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法學院
Ⅰ 我去年剛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獲得哈佛法學院博士學位,現在在麻省理工學院念哲學,准備畢業後回國發展
看成果!如果你做的很垃圾,不一定比國內院校更有競爭力,就是這樣!
Ⅱ 美國哈佛法學院華裔博士陳屍宿舍是什麼情況
中國僑網3月2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當地時間 3月23日,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向該學院群發了一封悼念信,信中緬懷了23日在宿舍內去世的法學院中國留學生威爾 張(Will Zhang, 音譯),並表示他的逝世並不涉及公共安全問題。
Ⅲ 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介紹
哈佛法學院創立於1817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幾近兩百年,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培過八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Ⅳ 哈佛法學院好嗎
哈佛法學院(英語:Harvard Law School,縮寫:HLS),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專業研究生院。位於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其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一所法學院,也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法學研究圖書館[2][3]。現任院長是於2017年7月1日就任的John F. Manning。該院有246位教授[4],大多都是卓越的法學學者。法律博士學期三年。而在美國最高法院中,有四分之一的法官助理都是該校學生。在過去5屆,有超過120位畢業生已經獲得大學教師資格。
Ⅳ 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美國法學院排名是全美大學排名中的一個獨立分支,通常稱名列前14位的法學院為Top14,簡稱T14。哈佛版是T14之一。
哈佛法學院權創立於1817年,迄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可以說是全美最古老的法學院。哈佛法學院的LLM項目一共有將近兩百名學生,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國際生。與耶魯大學院不同,哈佛法學院比較重視職業化教育,而且招生數量比較大,其入學人數約為500名,而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學生為200人左右。所以很多優秀的申請者會希望通過申請哈佛法學院而進入T3。
哈佛法學院比較傾向於招收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其中百分之七十多的申請者是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的,而且如果實習的地方是一些國際知名的律所,會有比較大的加分。此外,很多哈佛畢業生比其他法學院的畢業生在最高法院擔任的職位都要高,這些都增加了機構的聲譽和聲譽。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哈佛法學院已經明確在官網上寫明可以接受GRE成績申請JD。
Ⅵ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學費一年需要多少
單學費在3萬美金左右(根據進入的哈佛具體學院也有不同,另外國際學生也會有不同)。 大致的哈佛會要求國際學生每學年的費用至少要在4.3-4.5W美金。 如果是上HBS, 或法學院,會更高些。
Ⅶ 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基本概述
歷史悠久 富夙盛譽
哈佛大學法學院
歷史悠久,富夙盛譽三大學程,人才濟濟
巍巍良師,惠我良多
焚膏繼晷,孜孜不倦
莘莘學子,文化交流
哈佛主要校區位於郊的劍橋( Cambridge )查理士河( Charles River)河畔,大學部集中於綠蔭蔽天的Harvard Yard:典雅的十二所Houses建構了大學部的多彩生活,充滿名人的傳奇軼事;最古老的建築—Massachusetts Hall(一七二○),從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充當美軍軍營,到現在的校長、副校長辦公室;遊客最愛哈佛捐贈者 John Harvard 的「三個謊言」雕像,也總穿梭於雕梁畫棟、刻滿歷次戰爭中犧牲的哈佛人名字的 Memorial Church 與 Memorial Hall 。相形之下,位於Harvard Yard 以北的法學院建築素樸而多元,形貌迥異的 Austin、Areeda、 Langdell、 Hauser、 Pound、 Griswold Hall、 Lewis Center,以設計者現代主義大師Gropius 為名的系列宿舍及活動中心 Harkness Commons ,象徵不同世代的不同風格。
Ⅷ 美國法學院最新排名
前一百名
1 Yale University (CT)
2 Stanford University (CA)
3 Harvard University (MA)
4 Columbia University (NY)
5 New York University
6 University of Chicago
7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9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0 Cornell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2 Duke University (NC)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
14 Georgetown University (DC)
15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1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17 Vanderbilt University (TN)
1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VA)
21 University of Iowa
22 Boston Colleg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DC)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
25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27 Emory University (GA)
