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好書
A. 法學入門必讀的書籍
大學四年的主攻復科目有:刑法,民製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法理學,商法,憲法,國際公法,國際司法,國際經濟法
你現在要自學的話,先從刑法和民法開始看。是法學學生的話,以後參加司法考試,得刑法者得天下,得民法者稱諸侯。這兩門很重要。。。。
樓上給你的那張圖是自學考試的科目。我是法學學生。。。。。告訴你的你可以採納。。我今年都已經開始考研了。。。
B. 誰能推薦幾本大學生學管理類的和法學類的好書
選大學其實就是選專業幫你分析一下專業問題1.教師。據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首份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指出,我國目前仍處於教育欠發達國家行列,我國的高中階段毛入學率不到43%,高等教育入學率只有13%,而師資不足是教育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按照「十五」計劃的發展要求,高中階段教育要達到60%的毛入學率,以學生老師比18:1測算,教師隊伍的缺口將達到116萬人,以普通高校師生比15:1測算,教師隊伍缺口也將達到11萬人。總之全國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師資缺口達120多萬人。2.軟體人才。全球IT業的低迷波及了一系列相關產業,但其中也有例外――IT培訓市場就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作為IT領域內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中國對IT專業人才的需求顯得更為迫切。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軟體人才的缺口是每年35萬人以上,而這部分人才如果靠傳統教育模式培養,不僅數量上難以補缺,更遠遠滿足不了我國軟體業發展對人才結構的要求。3.醫葯人才急缺。據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來看,由於北京各郊區縣醫療事業的發展,引得醫葯人才市場供需兩旺。從1月12日舉辦的醫葯人才招聘會來看,醫葯類用人單位提供了3765工作崗位,其中需求臨床醫學、生物制劑專業人才1780人。而北京醫葯專業畢業的600多生源明顯供不應求。4.速記人才。隨著北京日益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會展經濟空前發展,對速記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據北京速記協會培訓中心的唐老師介紹,由該協會培訓的學員沒有失業的,北京幾家有培養速記人才資格的機構,例如北京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等,培養出來的速記人才也十分搶手。速記市場上肯定會吸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5.特色突出、「人職匹配」的專科畢業生,如海運、高級護理等專業和有高級技工技能的畢業生也都供不應求。6.隨著北京申奧成功,市政和社區管理、維護的相關專業人才,將有較好的就業空間法律、會計 英語,報名榜第2,需求榜第8; 計算機類,報名榜第4,需求榜第2; 電子信息類,報名榜第6,需求榜第3;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報名榜第10,需求榜第7; 財會類,報名榜第9,需求榜第10; 管理類,報名榜第3(指工商管理),需求榜第5(泛指管理類)。 至少在5年內,以下十大熱門行業人才需求量較大。 1.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 2.生物技術類。相關專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3. 現代 醫葯類。相關專業:葯物制劑、制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中葯學等。 4.汽車類。相關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 5.物流類。相關專業:物流管理、現代物流等。 6.新材料類。相關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 稀土 工程等。 7.環境 能源 類。相關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資源環境與科學等。 8.管理類。相關專業:工商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9.法律類。相關專業:法學、國際法、國際經濟商業法、國際商法等。 10.營銷類。十大熱門專業新一輪的畢業生即將匯入就業大軍,市場對畢業生專業、技能的需求催生了許多熱門職業,就業形勢、就業趨勢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甚至面臨高考的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揚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揚州科技學院、技師學院等,為您搜集了揚城十大熱門專業。 機械類:就業率100% 機械及自動化專業屬於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揚州畢業的該專業學生就業率達100%。 機械行業的人才強調技術性。企業希望招聘到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理論知識,懂得思考的復合型人才。所以,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學生,除了專業知識要掌握好外,管理、銷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視。 化學化工類: 5年內不愁找工作 化學及化工專業屬於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2007年揚州本地畢業的化學化工類專業畢業生供求比例達到1:3。 該行業對人才的技術性要求較強。需求職位中以技術類、銷售類、管理類職位為主。從行業來看,該專業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業、能源業、醫葯、生物制葯業以及環保業,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細化工製造業等也都需要大量專業人員,由於對專業技術
C. 法學書籍
呵呵,你要是打算大三司考的話,那麼還准備考研么??要是准備考研的話,還是別准備司考了。。。這樣往往兩邊都准備不好,但是,要是不打算考研的話啊,司考只是背誦法條與司法解釋,特別是司法解釋。建議你買一些法條書去背,然後還有中國政法的藍皮司考叢書還可以,,,不過,法學院的學生,更應該閱讀下期刊,比如《人大復印材料》《人民司法》《法學家》《最高院公報》《最高檢察院公報》等等,還有一些名著,比如《聯邦黨人文集》《論法的精神》《英憲精義》《政治學》《理想國》等等。。。其實不要好高騖遠,首先打好基礎,到大二的時候再看寫期刊名著,大一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吧教材學好,基礎打好,,,至於司考,不要急功近利,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呵呵,哪兒的法學院學生哈?
