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稅立法
⑴ 中國有哪些稅,都交百分之幾
中國主要稅收有以下種類:
1、營業稅按提供的服務收入5%繳納;
2、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7%、6%、4%繳納(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生產加工納稅人和商業企業納稅人)
3、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7%繳納;
4、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3%繳納;
5、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2%繳納;
6、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7、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9、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10、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以內的適用18%,在3萬元至10萬元(含)的適用27%,在10萬元以上的適用33%(註:2008年起稅率為25%);
11、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煙葉稅立法擴展閱讀:
一、稅收的特徵: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徵,習慣上稱為稅收的「三性」。
(一)、強制性:
1、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借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徵收。負有納稅義務的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國家強制性的稅收法令,在國家稅法規定的限度內,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稅收具有法律地位的體現。
2、強制性特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稅收分配關系的建立具有強制性,即稅收徵收完全是憑借國家擁有的政治權力;另一方面是稅收的徵收過程具有強制性,即如果出現了稅務違法行為,國家可以依法進行處罰。
(二)、無償性:
1、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征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2、稅收這種無償性是與國家憑借政治權力進行收入分配的本質相聯系的。無償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獲得稅收收入後無需向納稅人直接支付任何報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徵得的稅收收入不再直接返還給納稅人。
3、稅收無償性是稅收的本質體現,它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產品所有權、支配權的單方面轉移關系,而不是等價交換關系。稅收的無償性是區分稅收收入和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徵。
(三)、固定性:
1、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准徵收的,即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定了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收入。
2、對於稅收預先規定的標准,征稅和納稅雙方都必須共同遵守,非經國家法令修訂或調整,征納雙方都不得違背或改變這個固定的比例或數額以及其他制度規定。
(四)、總結: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徵是統一的整體。其中,強制性是實現稅收無償徵收的強有力保證,無償性是稅收本質的體現,固定性是強制性和無償性的必然要求。
二、國稅系統負責徵收管理的稅種:
1、增值稅;2、消費稅;3、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4、中央企業所得稅;5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企業所得稅;6、海洋石油企業企業所得稅、資源稅;7、印花稅(證券交易部分);8、境內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企業所得稅(已廢除);9、中央稅的滯補罰收入;10、車輛購置稅。
三、地稅系統負責徵收管理的稅種:
1、營業稅、2、個人所得稅、3、土地增值稅;4、城市維護建設稅;5、車船使用稅;6、房產稅;7、煙葉稅;8、資源稅;9、城鎮土地使用稅;10、耕地佔用稅;11、企業所得稅(除國稅征管部分);12、印花稅(除國稅征管部分);13、筵席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6號,宣布筵席稅已經失效。);14、地方稅的滯補罰收入;15、教育費附加。
⑵ 國內主要稅種有哪些
國內稅種的分類,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行為稅、資源稅。
(1)流轉稅:以商品生產流轉額和非生產流轉額為課稅對象徵收的一類稅(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等)。
(2)所得稅:又稱收益稅,是指以各種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
(3)財產稅:是指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按課稅對象分類的一類稅(包括遺產稅、房產稅、契稅、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等)。
(4)行為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諸如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等)。
(5)資源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從事資源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類稅(如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2)煙葉稅立法擴展閱讀:
稅制結構是指稅收體系中的各稅種的組合以及它們在組合中的相對地位,稅制結構是在一定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是有效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充分體現稅收公平與效率原則的有力保證。
中國實行商品稅與所得稅構成的雙主體稅種結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必須合理地完善中國各類稅種設置,優化和完善中國的稅制結構,形成一個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稅制體系,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發展作用。
⑶ 稅收法律有哪些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實體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以下簡稱《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規范性決議、決定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我國現行稅法絕大部分都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稅收的基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
二是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管法》,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三是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比如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中有關房地產交易營業稅政策的規定。
四是對稅收行政法規具體規定所做的解釋。比如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解釋的復函》(國辦函〔2004〕23號)。
五是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
