立法機關(議會)相互獨立;由當選的總統組織政府。美國是歷史上最早實行總統制共和制的典型國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實行總統制共和制。

『伍』 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的詳細定義和區別

君主立憲制:就是將以前的以國王皇帝手中的立法權、行政權過渡到以憲法為中心的國會中但國家任然保留君主。

君主立憲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現在世界上大都為後者。前者有日本、後者有英國、荷蘭等。

民主共和制:是指資產階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政體形式。共和范圍形式上包括全體公民在內(與貴族共和制的區別),最高國家權力由多人執掌和行使,權力執掌者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

按照不同職能機關和職位的地位和許可權,特別是主要按照議會、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的關系,可以分為議會共和制和總統共和制。

『陸』 總統制與總統共和制

不是一個概念。總統共和制是總統和議會分別掌握權力,總統是政府首腦,且不對議會負責,但議會有權力約束總統行為。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總統是國家象徵,真正權力屬於對議會負責的總理、總理是政府首腦。

『柒』 總統共和制和議會共和制有什麼區別

法國是半總統制吧,不是純粹的總統制,他們貌似是總統向選民負責,總理和他的內閣向議會負責。總統制的話不設總理,政府也不對議會負責

簡單來說總統制的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手裡有實權。總統是選民選出來的向選民負責而不是向議會負責。政府成員是總統任命聽總統的所以也不對議會負責。另外議員不能兼任政府官員政府官員也不能兼任議員,議會制的國家大多沒這規矩。說白了就是行政歸政府,議會只管立法、監督之類不管行政這一塊,就是通常所說的三權分立,另外那一權是司法。議會也沒有搞不信任案一說,倒是可以彈劾總統可是也不是輕易就能搞彈劾這一套。

議會共和制的政府首腦是總理或首相,國家元首甭管是總統還是國王基本上都沒啥實權。議會是行政立法都要管,所以這種制度就不是三權分立了,有兩權在議會。總理或首相一般是在議會中佔多數的黨派或政黨聯盟的領袖。由總理或首相來組織內閣,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要是對內閣搞的政策不滿了可以搞個不信任案,通過了就能讓內閣倒台。當然內閣要是不爽了一般來說也可以解散議會,然後就是重新搞議會選舉,所以這種制度下更容易鬧騰起來不像總統制還穩當點。
我想特別說明一下,英國的君主貌似沒啥實權基本上是被架空了,可從法理上講他現在仍然有權解除首相和大臣們的職務也能解散議會,還有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權力,按說權力是不小,不過呢,他被架空了......

我可是按你說的沒玩復制粘貼,可以給分不?

『捌』 議會君主制、議會共和制、總統共和制的具體問題

議會君主制
是以議會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最高權利機關、君主不直接支配國家政權的政體形式。

議會共和制
議會共和制是這樣一種政治制度,議會居於國家的政治中心地位並由議會組織政府和監督政府的一種政體形式。在這種制度下,內閣的權力減弱,其權力不僅受到憲法的限制,而且受議會制定的法律以及議會的限制。
a. 凡是政府(內閣)由擁有多數議席的政黨組成並對議會負責的國家,稱為議會制共和國
b. 特點是政府的產生和存廢以議會為基礎(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總統共和制
國家最高權力由總統和議會按不同職能分別執掌和行使的一種政體形式。總統共和制下,總統和議會分別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內閣由總統組織並對總統負責,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與議會之間有權力制約關系。

『玖』 美國總統共和制是怎樣確立的

一、聯邦憲法的制定

背景:鬆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

二、聯邦制的鞏固

  1.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後,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政體為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但州權主義觀念仍很活躍。

  2. 內戰結束後,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聯邦的統一。

三、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1. 兩黨製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3. 兩黨操縱著美國生活的政治選舉。

熱點內容
生存者法規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64
成人自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2-14 06:24:14 瀏覽:386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
中介官司法規 發布:2025-02-14 04:17:01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