D. 法學經典書籍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一、《洞穴奇案》
薩伯
五名洞穴探險人受困山洞,水盡糧絕;為了生存,大家約定抽簽吃掉一人,犧牲一個以救活其餘四人。威特摩爾是這一方案的提議人,不過抽簽前又收回了意見,其它四人卻執意堅持,結果恰好是威特摩爾被抽中。獲救後,這四人以殺人罪被起訴……這是美國法理學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還進一步虛構了五位大法官對此案的判決書。這一公案後來成了西方法學院學生的必讀文本。1998年,法學家薩伯延續了富勒的游戲,假設五十年後這個案子有機會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針對這個案子各自寫出了的判決意見……本書兼收了富勒和薩伯兩人共十四個觀點,藉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紀各個流派的法哲學思想。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二、《論犯罪與刑罰》
貝卡里亞
由義大利刑事古典學派創始人貝卡里亞著寫的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該書初版於1764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作。全書洋謚著偉大的人道主義氣息,對刑訊逼供和死刑進行了憤怒的譴責,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適應的近代量刑原則。本書問世後立即給作者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被譯為多種文字,它對地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等國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該書被譽為刑法領域里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三、《別在異鄉哭泣》
《別在異鄉哭泣:一個律師的成長手記》內容的是2002年9月,下崗失業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進入司法局直屬的國辦律師事務所實習,開始了律師生涯。2003年,作者滿懷信心從老家來到深圳,希望這個年輕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實現自己的律師夢想。但是,在這里作者處處碰壁,內心非常失落。突然爆發的非典疫情,更讓作者心灰意冷。來到深圳一個月後,作者決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城市返回家鄉。作者把這些成長的歷程記錄下來,希望對遠離故土、追逐夢想的年輕朋友,特別是剛走上法律道路的朋友們,能有一些啟發。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四、《尋找法律的印跡》
余定宇
法律是什麼?這是本書作者一直在追問的問題。他循著法律的印跡,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精神之旅:通過尼羅河俾格米人對於自己發現的食物香蕉的一種先佔觀念,證實了人類法律最原始的足跡---"權利"的足跡;通過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基於人性的審判,宣示了古希臘人天然的神學情懷和宗教感受;通過手持天平利劍、蒙眼閉目的正義女神,宣示了古羅馬人對法律"成熟穩重"、"公平正義"的期求。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十五、《民法思維》
王澤鑒
本書旨在建構請求權基礎的理論體系,期能為民法實務提供可資遵循的思維及論證方法,以增進法律適用的合理性及客觀性。本書重視方法論上的運用,所設實例主要針對民法領域重要的基本問題,並多引用判例學說及德國法的理論,有助於讀者理解相關法律的解釋適用,對民法的學習應有助益,本書對於大陸和台灣地區民法的比較研究也應有所助益。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六、《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是一本由博登海默編寫的書籍。本書把散見於1940年《法理學》一書中的有關法理學思想發展的歷史資料集中在第一部分。本書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對一般法律理論的實質性問題所作的論述,乃是以某些蘊含在我研究法理學問題的進路中的哲學假設和方法論假設為基礎的。
必看的經典法律書籍七、《政法筆記》
馮象
本書為作者在《讀書》雜志上開設的專欄"政法筆記"文章結集(少數刊載在其他報刊上)。作者開設專欄的用意在為中國的普通讀者寫一本書,談談新舊政法體制銜接轉型中的一些法律問題。因此,在該書中,讀者不感興趣的專業性太強的話題沒有涉及,作者關注的是普通讀者感興趣的與自己現實生活相關的一些法律問題,如名譽權、肖像權、版權、官司為什麼難打等等,作者結合有關案例,深入淺出,給讀者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
E. 法學專業應該看什麼學術書籍知乎
1.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 2.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3.劉瑜:《民主的細節》 這本書是眾多學者推薦的書,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我一直喜歡讀劉瑜的文字,她的生動是智慧的生動。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後,是一個充滿靈氣和悟性的獨立思想者。我總是讀完一篇就在等著她的下一篇文章出來。 ——林達 今日中國的公共討淪常見一種病理化的傾向,總是困在「民主」、「自由」之類的名詞面前,大而無當地浮游表層,夾纏不清,難以寸進。所以劉瑜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她替這些蒼白的名詞補回了該有的細節和血肉,有專業學養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時代最需要的營養劑。 ——梁文道 我喜歡劉瑜的評論,她講求事實與論據,不輕易選擇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場,對群眾和權力,少數與多數都保持警惕和觀察,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避免振臂一呼的沖動,避免智力上的懶惰。有這樣的理性,才有負責任的時評。 ——柴靜 4. 林達:《總統是靠不住的:近距離看美國二》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從「美國總統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開始,用一連串的故事,層層鋪排出美國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國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統中,通過「平衡和制約」去實施對權力的監督和限制。 5.王銘銘、王斯福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本書聚集了一些法學和社會學學者的研究。