⑷ 煙葉稅法,船舶噸稅法明年7月施行 有哪些看點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煙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從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兩部新稅法有何看點?對我國推進稅收立法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將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這兩部法的立法意義在於把這兩個稅的基本制度用法律確定下來,提高稅法的科學性、穩定性、權威性,最重要的意義是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方面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隨後中央也審議通過了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我國稅種立法的時間表、路線圖,以後新征稅種必須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現有的稅收法規,都要逐步上升為法律。
由暫行條例上升到法律,對老稅種進行平移意義很大,將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是一種新的嘗試,對今後解決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提供借鑒和參考,同時,也是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
現在整個社會對稅收法定形成高度共識,稅收法定對我們國家實現長治久安、公平正義、優化資源配置意義重大。
煙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後,頭兩個由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的稅法。在起草和審議的過程中不僅請立法部門、專家等提前介入,進行了前期指導,還公開徵求意見,這些方式為今後的立法,特別是稅收立法樹立了很好的樣本。
按照稅收標准平移,煙葉稅和船舶噸稅立法並未新增稅負。
這兩個稅實際上是很小的稅種,為什麼說小?因為它的體量比較小,煙葉稅去年131億元,船舶噸稅去年48億元,這在我們國家財政收入中的佔比是很小的。
這兩個稅以前根據人大授權國務院制定的條例規范徵收,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煙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一些基本的制度,如納稅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稅率、稅收徵收等,用法律確定下來。主要是把原來的條例平移上升為法律,沒有對原來正在實行的制度做大的調整。
煙葉稅法規定,收購煙葉的單位是煙葉稅的納稅人,應當依法向煙葉收購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煙葉稅。煙葉稅的計稅依據為納稅人收購煙葉實際支付的價款總額。應納稅額則按照納稅人收購煙葉實際支付的價款總額乘以百分之二十的稅率計算。
按照船舶噸稅法的規定,自中國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應當繳納船舶噸稅。應納稅額按照船舶凈噸位乘以適用稅率計算,由海關負責徵收。對於船籍國與中國簽訂含有相互給予船舶稅費最惠國待遇條款的條約或者協定的應稅船舶,採用優惠稅率。
⑸ 人大立法有哪幾個稅種
中國現行的稅種共18個種(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環保稅 ),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環保稅。
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環保稅、煙葉稅和船舶噸位稅這6個稅種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來規定。
(5)煙葉稅立法擴展閱讀:
15個國務院制定
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第十二次常務會議通過,2008年11月5日經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消費稅 《消費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第135號令發布,2008年11月5日經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營業稅 《營業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第136號令發布,2008年11月5日經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資源稅 《資源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第139號令發布。
城鎮土地使用稅 於1988年9月27日經國務院第17號令發布,2006年12月3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的決定》修訂條例內容。
土地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於1993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第十二次常務會議通過。
房產稅 於1986年9月15日經國務院文件國發〔1986〕90號發布。房產稅條例規定,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但近年,為調控房價,上海、重慶等地開始試點對個人住房征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 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
車輛購置稅 2000年10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
印花稅 1988年8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11號令發布。
契稅 1997年4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
耕地佔用稅 2007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511號令通過並發布。
煙葉稅 2006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464號令通過並發布。
關稅 1985年3月7日,由國務院發布。1987年9月12日,由國務院修訂發布。1992年2月28日,經國務院第九十九次常務會議通過。1992年3月18日,國務院第96號令《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的決定》修訂。
船舶噸稅 2011年12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經國務院第610號令通過並發布。
⑹ 6月一大批新規來了,這些細節不注意可能會「犯法」!
6月即將到來,與6月一起,國家和地方的一批新的規定即將實施,而在這些新規中,不僅有可以更大程度方便我們日常生活的規定,還有一些曾經被很多人不在意、忽視的細節,此後如果不注意,很可能「犯法」。
1、兒童安全座椅首次納入全國性立法:6月1日正式實施
未裝兒童安全座椅車禍致死率是安裝的8倍!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正式實施,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也首次納入了全國性的立法。
數據顯示,汽車內未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情況下,兒童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安裝了的8倍,受傷率是後者的3倍。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約束裝置是目前保護兒童乘車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2、婚姻登記「跨省通辦」,6月1日起試點推行
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在部分地區開展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的批復》,國務院同意在遼寧省、山東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實施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江蘇省、河南省、湖北省武漢市、陝西省西安市實施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試點期限為2年,自2021年6月1日起至2023年5月31日止。
3、為「少年的你」撐好法律保護傘!兩部新修訂未成年人法律6月1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
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的「六大保護」中,家庭保護仍然處於首位,其中明確規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的十項監護職責,如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關注其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等,同時也規定了十一項禁止行為,如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煙(含電子煙)、飲酒、賭博、流浪乞討或者欺凌他人;違法處分或侵吞未成年人的財產等。
4、電子駕照試點、駕考科目二減項!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實施