28 Bost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V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31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J. Reuben Clark) (UT)
Fordham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36 Wake Forest University (NC)
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astings)
38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Moritz)
40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niversity of Utah (S.J. Quinney)
44 University of Arizona (Rogers)
45 Tulane University (LA)
University of Alabama
University of Florida (Levi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50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TX)
51 Baylor University (TX)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University of Kentuck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55 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 (DC)
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ville
57 Cardozo-Yeshiva University (N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
59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Brooklyn Law School (NY)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University of Oklahoma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64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Indianapolis
Temple University (Beasley) (PA)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69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cago-Kent)
Lewis and Clark College (Northwestern) (OR)
Loyola Law School (CA)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St. John's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Brandeis) (KY)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Villanova University (PA)
78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Camden (NJ)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Newark (NJ)
University of Denver
University of Oregon
University of Richmond (V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84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DC)
University of Miami (FL)
86 Seton Hall University (NJ)
University at Buffalo (NY)
University of Hawaii
89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A)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91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Marquette University (WI)
Mercer University (GA)
Santa Clara University (CA)
Seatt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rkansas–Fayetteville
97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
Syracuse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Wayne State University (MI)
法學院申請分析:
1.GPA:對一般的申請者而言,本科GPA需達3.0以上,而對於前10名的法學院,GPA3.3是必不可少的。99年排名第一的耶魯大學本科錄取者GPA平均分為3.80—3.95分;排名第二的斯坦福大學本科錄取者GPA平均分為3.65—3.90分。
2.TOEFL:對中國的申請者而言,需參加TOEFL和LSAT考試,TOEFL成績至少100分以上。實際上已被美國前10名法學院錄取的中國學生,TOEFL成績大多在105分以上。
3.LSAT:LSAT成績是錄取的關鍵,因為法學院不需要工作經驗,所以辨別申請者的能力只能看GPA和LSAT成績。由於本科GPA各國及各學校標准有所不同,LSAT作為一項統一考試成績尤其重要。法學院LSAT分數要求的基本底線是150分,對於前10名的法學院平均分數達到165分以上。而中國成功進入TOP 10法學院的申請者而言,大多在170分以上。法學院的錄取既不需要法律專業知識背景,也不需要法律或其他方面的工作經驗。
假如你的LSAT成績並非十分理想,那麼你必須將你的energy,ambition,sound judgement和high ideals 完美地展現在你的申請短文中。但LSAT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硬性指標。以YALE法學院為例,1996年的錄取者為一名北大91級技術物理系應屆畢業生。當然有工作經驗也是有一定作用的。2000年YALE法學院錄取的一名中國學生曾在銀行工作多年。