學者們對中國鄉土社會的判斷與描述,以及對其中的秩序狀況的把握與解釋,為以後的研究留下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法學來講,本書的研究取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遺憾的是,如今再沒見後續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學術氣勢。這是一本好書,也是我們藉此反思如何營造中國學術傳統的一本書。 6.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雖然作者的「分類和框架」與他提倡的社會考察的方法有某種裂痕,但這恰好是優秀著作的標志——確立了一個「範式」,供後繼者超越。 7.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作者對美國社會的分析和對民主的洞見, 充分展現了他橫溢的才華。作者對自由的理解,值得我們進行長久的反思。關於美國法律職業和法律信仰的論述,對於我們今天的法治建設,仍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8.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中國法律史研究中具有「範式」意義的著作。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更重要的是方法運用上的自覺。它是事實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辯異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對多種史料的採用,而是對這些史料的解釋。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決問題,而是他提出問題的方式本身。 9.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法史研究上的經典。本書作者的功力深厚,語言平實。從社會學的視角切入。當然,社會學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種,本書可能還屬於「規范社會學」的進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視中國的社會,這一學術取向本身就讓人尊敬。 10.江山:《中國法理念》 作者在中國法學界是獨樹一幟的。他很幸運,沒有受什麼現代西方產業化學術體制的「污染」,因此,他對中國法的現實和理想的解讀必然是浸淫著真正的中國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觀是我們這些著眼於「現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備的。這是一本難得的稱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國人寫的書。 11..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綜合法學著作。書的前半部分簡要介紹了西方法思想的歷史,後半部分論說了作者認為重要的一些法理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自然法為立場的綜合法學觀。該書的價值之一是它對中國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法理學的影響。 12.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 作者的治學進路和思考進路都深深體現了某種宏大和理性的情懷。書中對當代西方法理學說和域外(特別是日本)法治經驗的紹介,都無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問題關切。該書論證嚴謹,學術色彩濃厚。 13.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 作為一本教科書式的著作,本書涉及了當代法律的幾乎所有的重要領域。富於啟發而又不乏生動;重在訓練思維而又無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說,此書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法律殿堂。 14.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 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最具備學術意識的一本書。作者以自己的學術實踐做到自我的總結、批判和反省。如果我們的學術都能建立在這樣的一步步的積累和批判的基礎之上,相信這才是中國學術的真正希望。 15.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一本「保守主義」自由觀的中國化的「激進」之作。作者的立場自不待言,其用語的鮮明甚至「鼓動」,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學術的味道。自由主義實際上在中國還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對於不了解自由主義的廣大學生來說,「自由」的各種思潮實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書提供的是一種積極的進路,我們還應該有一種更全面和冷靜的思考。 16.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 本書系統闡述的作者的權利觀。是當今研究權利問題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對規則、原則和政策等的分析對我們深化對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啟示。我們怎樣關懷和尊重人的權利?這始終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17.羅爾斯:《正義論》 本書被譽為是二戰後「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本書涉及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諸領域,對正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無知之幕」和「原初狀態」的理論預設為前提,提出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理論,並論述了正義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公平與差別原則。也是自由主義的重要著作。 18. 德肖維茨:《致年輕律師的信》 艾倫·德肖維茨,律師、法學教授、作家。28歲即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法學教授。成功中國過許多重大案件,包括辛普森案、泰森案、五大樓秘密文件案、柯林頓總統彈劾案和美國總統大選案等著名案件,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辯護律師」。這本書凝聚了作者執教哈佛和律師執業37年間的人生閱歷和心得,提煉出37條忠告,內容涉及人生悟、經驗教訓、成敗得失、做人原則、職業規劃及建議等多個方面。既充滿哲理,又發人深醒。希望這樣一本觀點獨特、精華濃縮的小書,能夠給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年輕律師以及法學院學生一些幫助
F. 學習法律必讀的幾本書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經典著作(岳運生推薦)
1、《歷史深處的憂慮——近距離看美國》——林達