公安部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新措施包括:試點機動車駕駛證電子化,在天津、成都、蘇州3個城市試點發放機動車電子駕駛證;優化駕駛證考試內容和程序,調整小型自動擋汽車考試內容,取消科目二考試「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項目,考試項目由5項減少為4項;調整考試預約時間,對申請小型自動擋汽車駕駛證的,科目三約考間隔時間由科目一考試合格後30日調整為20日;增駕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間隔時間由40日調整為30日。
5、推進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便利二手車異地交易
商務部、公安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便利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通知》,明確2021年6月1日起,在天津、太原、沈陽、上海等20個城市試點推行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自2021年9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市、計劃單列市全部推行;2022年全國全面推行。
6、侵犯著作權法定賠償額上限提高:五百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於6月1日起實施。對於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可以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使用費難以計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7、三部門明確:對部分成品油徵收進口環節消費稅
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對部分成品油徵收進口環節消費稅的公告》,自2021年6月12日起,對部分成品油視同石腦油或燃料油徵收進口環節消費稅。《公告》主要涉及三種成品油。
一是歸入稅則號列27075000,且200攝氏度以下時蒸餾出的芳烴以體積計小於95%的進口產品,主要包括「混合芳烴」;二是歸入稅則號列27079990、27101299的進口產品,主要包括「輕循環油」;三是歸入稅則號列27150000,且440攝氏度以下時蒸餾出的礦物油以體積計大於5%的進口產品,主要包括「稀釋瀝青」。《公告》僅涉及消費稅的征、退(免)稅政策,不涉及其他貿易管理政策。
8、納稅人注意啦!6月1日起,財產和行為稅合並申報全面推行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簡並稅費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決定全面推行財產和行為稅合並申報。財產和行為稅合並申報,通俗講就是「簡並申報表,一表報多稅」,納稅人在申報多個財產和行為稅稅種時,不再單獨使用分稅種申報表,而是在一張納稅申報表上同時申報多個稅種。
《公告》明確,自2021年6月1日起,納稅人申報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環境保護稅、煙葉稅中一個或多個稅種時,使用《財產和行為稅納稅申報表》。納稅人新增稅源或稅源變化時,需先填報《財產和行為稅稅源明細表》。
9、侵犯著作權法定賠償額上限提高至500萬元
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於6月1日起實施。這次修法引入了懲罰性賠償原則,對於故意侵權、侵權情節嚴重的情況,法院可以判決給予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人的權利使用費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倍數賠償。同時還將法定賠償數額的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並設定了法定賠償額的下限500元。
10、6月起你的工資或將多一筆錢!各地發放標准不同,有地方連發7個月
6月起,對於廣大勞動者,特別是戶外勞動者而言,將增加一項收入——高溫津貼。
2012年6月制定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了具體的高溫津貼制度。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從高溫津貼發放時間來看,各地也因氣候條件差異有所區別,不少省市都以6月作為高溫津貼開始發放的時間節點。這其中就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西、山東、廣東、廣西、湖北等。從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長來看,在明確規定高溫津貼發放時間的省份中,多數省份是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間。其中海南省的發放時間最長,為4月至10月,時間跨度長達7個月。
⑺ 哪些稅種,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確定(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契稅)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確定的稅種:
1、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環保稅。
2、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環保稅、煙葉稅和船舶噸位稅這6個稅種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來規定。
(7)煙葉稅立法擴展閱讀:
中國稅種稅基結構完善方案分析:
1、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輔助稅種,完善財產稅體系,財產稅是各國稅制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中國目前開征的財產稅種主要有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財產稅體系。中國當前房產稅、車船稅存在著稅法內外不統一,徵收范圍過窄和稅率偏低的問題。
2、完善財產稅體系就必須適當擴大房產稅徵收范圍,拓寬房地產稅稅基。適當提高房產稅和車船稅的稅率,對一部分豪宅、豪華車輛或擁有多處房產、多輛汽車的富人可考慮適當提高稅率,以起到財產稅調節貧富差距的目的。
3、在此基礎上,開征遺產贈與稅,彌補個人所得稅的不足,適當地調節社會財富分配,限制不勞而獲,確保社會的穩定。
調整消費稅稅基:
1、消費稅是國際上普遍徵收的一個稅種,中國自1994年開始徵收。十多年來,消費稅在有效組織財政收入和正確引導生產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征稅范圍、稅目設置、稅率結構等方面也存在著與當前經濟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
2、促進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更好地引導有關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適當地調整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將一些高檔次的奢侈性消費品及行為納入征稅范圍,將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某些已課征消費稅的消費品從消費稅應稅稅目中予以取消,是消費稅進一步完善的首要任務。
3、為調節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可以適當地提高某些消費稅的適用稅率,以充分發揮消費稅調節高消費的作用。2006年4月1日中國對消費稅進行了調整,木製一次性筷子、柴油稅目作為此稅目的兩個子目,同時新增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個子目。
4、取消「護膚護發品」稅目。調整部分稅目稅率,現行11個稅目中,涉及稅率調整的有白酒、小汽車、摩托車、汽車輪胎幾個稅目。消費稅稅基調整仍然偏窄,今後應從節約型與環保型的社會需要,進一步拓寬消費稅稅基。
⑻ 地稅包括哪些
地稅徵收的稅費包括:
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專項基金,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煙葉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以前設立的內資企業)、社會保險(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文化事業建設費。
(8)煙葉稅立法擴展閱讀:
地稅,全稱地方稅,中央稅的對稱,此種稅收是由國家地方政府依據稅收徵收管理權以及收入支配權進行分類管理和支配進行徵收的一類稅收,地稅屬於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稅種。簡單來說,就是由該地區的稅務機構徵收在地區經營企業的稅款。比如:深圳地稅局,就是徵收在深圳經營的一些企業的地方稅。
地稅的3大性質
1、立法權屬於國家中央,地方政府有管理權有較大的機動許可權;
2、由地方政府決定課征地方稅收,其立法權與管理權完全由地方政府決定;
3、地方政府只負責徵收管理,立法權和基本管理權均屬於中央。
⑼ 稅收法律有什麼
共有18個稅來種,包括增值稅、消費自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