4.學歷:對於學歷的要求,學士學位是最基本的,更高的學位不是必需的,但有時可以起到一定作用。1997年HARVARD法學院錄取了許多有高級學位的申請者,其中包括一位YALE社會系的Ph.D.。
5.推薦信:兩篇(能夠評論你的學術能力和職業工作能力,即你的教授和公司上級都可)。
6.財政資助:大多數無全獎,並且沒有因成績優秀而設立的獎學金,獎學金都是以需要為標准(need- based)。中國學生普遍可以申請到此類獎學金,但金額遠不足以cover所有的花費,不過可以申請貸款。例如YALE法學院發放獎學金最多 10,000美金,不足可以申請貸款。
7.面試:大多數學校不需要中國學生面試,但如果有條件,這是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好機會。少數學校開始派人在中國北京、上海進行面試,有些學校要求電話面試,也有些學校並不要求,如Berkley。
8.工作經驗:不要求,有工作經驗也不會有壞的影響。Berkley對工作經驗所使用的語言為:We do not penalize such applicants(意為我們並不懲罰那樣的申請者)。
9.錄取通知日期:大多數在2月到5月初。
10.推遲入學:大多數法學院不鼓勵,但特殊情況下有充足理由可以被允許。
11.Joint Degree:大部分學院有,但需分別申請,最常見的聯合學位有MBA/JD,MS/JD。並且你可以同時申請同一城市另一學校的JD,例如MIT的Computer Master也可同時申請讀HARVARD法學院的JD。
Ⅸ 申請哈佛法學院的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
哈佛法學院錄取的基本條件跟耶魯是一樣的,申請者要有法律博士(指JD)或者法律學士學位。2封推薦信和600分的托福成績。
招生委員會主要從以下這些方面考察申請者:分數,寫作能力,提交的推薦信,職業前景以及專業和個人2個方面的成就。哈佛法學院申請所要求的比較注重申請者的觀點,法律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分析能力,至少要佔整篇文章一半以上的篇幅,而對於個人陳述這部分要求不是那麼多。
題目是要求申請者描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所發生的一件大事或者最近在某個地區或者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法律界中所發生的大事,然後構建一個理論框架或者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哈佛法學院每年大約招收150個學生。
哈佛的法學院更注重學生的多樣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將來從事法律教育,或者到律師事務所,企業,或者政府機構工作都可以。
(9)美國哈佛法學院擴展閱讀:
哈佛大學法學院創立於1817年,雖然比大學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幾近兩百年,但仍是美國最古老的法學院。傳承著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學前後曾經栽培過八任美國總統,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獲諾貝爾獎,大學部及法學院向來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哈佛法學院必修的課程包括 :
至少修習一門美國法課程,其中一門必須是以 JD 學生為主的基本課程,比如憲法、行政法、公司法、稅法、契約法、侵權行為法、刑法、民事訴訟法、財產法等。
但如果有意考紐約州律師的話,依照紐約律師考試的規定,必須修至少兩門以上的基礎課程,其中一門可以是針對外國學生開設的美國法導讀,此課程在過去曾為 LL.M. 的必修課,但在二000一年學生強烈抗議該課程太淺之後,已於二00二年改為選修。
參考資料:
網路--哈佛大學法學院
Ⅹ 入學哈佛法學院條件
報考哈佛法學院的經歷
http://bbs.chuguo.cn/showforum-14.html
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利用到德國波茨坦大學任教的機會,在歐洲晃了一年,又回到美國。與我一起畢業的同學,有的已經在名字當當響的大公司任職,踏上了錦綉前程的正軌;有的即將進招牌閃閃亮的研究生院、醫學院讀書;有的本事更大,在做這一切的同時,還沒耽誤了結婚生孩子。我對自己的未來盤算一番,盯住了讀法學院。
讀本科時就聽學哥學姐說過,很多文科畢業生在難以確定自己未來究竟該干什麼的情況下,常常選擇去讀法學院。看來我就屬於這種情況了!仔細想想,障礙倒也不少,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那不菲的開銷。一年學費就是三四萬美元,還得加上生活費。拿獎學金?難於上青天,頂尖的法學院甚至根本不設獎學金,最多是幫你貸款。 3年下來,不少法學院畢業生身負10萬到20萬美元債務,於是不得不違背追求社會正義的初衷,給大律師事務所賣命,拚命賺錢還債。
「法律博士」實際上是「法學學士」
看了有關介紹才知道,原來一般人說的「法律博士」,並不是真正的「博士」,盡管它叫作「Juris Doctor」,簡稱「J.D.」,其實是一個學士學位,拿到這個「法學學士」學位之後,還可以再接著拿碩士(英語中叫L.L.M),甚至是博士----那才是真正的「法學博士」!
不過,一般的美國律師,拿個「法學學士」就夠了,很少有人去接著攻碩士博士的,就算得到碩士、博士學位,對於掛牌開律師樓的事業似乎也沒什麼太大幫助。連哈佛、耶魯法學院的教授們,大半也只有「法學學士」的學位。
那麼,是誰在讀這些法學碩士和博士的學位呢?我不禁好奇地去查詢了一番。原來,大部分是國際學生,他們先在本國大學拿到了「法學學士」學位,然後考進美國的法學院來拿法學碩士甚至法學博士,再回本國去,或者教書,或者當律師或法官。
不過,盡管J.D.只是美國法學界起碼的學位,但它的含金量比一般學士學位高出不知多少。
這個J.D.學位之難拿也是眾所周知的。在申請這一關時就得經過篩選----被「美國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是美國最具權威性的專科協會。律師申請執照之類的事都由它管)認可的法學院只有187所,每所的名額有限,每年都有大批學生申請了多所法學院,最後卻兩手空空。盡管學習只有3年,但壓力很大,說得邪唬一點,得死去活來脫幾層皮。在次一點的法學院,成績好壞直接關繫到畢業後是否能端得上一個飯碗。所以在法學院,同窗之間刀光血影,惡性競爭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正上法學院的朋友給我講了不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恐怖故事,什麼在交論文前夕圖書館的必讀參考書被人故意藏起來啦,自己收得好好的筆記忽然不翼而飛啦之類的事,讓我汗毛直豎。
我看過的不少書還正色提醒:法學院是專科學院,教學內容相當偏,法學院的學位對跨進法律界的人不可或缺,對於別的職業來說一點用都沒有,甚至還可能起副作用:僱人的企業、機構看到你花了大錢拿到了法律學位卻不去當律師、法官時,會對你這個人的常識、判斷力大打問號。
申請?不申請?著實讓我躊躇了一番。最後,我安慰自己,先申請吧,看看哪所學校願意錄取我。並不一定真去嘛!