一本美籍華人寫的關於美國社會的故事性書籍,讓人感覺在美國,法律就是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這本書里,作者以獨特又敏銳的洞察力,結合血肉豐滿的生動案例,輔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向我們全面、細致、客觀的展示了一幅美國民主政治體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畫卷,矯正了一些人們從看電影大片中產生的想當然的常識性的錯誤,令人獲益匪淺。
2、《政法筆記》——馮象
本書可以說是馮象的「案例」隨筆,是旨在提供一種真正的「普法文章」。從孔夫子名譽權、魯迅肖像權、婚前財產公證、取名用生僻字、性賄賂、人體寫真,到版權、美國大選……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筆記》所做的,即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一種特定社會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與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蘇力
朱蘇力的著作,往往從身邊日常慣見的「俗話、俗語或俗事」出發,分析出令人驚嘆的學術意義來。本書亦是如此,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觀點、看法或認為想當然的東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盡管有時候我們不一定同意蘇力的觀點,但是他對問題的態度、對觀點的論證過程、特別是他獨特的敘述方式,足以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感覺到知識的愉悅。
4、《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蘇力
在傳統與變革之爭中,人們往往以外在的現象為准則判斷優劣,而忽視其本質根源。在對西方法律的移植過程中,人們也往往只由於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榮,而沒有看到他們的本土資源。從而使我們開始彷徨,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結果是「把『現代法制』看作一個有待於明天實現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視為存在於今天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現實------從而我們面臨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實現和現實的不甘妥協之間的兩難困境」(趙曉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蘇力用一種新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困境以期尋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並非純粹性的學術著作,而是美國大學法學院的法理學教材,這對我們了解西方法理學、西方的法學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寫編排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因此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其意義要比純粹性學術著作更大,是能啟發法學思維的一本好書。
6、《正義論》——羅爾斯
正義論是一部學術內容豐富、思辨難度頗大的著作。它集羅爾斯思想之大成,把羅爾斯十多年來所發表的論文中表達的思想發展成為一個嚴密的條理一貫的體系──即一種繼承西方契約論的傳統,試圖代替現行功利主義的、有關社會基本結構的正義理論。它不僅反映了西方學術界20年來爭論的主要問題,而且深刻反映了西方社會的內在矛盾,為讀者思考正義問題提供了極好的文獻。
7、《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本書雖囿於時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西方的法學著作中,可稱之為具有獨特風格的網路全書,也是西方法學最早的古典名著。孟德斯鳩與其以前的法律學者主要滿足於對法律條文的解釋不一樣,他力圖從法律以外,從歷史、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從社會的進步去探求這種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規律,並從法律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實質,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
8《鄉土中國》》——費孝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9《論犯罪與刑罰》——貝卡利亞
《論犯罪與刑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對犯罪與刑罰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作,也是一部震動了全世界的經典之作。該書深刻地揭露了舊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義本質,依據人性論和功利主義的哲學觀點分析了犯罪與刑罰的基本特徵,明確提出了後來為現代刑法制度所確認的三大刑法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刑罰人道化原則;並且呼籲廢除刑訊和死刑,實行無罪推定。
10《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梁治平
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論文集。作者追隨法儒孟德斯,而力圖推陳出新,以「用法律去闡明文化,用文化去闡明法律」的原則,以奠定比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礎。這些文章曾經以其銳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風而引人矚目,不但令眾多外行一窺法理堂奧,因得以親近法律,同時也使法律學子領略了法律寫作的另一種樣式,耳目為之一新。
(岳運生,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市律師協會規章制度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律師協會青年律師聯誼會副主席、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法律咨詢專家。)
說明:本文出處我忘了,在網上應該很容易搜到,此處擅自轉載敬請著作權人諒解
G. 徵求法學好書
最新權威法學教材下載全集
http://hi..com/payisi/blog/item/6545474e0b919d0db3de05bb.html
H. 作為法學專業的大一新生,哪些入門級的書籍值得推薦
如果想要學好法學,需要閱讀大量的專業書籍,從而形成扎實的理論功底。如果理論功底不夠深厚,那麼對法學專業的學習是很吃力的,在看許多專業書籍和期刊論文的時候會很不適應。作為法學專業的大一新生,可以閱讀一些理論比較淺顯的書籍,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對法學專業的興趣,對一些基本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I. 有沒有誰能給我推薦幾本法學名著啊
律人必看的十本經典著作(岳運生)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經典著作(岳運生) 2008-11-19 08:59 1、《歷史深處的憂慮——近距離看美國》——林達 一本美籍華人寫的關於美國社會的故事性書籍,讓人感覺在美國,法律就是身邊 發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這本書里,作者以獨特 又敏銳的洞察力, 結合血肉豐滿的生動案例, 輔以深入淺出的語言, 向我們全面、 細致、客觀的展示了一幅美國民主政治體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畫卷,矯正 了一些人們從看電影大片中產生的想當然的常識性的錯誤,令人獲益匪淺。 2、《政法筆記》——馮象 本書可以說是馮象的「案例」隨筆,是旨在提供一種真正的「普法文章」。從孔 夫子名譽權、魯迅肖像權、婚前財產公證、取名用生僻字、性賄賂、人體寫真, 到版權、美國大選……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筆記》所做的,即是對現 代資本主義的一種特定社會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與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蘇力 朱蘇力的著作,往往從身邊日常慣見的「俗話、俗語或俗事」出發,分析出令人 驚嘆的學術意義來。本書亦是如此,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觀點、看法或認為想 當然的東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盡管有時候我們不一定同意蘇力的觀點,但是他 對問題的態度、對觀點的論證過程、特別是他獨特的敘述方式,足以讓我們在閱 讀的同時感覺到知識的愉悅。 4、《法治及其本土資源》——蘇力 在傳統與變革之爭中,人們往往以外在的現象為准則判斷優劣,而忽視其本質根 源。在對西方法律的移植過程中,人們也往往只由於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榮,而 沒有看到他們的本土資源。從而使我們開始彷徨,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然而大多 反思的結果是「把『現代法制』看作一個有待於明天實現的理想, 而把本土情境 視為存在於今天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現實------從而我們面臨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實 現和現實的不甘妥協之間的兩難困境」(趙曉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蘇力用 一種新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困境以期尋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並非純粹性的學術著作,而是美國大學法學 院的法理學教材,這對我們了解西方法理學、西方的法學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寫 編排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 因此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其意義要比純粹性學術著作 更大,是能啟發法學思維的一本好書。 6、《正義論》——羅爾斯 正義論是一部學術內容豐富、 思辨難度頗大的著作。 它集羅爾斯思想之大成, 把羅爾斯十多年來所發表的論文中表達的思想發展成為一個嚴密的條理一貫的 體系——即一種繼承西方契約論的傳統,試圖代替現行功利主義的、有關社會基 本結構的正義理論。它不僅反映了西方學術界 20 年來爭論的主要問題,而且深 刻反映了西方社會的內在矛盾,為讀者思考正義問題提供了極好的文獻。 7、《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本書雖囿於時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西方的法學著作中,可稱之 為具有獨特風格的網路全書,也是西方法學最早的古典名著。孟德斯鳩與其以前 的法律學者主要滿足於對法律條文的解釋不一樣,他力圖從法律以外,從歷史、 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從社會的進步去探求這種精神在政治、 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規律, 並從法律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系中探求 法律的精神實質,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 8《鄉土中國》》——費孝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 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 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9《論犯罪與刑罰》——貝卡利亞 《論犯罪與刑罰》 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對犯罪與刑罰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 作,也是一部震動了全世界的經典之作。該書深刻地揭露了舊的刑事制度的蒙昧 主義本質,依據人性論和功利主義的哲學觀點分析了犯罪與刑罰的基本特徵,明 確提出了後來為現代刑法制度所確認的三大刑法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 相適應原則、和刑罰人道化原則;並且呼籲廢除刑訊和死刑,實行無罪推定。 10《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梁治平 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論文集。 作者追隨法儒孟德斯, 而力圖推陳出新, 以「用 法律去闡明文化, 用文化去闡明法律」的原則, 以奠定比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礎。 這些文章曾經以其銳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風而引人矚目,不但令眾多外行一窺法 理堂奧,因得以親近法律,同時也使法律學子領略了法律寫作的另一種樣式,耳 目為之一新。 (岳運生,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市律師 協會規章制度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社會與 法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律師協會青年律師聯誼會副主席、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 員會法律咨詢專家。) 法律人值得讀的十本書(周賢日推薦) 法律人值得讀的十本書(周賢日推薦) 2008-11-19 09:00 作者: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廣東省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理事 廣東省法學會勞動關系研究會副總幹事 廣州市律師協會勞動法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