千軍萬馬都得過獨木橋
光申請本身,就讓我焦頭爛額。除了填寫申請表,還要兩封教授的推薦信,要提交簡歷、本科成績單……這都好辦,最頭痛的,是得考一個名為「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的全美統考,讓我每天晚上都花了好幾個小時。
考LSAT為時4個小時,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LSAT最低可能得分是120分,滿分是180分,如果能得到165分以上就算是不錯的成績----不過,要想上全美前十名的法學院,一般要考至少170分。
對於申請法學院的千軍萬馬來說,LSAT就是那根「獨木橋」:除了本科的成績平均分之外,法學院就看你在這一考試中得分高低。許多法學院的招生辦公室都有自己的公式,把這兩個分數乘以不同的系數,加在一起,得出一個「總分」。申請者中總分高於一定標准,就自動錄取;總分低於一定標准,就自動拒收。總分處在這兩個標准之間的申請者,則由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逐個審查。許多頂尖的法學院,像斯坦福、柏克萊、哥倫比亞等,都用這種方式來決定申請者的命運。
LSAT難在考題量太大
考LSAT比GRE要難得多,主要倒不是題目的難度,而是考題的量太大而時間不夠。我的一個耶魯同窗考了兩次,都是因為題沒做完,兩次都沒超過165分。
看來,做題速度是打開法學院大門的鑰匙。關於申請法學院的網站也諄諄告誡:LSAT沒有巧,反復練習是法寶。專家還說,盡量不要做模擬考試,最好做真正的考題。我這時已是騎虎難下,顧不得去分辨專家的教誨是否有「促銷」嫌疑,趕快找到負責提供LSAT考試機構的網上商店,一下買了20套過去考試的試題。
在考試演習中,我閱讀和分析部分的得分都還行,就是邏輯題又長又復雜,比「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之類繞口令更能把人繞進迷魂陣。比如,一道典型的題目是這樣的:
某大學圖書館經費緊張,必須從G,L,M,N,P,R,S和W8個領域中選擇5個削減經費。選擇從哪個領域削減,有以下條件:
如果G和S經費被削減,W就也得被削減;
如果N經費被削減,R和S都可以保住;
如果P經費被削減,L的經費就不會被削減;
在L,M和R中,肯定將會有兩種經費被裁。
問:一、以下哪種排列可能是這所大學決定削減的領域?
a)G L M N W
)G L M P W
c)G M N R W
d)G M P R S
e)L M R S W
二、如果W的經費被削減,以下哪四個方面也可能削減經費?
a)G M P S
)L M N R
c)L M P S
d)M N P S
e)M P R S
三、……
等等,等等。說起來也不算難,若沒有時間限制,大學生大概都能做得出來;可並不是一道,兩道,而是幾十道,時間又限制在35分鍾之內,就讓人頭大如鬥了!
沒有天時地利的考試
一般申請法學院,截止期在2月1號左右。
時間逼近,我只有幾個星期准備。糟糕的是,離我最近的耶魯考場已經滿員;而最近一個還有空額的考場,竟在百里之外紐約市布魯克林地區一所偏僻的中學。沒辦法,只好在那個考場預訂座位。
這期間我已經找到一份全職工作,每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要上班。下班後吃了晚餐我就開始作題,幾乎每隔一天晚上,就去耶魯的圖書館心無旁騖地做一套為時三個半小時的考題,每天都是過了半夜才精疲力盡地上床。
漸漸地,我抓到了邏輯題的竅門,信心大增。
考試是在上午。
在報到處出示身份證,辦事人員給了我一個教室的號碼。環視教室四周,不禁暗暗叫苦。桌子、椅子都似乎年代久遠,有幾把椅子簡直像要散架,桌面上被不知多少代上課無聊的學生用小刀或鋼筆刻得坑坑窪窪,寫字時一不小心就會把紙戳破。
那天天氣不巧碰上了「秋老虎」,10月初了,卻像初夏一樣熱。教室里當然沒有空調,大家叫苦不迭,監考人就把窗戶打開。這下可好,外面嘈雜的汽車聲和人聲馬上涌了進來。
有學生馬上抗議,監考人叉著腰,不快地對大家說:「要涼快還是要安靜,你們看著辦吧。」最後決定,舍安靜而取涼快,可是窗外的聲音讓人怎麼靜得下心來思索考題?
我不禁忙裡偷閑地感慨:美國盡管號稱是「平等的國家」,但是真正做到處處平等又談何容易?就像這項考試,盡管考試內容相同但是在這個桌面坑坑窪窪、屋外人聲鼎沸的考場,和耶魯寬大鋥亮的桌面,舒適清潔、絕對安靜的考場,考出來的結果能一樣嗎?
因為種種干擾,我在考試中無法集中精神,有幾道邏輯題題型從來沒見過,使我方寸大亂,幾乎是強忍著眼淚才做完的。
勞民傷財重考一次
我沮喪至極,只想趕快找個沒人地方大哭一場。惟一的安慰是,考完之後48小時可以把考分注銷,讓它不在自己成績單上出現。我決定先睡一覺,讓情緒平穩一點,再決定是否注銷考分。
晚上,給正在法學院上學的好友打電話哭訴。他很有經驗地安慰我:「先別傷心,你覺得考得最糟的那些邏輯題,很可能是不計分的試驗題。可以在法學院考生的網上論壇上看看,他們能猜得很准……我現在就幫你查查。」
過了一會兒,他很有把握地告訴我:「第二段落的邏輯題是試驗題。」
「啊!這就是我考砸了的段落!」
「我敢肯定你的考分一定比你想像的要高。」
是嗎?盡管半信半疑,我還是決定不注銷考分。不過,為預防萬一,我只好再次交費報名在12月份重考一次LSAT,這次因為報名早,可以選擇在耶魯的考場。
成績終於來了:172分。唉,不像我最初以為的那麼差。不過,反正重考報名費交了,就再考一次吧,大多數法學院是算兩次考試的平均分,我有信心考得比第一次好。
12月,我跨進了耶魯的考場,這一次感覺比頭一次不知好多少倍,不但將所有的邏輯題都做完了,還騰出時間來檢查了好幾道題。
成績單來了:179分。與上回的分數一平均,我的LSAT成績是175.5分。
我從美國法學院的前十名中,挑了7所申請。這時我又深深體會到申請法學院不僅「勞民」而且「傷財」。考LSAT每次108美元,每所大學的申請費都在50~70美元之間,還得加上郵寄費……所有這一切加在一起,竟一共花費1000多美元!
初春時節,紐約大學和加州柏克萊大學很快來了答復,錄取了我。斯坦福也很快來了答復,拒收了我。耶魯、哥倫比亞和芝加哥大學等幾家法學院則在4月上旬先後通知我,將我放在「候補名單」上----就是說,如果他們錄取的考生有人變卦不來了,我或許還能撞上好運。唯獨一直在法學院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哈佛法學院,遲遲沒有消息。
4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美國中部出差,突然手機響了。「你好,我是哈佛法學院招生辦公室的負責人,」電話里的聲音說,「恭喜你,你被我們錄取了!」到底這幾個月的心血和金錢沒有白花,趕快打電話向父母報喜。
接下來,還得面對那個比LSAT所有邏輯題更讓人撓頭的難題:我真的想讀法學院嗎?